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型优质稻湘晚籼5号湘晚籼5号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用香稻80-66作母本,矮黑粘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一个香型优质晚釉稻品种。1994年1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命名为湘晚籼5号,商品米名郁金香米。湘晚籼5号(原编号91-1720,又称丰香丝苗...  相似文献   

2.
湘晚籼2号(原名晚35),商品名为“湖南丝苗”,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于1984年从IR19274-26-2-3-1-2株系选的变异株,经4年5代,1988年小区表现突出稳定。1989年品比试验,平均亩产424kg,1990年参加省区试,1991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株高95cm,株型较紧凑,叶片较窄而厚,茎秆较细,分蘖力中等。每亩有  相似文献   

3.
湘晚籼13又名农香98,是湖南省水稻所研究育成的高档优质晚籼品种,200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宁乡县主栽的高档优质稻品种。  相似文献   

4.
湘中籼3号(原名88-140)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用湘早籼1号作母本与湘中籼2号杂交,于1988年选育定型。在各级试验和示范中表现突出,该品种产量高,抗多种病虫害,具多种用途。1992年元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0年省中籼区试平均亩产594.5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7.25%;1991年续试全省平均亩产566.6kg,  相似文献   

5.
香稻新秀──湘晚籼5号湘晚5号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用香稻8O—66与矮黑杂交育成的一个优质香稻品种,1994年元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破格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95~100厘米,分蘖强,每亩有效穗25万,每穗总粒数90~95粒,结实率80%~8……  相似文献   

6.
<正>贺优328是恒德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选恢复系R328与贺家山原种场自选不育系贺50A杂交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迟熟晚籼新组合。2010年参加湖南省晚稻迟熟组预试,2011年进入湖南省晚稻迟熟组区试,2012年进入湖南省晚稻迟熟组续试,同时进行生产试验示范,2013年5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稻2013020。1品种选育1.1父本选育2000年8月在湖南桃江用恢复系密  相似文献   

7.
湘晚籼 10号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利用从美国引进的亲本后代中系选出来的亲 16选作母本,与本所选育的香稻 80 66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香型水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味香、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优点. 1999年在湖南省第四次优质稻评选中,被评为湖南省三等优质稻品种. 199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0年 5月获得国家农业部首批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2000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稻 2003062.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优质稻品种大多易感稻瘟病问题,本研究利用携带广谱抗性Pi25基因的谷梅2号作供体,优质晚籼稻但易感稻瘟病品种湘晚籼13号作受体和轮回亲本。通过杂交、回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湘晚籼13号的稻瘟病抗性。结果显示通过大田抗性鉴定,湘C72、湘C76和湘C77对稻瘟病明显增强了抗性,达到谷梅2号的抗性水平;除垩白及蒸煮相关性状外,湘C72、湘C76和湘C77的主要农艺性状与米质性状已经恢复到湘晚籼13号水平,表明其基因组大多数位点与湘晚籼13号一致。本研究获得了3个改良新株系湘C72、湘C76和湘C77,为培育优质、高产抗稻瘟病品种提供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9.
<正>五优369是湖南泰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的高产晚籼水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14013。2015年在浏阳市淳口镇黄荆坪村开展百亩示范片高产公关。2015年10月22日,受农业部科教司委托,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科教处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根据农业部超级稻认定测产方  相似文献   

10.
姜守全 《中国种业》2015,(12):77-78
<正>贺优50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利用自育不育系贺50A(中9B//161-5B/金23B)与自育恢复系R50(蜀恢527//岳恢9113/R64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籼迟熟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适应性强,食味品质优。2015年6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15038。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一季晚稻生长季节介于中稻和双季晚稻之间.至2011年有37个品种(组合)通过湖南省审定.但优质稻品种尚不能满足需求。本研究征集了湘晚籼13号、中健2号、创香5号等10个优质常规品种(系),以黄华占为对照,在湖南长沙进行了一季晚籼稻品种的适应性研究。试验表明:创香5号、湘晚籼13号、香中籼16、农香18表现优质与高产结合好,农艺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2.
<正>贺优50是由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用不育系贺50A(审定编号为湘审稻2006052)和恢复系R50杂交配组而成的高产三系杂交晚籼迟熟组合,于2015年6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15038。目前,贺优50正在湖南双季稻区作晚稻大面积推广应用,由湖南湘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开发。1品种特征特性1.1生育期该组合属晚籼迟熟组合,2012-2013年  相似文献   

13.
晚籼新组合新香优77新香优77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新香A与恢复系明恢77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籼新组合。199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特性:新香优77在湖北省枝江市做双晚栽培,全生育期117天。属中熟新组合。做双晚栽培株高100cm...  相似文献   

14.
晶优丽斯是湖南永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自主选育成功的抗性高、米质优的三系不育系晶玉 A 与自主筛选成功的恢复系丽斯组配而成的三系杂交晚籼迟熟水稻新组合,2023 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230061)。该品种为二等优质米水稻新品种,具有米质优、抗性好、丰产稳产及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正>赣晚籼40号是江西省江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当地种植的老品种变异单株经定向系谱选育而成的一季稻香稻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抗稻飞虱、省肥、米质优、香味浓、口感佳的特点,先后4次荣获中国优质米博览交易会"金奖大米"称号,2015年4月8日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赣审稻2015048号。1选育过程赣晚籼40号(鹅湖香稻)是2000年10月江西省江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铅山县湖坊镇横塘村种植的  相似文献   

16.
<正>1现状1.1区域试验根据2014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实施方案,目前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包括华南早籼组(区试点11个,下同)、华南感光晚籼组(12个)、早籼早中熟组(17个)、早籼迟熟组(15个)、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18个)、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15个)、晚籼早熟组(15个)、晚籼中迟熟组(17个)、单季晚粳组(11个)和武陵山区中籼组(11个)10种类型,区试点142个,特性鉴定单位23个。  相似文献   

17.
晚籼赣晚籼20赣晚籼20系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用汕优2号与双抗3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全生育期130天,株高90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25万,每穗80~125粒,结实率80.7%~88%,千粒重24克左右,熟期秆色好,稳产性强,产量高,一般...  相似文献   

18.
呈两优 464 是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高配合力两系不育系呈 391S 为母本,以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高配合力恢复系岳恢 464 为父本配组选育的优质、稳产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生育期适宜、抗性好、产量稳、米质优。 2020-2021 年参加湖南省湘种联合体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2022 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220024 )。  相似文献   

19.
T优109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利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不育系T98A与自育恢复系湘选恢109配组育成的一季晚籼三系杂交稻组合.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稻2007037:被列为2008年度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20.
“寒丰”(系6366)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于1974年用(垦桂×科情3号)×黎明复交,于1979年选育而成的晚粳新品种。经1980~1982年的三年区试和二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都比对照品种“双丰一号”增产一成以上,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