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浓度(10、20、30、40、50 mmol/L) CaCl2对盐胁迫(100 mmol/L NaCl)下一年生丹参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1(蒸馏水对照)相比,CK2(100 mmol/L NaCl对照)下丹参幼苗的各项生理指标均受到了显著影响;随着施用外源钙浓度的增加,丹参幼苗中CAT、POD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Pro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丙二醛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与CK2相比,在处理T3(30 mmol/L CaCl2+100 mmol/L NaCl)下,MDA含量下降了36.4%,CAT、POD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Pro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65%、130%、98%、82%、75%和164%,差异显著(P<0.05)。可见,施用一定浓度的CaCl2能有效缓解盐胁迫对丹参幼苗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增强丹参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2.
外源IAA对盐胁迫黄芩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商洛道地药材黄芩1年生实生幼苗为供试材料,采用0.5 g/m L NaCl模拟盐胁迫处理盆栽黄芩幼苗,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2,4,6,8,10 mg/L)IAA处理和施加方法对盐胁迫下黄芩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盐胁迫下,不同质量浓度IAA的不同施加方式处理黄芩幼苗与对照组CK2(0.5 g/m L NaCl)相比,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CK2,而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POD和CAT酶活性均呈现不同程度升高趋势,其中以叶面喷施6 mg/L IAA处理效果最佳,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POD活性、CAT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分别达3.33 mg/g,10.65μg/g,2.07 mg/g,9.05%,23.90 U/g,4.69 U/g,7.32 nmol/g,较对照CK2分别增加285%,197%,88%,147%,77%,227%,-61%。综合以上结果表明,通过施加外源物质IAA可以提高黄芩幼苗的耐盐性,且以叶面喷施6 mg/L的IAA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对盐(NaCl)胁迫后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印度梨形孢提高水稻幼苗耐盐性的机理.[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50、100、150和200 mmol/L)的盐(NaCl)溶液处理水稻幼苗,72 h后加入5×105个/mL的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10 mL侵染水稻根部(接种处理),以未侵染为对照(不接种,CK);20 d后测定水稻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耐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盐胁迫处理后,与CK相比,接种处理水稻幼苗的MDA含量降低,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其中,盐胁迫浓度为150和200 mmol/L时,CK的MDA含量是接种处理的1.5和2.8倍;盐胁迫浓度为150 mmol/L时,接种处理的Pro含量是CK的2.1倍;盐胁迫浓度为200 mmol/L时,接种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是CK的1.8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qPCR检测结果表明,经盐胁迫后接种处理水稻幼苗叶片中耐盐相关基因SNAC1、OsNAC6、OsBZIP23和OsDREB2A的表达量均高于CK,各基因表达量均在100 mmol/L处理下达最大值,其中SNAC1和OsNAC6基因表达量分别是CK的1.5和1.1倍,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接种印度梨形孢可降低盐胁迫后水稻幼苗叶片的MDA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Pro、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促使水稻叶片中耐盐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上调,从而增强水稻幼苗对盐胁迫的耐受性.印度梨形孢作为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紫穗槐种子为试材,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CaCl2(0、5、10、15、20、25、40 mmol/L)对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根系活力、幼苗生长高度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施用一定浓度的CaCl2能有效地缓解NaCl单盐毒害,改善幼叶叶绿素含量,增强幼苗抗盐能力。但过高浓度的CaCl2也会对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综合各项指标,以5 mmol/L CaCl2+0.15 mmol/L NaCl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年生酸枣移栽苗进行耐盐性评价,为其在新疆盐渍化地区扩大种植面积提供依据.[方法]以2年生酸枣移栽苗为材料进行不同程度的NaCl胁迫处理,研究其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将2年生酸枣幼苗移栽后第80 d(CK1),其叶片细胞膜透性、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2年生酸枣实生苗(CK) (P <0.05);MDA、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含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NaCl胁迫下,浓度为0~200 mmol/L,2年生酸枣移栽苗叶片中细胞膜透性,SOD、POD、CAT活性显著高于2年生酸枣实生苗(CK)(P<0.05);浓度为250、300 mmol/L时,SOD、POD的活性下降,而CAT活性处于稳定状态.随之NaCl浓度的加重,2年生酸枣移栽苗叶片中脯氨酸的含量成倍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结论]对于酸枣移栽苗来说,在NaCl浓度为0~200 mmol/L,其叶片中的活性氧清除酶开始启动,解除活性氧的毒害,脯氨酸起着重要的渗透调节作用,因此,在此范围内的酸枣移栽苗受到盐害较轻;而在250~300 mmol/L的NaCl胁迫下,酸枣移栽苗受到的伤害比较高.  相似文献   

6.
NaCl胁迫对不同品种辣椒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NaCl胁迫下2种辣椒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2个辣椒品种对盐胁迫响应的生理生化机制。【方法】以"强丰7301"和"秋艳"2个辣椒品种为材料,采用沙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0(CK),50,100,150,200,250mmol/L)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片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当胁迫时间相同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2个辣椒品种幼苗叶片中的MDA和Pro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结论】高浓度(200,250mmol/L)NaCl处理会使辣椒植株逐渐表现出盐害症状;在相同浓度NaCl处理下,"秋艳"的盐害程度较"强丰7301"重。  相似文献   

7.
为六堡茶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以六堡茶群体种扦插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0mg/L、50mg/L、100mg/L、150mg/L)NaCl胁迫对六堡茶生理指标的影响,探明六堡茶对NaCl胁迫的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六堡茶的MDA含量逐渐增加,POD、CAT、SOD 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叶绿素含量与MDA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POD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AT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互花米草幼苗为材料,利用室内河沙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盐(NaCl)浓度和重金属(CdCl_2)浓度下互花米草幼苗叶片内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体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CdCl_2浓度范围在0.2~0.8 mmol/L时,高NaCl浓度(700、900 mmol/L)交互胁迫下处理组均枯死,表明NaCl和CdCl_2交互胁迫并不能促进互花米草幼苗的耐盐机制,反而加速其灭亡,交互胁迫下互花米草幼苗生长所能忍受的胁迫浓度下降,互花米草幼苗最大耐NaCl浓度为500 mmol/L;在4组CdCl_2浓度胁迫下,NaCl增加了互花米草幼苗叶片中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且3个指标均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升后降的单峰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NaCl浓度(500~700 mmol/L)达到峰值,POD活性最大值出现在NaCl浓度为500~900 mmol/L处,SOD活性最大值出现在胁迫浓度低的处理组中,也说明SOD先于另外两种酶出现在互花米草幼苗抗氧化过程中;SOD活性同时与POD活性和CAT活性呈负相关,但均不显著(P0.05),只有渗透调节物质中的游离脯氨酸和抗氧化酶体系中的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考虑各个指标,互花米草在0~0.8 mmol/L CdCl_2和0~900 mmol/L NaCl交互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中的可溶性蛋白与抗氧化酶体系中的SOD活性、POD活性均较为敏感且对胁迫浓度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研究NaCl胁迫对小麦生理生化及产量的影响,为小麦耐盐品种的选育及筛选耐盐基因提供理论依据。以相对耐盐品种百农207和相对盐敏感品种华育198为材料,在小麦幼苗期[NaCl浓度为0(CK)、50、100、150、200、250 mmol/L,时间梯度为1、2、3 d]和灌浆期[NaCl浓度为0(CK)、300、600、900、1 200 mmol/L,梯度为5、10 d]进行NaCl处理,研究NaCl胁迫下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并在成熟期调查结实率及千粒质量。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加,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逐渐降低,百农207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7.94%、56.49%,而华育198分别较对照降低87.4%、84.34%。苗期(50 mmol/L)和灌浆期(300 mmol/L)低浓度NaCl胁迫可以增加叶绿素含量,但是高浓度NaCl胁迫明显降低叶绿素含量;苗期和灌浆期NaCl胁迫使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脯氨酸含量上升。苗期,NaCl胁迫使SOD和POD活性、MDA含量升高,CAT活性在NaCl胁迫后3 d逐渐下降;但灌浆期,NaCl胁迫使SOD、POD和CAT活性、MDA含量均升高。百农207受NaCl胁迫的影响程度小于华育198,表现出较好的耐盐性。在NaCl胁迫下,耐盐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与调节细胞渗透势的能力,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增强对NaCl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以1年生火力楠幼苗为试材,通过甜菜碱(BT)、氯化钙(CaCl2)、茉莉酸甲酯(MeJA)和水杨酸(SA)4种外源物质进行处理,研究其对300 mmol·L-1 NaCl胁迫下火力楠幼苗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量分数、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盐胁迫下火力楠幼苗的相对电导率、SOD活性显著升高,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CAT活性升高,P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下降.(2)喷施适宜浓度的不同外源物质后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明显增多,CAT、POD、SOD活性显著增强,叶绿素质量分数变化不大.(3)利用隶属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类外源物质缓解火力楠幼苗盐伤害作用效果排序由大到小为MeJA、SA、CaCl2、BT.喷施外源3 mmol·L-1 MeJA最能减少盐胁迫对火力楠幼苗的伤害,其次为100 mg·L-1 SA、5 mmol·L-1 CaCl2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