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季节牧草钙、磷含量对放牧绵羊血清降钙素、碱性磷酸酶、血清钙、无机磷、血清钙磷比和血清钙磷乘积的影响,发现这些血清指标随季节变化明显。血清降钙素夏季时的含量为(184.627±117.224)ng/L,极显著的低于秋季时的含量(571.317±254.337)ng/L(P<0.01),但是与冬春季的含量(345.583±311.591)ng/L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冬春季血清降钙素含量与秋季含量差异也不显著。从相关分析得出,降钙素与牧草钙,磷和钙磷比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47,-0.234和-0.106,但是相关性不强。该地区在3季内,牧草能够满足放牧绵羊对钙的需要,但是不能满足对磷的需要(除夏季外),因此,引起钙、磷从骨骼中动员,使得血清降钙素、碱性磷酸酶等血液指标发生变化。应为该地区加强补饲,避免由钙磷缺乏引起的生产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在牧草幼嫩期(6月份)、生长末期(9月份)和枯黄期(12月份)采样,对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土壤一牧草一绵羊“三位一体”生态系统中常量矿物元素钙、磷、镁及其在土壤、牧草和畜体中的含量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①土壤速效磷、全镁和全钙含量在12月份采样点相对最低,分别为8.33、3.79、10757.50mg/kg;②牧草中磷、镁在幼嫩期(6月份)含量最高。分别为:2.58、8.84g/kg。而钙在牧草生长末期(9月份)最高,为6.06g/kg.三种矿物元素在枯草期(12月份)含量最低。③该地区镁含量丰富,能满足放牧绵羊的需要;钙在6月份和12月份出现负沉积.日采食量也低于需要量;磷元素在6月份和12月份的日采食量低于需要量.12月份血清无机磷含量最低。经试验分析得出:在本地区不同季节视绵羊需要应补饲钙、磷。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东北缘放牧草地土壤矿物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科学评价放牧草地土壤矿物元素含量、分布特征以及对土-草-畜矿物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4个县(天祝、大通、玛曲、若尔盖)的土壤特征和矿物元素进行分析调查。共计采集256个来自该地区不同土壤类型(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沼泽土)的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11种矿物元素的有效含量(Ca、P、S、K、Mg、Na、Fe、Mn、Zn、Cu和Co)和2种矿物元素(Mo和Se)全部含量。分析发现,土壤中多数矿物元素含量随着地区和土壤类型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土壤中多数矿物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呈显著正相关,相反与土壤pH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土壤中矿物元素磷和镁的有效含量均低于动物可能出现缺乏的临界值,土壤中全量硒的含量严重低于动物硒缺乏的临界值。土壤中磷、镁、硒的缺乏可能会引起该地区放牧家畜该矿物元素缺乏。另外,土壤中元素铁的有效含量远高于推荐值,土壤铁的含量过高可以引起牧草中铁的含量上升,进而影响家畜对其他元素的吸收。然而,要确认家畜是否存在该类矿物元素缺乏和不平衡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该地区牧草和家畜组织矿物元素含量以及家畜的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四川阿坝县不同地区与不同海拔秋季牧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了给四川阿坝县反刍家畜的补饲和草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取实地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四川阿坝县麦尔玛乡三大队牧场、麦昆乡草原村、贾柯河乡四大队和贾柯河牧场秋季(9月)牧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阿坝县秋季牧草粗蛋白质(CP)平均含量为10.30%,粗脂肪(EE)平均含量为2.92%,粗纤维(CF)平均含量为29.24%,粗灰分(Ash)平均含量为6.86%,中性洗涤纤维(NDF)平均含量为57.21%,酸性洗涤纤维(ADF)平均含量为35.47%,钙(Ca)平均含量为0.71 %、磷(P)平均含量为0.14%。不同地区秋季牧草CP、EE、CF、ADF、NDF、Ash和Ca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P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把海拔3 400~3 800 m的采样区范围分成 3 400~3 500、3 500~3 600、3 700~3 800 m 3个层次,不同海拔牧草CP、EE、CF、ADF、NDF和Ash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Ca和P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营养成分适合阿坝县反刍动物的秋季放牧生产的要求,但不能以单纯放牧的形式来满足反刍动物的营养需求,需要补饲。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取鄂温克旗草甸草原常见天然牧草,比较分析不同科、不同子叶数、不同生活周期牧草之间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天然牧草所含常量元素中,全碳含量最高,钠含量最低;微量元素中,铁含量最高,硒含量最低。不同科和不同子叶数牧草之间,常量元素全氮、钾、钙、镁含量差异显著(P0.01),微量元素铜和锌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生活周期牧草之间各元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天然牧草中所含的常量元素全氮、钾、钙、镁和微量元素铜和锌,在不同科、不同子叶数之间均出现显著性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试验旨在研究1~28日龄乳鸽嗉囊中鸽乳粗蛋白质和矿物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36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2只乳鸽,于乳鸽1、3、5、7、14、28日龄采集鸽乳,每个时间点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乳鸽,在种鸽哺喂后通过挤压嗉囊的方式采集乳鸽嗉囊内鸽乳。分别在乳鸽1、7、14、21、28日龄时称重,并记录种鸽每周的采食量。【结果】 乳鸽体重随日龄增加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在1~21日龄乳鸽体重随日龄增加而增加(P<0.05),之后维持稳定。种鸽颗粒料和原粮以及总采食量随日龄增加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原粮和颗粒料采食量以及总采食量均于7日龄后显著增加(P<0.05),并在15~28日龄维持稳定。不同日龄鸽乳的粗蛋白质和矿物元素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质含量随日龄增加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减少(P<0.05),1~5日龄粗蛋白质含量维持稳定,在7日龄显著降低(P<0.05),在14~28日龄维持稳定。钙含量随日龄增加呈显著的线性增加(P<0.05),磷含量呈显著的线性减少(P<0.05),钙磷比呈显著的线性升高(P<0.05)。铜、锰、锌含量均随日龄增加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铁含量随日龄增加呈显著的二次增加(P<0.05),铜、铁、锰、锌含量均在1~3日龄维持稳定,铜含量在5日龄显著增加(P<0.05),之后维持稳定,于14日龄显著增加(P<0.05),随后于28日龄显著降低(P<0.05)。铁、锌和锰含量均于5日龄显著增加(P<0.05),在5~28日龄维持稳定;硒含量随日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乳鸽在21日龄前生长速度快,21~28日龄乳鸽体重维持稳定,种鸽颗粒料和原粮采食量以及总采食量均随乳鸽日龄增加而增加。鸽乳中粗蛋白质和磷含量均随日龄增加而减少,而钙、铜、铁、锰、锌含量均随日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于2004年4月、7月和10月采取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省海南州土壤、牧草和家畜系统,进行微量元素(铜、钼、锰、锌和硒)盈缺分析,表明该地区秋季牧草中铜浓度为3.77±2.15 mg/kg,冬春季绵羊被毛中铜浓度为1.94±0.35 mg/kg,低于健康绵羊被毛中铜浓度3.68±0.74 mg/kg;钼在土壤和血清中的含量较为充足,但被毛中钼的含量在三个季节分别为0.03mg/kg、0.05mg/kg和0.03mg/kg,均低于正常值(0.16mg/kg).锰和锌在土壤、牧草和畜体中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该体系中锰和锌不缺乏.土壤硒含量为0.061mg/kg~0.120mg/kg,低于土壤缺硒的临界值(0.5mg/kg),属于缺硒区,冬春季、夏季和秋季牧草中硒处于一般缺乏状态(全年平均为0.03mg/kg),血清和被毛中硒的浓度均低于正常水平,也处于缺乏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四川牦牛常规粗饲料的营养价值,试验选用燕麦干草、青贮燕麦、天然牧草,对其进行营养成分和体外产气分析。体内消化试验于四川省红原县进行,选取9头初始体重为(150±10) kg的麦洼公牦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3头牛。试验结果如下:1)天然牧草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含量显著高于青贮燕麦和燕麦干草(P<0.05);天然牧草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显著低于青贮燕麦(P<0.05);2)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动态评价体系(cornell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system, CNCPS)中,青贮燕麦的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 PA)部分显著高于燕麦干草和天然牧草(P<0.05);天然牧草的快速降解蛋白(rapidly degraded protein, PB1)、慢速降解蛋白(slowly degraded protein, PB3)含量最高,且不可降解蛋白(undegraded protein, PC)含量最低;青贮燕麦的不可利用纤维(undegraded fiber, CC)含量显著高于天然牧草和燕麦干草(P<0.05);可利用纤维(available fiber, CB2)、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NSC)含量显著低于天然牧草和燕麦干草(P<0.05);3)天然牧草的NDF、CP消化率均显著高于燕麦干草和青贮燕麦(P<0.05);天然牧草ADF消化率显著高于青贮燕麦(P<0.05),与燕麦干草差异不显著(P>0.05);4)天然牧草牦牛瘤胃液的NH3-N浓度显著高于青贮燕麦和燕麦干草组(P<0.05),而其微生物蛋白质(microbial crude protein, MCP)产量显著高于燕麦干草组,与青贮燕麦组差异不显著;燕麦干草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 TVFA)产量最高;5)天然牧草组的产气量显著高于青贮燕麦组(P<0.05),与燕麦干草组差异不显著(P>0.05);体外降解方面,燕麦干草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n vitro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 IVDMD)、体外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in vitro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digestibility, IVNDFD)、体外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in vitro acid detergent fiber digestibility, IVADFD)最高,其中,IVDMD显著高于青贮燕麦(P<0.05),与天然牧草差异不显著(P>0.05);IVNDFD、IVADFD与其他两种饲草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CNCPS分析的各组分含量所反映的瘤胃发酵状况、体外产气法所测定的结果与牦牛体内消化试验测定的各养分消化率和瘤胃代谢产物结果基本吻合, 3种饲草的营养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然牧草>燕麦干草>青贮燕麦。  相似文献   

9.
于2004年4月、7月和10月采取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省海南州土壤、牧草和家畜系统,进行微量元素(铜、钼、锰、锌和硒)盈缺分析,表明该地区秋季牧草中铜浓度为3.77±2.15 mg/kg,冬春季绵羊被毛中铜浓度为1.94±0.35mg/kg,低于健康绵羊被毛中铜浓度3.68±0.74mg/kg;钼在土壤和血清中的含量较为充足,但被毛中钼的含量在三个季节分别为0.03mg/kg、0.05mg/kg和0.03mg/kg,均低于正常值(0.16mg/kg)。锰和锌在土壤、牧草和畜体中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该体系中锰和锌不缺乏。土壤硒含量为0.061mg/kg~0.120mg/kg,低于土壤缺硒的临界值(0.5mg/kg),属于缺硒区,冬春季、夏季和秋季牧草中硒处于一般缺乏状态(全年平均为0.03mg/kg),血清和被毛中硒的浓度均低于正常水平,也处于缺乏状态。  相似文献   

10.
围封对退化草地牧草品质的影响是评价围封效果的重要方面。以辽西北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3年间(2017-2019年)围封和自由放牧处理下群落特征和牧草品质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围封区群落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枯落物量以及牧草粗蛋白、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产奶净能、奶吨指数显著高于放牧区(P<0.05),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以及饲喂价值,而放牧区牧草粗灰分、粗脂肪、木质素、酸性洗涤纤维、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可消化中性洗涤纤维、钙、镁以及磷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围封区(P<0.01),具有较高的消化率和更为丰富的矿质元素,但适口性较差。2019年牧草粗蛋白、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钾元素、维持净能以及总可消化养分含量相比围封初年(2017年)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且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P<0.05)。结果表明退化草地经短期围封后群落特征指标和牧草品质均得以提高,这为退化草地短期围封提供理论参考,对草原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几种优良人工牧草矿质元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占池  杜菁昀 《四川草原》2003,(1):26-28,41
就地上部而言,在3种豆科牧草中,白三叶以N、P、K、Fe、Co、Na含量较高,红三叶以Mg、Zn含量较高。在3种禾本科牧草中,鸭茅以P、K、Mg、Mn、Cu、Zn、Mo含量较高,草地早熟禾以Fe较高。3种豆科牧草N、Ca、Mg、V、Sr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牧草。地上部与地下部比较,豆科牧草的P、K、Ca、Mn、Zn、Na含量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禾本科牧草的N、P、K、B含量,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The objective was to evaluate the content of P, Ca, Mg, K, Na, Cu, Fe, Zn, Se, and Mn in soil, forage, and serum of horses in several production units (PU) during rainy and dry seasons and predict their concentration in serum from their content in soil and forage. Soil and pastures were sampled in the dry (November–December) and in rainy seasons (June–July), and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jugular vein of 76 horses in both seasons at four PU.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a completely random design within a 4 × 2 (PU × season) factorial arrangement of treatments. Concentration of minerals in soil differed (P < .05) among PU, and contents of P, Ca, Mg, and K were low; Zn and Fe were high; and Cu and Mn were adequate. Mineral concentrations in forage differed among PU and season, and among PU within season (interaction P < .05). Contents of Ca, Mg, Na, Zn, and Cu were low; Fe was high; and P, K, Se, and Mn adequate. The mineral concentration in equine blood serum differed (P < .05) among PU and season. Overall, there were deficiencies of P, Ca, Mg, Na, Cu, and Se, but adequate amounts of K, Zn, and Fe. There are imbalances of minerals in soil and forages which effected their concentration inequine blood.  相似文献   

13.
岩溶石漠化区四种牧草植物光合生理适应性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类玉米、紫花苜蓿、菊苣和杂交狼尾草4种牧草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叶片结构性状、光合生理特征以及土壤理化特性,研究其对岩溶石漠化环境的生理适应性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牧草植物的叶面积(LA)、叶干重(DW)、叶绿素含量(Chl)和比叶面积(SLA)差异显著,反映出4种牧草植物叶片结构性状差异种间较大;同科植物类玉米和杂交狼尾草光合能力相近,而不同科植物如菊苣和紫花苜蓿光合能力差异较大,但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相近;相比较而言,类玉米和杂交狼尾草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而菊苣和紫花苜蓿的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低。4种牧草对0~10和1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差异不大,但对土壤容重的影响存在差异。相关分析表明,4种牧草植物蒸腾速率(Tr)与0~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1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对大气饱和蒸汽压亏缺(Vpdl)影响较大。相比较而言,类玉米和杂交狼尾草具有较高的Pn,WUE和WUEi,对岩溶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以藏中矿区土壤、牧草、家畜组织为对象,探讨土-草-畜系统中Cu、Zn、Pb、Cd这4种重金属分布情况与饲养环境的相关性。通过设立研究点的方法,采集矿区饲养环境中的土壤、牧草、家畜(牦牛、藏羊)组织进行含量检测。结果表明:藏中矿区及周边土壤中重金属Cu、Zn、Pb、Cd这4种元素均高于我国二级土壤限量值,Cu含量达限量值的2倍以上,Cd超标最严重。牧草、家畜组织体内重金属含量出现超标现象,牧草含量的分布顺序为Zn>Pb>Cu>Cd,这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表现一致。牦牛体内Zn元素含量与远离矿区家畜(CK)相比差异显著(P<0.05),Cd含量与对照(CK)相比差异显著(P<0.05)。Cu、Zn存在超标现象,Cd、Pb两者存在差异但均未超标。矿区牦牛肉中Cu和牧草中Cu含量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836,P<0.01);牦牛肉中Zn含量与土壤和牧草中的Zn含量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土壤P=0.631,牧草P=0.667,P<0.05);牦牛肉中Pb含量与牧草中Pb含量呈显著的相关关系(P=0.520,P<0.05);藏羊肉中Cu含量与牧草中Cu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756,P<0.01)。矿区可食牧草中重金属向牦牛和羊肌肉迁移系数变化较大,迁移系数在0.19%~44.61%之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明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牧草和主要优势牧草的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特征。[方法]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区域(适度放牧区、禁牧区和重度放牧区)进行连续3年野外调查和室内检测,综合分析不同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牧草以及优势牧草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适度放牧区优势牧草无芒隐子草和蒙古韭的硒含量显著(P<0.05)高于禁牧区和重度放牧区,适度放牧区牧草铜含量显著(P<0.05)高于禁牧区和重度放牧区,且禁牧区和重度放牧区牧草硒和铜含量近持平或低于该地区安全含量标准;适度放牧区优势牧草蒙古韭的铁含量显著(P<0.05)高于禁牧区;重度放牧区牧草镁含量显著(P<0.05)高于禁牧区和适度放牧区,且超该地区安全含量标准;适度放牧区优势牧草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和蒙古韭钠含量显著(P<0.05)高于禁牧区和重度放牧区;适度放牧区牧草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磷和钙的含量分别高于禁牧区牧草60.71%、69.00%、47.62%、28.57%和347.85%;适度放牧区牧草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比禁牧区分别降低13.93%、24.80%和6.35%;适度放牧区优势牧草短花针茅粗蛋白质含量高于禁牧区11.50%,优势牧草无芒隐子草粗脂肪、粗灰分和钙含量分别高于禁牧区24.12%、87.56%和116.86%;适度放牧区蒙古韭钙含量比禁牧区高出24.03%。[结论] 由于长期禁牧和过度放牧导致鄂托克旗荒漠草原迁入欠硒、欠铜草地。只有在适度放牧强度下,草地牧草才能保持应有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16.
用 15 0只 2 0周龄的商品代北京红鸡 ,在 2 0~ 4 0周龄期间饲粮非植酸磷水平设为 0 .2 0 % ,0 .2 5 % ,0 .30 %和0 .4 0 % ,研究饲粮非植酸磷的适宜水平。结果表明 :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蛋鸡的蛋壳厚度、蛋壳百分率、胫骨灰分钙、磷、锰、锌含量和血浆磷含量有显著影响 (P <0 .0 5 )。饲粮非植酸磷水平 0 .2 0 %时 ,血浆磷含量低于其它水平组(P <0 .0 5 ) ;蛋壳厚度、蛋壳百分率、胫骨杰分钙、磷、锰、锌含量高于其它水平组 (P <0 .0 5 ) ;而对产蛋性能、蛋形指数、哈夫单位、蛋壳重、蛋壳矿物质含量无显著影响 (P >0 .0 5 )。根据二次回归方程得出 ,2 0~ 4 0周龄商品代北京红鸡饲粮适宜非植酸磷水平为 0 .2 0 % (实测值 :0 .2 3% )。  相似文献   

17.
西藏那曲地区高寒草地牧草矿物元素动态变化及盈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那曲地区尼玛县高寒草地不同月份围栏内和围栏外牧草矿物元素(Ca、P、Na、K、Mg、Cu和Zn)含量,并根据元素的吸收率及藏山羊矿物元素需要量,对放牧藏山羊采食牧草中矿物元素的盈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月份围栏内与围栏外的矿物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不同季节的变异很大。夏秋季牧草Ca、P、Na、K、Mg、Cu、Zn的含量(Ca1.25%DM,P0.1419%DM,Na0.06%DM,K1.51%DM,Mg0.28%DM,Cu8.70mg/kg,Zn27.35mg/kg)高于冬春季(Ca0.72%DM,P0.0005%DM,Na0.02%DM,K0.43%DM,Mg0.10%DM,Cu3.02mg/kg,Zn8.49mg/kg)。除Mg和青草期的K能满足藏山羊的需要外,其余元素不能满足藏山羊生长、繁殖和泌乳对矿物元素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8.
以青藏高原高山嵩草草甸优势植物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和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为对象,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其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优势种对放牧响应不同,放牧有利于高山嵩草草甸优势植物钙和磷的吸收,高山嵩草重度放牧下钙与磷含量显著高于适度放牧与对照(零放牧)(P<0.05),且适度放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紫花针茅钙含量依次为重度放牧>适度放牧>对照,磷含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放牧家畜的啃食促进了植物的补偿性生长,放牧粗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同时放牧增加了高山嵩草草甸优势植物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放牧家畜对草地的影响,加速了牧草-土壤氮循环,促进了牧草对土壤氮的吸收,进而增加了牧草的粗蛋白含量,改善了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19.
楚秉泉  牛得草  傅华 《草业科学》2013,30(8):1224-1228
对新疆阿勒泰市土山罗布麻保护区的5个不同居群的罗布白麻(Poacynum hendersonii)叶片中的N、P、K、Na、Ca、Mg、Cu、Fe、Zn和Mn 10种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青杆中花麻为N Ca类型、特细叶中花麻和红杆中花麻为N K类型,N含量在特细叶中花麻中显著高于其他4个居群(P<0.05);中细叶中花麻为K Ca类型、白花中花麻为K N类型,其K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居群。5个居群罗布麻叶片中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除红杆中花麻居群中Mn含量最高外,其余4个居群均为Fe>Mn>Zn>Cu;各居群Fe和Zn含量无显著差异;各居群间Mn含量差异显著;青杆中花麻、红杆中花麻和特细叶中花麻Cu含量显著高于中细叶中花麻,白花中花麻与各居群间均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罗布白麻居群中Mg与Mn,K与P,Ca与Mg,Fe与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而Na与Ca,K与Cu和Mn,P与Cu和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田间持水量的80%、60%和30%)新疆地区天然草地3个优势牧草种(无芒雀麦、草地早熟禾和鸭茅)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叶片和单株水分利用效率,以探讨不同优势牧草种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加剧,3个牧草种的Ci日平均值呈上升趋势,Gs、Pn、Tr 、Pn/Ci日平均值和日平均耗水量呈下降趋势,但物种间各参数变幅存在差异;草地早熟禾日平均生物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鸭茅和无芒雀麦无明显变化(P>0.05);鸭茅的WUEi日平均值和WUEET无显著变化(P>0.05),无芒雀麦和草地早熟禾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3个牧草种的WUEET均与其日平均累积生物量显著正相关(P<0.05),草地早熟禾的WUEET与其Tr日平均值和日平均耗水量亦显著正相关(P<0.05)。3个牧草种的叶片和单株水分利用效率随土壤含水量下降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预示着3个物种对干旱生境的适应不仅取决于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大小,还可能与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活史策略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