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已成了中国的重大社会问题。流动人口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最主要的是流动人口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本文在认识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特点的基础上,深刻分析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对策,从而创造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
相对剥夺感反映了人们要求改变目前状况的愿望,这种愿望会转化为不同类型的实现目标的行动,并产生正面或负面、积极或消极的不同社会影响。但对于弱势群体而言,更多的是起到一种消极影响。对弱势群体中存在的相对剥夺感要进行社会控制,只有这样,弱势群体的权力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弱势群体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相对剥夺感产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春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180-6181,6184
阐述农民工为了改善自身经济状况来到经济发达地区,但与流入地居民相比,农民工在福利待遇、工作及收入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同时,还会受到流入地居民的歧视,因而会产生严重的相对剥夺感,由此可能会产生犯罪心理,甚至会实施犯罪。  相似文献   

4.
进城务工的农民是现代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主力军,农村进城的人口流动给我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也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问题.在城市,农村进城流动人口已成为当前犯罪主体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农村进城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和因素,提出了预防、减少农村进城流动人口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上海市18a的粮食产量和农村流动人口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并不能导致区域粮食产量增加,农村流动人口与区域粮食产量二者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为了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从流出地与流人地两个角度,针对农村流动人口流动前、后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了引导农村流动人口和实现区域粮食增产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上海市18a的粮食产量和农村流动人口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并不能导致区域粮食产量增加,农村流动人口与区域粮食产量二者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为了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从流出地与流人地两个角度,针对农村流动人口流动前、后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了引导农村流动人口和实现区域粮食增产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顾一莎 《甘肃农业》2005,(11):174-174
从刑事法学的观点出发,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的一部分。但是,青少年犯罪又不同于一般的犯罪,在市场经济发展现阶段,青少年犯罪有其独特的原因及特点,在对青少年犯罪原因及其特点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其预防对策才具可行性和可能性。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预防或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阶段农民犯罪的特点,分析了农民犯罪的主观客观原因,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一代肩负着促进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社会进步的责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国绝大部分青少年生活在农村,而当前突出显现的农村青少年犯罪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人民生活工作的安定和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探析了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和防范对策,希望在预防农村青少年犯罪方面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杨  顾湘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64-17367
从流动人口的角度分析流动人口与城中村之间的"互寄"关系,探讨了杭州城中村的空间扩展、住民谋生手段的演变、外来流动人口的居住区域演变,阐明城中村中的"出租屋"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体制外的住房选择。通过实地调研的数据分析,分析了城中村改造后低收入外来流动人口的租住问题,并指出如何填补这个群体低成本的生活空间,成为政府需要关注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命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女性自身原因及外在环境和社会因素出发,探讨影响女性犯罪的因素,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议题,而经济获得感是获得感的首要体现。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潮州市、梅州市农民经济获得感影响的分析,探索农民经济获得感提升路径,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增强农民经济获得感提供借鉴。【方法/过程】运用问卷调查法,以广东省潮州市、梅州市为例,探讨了乡村振兴对当地农民经济获得感的影响,并对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经济获得感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潮州市、梅州市农村经济发展;但在其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乡村振兴宣传不足、为农民带来的实惠与机遇不充分,农民总体收入水平偏低,城乡差距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等问题。据此提出加强乡村振兴宣传、提升农民人力资本、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和听取民生意见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比分析2010年和2017年河北省流动人口规模变动情况、人口学特征、就业和社会融合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流动人口有序流动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双重犯罪”为基本原则的传统国际刑事互助模式已经落后于打击跨境有组织犯罪的现实要求。欧盟的新型区域刑事合作机制,对我国两岸四地的区域制度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犯罪大量存在,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需要寻求有效的对策。本文通过反思我国目前的几种主要犯罪对策,剖析了其弊端与不足;通过分析犯罪产生的真正根源,论证了社会不和谐是犯罪的原因,犯罪是社会不和谐的表现,建设和谐社会是犯罪的治本之策,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应当通过在经济、社会保障上注重公平,在政治、社会管理上发扬民主,在道德、文化建设上强调诚信友爱,来实现建设和谐社会与防控犯罪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农民收入增长状况的特征和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主观相对贫困的影响,为流动人口流向选择、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经验证据.[方法]基于CLDS 2016年数据,运用Probit、IV Probit等计量模型,从主观角度分析并检验了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相对贫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越不容易陷入主观相对贫困.同时,老生代流动...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其心理状况应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学校不能只抓生源而忽略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任何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条件,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大学生犯罪也不例外.制约和决定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因此,要运用多种学科作为工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有的大学生只注重专业课学习而轻视法律课学习,有的经受不起社会的诱惑,使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改变,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新余市分宜县毒品犯罪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打击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野生动物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当下环境犯罪手段越来越复杂多样,亟待人们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积极应对环境犯罪。本文通过野生动物资源的刑法规制为切入点,进而提出环境犯罪在刑法适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优化刑事立法理念,适当扩大环境犯罪保护范围以及优化环境犯罪刑罚结构,通过这三个措施来完善环境犯罪在刑法适用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希望这三个措施能为环境犯罪在刑法适用中带来肯定和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