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邮苑茶香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形象的百科全书”、“传播友谊的使者”。集邮活动是一项社会性的文化活动,让“国饮”和二十一世纪健康饮料的茶与邮结缘,将茶文化主动融入邮文化,通过集邮活动能提高人们的茶知识及其鉴赏能力与购买欲,获得茶邮双赢。我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诞生于1878年(清光绪四年),但我国以茶为主题的第一套特种邮票的发行,却迟至1997年。这套登上“国家名牌”的1997—5《茶》邮票从申报至发行,可谓其几经磨难,历时八年,终修成正果。这套殿示我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容之一的《茶》邮票共4枚:4—1茶树(面值50分)。  相似文献   

2.
侯杰 《农业考古》2003,(4):306-306
1997年4月,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以“茶”为题材的邮票,共有4枚,分别为:茶圣、茶树、茶器和茶会,在当时成为茶文化界的一件盛事。这套邮票当初的方案并非如此,而是另外一组内容,4枚分别为:蒙山顶上茶、西湖龙井茶、黄山毛峰茶和武夷山岩茶,另有1枚小型张“陆羽画像”。第一套方案虽未能实施,但亦足可见武夷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种植茶树的国家,有着数千年的饮茶历史,并已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茶文化,中国邮政部门先后发行过许多与茶有关的邮资票品。1997年,原国家邮电部发行《茶》特种邮票一套四枚,第一枚为"茶树"。邮票上的这株茶树位于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东乡邦崴村,它高11.8米,树围约9米,树龄已逾千年,充分证明了"茶树原产于中国"、"饮茶源于中国"这一论点。第二枚"茶圣",主图是竖立于杭州中国茶叶博物  相似文献   

4.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许多国家发行的邮票上,人们可以见到那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龙的形象,庄重中洋溢着喜庆和吉祥的热烈气氛。中国历来以。东方巨龙”著称于世。1954年罗马尼亚为纪念该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周”而发行的一枚邮票上,把那盘延在华表上的刚劲、雄健的玉石雕龙作为邮票的主图,具有一种坚不可摧的气势。意大利为纪念马可·波罗诞生700周年而发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1999,(4)
世界人物邮票多以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等为主角,而以普通百姓为主角的可谓凤毛麟角。然而,就在五彩缤纷的人物邮票上,却也有在世界名人录中找不到的三位长寿老人成为邮票的主角,从而唱出了一曲长寿之歌,为人物邮票留下了一段佳话。1956年,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发行的1套2枚邮票,展现了一位精神矍铄、双目有神的老人肖像。他就是生活在哥伦比亚一个村庄里的老人,名叫查威尔·皮札拉。他出生于1789年,1956年离开人世,活了167岁。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1998,(7)
本世纪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几乎在邮票上都有反映。1912年4月14日,震惊世界的英国"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自然也成了不少国家的邮票题材。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南斯拉夫等8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泰坦尼克号"邮票。而在世纪回眸之际,"泰坦尼克号"又成为一些国家20世纪大事系列邮票的热门选题,此可谓邮苑与大获成功的美国《泰坦尼克号》影片互为呼应。  相似文献   

7.
位于美洲加勒比海东部的多米尼加和圣文森特,1993年分别发行了一套以中国神话故事人物为造型的风筝邮票。绕有趣味的是,邮票上出现了我国神话小说《西游记》孙悟空和《封神演义》哪吒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邮票的缘起北京茶叶学会张大为一套以“茶”文化为题材的邮票,经过北京茶叶学会八年的努力,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邮电部已於本年4月8日在杭州市举行首发式,并在全国发行。这套邮票总的名称为茶:一枚是陆羽塑像,取自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定名为“茶圣”,面值...  相似文献   

9.
70年代的乒乓外交,曾经推动中美建交这一历史性的大事,留下了它不可磨灭的功绩。1972年,位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为纪念中美首脑高级会晤,发行了一套9枚分别用金、银箔制作的纪念邮票。邮票上除出现毛泽东头像和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图外,还出现手握乒乓球拍的中美两国乒乓球运动员,以象征乒乓外交揭开中美关系新的一页。同样,在世乒赛或奥运会上,中国乒乓健儿顽强拚搏,为国争光和增进中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1998,(1)
春节,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海外的华人,把中国春节的民俗风情带到异国他乡,使华夏文化逐渐与他国文化相融合。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就曾发行过以“中国农历新年”为题材的邮票。在这些邮票画面上,充满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并表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极富情趣。新加坡于1971年发行印有“中国新年”字样的邮票。画面上是身穿节日盛装的两个华人小孩,喜洋洋  相似文献   

11.
龙的表情     
<正>每年1月5日,是我国生肖邮票的固定发行日。这个传统起始于1980年,那一年是猴年。所以,新中国第一张生肖邮票不是从生肖排序第一的鼠老大开始的,而是从猴发端,止于羊,12年为一个轮回。每一轮邮票的设计,尽管出自不同的设计者之手,但在整体风格上基本相承。1980年至1991年为第一轮,1992年至2003年为第二轮,2004年至今,发行的是第三轮生肖邮票。这是集邮爱好者基本都知道的常识。2012年是农历龙年。按惯例,1月5日这天,国家邮政局发行了第三轮龙年生肖邮票。与前两轮生肖邮票发行时的平静气氛相比,今年的龙票热闹了许多。设计图稿刚一公布,便引来不少争议。  相似文献   

12.
4月29日至5月2日,星子县人民政府、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社联、江西省旅游局和江西省侨联主办的“天下第一泉”新世纪国际茶会在庐山山南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200来位茶文化专家学者和茶界人士参加了这次盛会。100多位新闻单位和记者到会进行采访,新华社等新闻媒体向海内外进行了全方位报道。为了祝贺这次盛会的召开,江西省邮票发行公司特发行“天下第一泉”新世纪国际茶会纪念封四枚一套。 “天下第一泉”新世纪国际茶会纪念封由著名茶文化专家陈文华、余悦创意策…  相似文献   

13.
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快车,邮票作为人民币资产的一种,本身有升值的必然潜力。邮票也是一种收藏品,它具有长线增值的优势,而且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因此,邮票投资本身是一项怡情益智又能储财的文明行为。邮票投资吸收资金渠道广,投资资金可大可小,购买邮票一枚、一版、多版都可以。就投资方法来说,邮票既可以进行长线投资,也可以进行短线投资,也可以做空、做多、做期货。  相似文献   

14.
思念的两端     
正打我记事起,父亲就一直和四川老家的亲人书信往来,一枚小小的邮票,连接着亲情的两端。那些年,与外界联系最多的方式就是写信,一枚邮票8分钱,经济实惠,而发电报比较贵,按字数收费。家里收到的第一封电报是姑父去世的消息,此后再听到"电报"这两个字,心里就有种莫名的紧张和不安。1982年,同学黄淑清回了山东农村,来信说她每天上山捡柴火,连写信的钱都没有。读了信我心里很难过,随信寄去10枚邮票。但后来我们还是断了联系,听说她在老家结婚了。1983年,我工作的医院护士站有部电话。一次,同事的哥哥住院,她母亲来接电话时竟然把话  相似文献   

15.
“茶圣”出天门何以到杭州—《中国茶文化》邮票中“茶圣”陆羽票选图质疑湖北省天门市集邮协会童正祥盼望已久的《茶》邮票终于在1997年4月8日发行了,其4枚票名分别为“茶王”、“茶圣”、“茶具”和“茶会”。应该说其票名选题极为精确。云南澜沧的千年古茶树,...  相似文献   

16.
台1994年11月法门寺国际茶会期间,北京茶叶学会张大为先生召集了出席会议的湖北天门、浙江湖州部分代表讨论了一组4枚中华茶文化内容的邮票设计意见,焦点是陆羽的形象问题。陆羽的形象特征,唯一的依据是传为他自己写的《陆文学自传》。这个自传是他诏拜太子文学不就的49岁以后写的,不但写了长相还写明了衣着。大家讨论时都希望能重新塑造一个劳动实践型的,而不是士大夫式的陆羽,我谈到我收集10幅关于陆羽的画像印刷品,并寄了一些给张大为先生转给设计者看看。1997年4月邮票发行了,在茶人中意见较大的也就是面值50…  相似文献   

17.
邮票传情     
正曾经送给妻子无数个礼物,大到钻戒电脑,小到围脖手套。妻子说,她最爱的是我送她的那套珍贵邮票。那是2008年3月19日,我意外地收到了中国农垦编辑部寄来的获奖证书和一套精美的生肖邮票。原来,我参加了编辑部举办的"我与中国农垦"征文活动,没想到我撰写的《情系胶园》获了优秀奖。  相似文献   

18.
一、收藏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我国的收藏文化丰富多彩,内容五花八门,其中部、币、卡的收藏位于十大收藏品之首。邮票和电话卡的收藏自发行邮票和电话卡开始,就引起收藏家的密切注意与兴趣,收藏邮票和电话卡的队伍日益扩大。原来收藏活动仅是饱学之士和殷实之家的专利,可现在却普及至平民百姓,尤其是集邮和集卡,中小学生的比例颇高。  相似文献   

19.
在十九世纪中叶的德国,布森戈的一个同时代人向化学界抛出了一枚科学炸弹。尽管这个化学界不过是半科学的性质,在当时却还是颇有势力的。在总结归纳自己以及其他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37岁的尤斯图·李比希(Justus Liebig)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观点,这些观点经受了试验、重复、测定和分析,结果始终一致。这枚“炸弹”就是这些观点的发表,书名是:《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运用》,1840年用德文和英文同时出版。这本著作的出版标志着农业化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另一个早期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为祝贺中国邮政100周年和1996年亚洲邮展在中国举办,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竞相发行以中国事物为题材的邮票。这是近年世界邮坛反映中国题材最多又是最为集中的一次。其选题十分广泛。“世界名人——邓小平”和“国际都市——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