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大量试验结果为依据,论述了茯砖茶品质及风味形成的机理,提出了发花是茯砖茶色、香、味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发花期间,随着优势菌种——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的生长繁殖,通过生化动力——微生物产生的胞外酶,物化动力——环境热和微生物呼吸热,在一定水分参与的协同作用下,促使叶内生化成分发生极为复杂的变化,形成了茯砖茶特有的品质风味。干燥工序在茯砖茶“菌花香”的形成中,起了进一步完善和定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茯砖茶品质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智芳 《福建茶叶》2009,32(1):10-11
茯砖茶由于发花工序而形成完全不同于黑毛茶的品质特征。“金花”的存在是茯砖茶与其他黑茶明显区别,“金花”的多少又是区分茯砖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准。而发花工序形成的“金花菌”以及大量的其他微生物的参与及适度的湿热作用,在茯砖茶加工过程中导致几种主要化学成分,如水浸出物、咖啡碱、芳香物质、茶多酚、苦味物质(花青素、茶皂素、黄酮类等)、可溶性糖等含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普洱茶的功效及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周红杰  秘鸣  韩俊  李家华  艾田 《茶叶》2003,29(2):75-77
本针对当前云南普洱茶研究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普洱茶的概念、特点、临床应用结果等方面作了阐述。普洱茶品质形成的机理是微生物和酶系综合协调作用的结果,而且其水分在品质形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微生物优势菌种以及霉菌等微生物在生命周期中产生有益人类健康的代谢产物尚需深入研究。临床应用结果已证实普洱茶是对人类有益的生物制品,科学选料加工贮放是提高普洱茶品质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黄茶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品质成分变化、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变化、加工工艺等方面综述了黄茶品质形成机理,并展望了今后黄茶品质成因及品质化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1984年和2014年生产的茯砖茶为材料,分别对其感官品质及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茶多糖、总黄酮、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陈年茯砖茶与2014年的茯砖茶相比,茶多酚、水浸出物和茶红素含量均显著减少,降幅达30%以上;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总黄酮和茶黄素下降幅度在18.80%~26.75%;可溶性总糖和茶多糖含量变化幅度不大,未达显著水平;而茶褐素的含量显著增加,增幅35.65%。感官审评结果表明:1984年的茯砖茶汤色红棕,陈香显著,滋味醇和。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年份的31个特制茯砖茶样品进行感官审评,从样品外形、内质、茶汤色差等方面比较和分析了不同年份茯茶的品质特征及差异。年份较长的茯茶干茶色泽为黑褐、灰褐或褐略带红,年份较短的茯茶干茶色泽多为黄褐、青褐;随着年份的延长茶汤色泽出现由橙黄-黄橙-红橙-橙红-红的变化趋势。茶汤的粗涩味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逐步转化,原料较粗老的茯茶粗涩味转化较慢。研究从感官品质的角度揭示不同年份茯茶特征,为年份茯砖茶评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薄层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茯砖茶加工中的脂溶性和水溶性色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发花是茯砖茶色素物质变化与色泽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主要表现为,发花期间叶绿素的深色降解产物脱镁叶绿酸酯 a、b 和脱镁叶绿素 a、b,以及类胡萝卜素的主要组分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均呈明显增加趋势。深色的未知色素 UFO1和 UFO2也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此外,茶多酚经微生物酶促氧化形成了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这些色素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形成了茯砖茶黑褐或黄褐的外形色泽和橙黄或橙红的汤色的品质特征。文中还就微生物在茯砖茶色泽  相似文献   

8.
茯砖茶发花技术及品质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花是茯砖茶加工的独有工序,通过发花可在砖内形成“金花”。本文通过对茯砖茶加工历史的演变,烘房发花的条件要求,茯砖茶在发花过程中品质形成及内合成分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可进一步提高发花技术,加速发花进程,促进茯砖茶的生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选择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茯砖茶生产厂家,通过互换毛茶原料,以探讨茯砖茶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由陕西泾阳加工的茯砖茶(1、2、3号),口感滋味相对最纯正;由湖南益阳加工的茯砖茶(4、5、6号),口感滋味相对纯正。原料来自于陕西泾阳的(1、4、7号)茯砖茶,所含的茶多酚、黄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水浸出物均最高;原料来自于湖南益阳的(2、5、8号)茯砖茶,所含的茶多酚、黄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水浸出物均最低。而可溶性糖含量以原料来自于浙江武义的(3、6、9号)茯砖茶最高。表明原料不同和加工工艺不同对茯砖茶产品的品质形成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孙胜利 《茶叶通讯》2012,39(1):46-47
茯砖茶是边销茶中销量最大、销售地域最广的一个品种茶,更是唯一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其独特品质风格的品种茶。近年来,随着其保健功能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扩大了内、外销市场的消费群体。茯砖茶具有怎样的品质风格和标准呢?并不是广为人知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探讨和宣传。  相似文献   

11.
茯砖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怀生  田杰 《福建茶叶》2008,30(1):9-10
本文综述了茯砖茶加工及降脂保健功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湖南省15个有代表性的茯砖茶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结合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并通过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了湖南茯砖茶的品质特征和香气组分上的差异。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茯砖茶香气以菌香为主要特点,部分茯砖茶稍带沤味、烟气、欠纯正。GC-MS分析结果表明,香气物质含量最多的为醇类(15个样品平均相对含量为23.01%),其次为酸类(18.85%)、酮类(11.10%)、醛类(9.20%)、酯类(4.28%)、碳氢化合物(3.78%)、其他类(2.67%)、杂氧化合物(1.06%),酚类物质(0.07%)的含量最低。茯砖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5个样品的平均相对含量,茶多酚为10.88%、氨基酸0.66%、咖啡碱3.83%、可溶性糖7.27%、水浸出物31.19%。  相似文献   

13.
罗毅 《中国茶叶》1989,(2):13-13,12
茯砖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然而在茯砖茶的生产中,往往有人忽视质量检验,甚至认为:“茯砖茶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笔者认为茯砖茶的生产和检验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现就检验在形成茯砖茶质量中的作用作一浅析。 1.检验在茯砖茶加工生产中对质量的预防作用在茯砖茶加工生产中,坚持事先检验,便可防止成批产品返工现象发生。操作者在加工过程中,若能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自检,就可从检验结果中反映出制茶过程中工艺条件出现的变化,从而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品质障碍因子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14.
在探明湖南省冬夏两季茯砖茶发花期间真菌种群的生长特性及演替规律的基础上,试验对分离鉴定的27株真菌微生物开展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等生物学特性研究,探讨不同菌株菌丝生长及产孢的情况。结果表明,所有的发花微生物均能在茶汁培养基上生长,在不同碳、氮源的培养基上以单糖、二糖和有机氮源为碳、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且利于产孢,发花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超过30℃或低于25℃将会抑制生长。但不同发花微生物个体之间又存在着一定差别,表明不同季节茯砖茶发花微生物的种类和演变规律与发花微生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存在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5.
茉莉花茶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引花香以益茶味”。茉莉花茶是我国生产历史较为悠久的特种茶之一,以清新的花香和醇爽的滋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茯砖茶属于发酵茶,其独特品质和风味的形成与加工过程中微生物代谢分泌的胞外酶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茯砖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酶类进行简述,并分析了酶活性的变化与微生物种群变化的关系,以期为探讨茯砖茶品质形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大量试验,揭示了黑茶初制中渥堆和品质形成的实质。在涯堆这一关键工序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包括自身的增殖与更替),提供了物质转化的动力——分泌的胞外酶和释放的生物热及物质转化的条件——水分和酸性介质,促使茶叶中内含物质发生复杂的变化,并形成一些新的转化或代谢产物,构成了黑茶特有的品质风味。  相似文献   

18.
段继业 《茶叶科学》2011,31(2):143-151
归纳了砖茶的主要生产地和五条行销路线,第一次把茶马古道和茶叶之路整合到“砖茶之路”的概念之中;研究认为,砖茶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地位,是由砖茶本身的生物特性、经济特性和文化特性等因素综合塑造的;论文重点指出:砖茶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围绕砖茶的生产、长途运输和营销,形成了内地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之间长达上千年的民族交往历史,产生了著名的“茶马互市”经济和“以茶治边”政治,造就了享誉海外的“茶马古道”和“茶叶之路”文化,砖茶参与缔造了西北民族关系、城镇形成、政治治理和砖茶文化。  相似文献   

19.
日前,根据我国边销茶最大的生产企业之一——湖北省赵李桥茶厂举报,四川省夹江县工商局及湖北省赤壁市工商局的协力配合,查封了一家长期  相似文献   

20.
根据茯砖茶品质形成的机理,将诱发剂应用于茯砖茶发花中,通过感官审评和现代先进仪器检测,表明添加诱发剂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速“金花”的形成及茶叶中生化成分的转化,发花9天(比传统发花提前3天)就达到了发花工序的正常品质要求,从而证明应用诱发剂是缩短发花时间,优化茯砖茶品质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