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煤炭型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本研究以平朔矿区为例,通过对矿区产业结构框架组成关系、矿区传统土地复垦模式以及产业结构特征与演替规律分析,研究了矿区复垦土地与产业转型的机制与模式。研究表明:我国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目标导向机制应从"二元主导机制"过渡到"多元并存主导机制",最终实现"多方合作主导机制";平朔矿区产业框架应由粗放型、外延式向精益型、内涵式转变;依产业链不同,平朔矿区产业转型模式可分为两类,一是黑色工业产业链:煤炭开采-煤矸石-电-硅铝-建材工业,可实现矿区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减缓产业转型的环境压力;二是绿色生态产业链:农-林-牧-药-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是依托田园综合体的经济技术原理重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使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2.
利用复杂系统理论,以徐州九里矿区土地复垦项目为例,进行土地复垦项目持续性后评价。通过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系统分析法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法等建立了土地复垦系统可持续性后评价概念模型,构建了土地复垦系统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以复垦项目系统的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对徐州九里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徐州九里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持续性后评价结果,基本能够综合反映九里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系统稳定与干扰指标两个方面构建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修正确定各指标权重,提出大型矿区生态质量评价模型和生态质量评价标准,以淮南煤矿区为例,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淮南矿区近3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下降趋势,主要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煤炭开采的继续、环境保护措施不得力以及复垦地区的二次塌陷、治理标准低等原因所导致。  相似文献   

4.
地下煤炭资源的开采 ,不仅严重地破坏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而且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在调查晋城市北岩煤矿土地破坏状况的基础上 ,分析了对土地破坏数量、程度、特征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并结合当地矿区土地复垦的实际 ,指出了矿区土地复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煤炭开采大国,煤炭的开采势必对土地生态产生影响,如引起地表变形、破坏耕地等。本文就井工煤矿开采产生的土地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从土地生态安全压力、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和土地生态安全响应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专家打分法和熵值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以云南省罗平县龙驰煤矿矿区为例,运用上述评价体系对其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所得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研究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下煤炭资源的开采不仅严重地破坏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在调查晋城市北岩煤矿土地破坏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对土地破坏数量、程度特征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和薄壁并结合当地矿区土地复垦的实际,指出了矿区土地复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煤矿区土地复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艳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452-6453
煤炭开采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破坏,作为以整治被破坏土地为目的的土地复垦,是实现矿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根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查,认为目前我国煤矿区存在着影响土地复垦的一系列因素,包括经济、技术、理论、政策和历史因素等。对此,应加强土地复垦理论和技术经济的研究、土地复垦技术的推广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形成煤矿土地复垦的支撑体系,促进矿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西省因煤炭大量开采,对土地利用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问题,通过对本省土地复垦情况的调查及对目前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研究情况的查询分析,利用山西省农科院现有数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结合数据库系统设计思想,设计构建矿区复垦与生态恢复专题数据库。旨在通过建立数据库,实现行业内的数据资源共享,促进土地复垦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平朔露天煤矿原地貌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变化规律。[方法]以地处黄土高原区的平朔特大型露天煤矿为例,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和高程信息数据,应用Map GIS6.7软件,对高程影响下矿区原地貌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土地利用结构与高程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露天煤矿"采剥-排弃-复垦"模式,分析排土场排弃高度对土地复垦需求的影响。[结果]平朔露天煤矿原地貌土地利用结构与高程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高程的增加,草地的分布比例增大,耕地的分布比例减小,林地所占比例很小;草地生态系统比耕地和林地更适应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在复垦土地利用布局上,耕地应该尽可能安置在高程相对较低的区域,高海拔地区适合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同时,针对平朔矿区的采矿用地计划,在保证复垦区域耕地数量要求的前提下,应该适当降低耕地的复垦比例,鼓励复垦草地。[结论]该研究可为矿区土地复垦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以实现矿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0.
为获取某矿区损毁土地预复垦为耕地的适宜性等级,运用模糊模型识别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通过隶属函数计算不同适宜性等级下各参评因子标准值的隶属度和评价单元各因子指标值的隶属度,且以前者为标准库,后者为识别对象,使用贴近度公式计算识别对象与标准库中不同适宜性等级的贴近度,并依据择近原则确定最终评价结果。结果显示,高度、中度、临界适宜的土地面积分别为1 311. 61、618. 85、6. 10 hm~2,其中中度适宜性等级的土地主要限制因子为沉陷深度和灌溉条件,临界适宜性等级的土地主要限制因子为灌溉条件。研究结果可为矿区后续复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方法以隶属函数和贴近度公式为定量分析手段,以择近原则为评价结果判定理论依据,可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并为其他矿区和其他类型土地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产业链总体规划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平朔煤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有2条相互依存的生态产业链:一是以煤为主,电、化、氧化铝、建材并举的黑色产业链;二是围绕复垦土地开展生态重建,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链。这2条生态产业链构成了平朔矿区生态系统功能的多样性,它既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也不同于典型工业园区,是集自然生态系统、受损生态系统与恢复生态系统为一体,涉及农业用地、工业用地的复合生态系统。根据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生态系统多样性与完整性等指标的相似性与变异性,将平朔矿区划分为农业综合利用区、工业生态园区、恢复生态保护区、旅游观光区、生态重建区与待开采区6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及22个二级生态功能区。对矿区土地、水、生物等生态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评价,设计了复垦土地生态系统种、养、加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链,提出了培训一批服务于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产业实施管理的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量化识别露天采矿造成的土地破坏,提高矿区生态退化修复的有效性,以垣曲县国泰公司铁矿区为例,提出基于小尺度合理有效修复矿区环境的方法。结合现状调查,将研究区土地划分为7种类型(开采地、尾矿库、排弃场、裸地、草地、林地及厂房占用地),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土地破坏程度。结果表明:矿区土地中度和高度破坏比例高达27.21%和46.91%;未经复垦的裸露地块土地破坏程度较大,破坏后采取复垦措施的地块土地破坏程度一般,林地土地破坏程度最小,但仍有破坏危险。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分析各地块损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矿区环境修复与生态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俊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361-10363
为了确定煤矿复垦方案中涉及的矿区土地破坏范围,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煤矿开采过程中破坏程度分级、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等,基于地表沉陷理论提出了一种煤矿开采过程中拟破坏土地面积的预测方法,并以某煤矿为案例具体说明了该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经计算确定煤矿的最大水平变形值、最大曲率值、最大倾斜值、最大下沉值、最大水平移动值Ucm、及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值;地表移动盆地的最外边界、危险移动边界及最大下沉值边界;根据地表移动边界绘制下沉等值线,并将下沉等值线图与矿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便得到矿区预测破坏土地的范围,由此计算出破坏土地面积。该方法与矿区实际情况相结合,使矿区土地复垦设计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AHP与熵技术的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贵州省-矿区土地复垦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工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效益指标确定权系数,然后通过熵技术对确定的权系数进行修正,结果表明:评价分为6.2236分,说明该煤矿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给区域带来的生态效益是比较显著的.  相似文献   

15.
矿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进行复垦研究的基础,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五峰山煤矿山区地形的实际出发,对煤矿区复垦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首先,划分评价单元和确定限制因子,然后运用指数和法、极限条件法计算综合指数,得出适宜性评价结果。2种方法综合使用避免了只用一种方法的极端性,最后结合最小限制因素法找出限制因素,以分析不同评价单元适宜的土地复垦方法及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煤矿区自然地理条件、区位条件等实际情况,提出了2种适合五峰山煤矿区的复垦模式:果草林生态利用模式和生态旅游模式。此外,五峰山煤矿区属于山地煤矿,以其作为研究对象,以便为山地煤矿区合理利用复垦土地提供依据,同时为此类地区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和模式研究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是解决工矿区因资源开采引发的生态破坏和土地资源浪费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旨在结合"3S"技术,通过高效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使得工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实现定量化、系统化、可视化管理,从而提高工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功能和效率。对近20 a来国内外工矿区土地复垦信息化管理的研发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明确了未来矿区土地复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方向,即紧密结合我国土地复垦管理体制机制及技术规范,尽可能提高系统的智能化、便捷化。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山西煤炭开采在保障全国能源供应、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但与这些破坏不相符的是全省的土地复垦率只有2%左右。因此,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中,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山西省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通过对山西省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现状的分析,提出山西省土地复垦工作未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安太堡露天矿区土地类型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露天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土地利用研究对象,在矿区土地利用的过程中,矿区的土地生态系统严重受损,为了矿区的生态安全,通过对矿区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土地类型做相关的探讨,以了解矿区土地类型演变的规律。根据土地类型变化规律为矿区土地复垦提供指导性的原则。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文献资料法,同时采用数学计算的方法,计算出土地类型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类型的转移量。研究结果:以山西省平朔安太堡露天矿为例,采用不同的标准划分了不同的土地类型,提出了露天矿不同土地分类标准之间的联系及破坏分类标准下土地类型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土地类型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及转移总量变化矩阵来分析矿区土地类型的数量变化,突出了土地类型之间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反映了露天矿区土地类型演变迅速、破环剧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李娟  龙健  赵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00-15202
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制定土地复垦方案的前提和基础。以贵州纳雍县狗场煤矿为例,结合矿区地形、土壤等实际情况,将该矿区拟复垦土地划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储煤场、临时煤矸场、其他附属设施区等评价单元,确定各单元主要破坏类型为压占,破坏程度为重度;并参考耕地、林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最终确定该矿区受压占破坏严重的评价地块复垦方向均为宜耕宜林地。  相似文献   

20.
郭家山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是煤矿复垦工作的基础。以山西省柳林县郭家山煤矿为例,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参考评价单元划分方法,确定了10个评价单元,选取评价因子,得出土地复垦方向,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该研究对同类地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