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羽色性状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羽色作为鸡品种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常规育种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羽色性状遗传方式的一般规律,并对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屠云洁  耿照玉 《中国家禽》2003,7(Z1):112-114
优质鸡就是仿土鸡或土鸡,也包括过去在散养条件下生产土鸡的含义。包装性状(羽色、胫色、肤色等)在优质鸡育种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羽色、胫色、肤色在优质鸡选育中的遗传机制及其选育特性进行逐一阐述。  相似文献   

3.
羽色是鸭一个重要的质量性状,改良羽色性状是水禽育种的研究重点之一.已证实鸭羽色性状由许多基因座控制,且它们之间存在显隐性、上位及互补等效应.本文概述了鸭羽毛颜色的经典孟德尔遗传和分子遗传进展,特别从候选基因及其突变位点角度阐释了鸭羽色遗传的多样性,为进一步探讨鸭羽色的遗传机理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豫州褐蛋鸡羽色自别雌雄准确率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现代遗传育种理论为依据,以豫州褐蛋鸡配套系为素材,研究了豫州褐蛋鸡育种中羽色自别雌雄准确率下降的原因和解决措施。研究表明:配套系后代雏鸡出现多种不纯羽色类型的分离现象,直接导致了羽色自别雌雄准确率下降;造成雏鸡羽色类型分离的主要原因是白羽内 大量红锈羽母本的基因类型。亲本的羽色类型对群体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影响,在育种工作中,为提高雏鸡自别雌雄准确率,可以大胆淘汰含有红锈羽的亲本,严格选育。试验表明:选育后雏鸡自别雌雄准确率达98%以上,比选育前提高7.9个百分点,达到了世界著名蛋鸡种同类水平。  相似文献   

5.
鸡的羽色性状是鸡育种中一项重要的指标,不同的品种拥有不同的羽色特征,芦花(也叫横斑)表型就是其中之一。导致鸡的芦花表型包括性连锁的芦花表型和常染色体芦花表型。性连锁的芦花是伴随着色素沉着的完全缺失,而常染色体芦花产生深色的和明亮的色素沉着交替的条纹,不是很规则。  相似文献   

6.
番鸭羽色性状作为品种的特征备受育种者关注。了解番鸭羽色性状的遗传方式可以指导现场育种,而了解控制羽色性状的候选基因,可以为番鸭羽色性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指导。番鸭羽色性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结果又可以用于番鸭羽色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文章综述了可能与番鸭不同羽色性状相关的基因研究现状,可为番鸭羽色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隐性白羽鸡在我国优质鸡育种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利用隐性白羽鸡特殊的羽色遗传基础、良好的外貌体型、高效的产肉和产蛋性能,将其作为配套母本与地方优质鸡杂交,后代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外貌、体型及肉质与所杂交的地方优质鸡种相似.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肉用隐性白羽鸡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自然界中鸟类呈现出丰富的羽毛颜色,羽色性状在躲避天敌、捕食、求偶及抵御紫外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对鸡羽毛颜色性状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品种区分、识别,在育种工作中建立品种间的显著标识和保障同一品种外观整齐尤为重要。羽毛颜色是禽类表型遗传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黑色素和类胡萝卜素所决定。目前鸡羽毛颜色性状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黑色素相关通路,其中,Wnt、KIT/KITL和EDN3/EDNRB等信号通路对黑素细胞的生长发育、迁移和分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α-MSH/ASIP-MC1R信号通路负责调控黑色素的合成。已有研究显示,通过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遗传变异检测技术挖掘与羽色性状相关的基因和变异位点,可以揭示黑羽、麻羽、显性白羽、隐形白羽、常染色体白化、银羽、性连锁不完全白化、深棕色羽、淡紫色羽(灰羽)、非依赖酪氨酸酶的隐性白羽、斑点羽和性连锁横斑羽(芦花羽)等多种羽色性状的遗传调控机制。此外,以图灵模型为理论基础可以解释复杂羽色图案的形成机制。作者通过总结黑色素相关调控通路与图灵模型对家鸡羽毛颜色性状的遗传调控机制,对近年来已经确定基因座的家鸡羽毛颜色性状相关研究展开综述,以期为鸡羽色分子机制研究以及在育种过程中开展鸡羽色性状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选种是根据育种的目的,把外貌、羽色、体重、生产性能、经济价值、育种价值等表现良好的公、母鸽选留出来作为种鸽,品质差的严格淘汰.通过选种,不仅能改进肉鸽的遗传性能,而且提高后代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0.
青脚白羽鸡测交羽色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脚白羽鸡是近年来选育出的新品种,为了利用好该鸡种优良的种质特性,试验中用其他优良鸡种与其测交,以期使更多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甚至超过双亲,将杂交优势在生产中加以利用。目前的试验结果表明,以青脚白羽鸡作母本、川东大黑鸡作父本的测交组合经济性状效果最好,其测交的羽色遗传效应较复杂,认真研究该遗传效应,对于丰富遗传育种理论和指导育种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系统解析了北京鸭在品种改良过程的基因组变异机制,成功定位了羽色和体格大小这两个关键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这项研究为畜禽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北京鸭是我国主要肉鸭品种,羽毛洁白、体态健硕、  相似文献   

12.
鸭的羽色,既是鸭品种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鸭品种命名的重要依据。本文就中国鸭品种的羽色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系统解析了北京鸭在品种改良过程的基因组变异机制,成功定位了羽色和体格大小这两个关键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这项研究为畜禽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1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自然通讯》上。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系统解析了北京鸭在品种改良过程的基因组变异机制,成功定位了羽色和体格大小这两个关键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这项研究为畜禽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1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自然通讯》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基因扫描、QTL定位及比较基因组技术的进步,鸡羽色基因定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7个羽色遗传座位已经完成基因定位,包括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1 receptors,MC1R)、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2A,CDKN2A)、水溶载体45家族第2成员(solute carrier family 45 member 2,SLC45A2)、PMEL17、酪氨酸酶基因、SOX10及melanophilin基因。尽管一些羽色基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如哥伦比亚羽座位、隐性黑羽座位及铅笔线样式座位,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羽色基因定位及遗传分析中可显示出强大的威力。相继发现的羽色基因型揭示羽色遗传是一个复杂过程,既涉及到单个基因功能的获得与缺失,也涉及到多个基因互相作用。羽毛颜色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性状,作者就羽色形成机理及相关基因定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失传已久的凤头鸭,如今已在名城镇江重现。白羽、黑喙、白凤头,与明代书籍上的记载相近。镇江水禽所在水禽育种上的这一进展,已经受到国家水禽科学体系建设专家组专家的关注。凤头鸭体形优美、外貌独特,羽色多样,极具观赏价值。在我国已经失传了四百多年。凤头鸭的重现,弥足珍贵。不独对于鸭的育种,就是对于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羽速、羽色是在鸡育种中广泛使用的自别雌雄性状,而胫色则不常用。研究表明:胫色在出生后会发生变化,这与以前的报道有出入,导致直接使用有困难,而羽毛颜色又在土鸡中有特定要求,难以使用。因此本研究利用胫色与羽速建立了肉土鸡双自别雌雄的方法并已经申请国家专利(受理号200610054053.7),改变目前土鸡基本没有使用自别雌雄方案的现状,促进肉土鸡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8.
家禽的羽色遗传一直是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因为羽色是禽类一种重要的质量性状。本研究利用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对不同羽色的4个鹌鹑群体(中国黄羽鹌鹑、黑羽鹌鹑、朝鲜鹌鹑、北京白羽鹌鹑)进行野灰相关蛋白基因(agouti-related protein,Agrp)外显子Ⅰ的多态性检测,探讨Agrp外显子Ⅰ与鹌鹑羽毛颜色的关系,为鹌鹑的育种及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Agrp外显子Ⅰ在中国黄羽鹌鹑、黑羽鹌鹑、朝鲜鹌鹑、北京白羽鹌鹑群体中都检测到了2个等位基因,分别用A和B表示。等位基因A在北京白羽鹌鹑中的基因频率最高,达到了0.9500。B等位基因在朝鲜鹌鹑中的频率最高,达到了0.3392,在北京白羽鹌鹑中的基因频率最低,只有0.0500。基因型AA在北京白羽鹌鹑中的基因型频率最高(0.9500),在朝鲜鹌鹑和黑羽鹌鹑中最低(0.4286)。基因型AB在北京白羽鹌鹑中没有出现。测序发现,在黑羽鹌鹑和朝鲜鹌鹑中有AG的杂合位点,而在北京白羽鹌鹑中只有G位点。推测Agrp外显子Ⅰ的AB基因型(或B等位基因)与鹌鹑的黑羽色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耳习色问题一直是国内养禽界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我国地方鸡种中,羽色的种类非常多,但多数地方消费者偏好三黄鸡,有些地方偏好黑脚麻鸡,消费者将羽色与肉质联系起来,羽色成了重要的外包装性状。在现代蛋鸡品种中,也同样存在丰富的羽色类型。一般的现代蛋鸡品种,商品代出雏时通常进行羽色自别雌雄,银色羽(浅色、白色)为公雏,金色羽(深色、红色)为母雏。蛋鸡父母代种鸡的公鸡通常为金色羽,母鸡通常为银色翻。这就给一  相似文献   

20.
吉杂411是运用现代育种理论和方法培育成的褐壳蛋鸡高产配套系,它以成活率高、产蛋率高、初生雏通过羽色自别雌雄为特征。该配套系经大量中试推广,适于商品蛋鸡场和养鸡专业户饲养,深受广大养鸡场家好评。我们从1983年、1986年分别引进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罗斯、星杂579、海赛克斯父母代,以此为育种素材,经5个世代的闭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