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对麦茬早稻不同追肥量、播量进行了试验研究,试图从中找出导致麦茬早稻产量增减的主要因素,充分利用早籼中、迟熟品种稳产、高产特性,对水稻生长进行科学调控。试验结果表明,施纯 N47.2kg/hm 2、播量为600kg/hm 2,其产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找到水稻旱育秧最适合的播量,试验将早稻旱育秧播量分成22.5 g/m~2、30 g/m~2、37.5 g/m~2、45 g/m~2、52.5 g/m~2、60 g/m~2 6个处理,研究它们对产量的影响,结果以处理22.5 g/m~2的产量最高,表现出播量越小产量越高、播量越大产量越低的规律,但分析也表明,播量在一定的差别范围内对产量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考虑现有森林各龄级的蓄积及其连年生长率的两个前提下,对能保证永续利用的最大收获量求算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虽然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结为非线性目标规划问题,但在编制电算程序时,由于用的是从高龄级到低龄级的试算循环比较法,因而比非线性目标规划程序简短得多,电算时所占的内存空间和耗费的机时也少得多。 相似文献
5.
6.
张咪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1(1)
针对小麦播种机难以判断故障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线阵传感器的小麦播种机播量监测系统,能实现单粒式播种和多粒式播种监测。根据试验结果:当单粒播种的投放高度为160 mm时,监测准确率达到了100%;转速设置为20 r/min、30 r/min、40 r/min时,种子播量的监测准确度都超过97%,但是转速上升时,准确度有所下降;在连续播种条件下,不同转速的准确度都超过97%,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准确度有所提高。在故障报警方面,每次试验都能发出正常的声光报警。本系统与小麦播种机的结合,能够有效监测出小麦播种量,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8.
<正>在新挖鱼塘时,可通过下列三种方法求得取土量。1.二端面积平均法。公式:V=池塘深度的一半×(塘口面积+塘底面积)。例:现要挖一个深度3米,塘口面积10亩(6670平方米,塘底面积7亩(4669平方米)的鱼塘,需取土多少方(立方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主要研究播种量与追氮量互作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小麦高产优质生产的播种量与追氮量的最优组合。[方法]试验设播种量和追氮量2个因素,施入的氮肥为尿素(N 46%),播种量分3个水平(60、120、180kg/hm2),追氮量分4个水平(0、56、112、168 kg/hm2),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追氮量相同时,播量增大,茎蘖数越多,叶面积指数越大,干物质积累越大。播量相同时,追氮量对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较大,追氮量168 kg/hm2处理的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均高于对应播量的其他3个基追比例处理;不同播量条件下,追氮量对小麦各群体结构指标影响规律不一致,播量与追氮量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另外,播量、追氮量对小麦容重、蛋白质含量、出粉率均有显著影响,而对含水量影响不大;播量、追氮量对小麦面粉品质有一定影响。播量180 kg/hm2、追氮量168 kg/hm2时最有利于产量提高;播量120 kg/hm2、追氮量168 kg/hm2的籽粒品质协调且最优。[结论]播量、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显著,且播量与追氮量之间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1.
水稻盘育苗播量与机插质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能苗播量与机插质量关系的试验,分析了不同播量处理对秧苗素质,机插漏穴率,水稻分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千粒重为25g的水稻品种2,每盘播芽谷85-80g,育成4叶,心中苗,每化顷按400盘的用秧量,每平方米要插16-17穴,并加以高产管理时,可获得高产主效益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2.
播量可调式水稻穴播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解决水稻穴播排种器播量连续调节的难题.【方法】设计了一种播量可以连续调节的水稻穴播排种器,主要结构有排种轮与调节机构两部分.设计了以排种轮型孔、排种器转速、水稻品种3个变量为试验因素的全因素试验,测试排种器排种均匀性与总播量的一致性.【结果】排种器每穴播种粒数为4-12粒;穴粒数合格率在80%以上;排种器穴粒数变异系数在14.40%~44.27%之间;播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小于2.6%.【结论】采用播量可调式水稻穴播排种器播种的水稻产量比广东省水稻种植平均产量高21.83%~25.55%. 相似文献
13.
1、经验法:根据多年的修剪反应观察,然后确定相应的剪留标准。首先应观察植株和枝条的长势,以确定修剪量。 2、枝条称重法:产量和葡萄枝条的修剪量之比为确定留芽量的标准。最适留芽量(Y)=产量(F)/枝条生长量。当Y值为4~6时,表示留芽量适宜;当Y值大于6时,表明负载量过大,修剪时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研究表明:在和田地区随着播期推迟,冬小麦全生育期逐步缩短,但在同一播期,密度增加生育期有所增加;播期推迟,影响小麦前期营养生长和小穗分化及小花分化,造成小麦分蘖减少、穗小粒少。因而,冬前分蘖总数和总茎数也随之减少;在冬前总茎数中分蘖所占的比例,随播期推迟而下降,在同一播期内,随播量增加而下降;在同一播期内,随播量增加,单株分蘖减少,因播量的弥补,分蘖总数、总茎数和成穗数增加;随着播期推迟,穗粒数、千粒重逐步增加,成穗数下降,但在同一播期内,穗粒数、千粒重随播量增加而下降,收获穗增加;晚播小麦的增产要依靠群体,走"小个体,大群体"的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18.
播期播量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8)
[目的]研究播期播量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存储、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明确最适播期和播量。[方法]通过田间定期取样与室内实验测定分析,探索休闲期深松条件下,旱地小麦土壤蓄水量、干物质量、产量及其构成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播期播量的响应。[结果]旱地小麦越冬—孕穗期0~300cm土壤蓄水量以早播少量(D1R1)、适期适量(D2R2)、晚播多量(D3R3)较高;干物质积累量生育前期随播期推迟而降低,随播量增加而提高,生育中后期以D1R1、D2R2、D3R3较高;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以D1R1、D2R2、D3R3较高,增产分别为6%~10%、11%~20%和5%~10%。相关分析表明,生育前期土壤蓄水量与拔节—孕穗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密切相关,与穗数、穗粒数密切相关;生育中期土壤蓄水量与拔节—孕穗阶段和开花—成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密切相关,与千粒重密切相关。[结论]晋南地区旱地小麦适宜早播少量、适期适量、晚播多量播种,10月1日配90kg·hm-2可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9.
20.
对近20年来衡水市的气温资料进行统计,从理论层面对衡水市适宜播期、播量进行分析探讨。小麦播期推迟到10月5日以后基本可以杜绝早播旺苗;10月6—10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16~14℃的保证率在70%以上,越冬前≥0℃积温495~570℃的保证率在50%以上,为最佳播期;10月11—20日播种,冬前积温不足,单株分蘖显著减少或难以分蘖,亩基本苗可掌握在35万~50万穗,即10月11日播种35万穗,每晚播一天增加基本苗1.5万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