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5种不同工艺肥料的养分释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不同工艺制成的肥料为供试材料,利用静水试验和土柱淋溶试验研究其氮、磷、钾养分释放特性。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合肥、缓释肥在静水、土壤介质中的氮、磷、钾初次养分释放率和累积养分释放率均低于无机肥,缓释肥对养分的缓释作用优于有机无机复合肥,3种有机无机复合肥之间养分释放情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化肥、有机肥、生物堆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和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田间比较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进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供肥能力,提高土壤生物活性。表现为与试前土壤比较,土壤容重下降0.17,总孔隙度提高1.45%,有机质增加0.1%,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大类微生物总量增加1.64倍,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施用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还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品质。与不施肥处理相比较,增产83.54%,达极显著水平;硝酸盐下降113.0247mg·kg-1;维生素C提高0.2880mg·g-1。结果表明,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综合效果优于其它肥料,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采用小区试验方式,通过施用无机复合肥(对照)、农家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等3种处理,分析了烤烟生育期内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和最终产质量。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效果最好,可明显改善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其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好,烟叶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农家肥的施用效果高于无机复合肥,能获得较高的产质量和较协调的烟叶内在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从施肥途径增加土壤中生防放线菌数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自然和灭菌条件下无机养分、有机养分、无机+有机养分对土壤中接入生防放线菌数量的影响。【结果】在自然和灭菌条件下,①向土壤中加入有机养分后,供试放线菌数量大幅度增加,11号与12号放线菌的平均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56,20.30倍和14.02,11.92倍。②向土壤中加入有机+无机养分时,11号与12号放线菌平均检出量分别较不加养分对照增加了4.17,19.96倍和12.69,11.96倍。③向土壤中加入无机养分,11号菌平均数量在自然条件下较对照减少51%,在灭菌条件下较对照增加了18%;12号菌平均数量在自然和灭菌条件下较对照分别减少了0.33%和8%。方差分析显示,在自然和灭菌条件下,单施有机养分及有机+无机养分处理,低量、中量、高量处理放线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且处理之间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向土壤中施入有机养分或有机与无机混合养分,可显著促进接入生防放线菌在土壤中生长繁殖,提高生防放线菌的防病促生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施肥模式下对氮的淋出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肥料的配合施用对缓释型有机无机复合肥有活化作用,15d使缓释型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氮释放量比未施用微生物菌肥处理的增加17.6%,该释放量虽然仅相当于同期等量尿素氮溶出量的一半,但其溶出速率变化较平稳,即能给小麦的整个生育期提供平稳的养分。小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合施用微生物菌肥与缓释型复合肥,小麦的干物质重、叶面积和籽粒总产量均最高;在小麦拔节期,该处理使土壤中释放的铵态氮(NH)和硝态氮(NO)量明显多于其他处理,并提高小麦吸收利用的氮量。这些结果说明,微生物菌肥对缓释型复合肥有活化作用,促进小麦对氮的吸收和利用。单施菌肥的处理补给土壤的养分微乎其微,而小麦吸氮量(NU)却高于单施缓释型复合肥和单施化肥的两处理,说明菌肥也可能活化土壤中的氮并促进小麦营养生长和对土壤氮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6.
以无籽西瓜黑帝为材料,研究了施用控释肥、有机-无机混合肥、复合肥(对照)对西瓜产量、品质、植株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处理的西瓜产量为58 292.0kg/hm2,比对照增产13.0%,控释肥处理可有效提高西瓜产量;控释肥处理、有机-无机混合肥处理果实心糖含量分别为12.0%、11.7%,显著高于对照;有机-无机混合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096%,比对照提高25.1%。另外,不同施肥模式下西瓜植株叶片光合特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溶解试验,研究了金叶、三宁、宜化、撒可富4种复合肥的养分释放规律及其对白肋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复合肥的养分均为钾、氮释放较快,磷释放较慢,施肥后80 d,氮素残留率为2.0%~3.8%,钾素残留率为2.8%~4.4%,磷素残留率为17.8%~21.3%;不同复合肥溶解速率从快到慢排序为三宁复合肥撒可富复合肥宜化复合肥金叶复合肥;金叶复合肥处理的株高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宜化复合肥处理株高最高,各处理茎围、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复合肥释放能力越强,释放速率越快,烟叶产量、产值越高,金叶复合肥中氮、磷、钾养分释放速率均低于其他处理,施用后烟叶田间长势及产量、产值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在实际烟叶生产中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与室内土柱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腐植酸复合肥中的养分在土体中的释放运移特点以及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等养分无机肥相比,施用腐植酸复合肥不仅可提高辣椒产量,而且辣椒收获后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均有所提高,尤以对土壤中速0效磷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土柱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自制腐植酸复合肥处理各土层中的氮素含量均低于等养分无机肥以及山东产腐植酸复混肥处理。在相同时间内,氮素释放总量比二者分别降低58.34%和48.78%,0-10cm土层中的磷素含量以山东产腐植酸复混肥处理为最高,而在10-30cm土层中则以自制腐植酸复合肥处理最高,30-60cm土层中,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生物复混肥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白菜施用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能明显促进植株的生长,提高产量。施用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比鸡粪+复合肥处理增产49%,差异显著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与对照和复合肥差异不显著,而硝酸盐含量比鸡粪+复合肥、复合肥处理分别增加了3.62%和10.33%,且均差异显著。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能较好的对土壤的酸碱度起到缓冲作用,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提高土壤全氮、有效氮和有效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在彭阳县两个不同气候区地膜玉米上施用“玉泉”牌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试验结果表明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具有加速植株生长、促进干物质积累、改善经济性状的效果。其中以施用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 90 0 kg/hm2 的处理较对照增产 10 .0 1%~ 17.88% ,纯收入增加 110 2 .95~ 1779.90元 /hm2 。但从产投比看 ,以施 6 0 0 kg/hm2的处理产投比相对较高 ,比较经济合算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制的水稻专用控释肥料,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膜厚度和添加抑制剂的包膜控释肥料养分释放规律和作物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包膜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速度要低于常规复合肥处理,8%膜厚度的处理要好于5%膜厚度的处理,添加抑制剂后,土壤中的速效氮含量要明显高于常规复合肥;8%膜厚度肥料的养分吸收量要高于5%膜厚度的肥料,能够满足作物后期对养分的需求,添加抑制剂后肥料氮素吸收量高于不加抑制剂的处理;在施等量纯养分肥料条件下,添加抑制剂和包膜结合对作物产量的提高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控释肥对土壤养分和杏树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控释肥在杏树上的施用效果,以普通复合肥(CCF)做对照,研究了等量控释肥(RCF1)、减量控释肥(RCF2)、减氮控释肥(RCF3)对土壤和杏树养分、杏树生长以及杏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养分释放基本与杏树生长相一致,能增加杏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枝条长度,提高杏树叶片养分和冬季枝条储存养分含量,施肥效果因控释肥的种类和施用年限的不同有所差异;连续施用两年后,控释肥可以提高杏产量和果实品质;控释肥即使减量20%后,产量与普通复合肥相当,一些生长与品质指标甚至超过普通复合肥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自制的非水溶性材料包膜缓释氮肥的养分释放规律及其对小青菜产量的影响,采用浸泡试验分析了3种非水溶性材料包膜缓释氮肥(缓释肥料A、缓释肥料B、缓释肥料C)的养分释放规律,同时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其对小青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水溶性包膜肥料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当缓释氮肥包膜率为6%~8%时,通过浸泡试验测得的135 d氮养分累积释放量为32.2%~63.5%;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了3种缓释氮肥的小青菜地上部产量均高于不施氮肥对照,增产幅度为244.90%~406.58%,均略高于施用普通大颗粒尿素的产量;其中缓释肥C处理小青菜产量高,小青菜硝酸盐含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低。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养分含量污泥垃圾复混肥与化肥对油菜的鲜重、干重、养分利用率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在施肥总量(N+P2O5+K2O)相等的基础上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0%(N+P2O5+K2O=20%)的污泥垃圾复混肥处理的油菜鲜重与干重最高,油菜对氮、磷、钾养分的利用率也最高,分别为41%,9.2%,12%,同时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但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其它复混肥和化肥处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控释氮肥对辣椒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等量氮磷钾养分条件下,控释氮肥对辣椒有增产、改善品质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效果,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产量可增加10.1%~11.8%,维生素C含量增加7.4%~8.6%,辣椒单果重和果长分别提高2.5%~4.6%和4.8%~6.8%,氮肥利用率提高10.1~12.4个百分点.在田间试验中,控释氮肥2在辣椒生产上显得更有优势,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基肥对浙贝母根际土壤养分和入药品质的影响,为浙贝母规范化施肥和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重庆万州浙贝母为试验材料,分别施用有机肥(S1)、复方无机肥(S2)和有机无机复混肥(S3)3种不同基肥,以不施基肥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的浙贝母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浙贝母鳞茎的生物碱、核苷和氨基酸含量,分析3种基肥对浙贝母根际土壤养分和入药品质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3种施肥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提高浙贝母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多酚氧化酶除外),其中S3处理的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82.21%、28.01%、69.10%、829.41%、120.97%、175.89%和22.82%(P<0.05,下同),蛋白酶、脲酶、中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分别较CK提高186.4%、20.98%、42.87%、31.41%、25.37%和44.59%;各施肥处理的土壤pH均较CK下降,土壤有不同程度的酸化趋势,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低于CK。浙贝母鳞茎中贝母辛、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均显著提高,与CK相比分别提高66.67%、162.16%和47.6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贝母辛3种品质指标均与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而与多酚氧化酶和土壤pH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与单施有机肥或单施含微量元素的复方无机肥相比,有机无机复混肥能显著增加浙贝母的根际土壤养分和入药品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农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西南地区水旱轮作系统养分管理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管理策略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农户间施肥量差异大,过量与不足现象并存;养分施用不平衡、偏施氮肥的现象比较普遍;氮肥施用时期不合理,与作物需求不同步;没有考虑环境养分供应与水旱轮作系统养分动态特征。养分管理应当遵循:从整个轮作系统出发调控养分,综合应用各种养分资源,根据不同养分资源的特征确定管理策略,以及综合应用减少养分损失,高产栽培等农作技术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新型缓/控释肥料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我国目前所施用的化肥大多是单质速效化肥,肥效期短,养分容易淋失、挥发和固定,使肥料利用率很低,其中氮肥利用率在30% ̄35%,磷肥利用率10% ̄15%,钾肥利用率35% ̄50%。因此,开发可控制养分释放速度,一次施用能满足作物各个生长阶段养分需要,低成本,生产工艺简单且对环境友好的包膜控释专用肥料是新型肥料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实验研究了复混肥添加剂对肥料养分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混肥中添加木质素、风化煤、硼砂等添加剂能显著地降低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释放速率,并且以3种添加剂复配添加效果最好。与未加添加剂的相比,肥料与土壤混匀后培养17d,期间氮释放速率能降低0.3%-5.7%,磷释放速率降低0.3%-5.3%。钾释放速率降低0%-8.1%。由此可见,在复混肥中添加添加剂具有显著的缓释效应,能减少肥料流失,提高养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类型肥料对土壤养分含量、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选择6种不同类型复合(混)肥料,以安农876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试验,设不施肥(T1)、常规施肥(T2)、缓释掺混复合肥(T3)、增效控释肥+黄腐酸钾(T4)、增效玉米控释肥+腐殖酸(T5)、稳定性复合肥(T6)和腐殖酸类复合肥(T7)7个处理,研究了皖北地区6种肥料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季,5种新型肥料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与常规复合肥相比(T2)在玉米需肥关键期(吐丝期)差值最大,土壤速效钾在拔节期到吐丝期均比常规复合肥(T2)高,更符合夏玉米生长发育需求,其中以T5处理最高;5种新型肥料对夏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玉米产量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SPAD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5种新型肥料的夏玉米产量比常规肥料高3.6%~21.88%,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以T5产量最高,为11 867.18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皖北砂姜黑土区玉米季,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