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甘作伟 《广西蔗糖》2007,(1):32-32,40
本试验通过利用蔗地除草剂、蔗龙乐、蔗草灭等3种当地蔗农常用的化学除草剂对蔗田进行除草,以人工除草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化学除草剂除草,不影响甘蔗的正常生长,不影响甘蔗产量,除草效果好,与人工除草相比较,有劳动强度低,工效高,不误农时,成本低的优点,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草甘磷与时拔克的除草对比效果,我场承担了省农垦总公司下达的"时拔克"在茶园除草试验,通过试验,初步掌握了两者的除草效果,为今后推广提供了依据.一、试验地点、药剂、对象1.地点:我场二厂2l号李娜承包的茶园.2.药剂:镇江江南化工厂生产的10%草甘磷,省农垦总公司提供的美国生产的16%的时拔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化学除草剂在杉木幼林抚育中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草甘膦和百草枯混合施用的除草效果好,优于单独施用,添加洗衣粉可以增强2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与传统的人工除草相比,杉木幼林采用化学除草可节约用工70%,节约资金53.8%。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地制定除草体系,在比较详尽地查实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将本县80a来的稻田除草方法划分为5个除草阶段,阐述了每个阶段的除草特点和除草效果,提出了今后稻田化学除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草铵膦在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和水稻耕作方式的革新,如何高效防除杂草成为当前水稻栽培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的培育成功为此提供了重要途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水稻组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成功培育了具有灭生性除草剂草铵膦抗性的“香125S/Bar68 -1”和“株1S/Bar68 -1”等多个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组合,并进入到生产性试验阶段.近年来,课题组围绕草铵膦在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大田栽培中的应用开展了系列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香125S/Bar68 -1”和常规杂交稻“株两优819”为材料,采用直播、抛秧和手插3种栽培方式,设置草铵膦除草、常规1次除草和不除草3种除草处理,初步探讨草铵膦除草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草铵膦除草剂对“香125 S/Bar68 -1”的直播、抛秧和手插3种栽培方式稻田中的杂草防除效果均比常规除草剂好,在直播栽培中的效果尤为显著.“香125S/Bar68 -1”在各处理间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优势为:抛秧和手插田草铵膦除草>直播田草铵膦除草>抛秧和手插田常规除草>直播田常规除草.(2)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株1 S/Bar68 -1”为材料,常规除草剂2次除草方式为对照,比较了草铵膦除草剂1次除草方式在直播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除草相比,草铵膦除草对供试材料株叶形态无明显影响,但使田间杂草数量(主要为千金子)减少577%,同时显著增加了有效穗数和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增加了千粒重,实际增产49.4%,节约成本37.5%.(3)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香125S/Bar68 -1”为材料,常规除草剂2次除草方式为对照,比较了草铵膦除草剂1次除草方式在抛秧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草铵膦除草处理区杂草茎数(主要为双穗雀稗)仅为常规除草剂处理区的11.7%,实际增产12%,节约成本42%.(4)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组合“株1 S/Bar68 -1”为材料,采用草铵膦除草剂1次除草的除草方式,进行了手插和抛秧的栽培示范研究.结果表明,草铵膦1次除草效果良好,手插和抛栽区基本无可见杂草,手插栽培产量和有效穗数均比抛秧栽培高5.2%,但差异不显著.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初步提出了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栽培中应用草铵膦1次除草的技术要点为:草铵膦有效成分浓度0.6 g/L,每公顷用量480 ~ 960 L(有效成分剂量288~ 576 g/hm2),于分蘖盛期或末期(视杂草发生情况而定)紧挨冠层均匀喷雾,冒头杂草重点喷施.同时认为开展培育矮秆少蘖的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应用于直播栽培研究、大田应用草铵膦同时除草除杂技术研究和草铵膦施用浓度及喷施技术研究等,将能进一步发挥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的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6.
壮苗除草灵在棉花上的使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苗除草灵在棉花上的使用效果朱明华顾建辉黄颂禹黄淼娟沈小菊江苏省海门市农业局226100壮苗除草灵是集棉花苗床除草和壮苗于一体的生化制剂,为了探索壮苗除草灵在棉花苗床上的除草与壮苗效果,于1997年在本市汤家乡闸北村陆忠平责任田安排了本试验。试验共...  相似文献   

7.
三、以除草为主要目的的生稻糠施用法 施用时期和施用量,是影响稻糠除草效果(杂草受害最重、水稻不受害或受害最轻)的两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调查结果表明,除草1号地膜、除草2号地膜与普通地膜,对甘蔗的一生中杂草的多少和甘蔗的性状影响不大,关键是覆膜质量的好与差;覆膜质量好,地膜紧贴土面的除草效果较好,反之,除草效果差。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用72%都尔乳油1500ml,对亚麻出苗安全,除草效果好;每公顷用56%2甲4氯钠盐750g+5%精喹禾灵乳油600-750ml和1350ml油草双克乳油对亚麻生长安全,除草效果较好;化学除草含草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骆耀平  刘祖生 《茶叶》2000,16(3):152-153
茶树嫁接后的田间管理许多方面与扦插育苗及新茶园建立初期相同,如浇水、遮荫、除草、打顶、修剪、防冻、防旱,等等.但又由于嫁接茶树个体的特殊性,因而常规育苗及新茶园建立需几年完成的工作,在嫁接茶树上,1~2年内便可完成.这一时期茶园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嫁接的成败,只有掌握过硬的嫁接技术,仔细地做好嫁接后的各项管理,才能使茶树嫁接换种获得成功.忽视任一环节,都将导致嫁接的失败.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嫁接茶树的田间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鱼是集高产、高效及生态安全为一体的综合配套技术,其在虎林镇农业中心经过多年试验示范,现已取得显著效果。通过试验,掌握了包括整田、消毒及安全防范等一系列相关技术,解决了AA级纯天然绿色水稻杂草防除问题,使鱼、稻实现双增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选择典型稻作区,对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取样调查,并与田埂、灌溉水渠周围生境、下茬麦田的杂草群落及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进行比较分析,以研究自然条件下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与土壤杂草种子库及其他生境杂草群落间的相互关系。 有14科21种杂草种子随灌溉水流输入稻田,这些杂草种子主要隶属禾本科、报春花科、藜科、蓼科等。土壤杂草种子库中共检出19科41种杂草种子,含有所有其他生境中杂草的种子。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与田埂上、灌溉水渠周围生境、下茬麦田杂草群落及稻田土壤种子库的杂草群落间相似性较高,Sorensen指数均在0.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水稻机插秧田间杂草发生规律及防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政  李平  陆永良 《作物研究》2014,(1):54-56,70
机插秧水稻大面积推广的关键障碍因子之一是杂草防控,其防控技术与普通移栽稻有所不同。为了真实了解田间杂草发生规律,指导农户科学防控,笔者在洞庭湖双季稻区,运用田间试验的方式,安排了4种不同化学除草剂组合防控杂草的试验。通过观察记载田间杂草的数量和种类变化,初步分析了机插秧条件下杂草发生的规律;通过计算不同处理的防效,分析出各处理的防除效果,总体看来都能达到一定的防控目的,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蔗田杂草对甘蔗产量有重要影响,为了探讨植保无人机在蔗田化学除草上的应用效果,用植保无人机(3WWDZ-10A)喷施900 g/L乙草胺乳油进行苗前封闭除草,喷施15%硝磺草酮悬浮剂与38%莠去津悬浮剂混配液进行苗后除草,调查杂草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应用植保无人机飞喷乙草胺对单子叶杂草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88.46%、96.68%,双子叶杂草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90.16%、97.99%,总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9.66%、97.85%;飞喷硝磺草酮与莠去津混配液对单子叶杂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89.29%、86.31%,对双子叶杂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99.23%、97.03%,对总杂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96.84%、96.25%,防除效率49.95 min/hm^2。说明植保无人机进行蔗田杂草防除具有防除效果好、对甘蔗安全和作业效率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新型吡啶类和环己烯酮类除草剂复配制剂对油菜田杂草的防控效果,指导新型除草剂在油菜田的合理使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油菜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杂草防除后对田间光照和杂草氮、磷、钾及水分累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油菜田杂草效果显著,对菵草、大巢菜、看麦娘、牛繁缕等单双子叶杂草均有良好防效,总草鲜重防效可达88.7%~98.0%,显著优于两种对照药剂。杂草防除后,显著降低了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消耗,有效地改善了田间光照和水肥条件。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处理的油菜产量达到2 626.26~2 836.26 kg/hm2,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较空白对照增加18.2%~27.9%,增收2 173.5~3 307.5元/hm2。研究结果表明,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在油菜田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推荐剂量为每公顷使用有效成分225~300g。  相似文献   

16.
In rice, the traditional system of transplanting gives the crop a 14 to 21-day growth advantage over the weeds [1]. The transplanting also enables rice to capture space earlier. This is because the young rice plants have leverage over germinating weeds due to shading and earlier establishment of root system. The immediate flooding after transplanting limits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y weeds [2]. Similarly, in direct seeded method, the use of high seed rates could reduce weed infestation to a lar…  相似文献   

17.
南方亚麻田杂草防治药效试验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方冬春季种植的亚麻,田间主要杂草有看麦娘、牛繁缕、man草及碎米荠。试验表明:72%郁尔乳油每666.7m^2用量130ml,在亚麻播后发芽前封土处理,其鲜重防效达84.7%;17.5%快刀乳油、10.8%高效盖草能乳油及5%禾草杀星乳油每666.7m^2用量60ml,在亚麻出苗后20~30天喷雾,其鲜重防效分别为98.1%、87.1%和92.7%。上述药剂对亚麻安全无药害,一次用药能完全控制亚麻全生育期的杂草危害。  相似文献   

18.
 就除草剂苄·二氯(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对稗草的生物活性、共毒系数、配方依据,对水稻的安全性以及在直播稻田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苄嘧磺隆和二氯喹啉酸复配,比单剂有显著的增效,尤以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在复配剂中的含量分别为34%和2%时增效最为显著。苄·二氯的6个配方对水稻株高、分蘖数和植株鲜质量无不良影响,安全性良好。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18+150) g/hm2至(24+198) g/hm2对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和四叶萍的密度防效和植株鲜质量防效均达到优良水平。36%苄·二氯可湿性粉剂(WP)用于水稻直播田,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处理,使用剂量162~270 g/hm2(有效成分)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安全性好。使用剂量216~432 g/hm2对稗草、水蓼、陌上菜、鸭舌草和丁香蓼的密度防效和植株鲜质量防效均达到了优良水平。与单剂苄嘧磺隆和单剂二氯喹啉酸相比,36%苄·二氯WP的杀草谱提高,杂草整体防效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稻蟹共作模式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从土壤、水环境和杂草防控三个方面,对目前我国稻蟹共作模式下田间生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提出了几种目前比较常见的稻蟹共作模式,即有机稻蟹和常规稻蟹两种普遍模式.分析了稻蟹共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和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养蟹稻田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容重,而总孔隙度及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显著增加;显著提高0~10 cm土壤脲酶、蛋白酶、脱氢酶以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土壤根际微生物以细菌为主要菌群,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亚硝酸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单作水稻;与常规稻蟹相比,有机稻蟹的土壤性状表现更好.稻蟹模式下浮游动植物的多样性和生物量显著低于单作水稻,而水体中溶解氧(DO)明显偏低,硝酸盐、磷酸盐含量显著高于不养蟹稻田.稻田养蟹能够显著抑制稻田4种优势杂草的密度,对于稻田杂草的防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草是小麦田的主要杂草 ,尤其是水稻—小麦复种田块发生较为严重。用异丙隆防除 草已有 2 0多年的历史 ,防治效果十分显著。但近来有研究表明 草已具有对异丙隆的抗性。本试验研究了不同除草剂单独相继使用与混合使用对该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播后 60 d,出苗前喷施氟乐灵和第一次灌水后喷施异丙隆的处理 ,除草效果最佳 ,而在成熟期 ,第一次灌水后喷施噻黄隆的处理具有与以上处理同样的防治效果。虽然使用异丙隆的处理产量最高 ,但一些除草剂单独相继使用也具有很好的杂草防治效果 ,小麦产量显著高于未用除草剂的对照。作者认为 ,在 草防治上存在有异丙隆抗性的地区 ,可以使用本研究中的一些除草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