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作为中国最杰出的农书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陈旉在自己本人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对《齐民要术》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一部在中国农学史上堪称一流的农书.而这种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于天时论、肥料和土壤改良技术、耘田与节用防奢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日本一直以来重视对我国农书的研究。日本对中国农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齐民要术》《耕织图》、陈旉《农书》、王祯《农书》《农桑辑要》《农政全书》上,其中对《齐民要术》较为关注。日本的中国农书研究拥有稳定的研究团体,呈现出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展、重视历史文献与实地调查等特征。理清日本对中国农书的研究状态,可以为我国学者开展农书研究提供他者视域的基础信息,也能为我国农村发展研究及乡村文化的域外传播提供跨文化思考及借鉴,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陈旉《农书》是继《齐民要术》之后第一部真正的、划时代的著作。它的意义在于对把江南的岁易无肥栽培水稻耕作技术提高为连作施肥栽培进行了评价。关于这部《农书》,天野元之助教授从中国农业技术史的角度、周藤吉之教授从南宋时期农书研究的角度,各自写出了出色的论考,笔者从追踪中国农业观变迁的思想史的立场出发也作过论述。并且以过去所看过的内阁文库藏书和乾隆四库全书抄写本《农书》为线索,于最近发表了关于《农书》的版本关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农学著作,计约600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有西汉时期氾胜之的《氾胜之书》(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成书于公元533—544年),宋代的《陈旉农书》(成书于1149年),元代官修的《农桑辑要》(成书于公元1271—1313年)和王祯的《农书》(成书于公元1313年),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成书于公元1628年)等。在这些著名的古农书中都有关于作物病害的记载,有的农书中还辟有专门的章节讨论作物病害。关于古农书有关植物病害的知识,以往研究甚少,裘维蕃(1953)和张斌成(待发表)  相似文献   

5.
南宋时期,太湖地区桑蚕业发展迅速,出现了桑蚕专业户.根据陈尃《农书》记载,当时湖州桑蚕户的收益充盈,生活较为优越.但实际上,桑蚕户收入的盈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与绢价、米价的上下波动息息相关,其生计相当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浙江通志》中所收书目中包含一部分农书目录,前贤学者对方志体书目少有涉及,更不用说对其中农学目录的整理和研究了。《浙江通志》所收农书目录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对了解明清时期浙江农业的概况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王祯《农书》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书》是我国古代附有图谱之作的农书中最有影响的科学文献之一。本文以此为题讨论了王祯的图学思想,《农器图谱》的主要内容,王祯《农书》图学成就及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古今农业》2008,(3):48-48
中国科学院的自然学史研究所曾雄生撰著的《中国农学史》一书,作为《中国学术史系列》之一,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全书594千字,定价48.00元。在充分吸收现有关于中国农学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该书突出学术史的特点,把古农书作为农学史的讨论重点,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编展开叙述。突出中国传统农书写作的官修和私撰两大传统。前有绪论交待中国农学之基本内容、农学概念的由来和演变、农家和农书,中国农学史的研究现状及该书的写作思路等,末有结论和讨论。另有游修龄教授序,指陈该书优劣和未尽之处。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本劝农性质的文献,《便民图纂》中包含着大量的农学知识,以往的研究者认为这些农学知识大多是抄自其它文献,价值不大。本文以书中的"耕获类"和"树艺类"部分为例,揭示了这些农学知识独特的原创和地域价值。笔者认为,《便民图纂》上接宋元两代的农书和日用类书,下启《农政全书》,在中国古代农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分析了农书起源的过程和因素,指出农书萌芽于是商周,形成于战国时期,并论述了农书起源的文献意义和对传统农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邱志诚 《农业考古》2022,(1):239-247
《中国农学书录》《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两部当代农学目录学著作,堪称研究传统农书的架海金梁,是为学者入门、研究必备的案头书。但两书或囿于时代条件限制,或因书成众手,误收的情况在所难免。通过研究考辨,可知两书误收宋代农书29种,兹为揭橥以提高其著录宋代农书部分的准确性,从而使之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明清以后,中国在世界上的科技领先地位逐渐丧失,西方的科技发展主导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农业也不例外.随着西方实验农学的兴起,中国传统农业显得相对落后.鸦片战争后,实验农学的概念通过传教士对西方农学书籍的翻译传入我国,甲午战争后,<农学报>等期刊及中国留学生对西方农书进行翻译并对西方农学进行传播,把西方农学理论体系介绍到我国,西方农书的翻译对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农书的编目发展源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而且长期以农立国,有着悠久的重农传统,因而农业较为发达,农学著作非常丰富。反映到目录学上,历代目录学家对农书都十分重视,不仅单独为其设类,有的还细分子目,详加著录,从而为后人搜求、研究古代农学文献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自20世纪以来,已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古代农书的挖掘、整理工作,在农学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毛骸、王毓瑚、胡道静、犁播及日人天野元之助等广泛搜集古代农书的书目和篇目,先后编纂出版了几部农学文献专科目录。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目录学史的角度,专门探讨在中国古代各种书目中农书的归类及著录情况。  相似文献   

14.
陈(甫方)《农书·祈报篇》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甫方)《农书》是继《齐民要术》之后的又一部重要古农书,成书于南宋,全书共三卷,约12000多字,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陈在前代农学家和自己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南方水田农业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成就,其《农书》被农史学家称为一部综合性农书,国内外较多学者都对之做过专门研究,主要着眼于书中所载的农业技术,农业思想以及农业管理进行讨论,成果不菲.  相似文献   

15.
明清农书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内容广博,具有突出的时代特点,其中蕴含的农学思想和技术精华在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前发展的同时对国外农业科学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祯农书>是元代东鲁名儒王祯所撰之农书,而"曾氏农书"则是<王祯农书>中所提到的一本农书.本文作者认为,这里的曾民农书很可能就是宋代曾安止及其侄孙曾之谨所撰之<禾谱>和<农器谱>.本文从历史学和文献学等方面就<王祯农书>和"曾氏农书"之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吴天钧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152-14155
作为元代农业思想集大成者,王祯在《农书》中提出了“方、物、器的思想”、“农林牧综合经营思想”和“重农思想”等.在此试图通过探析王祯的农学思想,并结合当今中国的农业现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镜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周昕 《农业考古》2013,(1):122-123
文章分析比较了“散点透视”法和“焦点透视”法的特点,论述了《王祯农书·农器图谱》的“散点透视”技法,是正确理解《王祯农书·农器图谱》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曾雄生 《农业考古》2003,(1):152-156
有迹象表明 ,王祯在《农器图谱》中不仅沿用了曾氏《农器谱》的名目 ,而且也大量地保留了曾氏书中的内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钱门”中的“薅鼓”一节就直接引述了“曾氏薅鼓序”。王祯不仅沿用了《农器谱》的正文部分 ,就是宋人周必大为《农器谱》的题辞 ,王祯也加以引用。周必大为周氏《农器谱》题序中有关于牛耕起源的一段文字 ,这段文字 ,王祯在稍作删改后 ,悉数收入《王祯农书》的“农桑通诀”和“农器图谱”之中。南宋·周必大 ,曾氏农器谱题辞(文忠集 ,卷五十四 ,文渊阁四库全书 )王祯农书·农桑通诀·牛耕起本(王毓瑚校 ,王祯农…  相似文献   

20.
《补农书》是明末涟川沈氏作,清初桐乡张履祥辑补,反映明末清初浙西地区(主要是嘉、湖,其次是苏、松、杭)农业生产状况的一部农书。现行《补农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沈氏所著,称《沈氏农书》;下卷为张履祥撰写。《补农书》形成于明末清初,那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经营地主。经营地主的代表人物沈氏、张氏为指导地主进行有效生产经营,总结传统农业生产经验及自身生产经营之道而作《补农书》。“该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难得的注重经济效益分析,为经营地主提供经营管理知识的重要农书。”(1)尽管经营地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