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研究新疆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实施现状,分析了在第一轮草原补奖政策结束后,新疆草原生态补偿呈现出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标准公平性有待考量等问题。通过分析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的利益需求,提出对新疆草原生态补偿进行差异化补偿标准的研究,并提出了3种可供参考的补偿依据。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实现新疆差异化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有效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巩固草原生态建设成果、提高牧民收入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以锡林郭勒盟为例,阐述了禁牧舍饲项目和生态恢复禁牧区项目中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践,剖析了我国现行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存在缺乏长效机制、政策制定不尽合理以及补偿资金投入不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国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措施:①科学合理制定补偿办法;②多渠道增加草原生态补偿资金投入;③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建立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建立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重要性,总结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建立方法,其中包括进一步延长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期限,加大对草原生态畜牧业的经营力度,全面强化草原管理等.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户生计的不相容问题,依据牧户减畜损失来制定具有差别化的草原生态补奖标准,是实现牧户减畜与补偿对等关系的一种设计理念。以甘肃省玛曲县的草畜平衡为例的实证结果表明:当考虑牧户减畜损失后,测算得到的理论平均补奖标准为330元/hm~2,而实际的补奖标准为32.7元/hm~2,现行的补奖标准明显偏低;无差别的草原生态补奖标准由于未考虑不同牧户的减畜损失,导致占23.36%的未超载牧户,无需减畜便可获得37.88%的补偿金,占46.73%的超载较严重的牧户却只得到29.50%的补偿金,减畜与补偿出现明显的不对等,从而抑制了超载牧户的减畜积极性;而差别化的草原生态补奖标准由于考虑了不同牧户的减畜损失,实现了减畜与补偿的对等关系,从而解决了原有政策因偏低的补奖标准造成的低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大量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越来越激烈,诸如泥石流、山体滑坡以及水土流失的现象普遍存在。对此,社会大众开始注重环境保护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就是其中主要的、较为典型的广泛性措施。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草原生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直接对如何建立中国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草原在陆地生态系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草原资源环境的生态系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整体仍处在不进则退的爬坡过坎阶段,草原生态安全仍是国家生态安全的薄弱环节。本文综述了已有研究生态补偿理论的发展、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历程以及草原生态补偿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梳理了相关学者从草原资源产业升级、草原移民、草原产权明晰、完善草地承包使用制度、草原生态补偿立法、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等方面提出的对策。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跨学科视角进一步对草原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浦江县西部山区是浦江重要的水源区和生态屏障,生态服务功能十分明显,为保障该地区及周边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森林生态资源安全,需要建立起资源统一配置、生态统一补偿的机制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积极部署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管理工作,这是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浦江西部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建立公益林动态补偿机制既是完善补偿机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切实保障林农利益的根本要求.该研究在对生态公益林动态补偿的概念内涵与基本原则进行概括与总结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成功经验,提出建设生态公益林动态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9.
对京津冀地区生态区和各市级行政单元2个空间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补偿优先级和生态补偿额度进行测算,以期为区域生态补偿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生态区中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级较高,市级行政单元中承德市和张家口市生态补偿优先级较高,应急需优先获得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5年安徽省土地利用数据,运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估算方法,将安徽省与江苏省、浙江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以及估算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生态系统价值,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的依据。并且从加强科学研究、强化重点生态区域补偿、构建多元化生态补偿制度、实行复合行政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谈新疆实施草地生态置换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退化、效益低下是当前新疆生态环境保护、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本文从生态环境保护、牧区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建设、牧民生产方式转变、社会稳定需要等6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新疆实施草地生态置换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确定生态建设补偿标准的方法主要有生态建设服务价值法、生态建设成本法、生产成本加适当利润法、市场法和协商法等,实践中可依据不同补偿对象采用不同的确定补偿标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丽丽  蓝晓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4049-4049,4073
介绍了新疆草原牧区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并且有针对地提出了新疆草原生态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选取山东日照花岗石材行业为研究对象,将生态补偿的研究和应用扩展到污染行业领域,估算了污染行业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的价值损失,运用支付卡式条件价值法(CVM)对花岗石材行业集中发展区域—日照市五莲县街头镇的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当地居民为改善因石材行业污染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平均支付意愿为26.8元/月,对石材企业带来的污染的平均受偿意愿为101.1元/月;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访者的学历、月收入和对污染的了解程度与支付意愿显著相关;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建议政府向当地的石材行业每年征收1.80×107~6.80×107元的生态环境补偿费。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国内外生境划分对草原生态建设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新疆草地资源现状,提出了划分生态地境及合理利用草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疆草原生态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草原生态环境问题已日益严重,本文在对新疆37个牧区及半牧区县相关指标统计整理的基础上,对新疆草原经济的发展及相关因素作了系统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要在发展草原生态产业、完善现有制度、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等方面大力发展草原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7.
新疆草地退化的生态社会经济学透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草地退化的生态学、社会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新疆草地退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彤  王留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55-14557
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也是难点所在。在对现有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角度探索建立了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体系。通过对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体系的研究不仅可提高生态补偿方案的可操作性,还为建立水库型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中国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魏琦  侯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8):3719-3726
生态补偿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如何建立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国内外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具有长期挑战性的课题,关系着补偿政策的方向和重点、政策实施的效果和效率、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永续性的关键问题。草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生物多样性保存中心、生态安全屏障和食物安全的接续地,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已初步建立,投资规模和覆盖面均较大,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草原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形势仍然没有根本转变。因此,探讨和建立公平性和长效性相结合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协调草原资源的多重功能、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多赢”、确保草原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生态补偿概念、理论和长效机制发展趋势的分析,阐述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民致富中的必要性。通过对不同草原区域实施草原生态补偿进行实地调研、对牧户固有的生产决策行为对草原生态补偿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及对中国当前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分析,认为目前草原生态补偿存在如下主要问题:长期欠账,草原生态治理难度巨大;草原生态投入少、周期短,保护成果尚难以得到有效巩固;牧民存在心理载畜率和超载惯性,对生态补偿减畜产生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进一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延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期限;增加草原生态补奖经费;实行多样化的适应性减畜模式;大力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经营模式和加强草原畜牧业制度保障体系。旨在为中国脆弱性生态资源的科学保护和草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