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政府执行力的评价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福海县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政府执行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福海县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政府执行力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促进福海县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的执行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有效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巩固草原生态建设成果、提高牧民收入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以锡林郭勒盟为例,阐述了禁牧舍饲项目和生态恢复禁牧区项目中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践,剖析了我国现行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存在缺乏长效机制、政策制定不尽合理以及补偿资金投入不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国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措施:①科学合理制定补偿办法;②多渠道增加草原生态补偿资金投入;③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业科学》2017,(6):61-63
随着草地退化的日益加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从2011年开始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法,分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提出了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过程中,加强对草场的监管力度、牧区综合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各项资金投入,提高牧民补贴,进一步促进牧民执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积极性等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保护机制的对策建议,以支持与鼓励草原地区更多承担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责任,希望能够为政府制订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一些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新疆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实施现状,分析了在第一轮草原补奖政策结束后,新疆草原生态补偿呈现出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标准公平性有待考量等问题。通过分析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的利益需求,提出对新疆草原生态补偿进行差异化补偿标准的研究,并提出了3种可供参考的补偿依据。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实现新疆差异化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新疆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实施现状,分析了在第一轮草原补奖政策结束后,新疆草原生态补偿呈现出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标准公平性有待考量等问题。通过分析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的利益需求,提出对新疆草原生态补偿进行差异化补偿标准的研究,并提出了3种可供参考的补偿依据。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实现新疆差异化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执行效度、执行力度、执行态度、执行角度、执行速度、执行难度6个方面构建了上海市嘉定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AHP法求出各层级指标权重,运用FCE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6大准则层权重为执行力度执行效度执行难度执行态度执行角度执行速度;上海市嘉定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力综合评价结果处于较强等级,一方面说明嘉定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也表明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前景向好。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立中国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魏琦  侯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8):3719-3726
生态补偿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如何建立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国内外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具有长期挑战性的课题,关系着补偿政策的方向和重点、政策实施的效果和效率、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永续性的关键问题。草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生物多样性保存中心、生态安全屏障和食物安全的接续地,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已初步建立,投资规模和覆盖面均较大,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草原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形势仍然没有根本转变。因此,探讨和建立公平性和长效性相结合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协调草原资源的多重功能、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多赢”、确保草原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生态补偿概念、理论和长效机制发展趋势的分析,阐述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民致富中的必要性。通过对不同草原区域实施草原生态补偿进行实地调研、对牧户固有的生产决策行为对草原生态补偿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及对中国当前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分析,认为目前草原生态补偿存在如下主要问题:长期欠账,草原生态治理难度巨大;草原生态投入少、周期短,保护成果尚难以得到有效巩固;牧民存在心理载畜率和超载惯性,对生态补偿减畜产生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进一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延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期限;增加草原生态补奖经费;实行多样化的适应性减畜模式;大力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经营模式和加强草原畜牧业制度保障体系。旨在为中国脆弱性生态资源的科学保护和草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主任张喜武日前表示,今后农业部将加快建立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研究确定草原生态补偿的补偿内容、补偿标准、补偿主体、补贴对象和补偿方式,并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种草补贴、牧草良种补贴、禁牧休牧补贴等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博弈论模型的北京市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市目前实施的农田生态补偿政策,采用实地调研方法分析该政策的实施现状及问题;结合实际调研数据利用博弈论模型对该政策的执行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北京市农田生态补偿政策存在补偿资金来源有限,支付手段单一,补贴范围较窄,补贴标准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当农民把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视为一种收入时,可达到占优均衡结果,即政府实施补偿政策,农民冬季种粮;若农民对农田生态价值观念弱化,不将其视为收入时,目前的补贴标准不能满足农民追求经济利益的要求。结合模型的结论,本研究提出目前北京市的农田生态补偿政策还需进一步具体完善,加强农民对农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认可的意识,以及提倡扩大土地规模经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对耕地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浙江省开化县为研究区,构建县级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法评价2007—2020年开化县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开化县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综合绩效在2007—202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虽在2009年和2013年出现短暂下跌,但很快继续上涨,2015年开始保持稳定平缓。农户耕地生态补偿积极性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对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综合绩效的影响较大。该研究结果说明耕地生态补偿政策发挥了较好的效果,有继续实施的必要性。本研究关于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的评价及关联分析,对完善和创新耕地生态补偿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在伊犁河谷地区的实施效果,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伊犁河谷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数分别为7.54、7.34,均处于第二等级,效果较好;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数为5.94、处于第三等级,效果一般;综合效益评价指数为7.01,处于第二等级,效果较好。分析了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提高补偿标准、调整补偿金发放时间,加强政策监管力度,提高牧民自身素质,加快转变牧民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草原生态补偿对牧民生计的影响,进而优化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改善牧民生计,本研究基于草原生态补偿对牧民可持续生计影响的研究成果与实践,利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草原生态补偿影响牧民可持续生计的理论分析框架、影响过程和未来研究方向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原生态补偿影响牧民的生计资本、转化结构与过程、生计策略及生计结果,特别是草原生态补偿的法律政策、制度架构等制度因素会对牧民的可持续生计产生广泛性和持久性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构建草原生态补偿对牧民可持续生计影响的分析指标体系,并指出理论界应更多聚焦于关于草原生态补偿后牧民生计转型模式、生计研究范围以及牧民生计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国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建立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建立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重要性,总结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建立方法,其中包括进一步延长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期限,加大对草原生态畜牧业的经营力度,全面强化草原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身系国家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重要任务,其优质农业生态环境是重 要基础保障。但是近几年由于追求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意识并没有跟上,造成 了农业环境破坏,影响了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对此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但是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政策执行不够到位、体系缺陷、监管薄弱和环境制约等问题,为保证农业生 态补偿政策有效执行,建议提升政府执行能力、完善政策执行体系、监督主体的多元化和优化政策执 行环境。  相似文献   

15.
草原生态伦理在各游牧民族中,尤其是蒙古族、藏族等民族的思想文化中广泛存在,千百年来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生产力的进步等因素,各民族传统的生态伦理观念遭到了冲击。为了增强草原生态伦理在维护草原生态平衡中作用,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规范人们的行为,重新构建科学的生态伦理观。生态奖补政策就是近十年来执行的这样一项政策,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有效地推进了农牧民草原生态伦理观念的构建,进而改善草原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亟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来激励农业生态服务供给、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国际上针对农业生态补偿进行了大量有益实践,值得中国研究和借鉴。本研究在大量文献和政策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农业生态服务的类型,分析了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执行机制,包括补偿对象、补偿标准、价格机制和执行部门设置等关键环节。并进一步比较了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与其他农业生态保护政策的特点以及适用的领域,认为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在执行成本、政策可行性以及收入分配公平性上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际经验对中国农业生态环境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第1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以来,天然草原生态状况持续好转,草原植被加快恢复,生态效益显著。如何对生态效益进行科学评估,文章以炉霍县草原监测实践为例,从草原生产力、草原物候环境、政策因素、草原生态综合植被指数的动态变化信息,评价补奖机制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为了保护和发展草地而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远政策,对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统一、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综述了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并且结合塔城市实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情况,对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草原在陆地生态系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草原资源环境的生态系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整体仍处在不进则退的爬坡过坎阶段,草原生态安全仍是国家生态安全的薄弱环节。本文综述了已有研究生态补偿理论的发展、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历程以及草原生态补偿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梳理了相关学者从草原资源产业升级、草原移民、草原产权明晰、完善草地承包使用制度、草原生态补偿立法、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等方面提出的对策。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跨学科视角进一步对草原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宁夏8个县(区)406份农牧户的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农牧户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满意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因素主要有农牧户对草原法的了解程度、畜牧补贴满意度、动物种类和数量变化、空气质量变化、草原执法人员满意度,以及草原承包的迫切性。研究结果得出的政策启示主要是宁夏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需进一步树立草原生态保护底线思维,提升草原监管执法能力;因地制宜,合理制定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拓宽农牧户转产就业渠道,弥合现有政策缝隙,进而实现农牧户持续增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