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干旱地区秋季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造林运动,如退耕还林。部分地区的土地较为干旱,给造林运动带来了一些难题,而造林技术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本文总结了干旱地区秋季造林技术,包括精细整地、树种选择、苗木选择、造林、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干旱地区秋季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山杏生物学特性和兴隆地区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分析,探索出兴隆地区山地阳坡秋季造林、春季覆膜管理的造林技术,并阐述了苗木处理、造林时间选择、整地栽植和管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展不同季节造林试验,在西宁地区北美海棠春季造林成活率远高于秋季造林成活率50.7%,春季造林形态指标均高于秋季造林。  相似文献   

4.
马俊德 《北京农业》2013,(24):83-84
青海东部农业区造林大部分以春季造林为主,通过循化地区秋季扦插造林的调查表明,秋季扦插造林无论在成活率、苗木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等方面均优于春季扦插造林,十分适宜于干旱浅山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干旱地区秋季造林技术,包括整地、树种选择、苗木选择、造林、造林后组织管理等内容,以为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曹振林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11):168-169+191
针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造林工作,要结合地域情况及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落叶树种、栽植季节及造林技术,从而提升苗木成活率,提高造林工程的经济效益。本文以陕北地区为例,研究落叶树种秋季截杆覆土造林技术,通过造林准备、种植技术及后期管护三个环节介绍技术操作要点,发挥截杆覆土技术优势,解决苗木缺失及成活率低的问题,提升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及防沙治沙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合理整地、造林时机与树种选择、苗木准备与处理、合理造林、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秋季造林技术,以期突破传统的营林方式,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从合理整地、造林时机与树种选择、苗木准备与处理、合理造林、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秋季造林技术,以期突破传统的营林方式,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山杏在民和地区春秋两季造林的对比分析,证明在干旱浅山地区山杏秋季造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在新疆北疆地区荒山绿化造林中,应用NSI-415保水剂进行不同水平用量的白榆秋季造林试验。第二年的试验结果表明:NSI-415保水剂可显著提高北疆地区白榆秋季造林成活率,但对高、径生长影响不大,穴施法最优用量为60 g/株;NSI-415保水剂可以显著改善荒山栗钙土壤的物理性质,但对pH、有机质、总盐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秋季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合理整地、树种和苗木选择、栽植及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秋季造林技术,以期为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省东部的造林实践和树木的生物学特点证明秋季造林有很多的优点,应大力试验、推广应用秋季造林。本文从气候、土壤和林木生理论述了秋季造林的有利条件,探讨了我省几种主要造林树种的秋季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陕北秋季旱地植苗造林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地区位于陕西最北部,这里十年九旱,平均年降雨量450~510毫米之间,且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内,属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般春季少雨多旱,且风沙很大,加剧了苗木水分的蒸发量,致使大部分苗木因失水而死亡。加之春季造林季节短,很难适应大面积造林,同时由于气温较高,苗木在运输、栽植过程中水分损失较大,大大降低了苗木成活率。而秋季植苗造林有利因素较多,其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因此,在陕北干旱山丘地带应大力推行秋季植苗造林。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冬春一直是豫西地区传统的主要造林季节,但近年来实践证明,秋季更适宜造林,苗木成活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朝阳地区春季、雨季、秋季等三季的造林工程,通过应用科学合理的造林技术,在困难立地条件下提高了造林的存活率,为实现绿水青山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沿淮地区杨树秋季造林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浅山地区秋季造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春、秋两季造林苗木成活率的对比试验与调查,分析了秋季造林提高成活率的原理及生物学特性,以及不同技术措施对秋季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秋季造林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受气候恶劣、土壤瘠薄等因素的影响,辽西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荒山,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荒山造林一直是该地区生态恢复的重点及难点。该文总结了辽西地区荒山造林技术,主要包括:树种选择、造林密度及方式选择、造林及造林后管理等方面,为提高辽西地区荒山造林的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提高石泉县农村道路绿化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道路绿化造林失败的原因,并根据石泉县土壤特性和气候条件,从选择适宜树种、加强日常保护管理等方面入手,积极推广抗旱造林新技术,抓好春、秋季造林、使用ABT生根粉和保水剂、挖掘种植穴、苗木处理及栽植等环节,可提高造林成活率,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和各地的气候特征,对我省东部地区的主要适生树种及造林技术提出乔灌草相结合加大雨季和秋季造林的比重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