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黄河流域沙棘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代强 《沙棘》2003,16(1):39-41
我国黄土高原沙棘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推动黄土高原沙棘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1)加强领导,进一步重视做好沙棘生态建设;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建设;3)做好沙棘封育保护;4)不断推进沙棘生态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创新;5)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沙棘科研工作;6)加强沙棘产业开发和沙棘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2.
陈雷 《沙棘》2002,15(4):2-8
近17年来,我国沙棘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结经验,认识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抓住机遇,明确工作的目标任务,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重点做好:1.加快沙棘资源建设;2.继续加强现有资源管理;3.加快沙棘产业开发;4.大力实施沙棘产业开发的名牌战略;5.切实加大宣传力度;6.加强科学研究等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狠抓措施落实,进一步为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丁海霞 《沙棘》2005,18(1):13-15
1999年“三北”地区沙棘工作会议以来,甘肃的沙棘生态建设得到迅速发展,成效显著,沙棘已成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先锋树种。主要工作经验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统一规划,严格施工;科学造林,注重实效;扩大宣传,加强管护。为了更好的发挥沙棘的“神奇”功效,今后的沙棘生态建设工作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的机遇,加大沙棘资源建设力度,加强科学研究与推广,促进沙棘产业化进程,深化改革,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沙棘事业的积极性,推动沙棘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沙棘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沙棘引种驯化及开发利用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60年代。据统计,全省现有人工沙棘林面积达13.33万hm^2,沙棘加工企业10余家,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沙棘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辽宁省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沙棘已逐渐发展为一项开发潜力较大的生态型产业。章针对目前辽宁省沙棘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突出沙棘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沙棘建设力度;加强沙棘资源的管理,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力发展沙棘产品精深加工业,推进沙棘产业化进程;加强沙棘科学研究,提高沙棘资源经营管理水平;切实加强领导,为沙棘建设与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李瑞军 《沙棘》2001,14(4):28-29
镇赉县是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确定的全国30个沙棘产业建设重点县之一。搞好沙棘产业化建设对于促进镇赉县乃至全省农业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以及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镇赉县沙棘资源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为了今后的沙棘产业化建设和管理,要扩大面积,形成规模;引进良种,营造沙棘园;建立沙棘系列产品加工厂,做好对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管理技术保障体系,使沙棘种植和加工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沙棘》1999,(1)
在水利部的直接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经过全国数千名沙棘科研、生产者的共同努力,过去的一年是全国沙棘开发事业卓有成效的一年.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作为协调组织全国沙棘开发的机构,调动了各专业部门的积极性,开展多行业的大协作,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团结了各学科的专家,群策群力,以实际行动响应江泽民总书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协调组织黄河水利委员会沙棘办公室、各省沙棘办公室、沙棘专业委员会、国际沙棘研究培训中心,以及有关单位和企业,完成了13.3万hm~2的沙棘种植任务,新开发沙棘黄酮胶囊新产品,并就全国沙棘种质资源概况及其应用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适用于不同地区的新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具体说,1998年主要有以下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忠义 《沙棘》2002,15(4):24-24
20 0 2年 8月 9日~ 1 0日 ,国家计委国土资源司领导和专家一行三人来阜新 ,就阜新市沙棘资源开发利用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国家计委领导和专家对阜新在沙棘开发利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并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与阜新市的合作 ,共同开发利用沙棘资源。阜新市的沙棘资源开发、加工利用工作已经引起了阜新市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阜新市委书记王琼同志就沙棘开发工作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希望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对此工作要加大力度 ,抢时间 ,尽快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 ;让沙棘成为阜新一个大产业 ,把沙棘作为阜新经济转型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1995年是中国沙棘开发利用事业10周年,在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全国沙棘工作围绕在中国建立国际沙棘研究培训中心这一主题,我们克服了人员少、经费紧等诸多困难,各项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使我国的沙棘开发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11995年工作回顾1.1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3月份由水利部批准成立了水利部沙棘科研培训中心,为全国沙棘行业的科研和技术培训工作提供了条件;在北京大兴县成立了全国沙棘产品检测中心,为全国沙棘产品的检测、维护消费者利益提供了保证;12月份正式成立了全国沙棘企业家联谊会。  相似文献   

9.
张长印  陈谦 《沙棘》2000,13(2):7-10
介绍了陕西沙棘生态工程建设的进展及主要经验:调查研究,搞好规划;落实任务,狠抓实施;实出重点,典型示范;加强科研,作好技术推广普及。最后对陕西省1999-2010年沙棘生态工程建设的指标思想,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世界森林观念的发展变化与我国沙棘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敏 《沙棘》2004,17(1):2-7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年来,我国大规模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形成了符合中国生态经济发展要求的特点:以生态效益为主,与治理水土流失紧密结合;重视经济效益,狠抓加工利用;注重长远效益,努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建议近期应结合西部开发和生态治理,进一步扩大种植区域;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以沙棘作为“第二农业”,进一步加强良种推广;注重生物多样性原则,提高沙棘种植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