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彭亮 《农业与技术》2013,(10):224-224
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经历以下几个过程:对产业的摸索,每个地方的生产条件和环境不同,因此对产业的定位也就不尽相同,需要摸索;对产业的定位,也就是通过摸索,找准适合自己的产业及定位;总结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得失并修正;将产业进一步延伸,形成产业链。  相似文献   

2.
在对陕西省富平县发展奶山羊产业调研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奶山羊产业现状,发展奶山羊产业的好处、潜力和意义等,得出奶山羊产业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产业,一个利国利民的产业,一个极具潜力的产业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厦门市花卉行业现状的调查,介绍了厦门市花卉产业现状,分析了厦门花卉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花卉产业发展的建议,对了解厦门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宏观调控厦门市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双江畜牧产业发展步伐,做大做强畜牧产业,提高畜牧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作者在对双江畜牧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双江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分析了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甘南州林木种苗产业发展迅猛,但是种苗结构、规格失调,导致育苗户投入巨大,收益甚少,导致部分群众对种苗产业丧失信心,出现低价竞争和毁苗现象。而迭部县在我州最早发展种苗产业,种苗产业规模大,2019年种苗年报调查数据显示,迭部县育苗面积占我州的40.6%,存苗量占全州71.5%,对甘南州种苗产业发展影响较大。在苗木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以迭部县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现状为例,分析迭部县种苗产业发展现状、出现的问题及对今后产业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为了实现产业融合与农民增收,对数字经济时代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意义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对农村产业融 合进行指导,指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建阳区的橘柚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其产量和品种位于全省前列。随着农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建阳区的橘柚产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但是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对建阳区的橘柚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对电子商务平台对建阳区橘柚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文章主要结合建阳区橘柚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就电子商务凭条对建阳区橘柚产业的影响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希望通过研究对更好地促进建阳区橘柚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对玉溪市林业资源、经济状况、林业产业等现状了解的基础上,充分分析玉溪市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出玉溪市今后重点发展的林业产业: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特色优质经济林果产业、绿化美化为主的种苗产业、林产品加工业、非木质林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业。通过以上产业的发展,达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最终满足人类社会对生态的第一需求和对多种林业产品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菏泽芦笋产业快速发展,对菏泽芦笋产业现状进行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异军突起,在产业规模、栽培种类、区域布局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系统地概括总结了“十二五”期间食用菌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及推进产业发展的措施,并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下一步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绿色食品产地区域化管理中存在的混乱性、盲目性等问题,对临汾市主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评价,并且将产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土壤肥力、气候等14项指标作为分区指标,采用系统聚类平均法对产地进行了战略性分区,结果将临汾市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划分为无公害食品、A级绿色食品发展区和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发展区。研究结果可为临汾市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开发与规划管理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青海省湟水流域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灌溉水质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并应用国家标准和农业部的评价方法,对湟水流域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土壤、灌溉水质和大气质量状况均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广东果树生产的现状,并对未来果树发展进行思考。指出目前广东主要大宗水果生产面积逐渐趋于稳定,产量持续增加,果品质量及采后商品化处理得到重视;但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的威胁、管理粗放、产前产后不协调、缺乏深加工、科学研究及技术推广力度不大等问题仍然是制约广东果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展无公害栽培、实行绿色食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对水果产地、品种结构、栽培管理技术、采后商品化处理及市场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是广东果树产业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黄学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70-6373
对天津蓟县发展绿色都市农业的成就、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蓟县绿色都市农业的战略目标是重点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加工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为蓟县绿都及京津冀地区提供绿色农产品、绿色环境和生态景观,成为京津冀重要的绿色食品基地和休闲观光基地。今后10年的战略重点是绿色农产品生产及生态环境建设两大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湖北省设施栽培红肉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on)的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根据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的相关规定,结合湖北省红肉火龙果设施栽培生产实践制定了红肉火龙果绿色生产技术,包括建园、栽培设施、土肥水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温度调控与越冬、采收等技术要点,适用于湖北省区域绿色食品红肉火龙果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提高湖北省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品质和质量安全,根据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的相关规定,结合湖北省猕猴桃生产实践制定了猕猴桃绿色生产技术,包括建园、土肥水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措施,适用于湖北省区域绿色食品猕猴桃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绿色食品基地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GIS软件平台为基础,结合数据库软件Visual Foxpro和VisualC 语言,研制了绿色食品基地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并应用该系统,对抚宁县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输出了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图和相应数据。  相似文献   

18.
晋中市主要果品生产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分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91 2000)中土壤污染物的浓度限值,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7个果品生产基地土壤的6项污染指标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分级,结果表明,该区主要果品生产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符合目前国家所规定的无公害果品基地或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对该区无公害果品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疆水稻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是水稻科技工作者近年来根据优质水稻品种的特性以及市场上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迫切需求,并根据新疆主要稻区的土壤特点,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简单、易行、低成本、高效益的生产优质无公害大米的综合栽培技术.该技术采用湿润育苗播种方式,旱育苗管理技术,同时注重稻米品质的田间管理措施和使用无公害农药,集成了以优质品种为前提,壮秧稀植为基础,无公害栽培为主导,足肥浅灌为中心的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使优质水稻品种秋田小町等产量达到700 kg/667 m2以上,稻谷品质提高了1~2个等级.  相似文献   

20.
针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情况,立足于小杂粮的资源特点和生产现状,构建的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注重建设基本农田,改善耕地质量;强调保护性耕作和种植,加快小杂粮优良品种选育、繁殖和推广进程,辅以合理的轮作倒茬技术。同时应突出绿色产品产出,持续提高降水利用效率,促进加工增值增效,从而确保小杂粮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小杂粮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