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酵素菌肥料按其用途可以分为3大类,即酵素菌堆肥和作物重茬专用肥(土曲了),酵素菌粒状肥和液体肥,酵素菌叶而喷肥。 1 酵素菌堆肥,通常用作基肥。施入土壤后,能够控制土壤的各种病害传播,克服作  相似文献   

2.
<正> 这里讲的酵素菌肥料是指酵素菌有机质发酵肥料,因其生产配方不同,可分为高级粒状肥、磷酸粒状肥和鸡粪粒状肥等品种。现以高级粒状肥为例介绍酵素菌有机质发酵肥料生产及使用技术。 1 酵素菌肥料的生产 1.1 高级粒状肥配方 页岩、干鸡粪、豆饼粉、鱼粉和骨粉或钙镁磷肥若干公斤。米糠、红糖和酵素菌接种剂若干公斤,水占原材料重量的45%~55%。  相似文献   

3.
酵素菌肥料的性能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酵素菌技术应用于种植业,主要是制成各种酵素菌肥料.按其用途可以分为酵素菌堆肥和作物重茬专用肥(土曲子),酵素菌粒状肥和液体肥,酵素菌叶面喷肥三大类,也称为酵素菌技术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4.
<正> 农作物秸秆及土杂粪等都可以利用酵素菌发酵生产优质堆肥,因生产堆肥的原料不同,配方及方法也略有不同。现把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酵素菌秸秆堆肥生产及使用技术简介如下: 1 酵素菌秸秆堆肥生产技术 1.1 配方 农作物秸秆1000公斤,干鸡粪30公斤,米糠或麦麸30公斤,红糖1公斤或玉米面2公斤,酵素菌接种剂(又称酵素菌扩大菌)5公斤,尿素2公斤。水占原材料总重量的55%~60%。  相似文献   

5.
酵素菌技术应用于种植业,主要是制成各种酵素菌肥料。按其用途可以分为:①酵素菌堆肥和作物重茬专用肥(土曲子);②酵素菌粒状肥和液体肥;③酵素菌叶面喷肥。共三大类,也称为酵素菌技术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6.
酵素菌技术始创于日本,酵素菌是由细菌、丝状菌、酵母菌组成的能产生多种生物催化分解酶,其有益生物群体包含三属、二十四种,这些生物菌群在培养繁殖过程中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乳酸酶等十几种不同类的酶,催化分解秸秆、杂草、木屑等有机物质,形成腐殖质,产物被植物吸收的活性元素,还能降低化肥农药吸收的活性元素和溶解固化的磷、钾及微量元素,增加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正> 日本岛本觉也首创的酵素菌经岛本家族三代人的潜心研究及生产实践,后来发展成《酵素农业应用法》,又称《微生物农业应用法》。现以岛本光彦为会长的日本酵素世界社组织生产及经营酵素菌。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已有23个国家和地区从日本引进及应用酵素菌。 日本磐亚株式会社为把酵素菌打入我国,加快在华经销步伐,首先在北京成立了磐亚株式会社北京事务所,由常务董事李星沙负责,他们大力开展宣传工作,积极寻找合作伙伴。曾  相似文献   

8.
<正> 酵素菌饲料分为两大类,一是酵素菌发酵饲料,二是酵素菌饲料添加剂,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 酵素菌发酵饲料的生产及使用 1.1 配方 作物秸秆或饲草93公斤、麸皮5公斤、红糖1公斤、石膏1公斤,酵素菌接种剂1公斤,加水量一般为原料总重量的50%~55%,可根据作物秸秆含水量高低进行适当调整。 1.2 生产方法及工艺  相似文献   

9.
酵素菌是由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菌组成的能够产生多种催化分解酶的有益微生物群体,它能够产生几十种活性很强的酶。酵素菌具有很强的好气发酵分解能力,既能分解各种作物秸秆、树皮、锯末等,又能分解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还可分解页岩、沸石、膨润土等矿物质,使之在短时间内转化成为可供植物利用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0.
《农家顾问》2011,(12):42-43
酵素菌技术是将酵素菌原菌接种到由碳水化合物、含氮磷硫有机物及各类有机或无机物组成的物料上进行发酵,形成富含酵素菌活菌、多种生物酶、核酸、多种脂肪酸、糖类、蛋白质(小肽、氨基酸)、生命活性物质、未知生长因子的发酵物料..将酵素菌接种于特定的发酵物料.经过酵素菌的生化处理.然后将生化处理后的物料按特殊的工艺加工处理.如复配无机营养素、物理加工等.就形成了能满足水产生产各种需要的系列产品。目前产品已有的种类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酵素菌技术的原理、酵素菌肥料种类以及酵素菌肥料在我国的应用概况及效果。指出酵素菌肥料发展前景广阔,适用于我国发展的有机、绿色、生态农业的思路,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酵素菌是由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3大类21种有效微生物组成的群体。从整体上看酵素菌中的微生物有如下特点:(1)喜好氧生活,如枯草芽孢杆菌在厌气条件下不能生长;(2)对有机物分解能力强,如多食黄杆菌分解糖的能力强,常作为发酵剂使用;(3)能产生一些营养物质,如酵母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米根霉含有丰富的蛋向酶,常作为糖菌使用;(4)耐高温,生长适温一般都在25~30℃,在生产秸秆堆肥时堆内温度达55—60℃,酵素菌照常生长发育;(5)内含淀粉酶、蛋白酶、脂肪、纤维素酶、氧化还原酶、乳糖酶、麦芽糖酶、蔗糖酶、尿酶、酒精酶等几十种不同类型的酶类。  相似文献   

13.
<正> 众所周知,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大。有关资料显示,土壤中的生物有1万多种。1克土壤里含有细菌从几千个到几十亿个,每亩(1亩=667平方米)地耕层土壤里细菌的生物量从几十公斤到几百公斤,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生物量也不少。土壤中的微生物在碳素、氮素等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种类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和供给作物营养是有利的,称其为有益微生物,即益菌;而一些种类对作物是有害的,称其为有害微生物,即有害菌或病原菌。  相似文献   

14.
我国酵素菌引进,试验及应用概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简要介绍了酵素菌及酵素菌肥的由来和屉,以及我国引进和应用现状。国内近几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种植业、养殖业和食用菌生产中应用酵素菌肥、饲料添加剂和食用菌酵素增效剂,蔬菜增产10% ̄30%。蛋鸡产蛋量提高10%以上,平菇增产18%以上,分析总结出其增产提质的6大效应,指出了当代生产、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我国酵素菌技术概况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倩  刘善江  李亚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12-11615
酵素菌技术是一项从日本引进的新型农用生物技术。该研究介绍了酵素菌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种类及引进概况,阐述了酵素菌技术在我国种植业和养殖业上的应用现状,相关研究发现,施用酵素菌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该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对于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日光温室春季网纹甜瓜上进行的酵素菌活菌剂和酵素菌混合肥试验,结果表明,活菌剂能显著地加速植株的生长速度,提高座果率,改善甜瓜品质,网纹形成完好,含糖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为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农用酵素接种菌剂,并探明其作用效果,采用限制性继代培养法,分别利用改良MRS(M)和红糖(H)培养基对酵素微生物进行培养,获得2组乳酸菌复合菌系,分别命名为MLA 1和HLA 1,并将这2种菌系接种到农用酵素发酵体系中,测定继代培养体系的pH和有机酸含量,复合菌系的微生物结构和多样性,接种后发酵液的细菌和乳酸菌数量、pH、有机酸含量及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效果等指标。结果表明:MLA 1和HLA 1均主要由乳酸菌属 (Lactobacillus)和醋酸菌属(Acetobacter)构成;在限制性培养中,MLA 1相比HLA 1产酸升高40%,乳酸菌丰度升高5%,而HLA 1的Chao、Faith和Shannon指数高于MLA 1,表明其微生物多样性更高;接种到酵素发酵体系中,MLA 1和HLA 1的接种分别使酵素发酵过程的乳酸产量升高251%和295%,乳酸菌在细菌中的占比分别升高12%和16%,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率均升高15%以上。综上,HLA 1和MLA 1的接种效果接近,考虑到成本,利用红糖培养基筛选复合菌系(HLA 1)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在农用酵素大规模生产中的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8.
酵素菌施人土壤后,能排挤和抑制有害菌的生成与活动,改善作物根际微生物环境,保护和促进腐殖质的形成,且能增加土壤有机质,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为此,我们根据水稻旱育秧秧苗对土壤环境条件要求与酵素菌特有的养分补偿效应与微生物效应等生理机能,将酵素菌与有机肥、无机肥复配组合,开发出适于我县旱育稀植秧床上应用的有机酵素壮秧剂,并进行田间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酵素叶面肥就是日本称谓的"黑砂糖农药",我国从日本引进酵素菌及相关产品生产技术后,一些企业仍延用这一称呼.其实这种称呼不妥.因其主要成分是糖类和活性物质,有肥效和刺激作用,而无杀菌作用,称其为黑砂糖农药容易误导,所以应改称为酵素叶面肥.这样,其名称就科学、准确了.  相似文献   

20.
酵素菌发酵褐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腐植酸是褐煤的主要成分,一般水溶性和生理活性很低,直接应用效果很差。通过酵素菌处理有望提高其活性,开发出腐植酸生物肥。该研究将酵素菌和淡紫拟青霉、白腐霉、栗褐链霉菌、浅黄链霉菌按不同菌株不同比例组配后制成复合微生物菌种,发酵处理褐煤,结果表明:4 d后,褐煤表面均布满白色菌丝。7 d后,褐煤表面均呈现数量不同的液滴,用滤纸蘸吸后呈现棕褐色至黑褐色。酵素菌对褐煤失重率为(13.21±3.74)%~(18.72±5.17)%。说明,酵素菌对褐煤有着良好的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