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肉作为一种高蛋白肉类,在市场上有较大的需求量。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牛肉的品质,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牛肉的销售价格。牛肉的品质主要通过牛肉大理石花纹、肉色、嫩度及系水力等指标体现。本文从个体遗传、饲养管理、屠宰处理等方面对影响牛肉品质的因素进行了评价,以期为提高牛肉品质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E作为动物的必需营养素,在改善牛肉品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维生素E的生理活性入手,阐述了维生素E改善肉品质的作用机理,并着重从维生素E在肉中的蓄积、肉品颜色的稳定性、肉品滴水损失、肉品风味、牛肉中微生物指标、pH和嫩度等方面介绍了维生素E对牛肉品质评价指标的影响,为今后牛肉品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的基础单元,肌纤维类型是影响牛肉品质的重要因素。该文主要对肌纤维的特征和分类,肌纤维类型对pH、肉色、系水力、嫩度、风味氨基酸和肌内脂肪等肉品质指标的影响进行系统论述,以期为牛肉品质的综合评价及高品质牛肉的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探讨不同腌制方式对牛肉品质特性的影响,选出最佳的腌制方式.分别研究静置腌制、滚揉腌制、真空滚揉腌制、脉动真空滚揉腌制4种腌制方式对牛肉腌制吸收率、蒸煮损失、色泽、质构特性、剪切力、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值、总可溶性蛋白溶解度、肌浆蛋白溶解度、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和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滚揉腌制、真空滚揉腌制和脉动真空滚揉腌制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牛肉的嫩度、色泽和质构特性,提高牛肉腌制吸收率;真空滚揉腌制导致肌原纤维蛋白分解、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下降;牛肉腌制过程中,各品质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综合比较,真空滚揉腌制改善牛肉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宰前因子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燕  张佳  胡铁军  罗欣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0):3625-3632
 【目的】探讨宰前因子对牛肉品质的影响,得出DFD(dark firm dry)牛肉的判定标准。【方法】研究某企业DFD肉的发生率,并挑选600头延边×西门塔尔杂交公牛进行不同的宰前处理,通过测量牛胴体背最长肌的pH、温度以及品质指标,对劣质牛肉的发生率及牛肉品质进行分析。【结果】宰前因子中待宰密度、温湿度以及短途运输对DFD肉的发生影响不大;而屠宰时间、季节、待宰时间和屠宰方式对劣质牛肉(PSE肉、DFD肉)的发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牛肉品质的颜色指标中b*比L*更具有作为判定劣质牛肉标准的意义;DFD牛肉的判定标准为pH24>6.09,L*<37.40±3.78,b*<10.25±1.94,汁液损失值<7.36%±2.81%。【结论】在冬季清晨,待宰24 h、击晕屠宰的肉牛DFD肉发生率较低;夏季、清真屠宰的肉牛PSE肉发生率较高;科学、规范的宰前管理可以降低肉牛的应激反应,有效减少劣质牛肉的发生;牛肉pH24>6.09,品质会产生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借鉴MSA体系建立我国统一的牛肉质量评价及预测标准体系的可能性,在澳大利亚肉类标准体系(MSA)的基础上,利用消费者感官评定试验,通过2×6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烹饪方法和牛肉品种来源对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烹饪方式和牛肉品种来源对嫩度、多汁性、风味和整体喜欢程度等各项牛肉感官食用品质指标均具有显著的影响(P0.001)。煎牛肉的各项食用指标得分明显优于涮牛肉,其中煎牛肉的嫩度、多汁性、风味和整体喜欢程度得分分别比涮牛肉高出16%、12%、12%和15%;同时,和牛、安格斯和荷斯坦奶公犊等专门化肉牛品种牛肉的食用品质明显优于利木赞、西门塔尔和晋南牛等瘦肉型和本地肉牛品种;2)MQ4得分次序与消费者对牛肉质量的实测等级排序有些许差异,但整体趋势相同。研究证明基于MSA体系原理来构建符合我国肉牛产业现状的牛肉质量评价和分级体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牛肉品质的好坏,最重要的指标是嫩度。介绍了牛肉成熟机制研究进展,包括在牛肉成熟过程中嫩度的影响因素和加快牛肉成熟的技术,讨论了电刺激影响嫩度的分子机理,主要通过糖酵解代谢途径、钙激活中性蛋白酶途径、溶酶体途径、氧化应激途径影响嫩度。电刺激影响牛肉成熟过程中嫩度的信号通路表明,牛肉的嫩度与氧化和凋亡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排酸处理对锦江牛牛肉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排酸处理对锦江牛牛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经过高强度育肥的锦江牛进行屠宰,通过测定牛肉的肉色、p H值、水分、脂肪、蛋白质含量、嫩度(剪切力)、系水力和熟肉率8个指标,比较研究排酸与未排酸牛肉的品质。结果显示:(1)在牛肉营养成分含量方面,排酸牛肉的水分含量(72.49%),蛋白质含量(20.24%)高于未排酸牛肉,脂肪含量(3.99%)低于未排酸牛肉,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2)在肉质特性方面,未排酸肉样与排酸肉样的肉色中L和b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排酸肉样肉色的a值为17.62显著低于未排酸肉样的肉色中的a值(P0.05)。排酸牛肉p H值显著高于未排酸牛肉(P0.05),未排酸牛肉的滴水损失显著高于排酸肉(P0.05),而其余各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排酸牛肉的剪切力(4.06 kg)优于未排酸锦江牛肉,表现出较好的嫩度,滴水损失(1.46%)的表现上显著优于未排酸牛肉(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排酸牛肉的牛肉品质要好于未排酸牛肉,因此,利用排酸工艺改善牛肉品质具有一定的效果,将屠宰后的牛肉进行排酸工艺处理在高品质牛肉生产市场上具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牛肉消费大国,近年来人均消费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同时,我国也是牛肉进口大国,在全球牛肉贸易中占主要地位.农残限量是影响、评判牛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牛肉市场消费安全.通过对我国、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现行的农药残留限量法规标准及牛肉产品中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进行概述,并将我国与上述各国及地区相关限...  相似文献   

10.
真空复合保鲜包装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利用真空包装和真空复合保鲜包装对牛肉进行处理,在4℃条件下进行冷藏保鲜,定期测定2种处理的TVB-N含量、菌落总数、pH的变化并结合感官评定研究了不同包装处理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普通真空包装牛肉,在保鲜14d牛肉品质开始下降;21d开始腐败;利用真空复合保鲜技术对牛肉进行包装处理,4℃条件保藏21d,其TVB-N含量、菌落总数、pH均在一级鲜肉指标范围,结合感官评价。认为利用真空复  相似文献   

11.
不同塑料包装材料对气调包装牛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鲜牛肉为包装对象,在4±1℃的贮藏过程中,定期对包装内的气体浓度、牛肉菌落总数、TVB-N值、脂肪氧化值(TBARS)、高铁肌红蛋白含量(metMb%)、嫩度、弹性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研究5种不同透气性能的塑料包装材料对气调包装(45%O2∶30%CO2∶25%N2)中牛肉的品质影响。结果表明:PE/PP/PET复合膜包装保鲜效果最好,牛肉可贮藏至16 d以上,PA/PP/PET复合膜、铝箔袋次之,PVC/PP、PE/PP复合膜不适用于牛肉气调包装。  相似文献   

12.
以生鲜牛肉为包装对象,在4±1℃的贮藏过程中,定期对包装内的气体浓度、牛肉菌落总数、TVB-N值、脂肪氧化值(TBARS)、高铁肌红蛋白含量(metMb%)、嫩度、弹性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研究5种不同透气性能的塑料包装材料对气调包装(45%O2∶30%CO2∶25%N2)中牛肉的品质影响。结果表明:PE/PP/PET复合膜包装保鲜效果最好,牛肉可贮藏至16 d以上,PA/PP/PET复合膜、铝箔袋次之,PVC/PP、PE/PP复合膜不适用于牛肉气调包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冷却方式对宰后分割牛肉品质的影响,为改善牛肉嫩度,增强食用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宰后分割牛肉为材料,用快速冷却、常规冷却、延迟冷却3种冷却方式对宰后分割牛肉进行处理,于4℃冷库成熟7 d,考察各冷却方式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结果]经快速冷却处理的分割牛肉由于降温速度快,2 h温度降至4℃左右时,p H高于6.2,出现肌肉冷收缩现象,剪切力最大,在成熟过程中嫩化效果不佳(P0.05),且对肉色影响不大。常规冷却的牛肉降温速率仍较快,且冷却失重较大。延迟冷却后的牛肉因温度较高,可以促进牛肉进入僵直期,随着成熟的进行牛肉的嫩度不断增大,亮度和红度得到改善,虽然冷却损失较快速冷却的牛肉大,但牛肉的嫩度改善程度最大,牛肉的食用品质最佳。[结论]延迟冷却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牛肉嫩度,增强了牛肉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4.
牛肉的营养价值很高,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而牛肉的嫩度是影响牛肉品质和消费者喜爱程度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牛肉的营养价值,对影响牛肉嫩度的内部、宰前、宰后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牛肉品质受到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的共同影响。长期以来,牛肉因其含高饱和脂肪酸和低不饱和脂肪酸受到消费者芥蒂。动物营养也已显示出从保证动物生长、维持动物产肉量到改善肉品质的重要作用。随着消费者对于牛肉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通过遗传及营养调控策略改善牛肉脂肪酸比例已成为可行之路。本文结合遗传力与营养调控,阐述对牛肉脂肪酸改善的影响。旨在为未来精准畜牧业提供技术依据,也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开发高品质牛肉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补饲热处理大麦对牛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12头体重相近的健康延边黄牛(阉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头。饲喂5个月后,测定牛肉品质。[结果]补饲热处理大麦可显著提高牛肉中脂肪含量(P<0.05),显著减缓贮藏期间牛肉pH值、TBARS值的升高(P<0.05),改善牛肉肉质和口感,但对牛肉在贮藏期间颜色变化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补饲热处理大麦可提高牛肉品质,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7.
乳酸发酵对秦川牛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中心组合设计法,对乳酸菌制剂添加量、发酵时间、NaCl添加量在发酵中的作用,通过测定牛肉酸度、挥发性盐基氮、剪切力3个指标来衡量。建立了乳酸发酵中乳酸菌制剂添加量、发酵时间、NaCl质量浓度对牛肉酸度、挥发性盐基氮(TVB—N)、嫩度影响响应模型。在乳酸菌制剂添加量为2.50g/L,NaCl添加量为30.00g/L,发酵时间为2.50h的条件下牛肉品质较为理想。乳酸发酵显著改善牛肉品质,乳酸菌制剂添加量是影响牛肉酸度和嫩度的关键因子,发酵时间是影响TVB—N产生的首要因素,NaCl在乳酸发酵过程中有显著抑制腐败的作用,在2h发酵中其作用大于乳酸菌制剂发酵产酸抑制腐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养殖发展中,严格管理肉牛育肥饲养是提升牛肉品质的重要途径,养殖人员应加强重视肉牛育肥饲养管理,确保能够更加高效的管理育肥饲养过程,进而能有效提升饲养效果,提升牛肉品质,满足现代人对牛肉品质的更高需求。本文综合探究肉牛育肥饲养过程中应用的各项技术,旨在对其进行全面推广,提升我国养牛业中牛肉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影响牛肉品质的主效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大量的科研报道,牛肉品质受到许多非遗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前者主要包括饲养农场、运输环境、屠宰和加工等因素;后者主要表现为基因调控牛肉品质。现已经报道对牛肉品质有调控作用的主效基因主要有: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s,FABP)基因和钙蛋白酶(Calpain)基因。  相似文献   

20.
超高压处理对牛肉加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超高压处理对鲜、熟牛肉的感观特性、保藏性和残存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对鲜牛肉的感官品质有显著影响,可明显延长牛肉的保藏期,但无法完全杀灭牛肉中的微生物;牛肉中残存的微生物主要是革兰氏阳性杆菌,说明牛肉中的某些革兰氏阳性杆菌对超高压具有较强的抵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