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农业大国,且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我国来说,农业保险在整个农业风险管理工作当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业保险的一部分,但与其他农业保险相比,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与作用。自2004年起,中央多次在"一号文件"中对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提出了指导意见,2007年在6个省份正式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即财政补贴部分保费,农户负担部分保费。本文基于2006-2008年四川、江西及安徽三省的面板数据,运用DID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相关完善农业保险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浅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确保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农业保险的内涵出发。分析政策手段在我国当前农业保险中的应用与绩效情况,最后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评价,分析其优点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及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与农业对保险的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中国农业保险的供给严重滞后。我国农业保险的持续萎缩,是与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背道而驰的。本文在阐述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改革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当前,与农业对保险的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中国农业保险的供给严重滞后。我国农业保险的持续萎缩,是与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背道而驰的。本文在阐述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改革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农业保险还不成熟。本文针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EBM模型和随机面板Tobit模型对福建省2000~2017年9地市农业环境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了福建省农业环境效率的地市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2000~2017年,福建省农业环境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地区之间差异明显,人均农业增加值与农业环境效率之间存在"正U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对外开放水平对环境效率产生正的影响效应,而工业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和农药使用强度对福建省农业环境效率产生负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性,农业保险自身的风险性导致它又是一项弱势产业。农业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在稳定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市场逐步开始萌芽和发展,农业保险保费规模从2008年的110.6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79.06亿元,实现了质的飞跃。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是保障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繁荣农村经济。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农业保险经营的亏多赚少,不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形势、农民收入较低,支付农保费的能力不足、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农业保险专业从业人员较少、经营技术落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完善农业保险立法、建立农业保险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模式、构建农业再保险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双冷,农业保险发展陷入困境。建立具有区域差异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内在需要。该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由中央政府出面成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第二个层次是由地方政府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具体运作模式有经济发达地区模式和经济落后地区模式。 相似文献
10.
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使得粮食生产面临的不稳定性增加。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稳定器,虽有完整的制度体系,但是农户参保意愿仍然较低。因此,本文以会宁县为研究区域,以当地种粮大户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会宁县农业保险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了解会宁县农业保险实施效果;其次,根据综合评价得分,进一步采用Tobit回归模型,找出影响农业保险实施效果的因素,以期为会宁县以及其他同类地区更好地推进农业保险的实施提供一定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加快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辉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6):54-56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同时又是弱质产业,具有自然和市场风险高,产业竞争力弱的特点。构建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是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的主要保证,也是WTO框架下政府国内支持的主要举措。根据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应建立健全以政府政策性保险为主导、农民合作保险为基础、商业性保险为补充的兼具政策性、互助性、经营性特点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规避农业风险和提高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法制原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滞后于农业风险赔付需求的法制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于我国农业保险立法的基本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农业自然灾害发生较频繁的国家,农业自然灾害给我国农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我国目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分析了我国商业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业模式以及存在不足,在借鉴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经验基础上提出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经历了从萎缩到迅速增长的过程,转变得益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政府扶持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必需力量,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我国国情下发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省农业保险体系的现状。从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民的不同角度分析了陕西省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通过成因解析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保险体制的制度框架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繁的自然灾害与分散的农户经营模式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多重风险,农户对农业保险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然而,农业保险产品的供给不足与需求不旺共同生成了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长期萎缩趋势。必须对我国现有农业保险体制进行彻底地改革,以期建立一个自愿和强制相结合、多层次体系互动、多渠道支持、多模式并存以及多主体经营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制;必须紧紧地围绕“三农”的总体政策,在制度安排中要将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村扶贫以及农村其他保险等问题纳入到农业保险体制的制度框架之内。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现代化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刻不容缓。结合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在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方面虽取得一定成果,仍存在农民认识不充分、参保意愿不高、法规体系不完善、财政补贴方式不科学、抵御巨灾能力较弱、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从加大宣传力度、发展信贷保险模式、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建立巨灾基金、发展再保险、明确监管责任等方面解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农业保险作为传统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在农业风险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基于 2000-2019 年中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农业经济总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农业保险发展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亦然。为有效发挥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包括:重视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与财政联合赔偿机制,健全资金补贴政策以及加大保险政策宣传,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投保意识等。 相似文献
19.
20.
如何实现农业保险市场的三大参与者,即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民之间的对话和协作,对于更好发挥农业保险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分别对商业性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下,参与主体的博弈结果分析,提出政府提供农业保险补贴、保险公司愿意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和农民愿意投保是实现农业保险整个社会的效用最大化必须满足的3 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