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已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确立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其战略目标是在50年后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据水利部有关人士介绍,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根本措施,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将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从现在起10年内,每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平方公里,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万平方公里,七大流域特别是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重点治理工程初见成效,在全国水土流失区基本建立起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监测网络,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基本遏制住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第二步是从2011年到2030  相似文献   

2.
彭阳县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生态环境脆弱。建县以来,彭阳县不断探索,持续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立县”品牌,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大量的做法与经验。截止2014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76.00 km2,探索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思路与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通县的水土保持简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通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978km^2,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主体,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水土保持监督机构,全面推进治理工作。截止2001年底,大通县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14.3km^2,进一步加快了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再造山川秀美。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水土流失概况及水土保持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阐述了云南省水土流失的现状、危害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水土保持耕作栽培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宣传、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5.
庄浪县境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淤地坝建设、梯田建设和小流域治理等措施为着力点,通过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全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截至2016年底,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1.6 km~2,治理程度达到了79.9%。本文从影响和阻碍生态环境建设科学发展的方面分析,提出了生态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临夏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开展情况及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治理情况、治理效益和主要做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民间投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问题逐渐成为了摆在我们眼前的重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的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影响着这些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制约其经济发展。探讨了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五大作用,即:1水土保持是综合防治蓄水减沙的根本性措施;2水土保持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水土保持缓解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矛盾;4水土保持是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5水土流失治理是加快生态建设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甘肃     
<正>甘肃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效果显著今年,甘肃省全力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建设,加快水土治理步伐,为改善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全省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平方公里。甘肃省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此,甘肃省加大水土  相似文献   

9.
甘谷县贾家沟小流域是黄土高原沟壑区第三副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甘谷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做到了坡地梯田化、产业规模化、工程效益最大化。本文通过对甘谷县贾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总体布局及配置、项目监测的分析,总结了贾家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设取得的成效,并阐述了主要做法与经验,为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土保持工作一直是我国生态保护中的重点工作,水土流失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新时期,国家已经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和水土流失保持方案,决心对水土流失的情况进行生态修复,加强对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的保护力度,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问题和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加强水土保持建设改善白银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文 《甘肃农业》2008,(11):81-82
白银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改善白银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在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目标时,要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大封禁与小治理、生态环境与城市绿化、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预防与治理的关系,才能有效效改善白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高山茶园水土流失治理遵循茶树生产特点与生态间的相关性,从标准建园、茶树合理密植、茶园生态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茶园科学管理等方面,保护茶园良好生态环境,增强茶园水土保持能力,提高茶叶品质,提高茶产业效益,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然成为今后各行业发展的核心理念。而防止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时代发展的重要主题。基于此,本文对甘谷县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4.
陈海鸿 《甘肃农业》2013,(22):92-92,94
为了落实法律规定的水土流失防治义务,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有计划的进行水土流失治理,便于水土保持执法部门监督实施,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安全运行,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合理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对遏制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分析了阿拉善盟利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一、二厂4×12500KVA矿热炉4×104t/a硅铁项目的水土流失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治理对象,并且着力于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开发了多重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是我国农业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关系密切。文章从水土流失现状入手,详细的分析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总结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了水土保持发展的过程,提出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防治对策,为水土保持以及生态建设工作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水土资源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水土流失的生态现象是十分突出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在保护生态环境中,水土保持与防护工作是重中之重。如何加大农业水土保持的力度,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不断地解决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建设中的发展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保持水土生态建设问题中影响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关于在农业生态建设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水土保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实施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对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改善整个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建设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至关重要。该项目的实施将为加快祁连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解决许多困难和问题提供支撑。本文主要探讨了民乐县小流域生态治理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陕西省铜川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土保持为例,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水土流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探讨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四大作用,即水土保持是综合防治蓄水减沙的根本性措施;枢土保持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土保持缓解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矛盾;水土保持是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并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与加快生态建设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山丹县牢固树立生态建设理念,以小流域建设、河道治理为重点,全面开展了系统治理与保护,严格落实了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不断强化日常监督检查,有效控制了人为水土流失。进入新时代,对照高标准,山丹县积极推进了水土保持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20.
甘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三北工程进行退化林分修复,推进生态建设发展,以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耕地沙化为目标的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社会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