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云南八角主产区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为八角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潜在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文山州7个县的八角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重金属As、Cd、Cu、Cr、Pb、Hg、Zn和Ni的含量,应用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对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检测区土壤重金属变异系数在7.11%~18.75%之间,Hg、As、Pb、Cr的平均含量超过云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As、Pb、Cu超过风险筛选值。污染评价表明,As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最高为1.99,为警戒级别,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为轻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处于低风险等级,其中Cd生态风险因子最高;地质累积指数Hg和As在1~2之间,为中度污染等级。聚类分析表明,林地土壤重金属As、Pb、Cd、Cu、Zn、Hg主要受土壤母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Cr和Ni来源相似,主要为自然来源。【结论】云南八角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受人类活动和成土母质的共同影响,部分区域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2.
某铅锌尾矿库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研究广东省某铅锌尾矿库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评价重金属污染对农田土壤的风险,测试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Pb、Zn、Cu、Cr、Cd、Ni和As的含量,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3种评价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于蔬菜地土壤,部分土壤样品中的Pb、Zn、Cu、Cd、Ni、As含量已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Cr含量均未超标,重金属超标率顺序为:CdZnAsPbNiCu。相关性分析表明农田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之间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Pb、Zn、Cu、Cd、As是当地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3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存在差异,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果显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重度污染程度;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根据分析和评价结果认为农田土壤受到多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其中Cd污染最严重,重金属对农田存在某种程度的风险,评价方法各有其侧重点,人们在评价重金属污染土壤时要根据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太湖竺山湾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采样分析表层沉积物中As、Cd、Cr、Cu、Ni、Pb、Zn 7种重金属的含量,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s、Cd、Cr、Cu、Ni、Pb、Zn的平均值分别为123.32、2.61、160.24、176.78、183.09、30.12和269.61 mg/kg,都明显高于各自的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As、Cd的污染程度比较严重,Zn的污染基本上为中等程度,Cr、Pb基本上为轻微污染,研究区不同程度地受到Cu和Ni的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显示,研究区大约80%的区域处于强与很强的危害程度,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贡献最大的是Cd,其次是As,说明造成研究区重金属潜在危害的主要元素是As和Cd.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科学》2017,(1):93-97
选取山西省中南部4个典型地区(太原市、晋中市、长治市、临汾市)的设施菜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7种重金属(As,Cd,Cr,Cu,Ni,Pb,Zn)的含量特征,并对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4个典型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超过了山西省土壤背景值,Cd,Pb和Ni含量超过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GB 15618—2008);Cd与Cr,Ni无显著相关性,Pb与其他重金属呈负相关,其余重金属(As,Cu,Zn)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这些重金属具有相同的污染源;4个地区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大小排序为太原市晋中市长治市临汾市,整体风险等级在中等以上,其中,Cd,Pb呈中等以上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很高,是研究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源。因此,需注意Cd,Pb带来的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云南八角主产区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为八角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潜在 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文山州 7 个县的八角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重金属 As、 Cd、Cu、Cr、Pb、Hg、Zn 和 Ni 的含量,应用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对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 【结果】检测区土壤重金属变异系数在 7.11%~18.75% 之间,Hg、As、Pb、Cr 的平均含量超过云南省土壤重金 属背景值,As、Pb、Cu 超过风险筛选值。污染评价表明,As 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最高为 1.99,为警戒级别,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为轻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处于低风险等级,其中 Cd 生态风 险因子最高;地质累积指数 Hg 和 As 在 1~2 之间,为中度污染等级。聚类分析表明,林地土壤重金属 As、Pb、 Cd、Cu、Zn、Hg 主要受土壤母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Cr 和 Ni 来源相似,主要为自然来源。【结论】云南 八角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受人类活动和成土母质的共同影响,部分区域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的超 标现象。  相似文献   

6.
蒋万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94-16696
[目的]分析微山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对微山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重金属Cu、Zn、Pb、Cd、Cr的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微山湖表层沉积物Cu、Zn、Pb、Cd、Cr、Ni平均含量分别为64.78、185.05、78.76、0.17、37.76、46.84 mg/kg。Cr和Cd含量在各站位均未超标;Cu、Pb含量超标率为100%,平均超标倍数分别为0.85、0.31倍;Zn含量的超标率为80%,平均超标倍数为0.24倍。Cu、Zn、Pb、Cd、Cr污染指数均值分别为1.85、1.23、1.31、0.34、0.47,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5.21,属于低度污染;湖中航道和入湖河道污染程度较养殖区严重。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Cu、Zn、Pb、Cd、Cr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分别为9.25、1.23、6.56、10.34、0.94,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为28.33,属于低度风险;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表现为湖中航道〉入湖河道〉养殖区。[结论]该研究为南水北调东线微山湖生态环境的整治与改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2003~2010年的数据,分析和评价了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各重金属平均含量的顺序为:Zn>Cr>Cu>Pb>As>Cd>Hg。采用Muller地积累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为:Zn处于基本无污染状态;As、Cr、Pb处于轻度污染状态;Hg、Cu处于偏中度污染状态;Cd处于偏重度污染状态。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分析结果为:As、Cr、Pb、Cu、Zn均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水平;Hg处于较高潜在生态风险水平;Cd处于极高潜在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乌鲁木齐市北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本试验采集140个农田土壤样本,检测其Cu、Zn、Ni、Cr、Pb和Cd等6种重金属含量,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采用矩阵因子分析法(PMF)解析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北郊农田土壤中所有元素含量均未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值(GB 15618—2018);没有样点重金属综合污染超越警戒限,样点主要集中于清洁水平,研究区内土壤中重金属存在较低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中Cu、Zn、Ni、Cr、Pb存在轻微潜在生态风险,Cd存在少量中等潜在生态风险,且Cd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率为60%,Cd污染必须关注;通过PMF模型解析出5个源:Pb含量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源;Cd含量主要来自于自然源;Cr含量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源;Ni含量主要来自于其他外来源;Cu、Zn含量主要来自于农业投入品投入源。  相似文献   

9.
小江消落区土壤中重金属背景调查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川  郭劲松  方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943-1944,2011
对小江消落区土壤沉积物进行采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样中的Pb、Cu、Cr、Cd、Zn等重金属的含量,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土样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效应。结果表明,小江消落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Pb,生态风险影响因子顺序为Pb〉Cd〉Zn〉Cr〉Cu。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大小顺序为Cd〉Cu〉Zn〉Cr〉Pb,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48.36,小江消落区大部分断面处于重金属中等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某铅锌矿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方法测定湖南省某铅锌矿周边农田土壤中Cd、As、Pb、Cr、Cu、Zn和Ni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Cd、As、Pb、Cr、Cu、Zn和Ni等7种重金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或污染;根据25个采样点计算得出的矿区污染负荷指数为2.6,表明整个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较重。Cd、Pb、As、Zn等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属于中等及以上的风险状态,这些重金属的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应当引起充分关注。此外,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采矿作业可能是导致研究区农田土壤Cd、Pb、As、Zn等重金属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开发区主要河渠沿岸表层土壤,设置27个采样点,检测土壤中Cu、Zn、Pb、Cd和Cr 5种重金属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开发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风险评价。[结果]土壤中Cu、Zn、Pb、Cd和Cr含量平均浓度分别为74.28、142.80、93.15、8.75、177.80 mg/kg。土壤中Cd单项污染指数为14.58,其他重金属均小于1,各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大小依次为CdCuCrZnPb;内梅罗综合指数显示该开发区土壤处于重度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Cd处于极强风险等级,其他重金属均处于轻微危害水平。[结论]Cd污染程度远超过国家土壤二级标准的14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桂林市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产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为依据,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桂林市菜地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桂林市菜地土壤中铅(Pb)、铬(Cr)、铜(Cu)、锌(Zn)、镉(Cd)、镍(Ni)、砷(As)、汞(Hg)8项重金属的平均含量有铬(Cr)、铜(Cu)、锌(Zn)、镍(Ni)、砷(As)、汞(Hg)6项低于背景值,只有铅(Pb)和镉(Cd)略高于背景值;菜地土壤中铅(Pb)、铬(Cr)、铜(Cu)、锌(Zn)4项重金属属于低度生态危害,镉(Cd)属于中等生态危害;菜地土壤环境质量处于警戒限,尚清洁。  相似文献   

13.
开封市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开封市惠济河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Pb、Cd、Hg、As、Cr、Cu、Zn、Ni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以期为今后污灌土壤治理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Cu、Zn、Pb、Cd、Hg、As、Cr、Ni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2.9、127.0、82.6、0.62、0.148、16.0、53.2、27.2mg/kg,仅Cd含量稍微超过土壤环境质量(GB 15618—1995)二级标准,其余7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从单因子污染指数来看,Cu、Zn、Pb、Hg、As、Cr、Ni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均未超过1,说明土壤未被这些重金属污染,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为1.033,说明土壤被Cd轻微污染。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827,总体处于警戒线水平。从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和指数来看,污灌区所有重金属总体均具有轻微生态风险。另外,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发现,河流水质、河流底质、污灌区土壤中的首要污染因子相同,均为Cd,且前3项污染因子中均含有Cu;河流水质、污灌区土壤中的前3项污染因子均含有As,说明污灌区土壤中的污染因子与河水、河流底质中的污染因子基本相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多年的污水灌溉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城市化发展影响下广州城区零散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生 态风险。【方法】采集广州市 7 个中心城区 35 个土壤样品,分析 As、Cd、Cr、Cu、Hg、Ni、Pb、Zn 8 种重金属 的浓度,采用 Pearson相关系数、主成分分析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含量和生态风险。 【结果】研究区菜地土壤 As、Cd、Cr、Cu、Hg、Ni、Pb、Zn 的含量均值分别为 15.93、0.11、66.37、46.84、0.62、 35.19、110.09、154.95 mg/kg,均高于背景值。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比较,除 Cr 外,其余金属均出现不同程度 的超标,并以 Hg 的超标率最高(37.1%)。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为复合型人为污染源。部分菜地土壤处于较高 的生态危害水平,Hg 是主要的风险元素。【结论】广州城区部分零散菜地土壤不再适宜种植蔬菜。  相似文献   

15.
汉江上游水体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明汉江上游干流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了汉江上游干流33个样点沉积物样品中Cd、Pb、Cu、Zn、As、Cr和Ni 7种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I_(geo))和污染负荷指数法(PLI)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汉江上游干流水体表层沉积物中Cd含量超标较严重,有15个样点含量超过土壤重金属的风险筛选值(0.3 mg·kg~(-1)),占总数的45.45%,其余6种金属:Cu、Zn、Pb、As、Cr和Ni所有样点含量均低于风险筛选值。由地累积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可知:Cd是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达到极强污染水平,Cu、Ni和Cr为中等污染水平,Pb、Zn和As为无污染,汉江上游沉积物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79,属于无污染等级。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Cu、As和Cr来源于本身岩石构成,Pb、Zn和Cd主要来源于矿产开发和冶炼活动,Ni的存在既有本身区域矿物质影响存在,也有区域人为活动的贡献。汉江上游沉积物重金属总体生态污染风险较小,但不能忽视Cd的潜在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沈阳市新民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调查沈阳新民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探讨蔬菜基地种植方式、种植年限等因素对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沈阳市新民蔬菜基地不同种植年限的设施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露天菜地和玉米大田土壤为对照,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菜地土壤中镉(Cd)、铅(Pb)、镍(Ni)、铬(Cr)、铜(Cu)、锌(Zn)、砷(As)和汞(Hg)8种《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T 333—2006)中控制的重金属含量并分析污染特征,同时,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总氮和总磷含量等土壤基本理化指标。对不同种植年限的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民地区设施菜地的重金属平均含量从大到小顺序为ZnCrCuNiPbAsHgCd,其中Cu、Cd和Hg含量存在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2.4%、26.8%和22.0%。与露天菜地和大田相比较,设施菜地土壤中Cd、Cu、Zn、As和Hg的平均含量高于露天菜地和大田对照,而Pb、Ni、Cr的平均含量低于露天菜地土壤。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约为0.87,评价等级为警戒限,重金属Cr、Cd含量与种植年限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Cu、Zn、Cd、Cr的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Cu、Zn、Cr的含量同时又与总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中重金属Cu与Zn,Cr与Zn,Cd与Zn,Pb与Ni,Cr与Ni,Cd与Cr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研究表明,新民设施菜地土壤呈微酸性至酸性,Hg含量达到污染水平,其他重金属处于尚清洁状态,重金属含量处于警戒和污染等级的点位占53.7%,重金属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福州仓山工业密集区周边菜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工业密集区菜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选取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工业密集区周边8片菜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Zn、Pb、Cr、Ni、Cu的含量特征,以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和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标准进行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供试菜地土壤中,Ni含量超标最严重,平均含量达297.5...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郑东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对不同类型土壤[道路绿化带(RGS)、景观绿地(LGS)、国道旁农地(ALS)、高校休闲地(FLS)]重金属Pb、Cu、Cr、Zn、Cd的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重金属Pb、Cr、Zn、Cd、Cu含量变化较大,其中Cu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该区域除RGS土壤中Zn含量处于污染水平外,其他土壤利用类型各重金属单因子平均污染指数均小于1,处于未污染水平;但RGS土壤中Pb、Cr、Zn含量和LGS土壤中Pb含量有部分样点超出标准限值。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其大小顺序为RGSLGSFLSALS,其中RGS土壤处于轻污染水平,LGS处于警戒线水平,而ALS和FLS处于安全水平,研究区整体上处于警戒线水平。对于综合生态风险程度而言,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大小顺序同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RGS土壤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而LGS、ALS和FLS则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该区域总体也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但重金属Pb、Cd在RGS和LGS土壤中存在中等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贵州省部分马铃薯产区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估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风险,采集了4个马铃薯产区(荔波县、赤水县、盘县、威宁县)共89个土壤-马铃薯样品,测定了Cr、Ni、Cu、Zn、As、Cd和Pb 7种重金属含量,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采用目标危害系数法评价马铃薯中重金属所造成的人体健康风险.单因子指数分析表明,荔波县和赤水县均存在轻度Cd污染,盘县Cu、As和Cd分别为轻度污染、轻微污染和中度污染,威宁Cu、Zn和Cd分别为轻微污染、轻微污染和重度污染;内梅罗综合指数分析表明,荔波县和赤水县为轻度污染,盘县为中度污染,威宁县为重度污染.在马铃薯块茎中,荔波县Cr和Ni含量超标,赤水县Cr、Ni、Cd和Pb含量超标,盘县Cr、Ni、Cd和Pb含量超标,威宁县Cr、Ni和Cd含量超标.马铃薯块茎均对7种土壤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富集现象,且均对As、Ni和Cd富集较大,荔波县和赤水县表现为As>Ni>Cd,盘县为As>Cd>Ni,威宁县为Cd>As>Ni.马铃薯块茎中Cr、Ni、Cd和As的单一重金属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武夷山市公路路面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危害程度,在研究区内共采集了61个样品,测试了Cu,Zn,Pb,Cr和Ni共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用主成分分析探讨了路面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并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其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武夷山市公路路面沉积物中Cu,Zn,Pb,Cr和Ni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2.09,242.05,107.97,173.22,15.10 mg/kg,分别是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1.49,2.93,3.09,4.19和1.12倍。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5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CrZnPbCuNi,其中Cr,Zn,Pb处于中度污染,Cu处于无—中度污染,Ni处于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系数Eri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bCrCuNiZn,5种重金属元素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系数Eri40,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150,武夷山市公路路面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处于轻微潜在生态风险;公路路面沉积物中Cu,Zn,Pb和Ni主要来自于交通源,Cr主要来源于土壤风化和建筑源。因此,应及时清理道路沉积物、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最大限度地降低道路沉积物中的污染物浓度,为城市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研究结果对区域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控制、环境质量评价和合理城市规划布局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