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岭细鳞鲑属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陆封型冷水鱼类,是一个名贵的水生种质资源,仅分布在秦岭地区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渭水河、子午河的上游的山涧溪流之中,1998年被列人国家II级野生保护动物(易危),由于环境破坏、滥捕等因素,导致秦岭细鳞鲑资源急剧衰退,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2.
正秦岭,中国地理学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与黄河支流渭河的分水岭。在秦岭的绵绵群山峡谷之中,发育了若干大大小小的河流,秦岭细鳞鲑便生活其中。秦岭细鳞鲑系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鱼类,是第四纪冰期从北方迁移的孑遗物种,属冷水性鱼类。受气候环境变化,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影响,现存的秦岭细鳞  相似文献   

3.
薛成杰 《中国水产》2011,(10):32-33
秦岭细鳞鲑,属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陆封型冷水鱼类,是一名贵的水生种质资源。中国特有物种,分布于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清水河、子午河的上游的溪流中。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秦岭细鳞鲑个体生物学参数,探讨其个体小型化现象,分析了1991~1992年在秦岭黑河流域采集的178尾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生物学数据。结果显示:秦岭细鳞鲑体质量为39.84 ± 68.33 g,体长(L)-体质量(W)关系式为:W = 3×10-5 L2.9105,R2 = 0.982,雌雄性比为1:1.44。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表明:雌、雄秦岭细鳞鲑的肥满度、比肠长、脏体比、腹腔脂肪指数等四个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1991~1992和2014年在黑河流域调查采集的秦岭细鳞鲑数据,发现平均体质量和100 g以下个体所占百分比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现有关于秦岭细鳞鲑个体小型化的报道,本研究认为秦岭细鳞鲑个体小型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为中国所特有物种,仅分布于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湑水河、子午河上游的溪流中。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生存环境和鱼类产卵场所受到破坏,自然繁殖受到影响,秦岭细鳞鲑资源量急剧减少。为保护秦岭细鳞鲑种质资源,恢复种群数量,张家川马鹿秦岭细鳞鲑驯养繁殖场自2013年开始进行人工驯养繁  相似文献   

6.
正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俗称花鱼、五色鱼、梅花鱼,隶属鲑形目、鲑科,为我国特有种,系局部分布的陆封型冷水性鱼类,是分布在鸭绿江水系的细鳞鲑的亚种。秦岭细鳞鲑分布范围极为狭窄,栖息水域条件严格,天然种群稀少,仅分布于秦岭太白山峰东麓的黑河、北麓的石头河、南麓的湑水河和太白河、陇县的千河支流及甘肃渭河上游及支流。秦岭细鳞鲑具有自然生境条件要求苛刻、性急  相似文献   

7.
<正>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隶属于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鲑亚科(Salmoninae),俗称梅花鱼、五色鱼、太白雪鱼,是典型的陆封型冷水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鲑科陆封型冷水鱼类[1-3]。目前主要分布在渭河上游的南侧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湑水河、子午河上游的溪流中。1988年我国将其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石头河水产养殖场2012年开展秦岭细鳞鲑人工驯养繁殖试验,对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甘峪河秦岭细鳞鲑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下称"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评析保护区成立5年来的保护效果;在保护区内海拔每升高100m设定1个样点,共计10个样点,采取电捕法分别于2011年5月和2016年8月在各样点进行采样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impson指数(D′)分析鱼类多样性,采用Pinkas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研究鱼类物种优势度。结果表明,保护区鱼类组成单一,仅2目3科3种鱼类。鲤科、鲑科和鳅科鱼类各1种,拉氏鱥(Phoxinus lagowskii)为主要种,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为一般种,岷县高原鳅(Triplophysa minxianensis)为少见种。两次调查中,拉氏鱥分别占73.76%和71.73%,秦岭细鳞鲑分别占21.63%和26.18%,岷县高原鳅仅占4.61%和2.09%。较低的鱼类物种多样性指数反映出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简单、脆弱,极易受外界干扰。两次调查共捕获161尾秦岭细鳞鲑,均重(16.6±17.1)g,最大个体重仅81.5g。2016年采集标本的最大个体重和均重均小于2011年。保护区成立5年后,重点保护鱼类秦岭细鳞鲑占比增加,鱼类多样性指数有所升高,反映出保护区对该鱼种的保护效果显著。保护区内秦岭细鳞鲑个体呈明显小型化,岷县高原鳅的资源量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有关文献中曾提到秦岭南麓的秦岭细鳞鲑可能是人为引进的。2004年3月,笔者在周至县老县城村意外地得悉一些关于引进细鳞鲑的线索,随即走访了当地几位年长者,了解到当年将细鳞鲑从黑河(渭河支流)运至湑水河(汉水支流)的当事人(背鱼人)的有关信息。于2006年10月访问了目前唯一健在的这位当事人。一、从黑河向湑水河引进细鳞鲑的过程据当事人宋时舜谈:大约在民国27年或28年五、六月间(1938年或1939年),他与宋孝都、吕宝恒三人用漆桶将细鳞鲑从黑河支流鱼肚河中捞出,经松盘沟运至老县城附近的湑水河中(见图1)。当时宋家住在老县城村(当时为佛坪…  相似文献   

10.
细鳞鱼又名细鳞鲑、秦岭细鳞鲑,属鲑形目、鲑科、细鳞鱼属,是冷水性的稀有珍贵鱼类,在中国淡水鱼类区系分类中属北方山地类群.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级别Ⅱ级,是吉林鸭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的五种冷水性鱼类(细鳞鱼、石川氏哲罗鱼、鸭绿江茴鱼、东北七鳃鳗、花羔红点鲑)之一.目前已濒临灭绝,亟待采取措施加以增殖与保护.  相似文献   

11.
光照、底质颜色是影响鱼类行为、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探究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稚鱼对光照及底质颜色环境偏好,本研究以秦岭细鳞鲑子代为实验鱼[平均全长为(3.31±0.67) cm;平均体重为(0.42±0.18) g]开展了秦岭细鳞鲑稚鱼对底质颜色、光照强度及光照颜色的选择行为。结果显示,秦岭细鳞鲑稚鱼个体与群体均对黑色底质偏好明显;个体对3种光照强度(弱光区为1~5 lx,过渡区为5~10 lx,强光区为10~25 lx)均无明显趋向性(P>0.05),而群体对强光(10~25 lx)有明显趋避性;在相同光照强度(1~3 lx)下,个体对4种光照颜色(黄、红、绿和蓝)无明显趋向性(P>0.05),而群体对绿光有明显趋避性(P<0.05)。秦岭细鳞鲑个体和群体对光照强度和光照颜色的差异性表现可能与其信息传递特征或环境反应机制不同有关,而个体和群体均偏好黑色底质,其偏好光照强度为1~10 lx,对绿光具有趋避性,这可能与该物种生活环境特征相关。本研究结论可进一步为秦岭细鳞鲑苗种培育和增殖放流环境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野生细鳞鱼池塘驯养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细鳞鱼,又称细鳞鲑、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pallas)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ei)、细鳞鱼属。中国仅1属1种,是一种名贵的鲑科陆封型冷水鱼。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已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细鳞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图门江、鸭绿江、松花江,向西经辽河、滦河、秦岭直至额尔齐斯河。近几年来,细鳞鱼资源急剧衰退,已濒  相似文献   

13.
马克勤  马颖琪 《河北渔业》2011,(11):37-38,60
为实现秦岭细鳞鲑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阐述了张家川县秦岭细鳞鲑渔业资源现状,分析了制约养殖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保护细鳞鲑资源、促进资源恢复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细鳞鱼是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在鱼类学和动物地理学上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细鳞鱼生长快,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有防止血栓、加快伤口愈合之功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一、细鳞鱼生物学特征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 Pallas),又称细鳞鲑,秦岭细鳞鲑、鲑形目、鲑科、细鳞鱼属,  相似文献   

15.
秦岭细鳞鲑PIT标记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秦岭细鳞鲑是中国特有的冷水性鱼类,属于鲑科,细鳞鲑属,由于分布范围狭窄、天然种群稀少,加之近年来栖息地环境日益退化,分布区域缩小,已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本实验对452尾秦岭细鳞鲑进行PIT标记,记录体长、体重和体高等生长参数,对标记鱼建档跟踪,方便后期开展亲鱼选育和种质恢复研究。通过一周观察,共收集到脱落芯片3枚,死亡2尾,对比2014年标记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合适的标记部位和科学的标后管理,脱标率最低,对标记鱼肌体伤害最小。  相似文献   

16.
<正>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是鲑科鱼类中数量较少的陆封种类之一,生活在水质清澈、水流喘急的山涧溪流,一般个体在1kg~2kg,最大可达8kg。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的黑龙江流域、鸭绿江、图们江、辽河上游,在陕西的秦岭和河北北部(白河上游和滦河上游)也发现了细鳞鲑,距离北京最近的产卵场是在白河上游。由于多种原因,细鳞鲑在全国各地的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  相似文献   

17.
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pallas),隶属于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cdeir)细鳞鱼属,又称细鳞鲑,秦岭细鳞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分布于河北省北部小滦河上游的细鳞鱼是我国现存细鳞鱼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细鳞鱼保护工作,省市县业务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划定了细鳞鱼自然保护区,并于2002年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细鳞鱼繁育场一处,重点开展人工繁殖细鳞鱼的工作,几年来已累计向小滦河放流人工繁殖细鳞鱼苗15万尾,对细鳞鱼的增殖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雨文 《内陆水产》2005,30(12):8-8
国庆前夕,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定西首个市级自然保护区——漳县秦岭细鳞鲑保护区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19.
野生细鳞鱼池塘驯养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细鳞鱼 ,又称细鳞鲑、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lenok) ,为鲑形目Salmoni formes、鲑科Salmonidae、细鳞鱼属。中国仅1属 1种 ,是一种名贵的鲑科陆封型冷水鱼。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已将其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细鳞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图门江、鸭绿江、松花江 ,向西经辽河、滦河、秦岭直至额尔齐斯河。近几年来 ,细鳞鱼资源急剧衰退 ,已濒临灭绝。因而 ,研究细鳞鱼的人工驯养、繁殖 ,继而开展细鳞鱼的人工养殖和增殖 ,拯救这一珍贵物种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题组…  相似文献   

20.
对陕西省适宜秦岭细鳞鲑生存的白云峡河、太白河东和红崖河的秦岭细鳞鲑资源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秦岭细鳞鲑总资源量从多到少依次为白云峡河(4 157尾)、太白河东(1 557尾)和红崖河(963尾).河道单位长度的秦岭细鳞鲑资源量从多到少依次为白云峡河(每100 m 63.37尾)、红崖河(每100 m 8.31尾)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