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孙克刚  张子武 《中国农资》2000,(3):22-23,26
粉煤灰磁化复合肥是一种新型肥料,为探讨其对芝麻产量的影响,我们在汝南县砂姜黑土上进行了试验,粉煤灰磁化肥在芝麻上一般用量为801.9kg/hm~2左右。比等量N、P、K混合肥增产6.5%~9.6%,增产79.5~145.5kg/hm~2,最高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1172.85kg/hm~2。芝麻产量为1658.7kg/hm~2;最佳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801.9kg/hm~2,芝麻产量为1596.75kg/hm~2。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磁化复合肥是一种新型肥料,为探讨其对花生根瘤形成和产量的影响,我们于1998~1999年在汝南县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杂交油菜施用粉煤灰磁化复合肥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粉煤灰因含有B、Zn、Mn、Cu、Si、Mg、Ca、Fe及Mo等矿物元素而具有一定的天然肥效.粉煤灰磁化复合肥,是以粉煤灰为主要载体,经特殊磁化工艺,强化了粉煤灰中铁磁物质的磁功能,然后加入适量的N、P、K肥和微量元素而制成的,它是集粉煤灰作用、磁性作用和矿质营养作用为一体的新型肥料.为探求粉煤灰磁化复合肥在信阳市主要农作物上的施用效果和施用技术,我们于1998~1999年在本校农场进行了该项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粉煤灰磁化复合肥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完善施肥配方,进行了西瓜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磁化复合肥能够促进西瓜植株生长发育,使西瓜早结瓜,产量高,品质好,有助于提高中心糖度,但边糖糖度稍低,配方尚需完善。  相似文献   

5.
为检验粉煤灰磁化复合肥对杂交水稻的肥效 ,我们于 1998~ 1999年在信阳农专试验农场进行了杂交水稻施用粉煤灰磁化复合肥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粉煤灰磁化复合肥在改善水稻生物学及经济性状 ,提高产量方面有显著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通过1998-1999年对杂交油菜施用粉煤灰磁化复合肥的试验研究,初步探明了粉煤炭磁化复合肥较同等N.P.K的复混肥、未磁化粉煤灰复合肥及当地群众习惯施肥法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有机磁化复合肥是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和粉煤灰,根据土壤养分特性及植物营养规律,配以所需的无机营养肥料,经工艺生产及磁化处理而成。笔者研究了柠檬酸用量、温度、振荡时间、静置时间对有机磁化复合肥中氮溶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磁化复合肥显酸性;柠檬酸引起的溶液pH值变化对氮的溶出影响不大;氮的溶出主要受温度和静置时间的影响,随温度和静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氮的溶出具有缓释性;柠檬酸和振荡对氮的溶出组分中的铵态氮有较大的影响,说明有机磁化复合肥具有一定速效性。  相似文献   

8.
砂姜黑土区小麦施用粉煤灰磁化复合肥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砂姜黑土区小麦施用粉煤灰磁化肥增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粉煤灰磁化复合肥可促进小麦生产发育,增加有效分蘖,提高成穗数,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最高产量施肥量为2502kg/hm2,最佳施肥量为934.5kg/hm2。  相似文献   

9.
沿海新垦稻区施用磁化复合肥的增产效果刘学彬,范荣,袁钊和,王霞明,张才桐(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210014)(射阳港农牧渔业总公司)磁化复合肥是一种以化学肥料为主、以多种磁性载体作为粘结填充材料,经磁化处理的一种新型化学肥料。它既不改变原有肥料...  相似文献   

10.
化肥是现代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对提高农作物生长,促进农作物产量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人们对于食物的需求逐渐增大,传统通过粪肥的方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已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而化肥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肥料的来源、数量以及提供的营养元素多样化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作物的产量。复合肥是化肥的一种,是至少包含2种营养元素的化肥,而复合肥产品中水分含量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复合肥产品介绍分析,探究影响其产品水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3类复混肥在天津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由无机、有机和微生物组合而成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无机复混肥3种复混肥料对天津多种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质、有益微生物与化学肥料的混合使用可以提高化学肥料的利用率,替代部分化学肥料,达到增产增值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晚稻三级专用控释肥的氮素释放规律及其增产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晚稻三级专用控释肥氮素释放规律及其对晚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晚稻专用控释肥在水稻移栽初期对氮素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施肥后10 d稻田淹水中铵态氮含量控释肥处理明显低于一般复合肥;在晚稻生长中后期三级专用控释肥能提供比其它肥料较多的氮素营养;晚稻三级专用控释肥能提高产量,也能一定程度地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些年地下害虫数量迅猛增加,地下商品果类作物产量受到严重影响的现状,设置不同的颗粒农药与肥料混合,研究其在甘薯和花生种植中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农博士颗粒农药45.0kg/hm2与肥料600kg/hm2掺混施用能使甘薯增产5.71%,虫蛀率降低27.06个百分点;使花生增产6.02%,虫蛀率降低1.02个百分点。颗粒农药与肥料掺混施用,能降低害虫对地下商品果类农产品的危害程度,但是对肥料的肥效影响不大。甘薯试验中,农博士颗粒农药22.5kg/hm2与肥料即配即施处理的杀虫效果(虫蛀率50.84%)与处理④(农博士颗粒农药45kg/hm2与肥料混配,放置3周后施用)相当(虫蛀率50.46%),并且优于处理③(农博士颗粒农药22.5kg/hm2与肥料混配,放置3周后施用),说明肥料与颗粒农药掺混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对农药的杀虫效果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含硝化抑制剂复合肥对西瓜 黄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含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4-dimethylpyrazolephosphate,DMPP)复合肥(ENTEC,12-12-17)对西瓜(CitrulluslanatusM.)、黄瓜(CucumissativusL.)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含DMPP复合肥可以显著提高西瓜、黄瓜产量,与对照(普通复合肥)相比,分别提高6.50%(浙蜜1号)、44.55%(浙蜜2号)、8.40%(津春4号),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西瓜、黄瓜的硝酸盐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2.42%(浙蜜1号)、10.70%(浙蜜2号)、27.44%(津春4号)。西瓜、黄瓜的糖分、可溶性固形物、VC、氨基酸、N等含量都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营养品质。从总的趋势来看,含DMPP复合肥在西瓜浙蜜2号上的施用效果优于浙蜜1号。  相似文献   

15.
1991~1992年用磁化复合肥对新红星苹果树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磁化复合肥可有效地提高新红星苹果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与对照相比,叶绿素a、b和a+b的含量分别提高18.12%、12.74%、15.14%,光合强度提高17.95%,结果还表明:非匀强稳恒磁场中心的磁感应强度B=50mT效果最好,B=80mT效果尚好,故在应用中磁感应强度B选取50~80mT为宜,试验方法简便易行,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含镁复合肥对黄花菜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红壤旱地、特别是低肥力红壤旱地中镁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镁肥的合理施用和含镁复合肥的研制奠定进一步的基础。【方法】利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两种不同镁含量的复合肥对黄花菜生长、产量及红壤旱地养分含量的影响,并对其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作物生长等的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两种含镁复合肥对促进黄花菜生长发育、提高黄花菜产量和抗病能力均具有良好效果,其中含镁量较高的镁肥II增产效果更优,比不施肥处理增产57.4%,比施氮磷钾处理增产32.8%,比含镁较低的镁肥I增产14.5%。两种含镁复合肥对土壤交换性镁和氮磷钾含量亦具有一定影响。其中施用镁肥II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交换性钾及交换性镁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4.9%、46.5%、31.1%和35.3%。施用含镁复合肥可以明显提高黄花菜的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结论】在红壤旱地土壤、气候和生产力水平等条件下,为保证作物优质、高产,在现有施肥结构的基础上,应考虑施用镁肥。  相似文献   

17.
据省内17个田间试验点统计,水稻施氯磷铵处理平均亩产488公斤,比尿素磷铵447公斤增产9.2%,比尿素 普钙458.2公斤增产6.5%。在棕壤、草甸土上,氯磷铵对玉米、谷子、棉花和大豆等作物的肥效同尿素磷铵及等养分的单质配合肥大体相等。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氯磷铵对玉米、大豆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分别为24.7公斤/亩和16.4公斤/亩;对水稻作物在高、中、低三种肥力水平条件下最佳施肥量分别为26.6公斤/亩,45.5公斤/亩和57.8公斤/亩.在粮食作物上,采用氮磷比为 1:1型的复合肥应以50%作基肥.再用50%的单质氮素作追肥经济效益最高。在施用方法上复合肥以作基肥深施和全层施肥效果好,分别比对照增产49.6%和3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