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罗老师:我想用松、杉、柏、樟树的木屑培育食用菌,请问要经过怎样的处理?广丰县河源村应小平松、杉、柏、樟等树种的木屑,因含有松脂、精油、醇、醚等物质,不利于食用菌菌丝的生长,故必须经过处理,除去木屑中的有害物质,才能用于栽培食用菌。处理办法有:①蒸馏法用蒸馏山...  相似文献   

2.
<正> 松、杉木屑含有大量的油脂和芳香类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严重阻碍食用菌菌丝生长与子实体发育,不经脱脂处理不能用作食用菌培养基。过去蒸煮、蒸馏的方法脱脂,工艺繁杂、成本高、效果也不好。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栽培食用菌基本上没有利用松、杉木屑。现将一种松、杉木屑处理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香魏蘑松杉木屑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松、杉、杂木屑栽培香魏蘑的试验结果表明,松、杉木屑不仅能取代杂木屑栽培香魏蘑,且杉木屑栽培的D、C配方产量最高,平均生物学效率分别为80.29%、76.81%,与B、F、E配方产量差异极显著,且子实体菌肉肥厚、菌柄粗。松木屑与杂木屑栽培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松、杉木屑栽培香魏蘑的成功为寻找木腐菌代用料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松、杉树木是我国主要的林木树种和工业、农业、建筑以及生活的主要用材。松树(马尾松)屑和杉树屑量多面广,但除少数用作活性炭原料外,大多没有利用,仅作废料处理,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由于松(杉)木屑含有大量的油脂和芳香类物质,会阻碍食用菌菌丝生长与子实体发育,故在生产上基本没有利用。但是,我们在反复试验和生产实践中发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食用菌废料作为双叉犀金龟饲料的可行性。[方法]以发酵木屑为饲料饲养和繁殖的双叉犀金龟为对照,采用食用菌栽培后废弃的菌棒饲养独角仙,比较幼虫增重量、羽化率、成虫体长及母虫产卵数。[结果]食用菌废料在双叉犀金龟幼虫及成虫饲养方面均优于发酵木屑,而成虫产卵数低于发酵木屑。食用菌废料次小颗粒经二次发酵处理后作为饲料饲养的母虫产卵量接近发酵木屑。[结论]以食用菌废料替代发酵木屑饲养双叉犀金龟经济可行,增加了菌农收入,提高了观赏甲虫养殖的利润。  相似文献   

6.
<正>松、杉木屑是锯木材厂和木制品加工厂的废弃物,含大量油脂、单宁和酚醛等芳香类物质,会严重阻碍食用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因而长期不被当做食用菌栽培原料。浙江宁波市一家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企业,利用当地的松、杉木屑制备金针菇原种,发现金针菇菌丝在松、杉木屑培养料上比在阔叶树杂木屑培养料上吃料快、长势好。松、杉木屑质地较阔叶树杂木屑软,而金针菇菌丝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较其他菇(耳)弱,因此适合金针菇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阔叶林杂木屑资源大幅减少,制约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松木屑作为木材生产的下脚料,菌草(五节芒)来源广泛,资源丰富,价格便宜。自2001年以来,我县每年都开展了松木屑替代杂木屑,菌草粉(五节芒等)替代棉籽壳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试验,取得较大进展。2009年我站利用松木屑、菌草粉、杂木屑、棉籽壳等代用料为培养基主料栽培黄伞,生物转化率分别达到75.64%、74.56%、73.54%、73.44%、72.81%、71.65%、70.45%、69.93%。现就利用松木屑、茵草粉等代用料栽培黄伞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辽东地区食用菌生产原材料以阔叶木屑为主,每年要消耗大量的阔叶林木资源。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木砍伐受到严格限制,使香菇、滑菇等生产原料相对减少,不仅本地木屑紧缺,外地木屑也供不应求。针叶林资源储量大,但因其含苯酚类、烯萜类和具有芳香油类物质,对食用菌菌丝体生长起抑制和致死作用,可导致菌丝体培养失败,即使能出菇,其畸型菇也较多。多年来针叶木屑在食用菌生产上未得到开发利用。为了节约阔叶林资源,充分利用松杉木屑,2004~2005年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在针叶木屑栽培香菇、滑菇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将经物理与化学方法处理过的松杉木屑70%与30%阔叶木屑混合,进行半熟料、全熟料菌棒栽培,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本地区推广应用。松杉木屑的开发利用为食用菌产业开辟了一条资源利用的新路。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多为木屑真菌,其栽培种采用木屑培养基,在长期菌种生产实践中发现木屑菌种保管期短,接种后易萎缩,杂菌滋生等很多难题。后经辽阳食用菌研究所和恒仁县几年来对木粒菌种工艺探索,研究出采用木粒生产菌种,木粒菌种培养基(菌株载体)在保管时间,抗逆(旱、水)抗杂菌污染、保持耳木寿命,提高木耳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都优越于木屑种。  相似文献   

10.
1.无论是瓶或塑料袋栽培银耳,均须有适合银耳生长的木屑。_般质地松软、养分丰富、边材发达的阔叶树的木屑大部分可用,如千年桐、山乌桕、盐肤木,法国梧桐、油桐及各种水果树的木屑均可。甘蔗渣、棉秆、桑枝条等屑亦可取代。忌用含有油脂、芳香、醚杀菌物质的树木屑,如松、杉,樟,柏木屑等。木屑最好自制,方法是:将适合银耳生长的树木(可利用其枝条及边角废料)晒干、劈碎,  相似文献   

11.
<正> 锯末是栽培食用菌的主要原料。然而松、柏、杉等针叶树的锯末,由于含有阻碍菌丝生长的物质,一般是不好直接利用。我省目前用的木材以松木最多,木材加工厂许多锯末中都混有松树锯末。可见,开发松树锯末来栽培食用菌,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处理后的松木屑为替代原料生产黑木耳,研究不同黑木耳菌株在松木屑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供试的15个黑木耳菌株均可以在处理后的松木屑(自然堆积8个月)培养基上生长并产生子实体。根据各菌株的经济性状和产量,确定9809、延明1号、东A1和菊花3号4个菌株为适合在黑龙江省采用松木屑培养料栽培的菌株。  相似文献   

13.
在食用菌生产中,栽培者都渴望能有一种可替代投资多、工艺技术复杂、易污染的熟料栽培(高温无菌),及不易掌握应用的巴氏灭菌(堆制发酵),不使用化学防污剂、不用能耗、投资少、成本低、不易污染,易掌握应用,可将杂木屑、玉米芯、农作物秸秆、果树剪枝等多种农副产品废料经简便处理后,就可栽培食用菌增收致富的新技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引进和筛选了具有较快发酵防污、助长等多功效的食用菌生物发酵防污添加剂,进行平菇、鸡腿菇等生料制种栽培,经应用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产业优势日益突出。目前食用菌可利用的主要栽培原料是棉籽壳、木屑、麦秸、玉米芯等,由于林木资源消耗过大、木屑原料缺乏,为解决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栽培效益下降的问题,科研人员研发出适宜不同菇类的新型栽培基质,形成了以玉米秸秆、果树木屑、棉秆栽培食用菌新技术。该技术已在山东省德州、聊城、临沂、淄博、济南、东营、济宁等地推广应用,新型基质可替代传统原料60%以上,生物转化率提高7%~15%,商品率高,品质符合行业标准《绿色食品食用菌》要求,栽培效益较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的急剧增加,加之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而负有“保健食品”之盛誉。近廿年来发展十分迅速。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亦有了很大的改进。从段木栽培、粪草料栽培到木屑、棉子壳栽培,人工合成料栽培,甚至用工业废料,如酒渣、醋渣、丙酮、丁醇培养基废料、四环素抗生素培养基废料、灵芝深层培养的废渣,直至垃圾、废纸经处理后均可用作食用菌的培养基,不胜枚举。可谓凡含有纤维素,木质素的广泛物质都可能成为食用菌的培养材料。但是,在栽培方法上始终未能摆脱蘑菇瓶来制原种和栽培种。这种方法工艺烦琐,费工、费时,成本高,效率低,蘑菇瓶破碎损耗大。因此,食用菌的生产还不易推广,有一定的局限性,地区发展也极不平衡。国内外的市场供求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16.
<正>在反季节栽培香菇过程中,有的菇农由于忽视了夏菇本身的特性和特定的设施,生产中常常出现菌棒烂筒现象,给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发生原因1.培养料处理不当。用生的杂木屑直接生产;或杂木屑没有完全晒干就投入生产;或培养料混有不适合香菇菌丝生长的松、杉、木荷、樟树木屑;或培  相似文献   

17.
栽培猴头菇的代料主要是阔叶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本试验以松木屑为主要培养料,探求猴头菇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松木屑中适当添加一些辅料,袋栽猴头菇是可行的,培养料对猴头菇菌丝体的生长较慢,但对子实体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笔者进行了松木屑翻晒堆积处理,袋栽试验,特集电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松木屑经自然堆积6个月后制成培养料,黑木耳菌丝可以生长,长速为4.79 mm.d-1,pH为6.22,测得其中菌丝胞外酶活性与杂木屑中的趋于一致。结果表明,松木屑可以替代部分杂木屑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19.
在袋料栽培食用菌技术中,传统栽培原料主要有棉籽皮、甘蔗渣、杂木屑、作物秸秆等,这些原料除了可栽培食用菌外,还有其他用处,而且应用潜力正在逐渐被挖掘。由于这些原料产量有限,用处广、销量大,近几年来棉籽壳的供应量远远不能  相似文献   

20.
<正>医药企业在提取葛根中的黄酮、绿原酸等有效成分后,会产生大量废渣,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并增加企业处理成本。而葛根废渣的理化性质大部分与传统原料杂木屑接近,其粗蛋白含量是锯木屑的8倍,粗纤维含量与杂木屑基本持平,可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基质。笔者利用陕西省安康市制药企业的葛根废渣为原料,进行猴头菇栽培试验,取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