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有效控制虫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提升果业产品品质和商品率,陕西省三原县农机总站引进了绿色环保植保技术——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  相似文献   

2.
1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技术 灯光诱杀是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诱杀的一种物理防治方法,频振式杀虫灯就是根据这一原理研制而成的一种产品。据试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的害虫主要有鳞翅目、鞘翅目等7个目20多科40多种害虫;据9~11月份试验,平均每天每盏灯诱杀害虫1415头;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的比常规管理,每茬减少用药2~3次;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该区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减少农药在蔬菜中的使用,降低蔬菜有害药物残留,镇海区农机部门经过考察后引进80盏频振式杀虫灯(每盏价格约300余元),每盏灯有效防治面积2hm2左右.  相似文献   

4.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根据害虫的习性,应用有引诱作用的生物物理技术,害虫高高兴兴自杀。为减少化学药剂污染,杜绝人畜中毒,保护天敌,建立无公害农业,开拓绿色食品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广泛应用于农林、蔬菜、水产养殖、烟草种植、储存、酒业酿造、园林、果园等,特别在棉铃虫防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既可防治,又可测报,操作简便,成本低,一次性投资可反复使用。单灯控治面积4hmZ,降低落卵量70%左右,管理得当可基本取消化防。对水产养殖可增加蛋白饲料来源,诱杀酒曲仓储害虫效果明显,充分发挥一灯多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金星 《农机化研究》2016,(7):224-228
为了对茶树害虫进行科学的测报和诱捕,设计了一种光纤发光诱虫灯,开展了光纤发光诱虫灯在不同发光颜色、不同亮灭规律的情况下与频振式杀虫灯对茶树害虫的诱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光纤发光诱虫灯在亮2min-灭1min的亮灭规律下诱虫效果和能耗均好于频振式杀虫灯;在绿、黄、蓝、白4种发光颜色中,黄色光诱虫效果最好。同时,进一步证实了频振式杀虫灯具有更好的杀虫稳定性;但对茶树害虫天敌也有很强的杀伤力,应科学制定开灯方案。综合诱虫效果、能耗和使用寿命,光纤诱虫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药的施用量不断增加,农药残留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降低农药污染已成为科研的新目标。太阳能杀虫灯可以大量诱杀夜蛾、飞虱、蚊子、金龟子等害虫的成虫,有效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和施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粮食品质。同时水稻生长季是太阳能资源最充沛的季节,而我国的硅胶管生产量目前居世界前列,为太阳能杀虫灯应用于水稻除虫奠定了基础。目前,太阳能杀虫灯在农业生产中已被广泛运用,成为害虫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一直都是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由于病虫害对化学药性抗性增强,农药的用量不得不增加,这就形成了恶性的循环。而且在农药的使用中,避免不了农作物中含残留农药有害物质,笔者对化学农药减量技术防治水稻潜叶蝇的药效试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频振式杀虫灯以其固有的物理性能,通过光、波、频、味等的联合作用,达到相对显著的杀虫防病效果,不仅节省农业生产成本,还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投资省,使用安全,操作简便,对人畜又无毒害作用,频振式杀虫灯应用较为广泛,除露天蔬菜种植外,还可用于大棚蔬菜生产、果园、园林及城镇绿化等.还可与养殖业结合起来,将诱杀的昆虫用来喂养鸡、鱼等,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2021—2022年在武义县泉溪镇实施“水稻优质高产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引进国内先进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种粮大户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与应用,带动全镇及周边种粮大户应用先进的绿色防控技术,改变传统化学用药防治的理念,实现农药减量的同时推动水稻生产提质增效,提升种粮大户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水平。其中示范基地水稻病虫害总体防效达95%以上,平均增产384.75 kg/hm2,比全县平均产量增产5%以上,基地通过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用量12.3%。  相似文献   

10.
水稻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病虫害的防治一直备受关注。当前的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传统的农药施用方法不够精准,不仅存在浪费的现象,还会污染自然环境,且病虫害在农田中扩散非常迅速,传统的人工巡视方式很难及时发现并处理,在一些复杂的地形和环境中进行作业时,传统的农药施用方法的局限性会更加明显。植保无人机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和定位系统,实现了对农田的高精度监测和作业,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蔓延情况,实现了对农田的高精度监测和施药,其快速、灵活的特点提高了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和覆盖范围。本文探讨植保无人机如何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为提高水稻生产效率、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控制的变量施药控制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目前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忽略了病虫害发生的差异性和作物信息的差异性,使大量的农药流失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大量环境污染等问题,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建立自适应喷雾控制系统,实现了农药使用过程中自动调节喷雾参数.经仿真与台架实验证实,整个系统能满足变量施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杀虫灯在有效控制虫害的同时,可减少农药施药量.随着其部署数量的增加,被盗被破坏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虫害防治效果并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地解决太阳能杀虫灯物联网节点被盗被破坏问题,本研究以太阳能杀虫灯物联网为应用场景,对太阳能杀虫灯硬件进行改造设计以获取更多的传感信息;提出了太阳能杀虫灯辅助设备——无...  相似文献   

13.
以番茄‘新红49号’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梯度的外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和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10-5 μmol/L的MeJA处理对种子的萌发最佳,5×10-6 μmol/L的MeJA对根长有促进作用,但抑制芽的生长;1×10-5 μmol/L的BR处理下种子萌发率最高,且此浓度显著促进根和芽生长;激素混合处理中,MeJA浓度为5×10-4 μmol/L和BR为1×10-5 μmol/L处理对种子萌发促进效果最为明显,且5×10-4 μmol/L MeJA和1×10-5 μmol/L BR对根和芽长具有促进作用。研究可知,单激素处理对种子萌发和根长、芽长促进效果优于双激素处理,因此,适当浓度的MeJA和BR对番茄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菁 《农业工程》2017,7(4):187-188
介绍了超级稻深两优5814在海南省白沙县的试验示范情况,从秧苗培育、种植密度、水肥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在海南省白沙县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学生学情及课程情况,立足微生物检验岗位需求,制订《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目标,设计改革思路、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等,充分运用“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体系,对课程进行改革创新。结果表明,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改革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及实践技能的掌握,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山东永佳3WSH-500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性能及作业效果,特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机具施药与人工施药相比,具有效率高、防效好等优点,虽对稻苗有一定压损,但增产效果明显,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打响中国土地流转“第1枪”的河南省沁阳市西万村为对象,调查了西万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与效果,分析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团队合作、发挥带头人作用、结合各地区地形特点与资源状况选择适宜流转方式等成功经验,以期为各地的土地流转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工序质量统计分析实验及相关专业理论内容的特点,引入了一体化教学法,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讲授及操作结合在了一起,促进了《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验与理论内容教学的衔接。利用数字化测量与控制技术,以教学场所一体化、授课教师与实验师一体化、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一体化为手段,在工序质量统计分析实验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教中做,做中教;学中做,做中学”,提升了《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加工误差统计分析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地方涉农高职院校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双高”计划建设的政策环境下,肩负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在分析地方涉农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与困境的基础上,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凝聚共识、精准定位、育训结合、拓展办学空间,构建科研及服务平台,形成服务模式,打造多元融合“双师”队伍、完善校内长效保障机制,探索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朱英琳 《农业工程》2016,6(3):125-126
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是园林行业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园林植物的虫害问题不断加剧,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介绍了园林植物常见的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