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 ,江苏省泰兴市掀起了池塘养河蟹的热潮。由于池塘环境的局限性和生产技术经验的不足 ,成蟹的上市规格偏小 ,直接影响养殖经济效益。作者通过调查研究 ,归纳渔农中的成功经验 ,提出在现有条件下的池塘养蟹技术管理措施 ,供参考。一、选好池塘 ,建好防逃设施。养成蟹的池塘面积宜在 0 .3~ 0 .8公顷 (4.5~1 2亩 ) ,水深 1 .5 m,池堤坡比 1∶ 3 ,长方形 ,东西向。供水水源充足 ,进排水通畅 ,水质良好 ,无污染。池底淤泥层在 1 5 cm以下。防逃设施的材料应表面光滑、坚固耐用 ,围池一圈 ,高出地面 60cm,埋入地下 2 0 cm,四角拐弯处成圆…  相似文献   

2.
唐志勇 《科学养鱼》2006,(10):25-25
鲻鱼(图见彩中插2)是淡水池塘养殖的一种优良的搭配养殖鱼类。2004年我县开始进行鲻鱼、河蟹、草鱼池塘混养技术示范,经两年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一、池塘条件及防逃设施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10亩为宜,池底淤泥厚如超过10厘米,应进行清淤,每亩用茶饼15~20千克或用生石灰1  相似文献   

3.
2019年,作者进行了红螯螯虾池塘养殖试验,试验结论认为,红螯螯虾池可混养或套养河蟹和青虾[1],2020年,作者再次进行了红螯螯虾池混养河蟹、青虾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两年试验池塘各一口,坡比1∶2,淤泥15~20 cm,防逃护板、增氧设施、进排水系统完备,水源水质符合GB ...  相似文献   

4.
青虾与河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饲料,在基本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获得虾、蟹双丰收,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一、池塘准备1.池塘选择 实行虾蟹混养的池塘,面积5亩~10亩,水深1.0m~1.5m,塘埂坡度1∶3左右,不渗不漏,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体溶解氧丰富,无工业或生活污水污染。2.清塘消毒 要求养殖池塘清除过多的淤泥,冬季经阳光曝晒,放养前半个月至一个月用生石灰75kg/亩~100kg/亩化浆或漂白粉20ppm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野杂鱼,改善池塘底质。3.防逃设施 池塘四周做好防逃设施,一般用高0.5m的铝…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小龙虾多种养殖模式的尝试,尤其在小龙虾与河蟹套养模式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养殖的效果,现将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池塘条件养殖河蟹套养小龙虾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面积以3335-6670m2为宜,长方形,水深1~2m。池底和池壁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冬季对池塘清除淤泥和干池冻晒,然后用生石灰90~120kg/667m2清塘处理,池内注水10cm,将生石灰化浆后趁热全池遍洒,彻底杀灭病原菌、寄生虫类及敌害生物。2防逃设施在池塘四周设防逃墙,以免敌害生物进入和河  相似文献   

6.
正青虾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池塘、河沟,是我国淡水水域中最主要经济虾类,其适应性强,食性杂,繁殖力强,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市场价格高且稳定。河蟹养殖池塘冬季和夏季套养两茬青虾能降低单养河蟹的风险,显著提高养殖效益。1池塘条件水、电、路、防逃等设施配套齐全,蟹池面积0.667~2hm2,有效水深1.6m,淤泥小于15cm,池底平坦,呈锅底洼型,并向出水口端倾斜,比降为0.5%左右,在出水口端占1/5池塘面积下挖  相似文献   

7.
张刚  张祥 《水产养殖》1998,(6):10-10
1地糟的选择、建设与防达设施1.l池塘的选择池塘应选在水源较好,远离公路的地方,以弱碱、少把沙为好,面积在4~6亩,他深叩~100厘米,水深40~50厘米。1.2池塘建设池塘四壁要用土夯实、加固,底部需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10厘米,过排水方便,进水口处的深度高于出水口处。1.3防逃设施池塘四周用聚乙烯网片防逃,网片要埋入上深助厘米,高于水面。2情话与肥水2.l清塘干法清塘,每亩地用生石灰75千克,加水溶化,趁热向塘中均匀泼洒;带水清塘,也可用浓度为20X10-’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清塘后一个星期向塘中注入新水,新水要过滤,…  相似文献   

8.
正一、材料与准备1.池塘基础条件(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为20亩/只,池深1.5米,水深1.2米,池塘坡比1∶2,池底平坦,淤泥保持15厘米左右,设置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池塘四周用防逃膜围好防逃墙,四角围成圆弧形,防逃膜埋入土下20厘米,高于塘埂30厘米,并用钢  相似文献   

9.
<正>河蟹养殖技术日趋成熟,但仍需不断总结经验,让更多养殖户学习借鉴,以达到高产高效。2016年建湖县建阳镇渔业科技入户,很多示范户都取得了高产高效,现将示范户一年来的成功经验做一总结。一、塘口条件塘口面积100亩,水深1.5米,池塘四周设有防逃网,高度0.8米,配套有增氧机,水源为潮河水。二、清塘消毒冬天干塘后清除杂草和池底淤泥,加固池埂,同时对池塘四周防逃设施进行严格检查,发现破损及时修复。冬  相似文献   

10.
<正>为满足泥鳅人工养殖需要,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泥鳅亲本培育和规模化泥鳅繁殖技术的探索和研究,现将相关技术与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亲本引进与强化培育(1)池塘选择与清整。根据泥鳅生活习性,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的土池作为亲鱼培育池。塘口设计为狭长形,长×宽×高=120米×25米×1.2米,池塘坡比为2∶3的标准化池塘。池底平坦,底部淤泥控制在15~20厘米,并在坡的基部绕池塘四周设置防逃网。防逃网嵌入土中30厘米,每隔3米用水泥桩固定。放养前2周,每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