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菊花的叶片为外植体,在MS+6-BA 2.0 mg/L+NAA 1.0 mg/L培养基诱导叶片产生愈伤组织,并进行丛生芽的继代培养,研究6-BA和NAA不同配比对愈伤组织丛生芽的分化及不同浓度的IBA对根诱导的影响,并对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5 mg/L;试管苗在1/2MS+IBA 0.5 mg/L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佳;在练苗3 d时,试管苗移栽的成活率最高,达95%以上。通过调节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比例可以有效的控制菊花丛生芽的分化、生长及生根。 相似文献
2.
3.
不同食用菊花品种主要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10个不同食用菊花品种中微量元素、氨基酸和总黄酮等物质的含量。结果显示:食用菊花中Fe、Zn的含量相对较多,Cu含量其次,Se含量最低。总体来说,Long5和Xiab的微量元素含量水平较高。对食用菊花氨基酸含量的分析显示:谷氨酸的含量水平最高,其次是天门冬氨酸、脯氨酸和亮氨酸;Long4的氨基酸含量水平最高,其次是Long5、Long2和Long1。同时发现,Long1和Long2的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Xiab蛋白质含量水平最高,其次是Zaoch、Long2和Long5;各品种可溶性糖和K、Na含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5.
以菊花不同外植体为试材,采用离体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研究菊花不同外植体在不同的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再生的频率。结果表明:菊花不同基因型外植体在含适宜6-BA、NAA等激素的培养基中形成愈伤组织的难易程度不同,愈伤组织诱导形成不定芽的能力强弱也不一样;不同基因型菊花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率高低排序是花蕾花瓣茎段叶片;对菊花的花蕾、花瓣、茎段和叶片来说最适合的培养基配方是MS+6-BA 2.0mg/L+NAA 0.2mg/L,不同培养基诱导不定芽的能力为花蕾花瓣茎段叶片,其中,菊花花蕾和花瓣的再生能力较强。最合适的生根培养基是1/2MS+NAA 0.2mg/L。该研究成功的建立了菊花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再生途径,并获得了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6.
7.
菊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是世界上栽培面积较大的花卉,其用途广泛,不仅能供观赏、布置园林、美化环境,而且可食用、药用。近年来市场对菊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经济价值越来越高。因此,大量快速繁殖技术就成为菊花栽培取得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生产上常用的扦插、分株、嫁接等繁殖方法都不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种苗。 相似文献
8.
9.
以紫色线状菊花花瓣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组成、外植体摆放方式、光照条件对其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菊花花瓣诱导适宜光照时间是12~16 h/d;花瓣花背向上比花背向下效果不定芽的诱导效果好,而在愈伤组织诱导时花背向下比花背向上效果好;MS+NAA 1.0 mg/L或2,4-D 1.0 mg/L+6-BA 1.0 mg/L可作为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MS+6-BA 1.0 mg/L能直接从花瓣上诱导产生不定芽;MS+IBA 0.2 mg/L+6-BA 1.5 mg/L丛生芽诱导率高,且产生的丛生芽质量高;1/2MS+IBA 0.3 mg/L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11.
12.
以一品红腋芽、顶芽、茎段、嫩叶为初次诱导外植体,对一品红的组织培养途径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品红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组织培养的取材部位为腋芽、顶芽和茎段.诱导愈伤组织外植体为茎段,培养基为MS+6-BA 0.5 mg/L+2,4-D 2.0 mg/L+蔗糖30 g/L.诱导丛生芽的外植体为腋芽、顶芽和愈伤组织,培养基配方为腋芽、顶芽:MS+6-BA 0.6mg/L+NAA0.1 mg/L+蔗糖30 g/L;愈伤组织:MS+6-BA 2.0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丛生芽继代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 0.5mg/L+NAA 0.1mg/L+蔗糖30 g/L.生根培养基配方1/2MS+NAA 1.0 mg/L+蔗糖30 g/L. 相似文献
13.
以花梗腋芽为外植体,筛选出宽叶红门兰组织培养育苗的适宜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宽叶红门兰最佳诱导培养基MS+BA 2.0 mg/L,增殖培养基MS+BA 1.5 mg/L+NAA 0.3mg/L,生根培养基1/2MS+BA 0.1 mg/L+NAA 1.0 mg/L。 相似文献
14.
15.
16.
菊花珍品绿牡丹的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菊花珍品绿牡丹的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了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初始培养的较好培养基为MS BA 0.5 mg/ L NAA 0.1mg/L,丛生芽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 MS BA 0.2 mg/ L NAA 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 NAA 0.05 mg/L. 相似文献
17.
为开发食用夏菊的促成栽培技术,从10月10日起,2品种的扦插苗经过5℃的低温处理30~40 d后,栽植于10℃以上的加温温室内,1月下旬就可以采收,单株商品花重约279~319 g.以此建立起食用夏菊1月底促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