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近年来,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致使鱼类养殖面积日渐减少。为稳定和发展罗非鱼养殖业,充分利用养殖水体,2006年,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水产养殖大 相似文献
3.
鳜鱼,俗称桂花鱼。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鱼池中套养鳜鱼,可增加名优鱼类养殖比重,丰富水产品市场。我场在1999年池塘网箱养殖罗非鱼的基础上,于2000年进行了套养鳜鱼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池塘为萌山水库管理处鱼种场6排1号池,面积6亩,水深2.6m,水质好,水源充足。 2.试验网箱为双层聚乙烯网,网箱规格2m×2m×l.8m,网目2.5cm,共8个网箱,分两排放入池中,排距20m,箱距2m,两排网箱间配置3kW叶轮式增氧机一台。 3.苗种放养 (l)鱼体消毒。所有鱼种放养时…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是我国引进推广比较成功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已把实施罗非鱼产业化开发项目作为政府的一个工作重点来抓。由于罗非鱼养殖规模的迅速发展,其越冬苗种的需求增大、种质退化、全雄率不高等矛盾日益突出,其成鱼早熟、过度繁殖,使得大量低值幼鱼争夺饵料生物和养殖空间,严重影响成鱼的产量、品质(规格不整)和养殖效益的提高。在罗非鱼养殖池塘,通过投放部分摄食鱼类的凶猛鱼类,如杂交鲶、乌鳢、加州鲈等,以控制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并将其转化成高档经济鱼类,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一、池塘准备1.池塘条件 首先是水… 相似文献
5.
6.
7.
8.
9.
红罗非鱼(RedTilapia)又称红鳓鱼、红吴郭鱼、彩虹鲷,因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个体大,体腔无黑膜,蛋白质含量高,且生长快,产量高,适合小规模农户养殖,效益好,亦颇受消费者喜爱。为探索其养殖技术,2000年我们进行了红罗非鱼养殖试验,现将有关技术措施和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6亩,池水深度保持在1.5m,水质清新,池塘底泥厚为30cm,备用机井一眼,注排水方便,此池配有3kW增氧机1台。2.清塘与施肥:2000年5月20日,用生石灰175kg/亩清塘,7天后加水75cm。由于…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自然环境限制,罗非鱼在银川地区只有每年5月20日~10月10日期间可以在自然条件下正常生长,其余时间需在有保温、加温设施的环境中才能存活(银川地区尚无温泉渔场)。个体大于150g的罗非鱼背棘在活鱼运输中相互刺伤鱼体,形成病灶,使得罗非鱼长途运输中成活率低。本地区罗非鱼市场售价高,在养殖生产中,它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养殖品种之一。三年来,笔者利用池塘设置小网箱养殖罗非鱼,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管理方便,尤其是可随时根据市场需要适量上市,并在不影响池塘中其他养殖品种生长的情况下,亩均增利1000元…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探索池塘养殖高产高效模式,南昌市水产养殖场于1998年开始在该市桃溪队进行池塘网箱养鳝套养夏花鱼种试验,经过几年的摸索,科学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2000年6月至2001年1月一个生产周期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是适宜高密度人工养殖的热水性鱼类,也是目前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由于广东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其罗非鱼养殖产量一直居全国之首,尤其是茂名市近年来养殖罗非鱼发展迅速,2005年养殖产量达15万多吨,成为全国罗非鱼养殖出口的优势区 相似文献
14.
小体积网箱养殖罗非鱼,具有养殖密度大、管理方便、鱼体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是进行罗非鱼养殖的一种较好的方式。一、小体积网箱的结构小体积网箱一般由箱体、箱盖、饲料盘、投饲管、框架等几部分组成。网箱规格有1.0m×1.0m×1.1m、1.5m×1.5m×1.1m、2.0m×2.0m×1.1m等几种,箱体入水体积一般为1m3~4m3。网箱由聚乙烯网片缝合或由尼龙线编织而成,网目大小一般在2.0cm~2.5cm以上。箱盖由不透光的合成纤维布制成,其主要作用是阻止阳光直接进入网箱内,不使罗非鱼发现网箱上方有运动物,以及避免鸟类的袭击等,在实际生产中也有不用遮… 相似文献
15.
彩虹鲷又叫红罗非鱼、红吴郭鱼,属鲈形目、罗非鱼属,是属内种间杂交培育出的优良养殖新品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溶解氧等特点,是市场上的畅销产品。为调整当地养殖品种,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探索彩虹鲷养殖技术,2002年5月~10月,山东省平邑县水产局在大涝泉水库进行网箱养殖彩虹鲷高产试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水库条件大涝泉水库位于平邑县南部山区,面积450亩,水深7m~10m。选择在水库北部库湾处设置网箱,该处背风向阳,水面开阔,水位稳定,水质清新,水体溶解氧丰富,pH值7.2~8.0,水深4m~5m,且不易受洪水冲击。二… 相似文献
16.
鱼池设置网箱养殖黄鳝,能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具有投资少、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是目前增加池塘养殖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一、黄鳝的主要生物学特性黄鳝为底栖性鱼类,多生活在湖泊、塘堰、河道、沟渠、稻田及池沼中的底部,其适应能力较强,但以腐殖质较多的泥底、偏酸性水域最为适宜。黄鳝性喜穴居生活,通常昼伏夜出,冬季有“蛰伏”习性,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便进入洞穴冬眠,立春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又出穴活动和觅食。黄鳝生存的水温范围4℃~40℃,最适生长水温为15℃~28℃。黄鳝能用口腔咽腔及表皮直接呼吸空气,对低溶解氧的耐受… 相似文献
17.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属鲈形目,罗非鱼属,是属内种间杂交育出的新品种,属热水性鱼类。2000年作者利用浙江省温岭市的2家闲置鳗场进行彩虹鲷高密度养殖试验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条件本项目实施地点选择在温岭市岙环镇池头村和古岭下村两家闲置鳗场内,两鳗场共有养鳗池27个,计15.3亩,平均水深0.8m,水源:古岭下村鳗场利用水泵提取井水进行养殖;池头村鳗场引用水库渠道水自流入池。我们分别在两鳗场随机选择3口水泥池作为试点池,古岭下村鳗场(简称1号池)面积420m2,池头村鳗场(简称2、3… 相似文献
18.
加快渔业无公害建设步伐,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已成为当前渔业生产发展的当务之急。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水产局于2004年初承担了“罗非鱼无公害养殖技术”项目,且实施效果达到了立项标准要求。现将罗非鱼无公害养殖技术总结报告如下:一、产地环境和池塘条件项目实施地点在德州市德城区科技示范基地,该基地处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光照充足、生态环境良好的城郊,场内和周边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等污染,占地总面积1000亩,其中鱼塘水面积450亩,生产规模集中连片,养殖水源以地下水为主,引黄河水为辅,水质良好,无污染,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