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偏好特征则是游客差异化市场选择的根本原因。文中以喀什市游客市场调查问卷结果为基本研究对象,运用SPSS软件中的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喀什市国内客源市场空间分异与游客选择偏好的耦合性。研究发现,环渤海、长三角等远程客源市场偏好于观光旅游、民族旅游等旅游产品以及高质量的餐饮、住宿等旅游设施条件;新疆及近中程游客市场则对商务旅游、探亲旅游等旅游产品更为关注,且对商务、信息和交通等基础旅游条件更为关注。文中特别指出,旅游地发展只有更加关注差异化地域客源市场的游客偏好区别,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提升旅游地产品、设施、形象,才能全面有效推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名城武威与敦煌的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武威和敦煌两目的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分析研究 ,得出两地的国内客源市场在空间上十分分散、吸引半径较大 ,而海外客源市场高度集中。具体而言 ,武威海外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较大 ,客源吸引半径较小 ;敦煌海外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适中 ,客源吸引半径大。本文还分析比较了两目的地客源市场空间分布格局对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市场促销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影响不同尺度游客的空间行为,对旅游细分市场营销和开拓具有重要意义。在回顾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进展和分析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二维性的基础上,以旅行成本为衔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提取了目的地空间结构中对市场具有影响的因子,构造了因子对市场影响的评价体系。选取敦煌市为研究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敦煌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影响下,该旅游目的地市场结构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随距离衰减特征,而是形成了在1000km、2300km和3400km处的三个市场份额波峰,说明在敦煌旅游市场结构形成过程中,对市场结构产生根本影响的因子并不是距离,而是游客进入目的地的成本消耗。认为传统的引力模型在预测市场流量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的地市场分析应根据空间结构特征进行。文章最后根据敦煌的市场特征提出了远西部旅游目的地重点发展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西北区域海外客源市场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旅游客源市场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消费结构三个方面 ,对西北五省(区 )海外客源市场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解释。并且 ,作者在分析过程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 ,以及各省 (区 )和区域整体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分析,新疆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增长趋势明显,总体发展缓慢,竞争力弱化、趋势明显,但市场结构相对合理,应合理进行空间布局及优化旅游消费结构。文中运用旅游客源市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时间、空间、消费和需求结构,分析了大量相关数据,通过EXCEL软件统计、文献分析等方法,定量计算和分析了1999-2009年11年间新疆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地理空间结构、旅游偏好亲景度和市场竞争态时空演替特征、包括新疆目的地竞争态动态演化模式,"亲景度-竞争态矩阵模型",对新疆入境客源市场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开拓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疆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新疆具有明显的旅游资源优势,是中国很有吸引力和巨大潜力的旅游地区。特别是近年来,国际旅游发展较快。因此,对其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进行研究,有利于进行明确的国际客源市场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客源市场开拓策略,进一步加快国际旅游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了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对新疆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时间结构、空间分布结构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了新疆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提出了今后新疆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对策,为新疆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7.
依托实地旅游市场调查数据,以地理集中度指数、空间使用曲线以及旅游感知评价法,对天津滨海新区旅游市场的空间结构、旅游者行为特征及感知评价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特征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目的地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及旅游者行为进行了讨论。从结果来看,滨海新区旅游市场空间结构方面,符合东部沿海地区综合性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市场空间结构特征,表现出较强的距离衰减规律;在旅游者行为特征方面,滨海新区符合发展初期旅游目的地的游客行为特征,呈现出以观光为主的低消费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SPSS相关分析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全国范围内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所在的33个地级行政单元短途短时旅游客源发展的社会经济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对比评价其市域尺度范围内的客源潜力情况,结果发现,由中小文化旅游城市空间分布所形成的地理区位条件并不是决定中小规模城市客源潜力大小的唯一原因,中小规模旅游城市内部的交通可达性、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全市非农业人口等经济社会指标也是中小文化旅游城市客源潜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各区位的中小文化旅游城市应结合自身的旅游发展现状,厘清影响本地客源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城市内部的交通通达性、城市外部的旅游可进入性、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等多个角度寻求客源挖掘和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以五台山风景区游客为研究样本,通过实地考察和随机问卷调查,将风景区客源市场进行分类并对游客的旅游行为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五台山风景区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符合距离衰减规律。2)不同客源市场游客在旅游组织形式、交通方式、住宿类型、旅游总花费、住宿花费、餐饮花费、对旅游商品的满意度和游客旅游景点选择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涉及"食、宿、行、游、购"五个要素。其中,省内游客旅游景点选择的空间分布较为集中,省外游客旅游景点选择的空间分布明显分散且高频次等级景点数也较多。3)不同客源市场游客行为特征在旅游动机、信息获取渠道、停留时间、交通花费、门票花费以及游客总体满意度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省内、省外游客旅游活动都以基本层次中的休闲度假和专门层次中的宗教朝拜为主,获取信息渠道都以朋友介绍和互联网为主,停留时间都较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不同客源市场游客行为特征对比分析对有些信息提取的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
网络关注度是公众现实关注和潜在需求的映射,对实际客流具有前兆效应,为多时空尺度的危机影响评估提供了新的手段。文中以88个关键词的网络关注度数据为基础,利用客源吸引半径、空间自相关、旅游本底趋势线模型等,从多时空尺度探究新冠疫情影响下武汉及其客源市场旅游时空格局的变化。研究发现:1)整体来看,疫情影响下武汉旅游网络关注度的受损程度一般;各景区网络关注度的受损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自然游憩类景区受损程度较小,文化场所、游乐园及远郊区景区受损程度相对较大。2)市内景区冷热点空间格局由“一核多中心”演变为“两中心”,自然旅游片区热度攀升,呈现出较好的恢复态势。3)武汉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具有短期波动性和长期稳定性,在疫情暴发初期,空间影响范围扩大,冷点区增加,但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与疫情前的空间格局差异缩小。4)客源地空间距离与影响强度呈U型非线性关系,邻近客源地和远距离客源地遭受冲击较大。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亲景度、竞争态的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准确分析,是新疆国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运用亲景度指标和市场竞争态指标,定量分析2000-2005年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亲景度和竞争态的时空演替特征,据此将新疆入境旅游市场定位为3类市场:基础市场、重点市场和拓展市场,并提出开拓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旅游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肃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并非一个旅游产业大省。它选取具代表性的五类旅游资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于西部、全国背景,并建立甘肃与邻近省区(陕西、四川、宁夏与青海)的比照系统,分别从其丰度、分布密度(面积相对密度与人口相对密度)、综合优势度、资源类型组合状况等方面系统加以评价,以把握甘肃省旅游资源的真实基础和相对优势,为针对性制定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提供依据。上述系统评价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西部和全国背景,能够体现甘肃旅游资源特质和影响力的五类主要旅游资源的数量大多均比较可观。从分布的面积相对密度看,甘肃是个旅游资源较集中的省份,特别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国家级森林公园,分布集中优势最为明显。从人口相对密度看,一方面甘肃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享受,另一方面甘肃旅游资源的本地客源市场不大,需开拓省外市场。2)与甘肃省在西部、全国的情况不同的是,甘肃与邻近四省区(陕西、四川、宁夏、青海)相比,其主要旅游资源的集中优势却不够突出,但潜在地方客源方面,除历史文化名城外,其他旅游资源的潜在客源市场还可以,需要稳固和保持。3)与邻近四省区(陕西、四川、宁夏、青海)相比,甘肃省旅游资源的综合优势度偏低(基于人口相对密度的综合优势度排第3位、基于面积相对密度的综合优势度排第4位),其旅游业发展面临来自周边的现实竞争压力很大,但总体上甘肃大多主要旅游资源与这四个省区的配套能力较强,有利于它们的协同与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3.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目前主要集中在以天池为中心的湖滨区,景区已出现旅游吸引力不足、旅游活动内容单调、旅游环境容量有限等一系列问题,着手进行后续旅游开发势在必行。实际上,就资源、客源、交通等条件而言,天池景区的后续开发均有保障,并预期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通过实际调查,建议选择开发吉岩坚沟百花园景区,在三个岔沟的冰川和冰湖区建立冰川公园。同时必须关注天池湖面缩小、旅游与牧业、相邻行政区协调、自然保护区区域划分等相关问题,尤其是做好防止天池退缩的环境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它是当今旅游新需求的必然产物。本文在分析陕西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及问题基础上,从旅游者需求心理、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了陕西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巨大的潜力市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疆旅游饭店等级、规模、空间结构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旅游饭店的档次结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特征是衡量旅游饭店业和地区旅游业供给特征的重要指标。本文从档次、规模、空间分布等多角度分析新疆旅游涉外饭店的发展现状 ,发现新疆旅游饭店的产业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 ,旅游饭店等级、规模及空间结构等却存在诸多不合理性。从国内外旅游饭店业发展的经验分析 ,如果不妥善处理这种不合理性 ,将会影响新疆旅游饭店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酒泉市海外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酒泉市正在逐步形成以东北亚、港澳台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结构海外游客市场。游客数旅游旺季、淡季变化很大 ,客源市场空间分布不平衡。敦煌莫高窟等为酒泉市吸引海外游客主要景点 ,空间吸引力集中 ,且分布范围广泛。以各客源国近 1 0年以来分时段年平均增长率和 2 0 0 1年现状市场占有率数据进行因子混合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酒泉市海外游客市场可基本划分为 7类。研究认为酒泉市海外市场空间结构为东北亚市场、港澳台市场、洲外市场、洲内其他市场等 4个层次 ,并确定了各层次市场的核心、基本、机会市场客源国。据此 ,提出了酒泉市海外游客市场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7.
信息刺激对旅华游客决策影响度研究——以西安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2005年9月旅华西安游客的第一手旅游市场调查资料,从信息刺激角度研究了旅华游客决策行为,研究揭示:信息刺激影响位于前四位的为亲朋推荐、旅游指南、国家政策宣传、海外促销活动;女性受信息刺激程度高于男性;以“口碑效应”传递的人际间信息传播影响度明显高于信息媒体的影响度;关于旅游目的地信息越详尽的资料对旅华游客决策行为影响度越高;各年龄阶段游客对于新旧媒介信息传递的影响度呈明显不对称状态;有一定家庭义务的游客旅游决策行为受人际传递信息影响度高;经济发达国家游客信息刺激敏感度低于经济次发达国家。并就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市场促销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