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种子包衣机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国内种子包衣机在结构设计、计量控制、制造质量与喷头堵塞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研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种子包衣机。该机采用计量泵供给药液,外槽轮定量供给种子,实现泵和外槽轮同步转动,达到精确、稳定的种药配比,减小种药变异系数。通过对种子定量供给装置、种衣剂超纫雾化装置、种子抛撤装置和再搅拌装置的设计与应用,既解决了雾化喷头堵塞问题,又提高了种子包衣合格率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种药比调节范围20—120,种衣合格率参95%,种药变异系数≤2.5%,种子破碎率<0.1%,可满足作物种子包衣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BTS -4型种子包衣机 ,是集国内外包衣机的精华 ,根据国内种子加工实际情况 ,开发而成的一种新型包衣机。该机结构构成系统明确 ,轻巧灵敏 ,具有“组合密封”式结构 ,“可换性”搅轴装置 ,以及国内外至今未见的“双级超速雾化”器 ,从而使其完全彻底解决了国内种子包衣的缺陷 :种子机械混杂问题 ,包衣机“漏种漏药”问题以及水稻种子包衣难的问题。该机是目前水稻种子包衣优选机型 ,是乡镇种子站开展种子包衣的首选机型 ,也是我国进一步开展种子工程值得选用的机型。该机被浙江评为′99浙江省科技优质产品 ,是国内唯一登记的专利产品。…  相似文献   

3.
种子包衣是一项种子加工技术,有利于提高种子质量,以促进增产。种子包衣机的作业效率高,污染较小,是当前普遍采用的包衣方式。我国的种子包衣机自动化程度不高,包衣质量较低,作业效果与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存在差距,要改善种子包衣机的整体性能,控制系统的升级是关键。为此,设计了基于变频器的种子包衣机电气控制系统,将变频器与PLC结合,对包衣过程中的物料供给、混合和输送环节进行精确控制。测试结果表明:安装该系统的种子包衣机生产率与设定值极为接近,能够精确控制生产效率,可获得理想的包衣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振动力场下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包衣机是在不改变种子原有活性的基础上将肥料、农药等附着在种子表面的机械。针对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存在的有籽率和单籽率低及丸粒化包衣品质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振动力场作用下小粒牧草种子包衣机,通过振动和旋转的组合运动进行包衣,提高种子的包衣丸化率。本设计加入了混料室、精确供料称重盘,并针对种子在包衣过程中粉尘过大和农药泄露,设计了种子包衣机的粉尘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5.
目前种子包衣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种子包衣机的设计与发展也广受关注。本文论述了种子包衣机药液输送装置的要求和蠕动泵在包衣机中的应用,并对比蠕动泵和计量泵在包衣机应用中的长处短处,对未来种子包衣机药液输送装置的设计与选型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蔬菜种子包衣工作参数的智能调节,能提高包衣加工效率和成品质量。为了研究包衣工作参数的智能调节,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蔬菜种子包衣品质鉴定方法。针对蔬菜种子包衣过程中种子包衣完整性、包衣颜色深浅、包衣颜色均匀性3个重要指标,提出依据单粒种子的种子包裹率、种子颜色及纹理特征将包衣种子分为合格与非合格两类。对于种子图像中粘连的问题,采用分水岭算法将图像分割为单粒种子。通过对单粒种子的多阈值分割,实现种子包衣完整率的计算。基于HSI颜色空间提取H、S分量的颜色矩特征与I分量的灰度共生矩阵特征,融合种子包衣完整率、颜色矩特征和灰度共生矩阵特征这3种特征为一个11维特征向量,构建基于径向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包衣结果进行品质鉴定。实验选用包衣后辣椒种子验证算法,结果表明:包衣结果识别准确率为90.93%。该研究可为后续研究包衣机工作参数的智能调节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种子包衣剂定量供给装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种子包衣机的新型定时式包衣剂定量供给装置。该装置具有不用药勺,种药比调节范围大(20~120),调节方便,包衣剂定量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种子常常会受到真菌、细菌的侵害或遭虫咬,因此,对种子进行化学药剂处理成为种子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最早的方法是用手工拌种,这种方法既增加了劳动强度,又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种子用机械进行消毒处理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种子进行化学药剂处理也叫种子包衣,它是以种子为载体、种衣剂(化学药剂)为原料、机械混合为手段,集生物、化工、机械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该机适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高粱、蔬菜籽等种子的包衣。1种子包衣机的结构种子包衣机(以5BYJ-3.0型为例)是由药桶和供药系统,喂料斗和计量药箱、雾化装置…  相似文献   

9.
上海向明总公司精心研制的滚洞倾角可调式种子包衣机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权。传统的滚筒式种子包衣机滚筒倾角不能调整,滚筒上无轴承支承,运动不平衡,噪声大,常有漏药、漏种子的现象发生。具有多年种子设备制造经验的上海向明总公司,研制成功了滚筒倾角  相似文献   

10.
轻小型种子包衣机的研制及最佳滚筒转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止病虫对播下的种子危害,同时增加种子抗病虫害的能力和增加适合作物生长的微量元素,当前大量采用种子包衣技术。种子包衣需要由种子包衣机完成。根据南方丘陵地区多的特点.作者成功研制了轻小型种子包衣机械,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种子包衣需要。本文着重对轻小型种子包衣机的有关参数进行了研究,经过试验证明其理论与实践结果相一致.保证了种子的包衣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土壤黏附力特别是土壤与轮胎或履带间的切向黏附对提高非公路用车的性能具有显著的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说,土壤黏附作用在轮胎或履带上会降低车辆的通过性。为了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土壤黏附的机理进行探讨。该研究意在探讨水表面张力对土壤粒子与接触面间切向土壤黏附力的影响。不同直径的玻璃微珠用来模拟土壤颗粒,对3种不同材料进行试验。试验测定了玻璃微珠外不同直径水膜下,玻璃微珠与金属板之间的切向力。结果表明,在任何玻璃微珠直径下,任何试材的切向黏附力都与水膜直径成正比。对于任何材料,比例系数k(反映切向黏附力与水膜直径的关系)都随着玻璃微珠直径呈线性增加。如果使用亲水材料,则k接近线性系数。因此,切向黏附力与玻璃微珠外水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依据对种子包衣的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种子包衣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种子定量供应部分、药剂计量供给部分、种子与药剂混合部分、种子与药剂搅拌输送部分、混合室回转清理部分及提升机送种部分等组成,可一次完成供种、供液、药种混合和搅拌输送等作业。设计的叶轮定量供给装置,避免了因外槽轮槽口深度较小而对大粒种子排量精度影响的问题,保证了料种及时、精确的供给。设计了交错式3段螺旋搅龙输送机构,不但可以保证输送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保护种子。利用离心运动及平抛运动规律设计的阶梯状锥形甩盘,实现了种子在空间上的均匀散开,使种、药混合更加均匀。此外,还设计了与包衣装置相匹配的料种提升装置。   相似文献   

13.
气吸式花生精密播种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垄作花生的精密播种,设计了气吸式精密排种器,其主要由本体、种杯、排种圆盘、搅种盘和尾风管组成[21],通过排种圆盘上拨片的推动作用、搅种盘上搅种钮的搅动作用及尾风管的吹送作用,能够明显提高花生播种的双粒率,降低碎种率和漏播率,提高播种精度。同时,改进了播种机的行走装置,能够有效降低滑移率,保证播种机直线前进的稳定性。所设计的花生播种机主要由机架、悬挂装置、起垄装置、驱动装置、播种装置、施肥装置、喷药装置及覆膜装置等部分组成,集起垄、施肥、播种、喷药、滴灌带铺设、展膜、压膜、覆膜及膜上覆土等多道工序于一体,提高了花生的播种效率[4]。  相似文献   

14.
孙宇丹 《农业工程》2020,10(12):107-110
在阐述赤峰市向日葵种植现状的基础上,从选地整地、施肥起垄、选择良种、土壤消毒、划行起垄、覆膜、施加种肥、种粒包衣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及适时采收等诸多方面探究向日葵全膜双垄沟播栽种方法,希望能分享技术经验,进一步提升向日葵产量与质量,创造更大收益。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栈式自编码神经网络的包衣单籽粒玉米品种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近红外定性识别研究中,玉米籽粒为表皮裸露状态,未经种衣剂覆盖处理,但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为抵御病虫害侵袭,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达到保产增产的功效,玉米种子常需经种衣剂包裹处理。玉米种衣剂的类型多样,对近红外光谱具有一定的吸收,因此种衣剂对近红外定性识别具有干扰作用。本文针对种衣剂对玉米品种识别准确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栈式自编码神经网络(SAE)的近红外光谱定性建模方法。首先采用无种衣剂玉米籽粒光谱作为训练集,通过栈式自编码无监督学习算法与softmax分类器构建栈式自编码网络定性分析模型,再利用所建模型对有种衣剂玉米籽粒进行品种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AE的建模方法能够将种衣剂对玉米籽粒识别率的影响降低至3%以内。  相似文献   

16.
试验表明,超微粉体种衣剂适用于玉米干籽包衣和浸种催芽后包衣两种方式,安全可靠且提高玉米种子活力,增加幼苗素质。药种比1:200倍包衣对病害的防效为84.3%-95.2%,对地下害虫的防效为65.2%,每公倾玉米增产1222.5kg。  相似文献   

17.
韩广森 《农业工程》2016,6(1):74-78
为进一步提高玉米播种机的作业性能,针对现有玉米播种机铺膜不能精密播种的问题,设计了新型的玉米膜上精密播种机构,确定了导种机构和投种机构的主要结构参数,并对导种机构中无导种板装置和有导种板装置分别进行了导种作业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设导种板装置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导种成功率>90%,机器的前进速度需<3.4 kmh。增设导种板装置的性能试验显示,当机器的前进速度达到6.8 kmh时,导种的成功率也可达95%以上。研究结果为玉米膜上精密播种机的开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