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 11月 2 1日至 1997年 5月 2日和 1998年 11月 2 4日至 1999年 4月 12日的两次试验结果表明 ,红鳍东方越冬水温较低或日水温差变化较大会影响成活率 ,应控制在 16~ 17℃较好 ,日水温差变化小于 4℃ ,并在自然水温不低于 11℃时就开始升温。体长 10 0~ 150 mm,体重 6 0~ 14 0 g的个体越冬期放养密度为 18~ 30尾 / m3 。饵料中添加维生素 C和 E、“多维”及抗生素等 ,成活率为96 .5% ,日增长体长 0 .2 6 mm,日增长体重 0 .54g。  相似文献   

2.
1993年全国沿海地区暴发病毒性虾病以后,对虾养殖业跌入低谷。为探索新的养殖品种和生产模式,我场于1997年开始进行红鳍东方鲀与日本对虾混养的试验。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并总结出一套养殖技术。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池塘选择 池塘位于中低潮区,地势平坦,潮流通畅  相似文献   

3.
采用网箱养殖四年的红鳍东方鲀经过人工促熟、人工催产、人工采卵和人工授精,孵化后取 10万仔鱼进行人工培育试验,经 50d培育,培育出平均全长为40.69mm,平均体重为1.78g的鱼苗3万尾,成活率约33.33%。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的试验情况,获受精卵60万粒,孵出仔鱼38.3万尾,孵化率为63.8%;在290m~3水体中经40天培育出平均全长27mm的鱼苗112435尾,育成率平均为29.4%。文中对温度、光照、密度、饵料、病害等主要环境因子对育苗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采用网箱养殖四年的红鳍东方鲀经过颗粒状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素(LH-RH)的植埋,促使性腺成熟,再通过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大麻哈鱼脑垂体混合液诱导排卵,采卵后进行人工授精,得到红鳍东方鲀受精卵,孵化后得到红鳍东方鲀仔鱼。  相似文献   

6.
网箱养鱼对水域所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鱼的排泄物污染,二是剩余饵料造成的污染。通过对红鳍东方进行音响驯化,研究了解决剩余饵料对水域污染问题的方法,并求得了鱼类生长(体长与体重)与摄食量之间的关系曲线,从而达到减少剩余饵料沉积量,科学制定投饵量,指导网箱养殖红鳍东方快速、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红鳍东方鲀链球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发病情况 在我国,养殖红鳍东方鲀链球菌病最早于2000年春季在大连确认于室内水槽越冬养殖1龄鱼。尔后,在大连,陆续于2002年春季发现于室内水槽越冬养殖1龄鱼和2龄鱼,并发现于室内水槽培育1月龄稚鱼,于2002年夏秋季发现于海面网箱养殖1~3龄鱼,于2002年秋季发现于池塘培育出池后转放到海面网箱暂养的当年鱼,  相似文献   

8.
红鳍东方鲀开口饵料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择水产育苗常用的幼体开口饵料──小球藻、轮虫、卤虫幼体、蛋黄对初孵红鳍东方进行开口饵料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用小球藻和轮虫混合投喂效果最好,其余依次为轮虫、卤虫幼体、蛋黄。  相似文献   

9.
红鳍东方鲀苗种运输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河鲀养殖的成败。本文从鲀苗运输前的准备,到采用尼龙薄膜袋、大容量桶充氧运输和活水船运输等方法,介绍鲀苗的长途运输技术,以提高鲀苗的运输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具有杂交优势东方鲀苗种,开展了双斑东方鲀与红鳍东方鲀杂交组、对照组人工繁殖及育苗;正交组(SH)、反交组(HS)胚胎发育观察;杂交组、对照组幼鱼耐高温试验。结果表明:正交组、反交组、双斑东方鲀子一代对照组(SB)、红鳍东方鲀子一代对照组(HQ)卵受精率分别为95.6%、93.5%、96.0%、89.5%,受精卵孵化率分别为92.2%、80.6%、89.4%、79.9%,室内育苗成活率分别为28.4%、18.7%、27.5%、19.2%;正交组(SH)池塘生态培育成活率为18.3%;在18.0~20.0℃水温条件下,正交组(SH)受精卵经132 h孵出仔鱼,反交组(HS)受精卵经164 h40 min孵出仔鱼;在28.0~35.0℃水温条件,反交组(HS)、对照组(HQ)幼鱼不能存活,正交组(SH)、对照组(SB)幼鱼正常生长;杂交子代生物学特性与母本相近,正交组(SH)可在福建、广东、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自2001年接触红鳍东方鲀育苗养成以来,对养殖各阶段的管理投喂方式特别是越冬期间配合饲料投喂进行了初探,总结如下,给广大同行提供参考。红鳍东方鲀的人工养殖(北方)我们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当年6-7月份(全长30毫米以上的幼鱼苗)至10-11月份越冬入室前的养殖。第二阶段:室外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室内水泥池与海水池塘培育相合的方法,使用幼体9.86×105尾,经过60天的培育,共育出红鳍东方鲍鱼苗6.2×105尾(平均全长4.0cm),出苗率高达62.9%.  相似文献   

13.
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俗称河豚、黑艇巴,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卵巢、肝脏和血液有毒。近年来,我国沿海已开始养殖,产品主要出口日本,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鱼种之一。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养殖环境 养殖海区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大于 4 mg/L,无污染源。混浊物多、透明度低的海区,鱼类援食不足,残食现象严重,死亡率高,因此,透明度7~8m以上为好。流速以 0.1m/s为佳,流水太快会阻碍鱼体随意游动,不利于鱼类生长,流速太慢易患寄生虫。2养殖方式 目前,红鳍东方鲀的成鱼养殖方式主要有网…  相似文献   

14.
<正> 1 口白病此病于1981年前后首次在红鳍东方鲀养殖场发现。流行于高温期。患病鱼以0~1龄为主,鱼群持续死亡期长,且死亡率高。是现在红鳍东方鲀养殖中最主要的疾病。症状:鱼感染此病,先是口唇部变黑,然后溃疡、白化,继而露出上下颚的齿槽,呈“烂嘴”状。内部症状为肝脏出血及线状出血痕迹。特别是可以观察到患病鱼特异的狂乱游动行为。  相似文献   

15.
鲍淑丽 《内陆水产》2003,28(9):21-21
红鳍东方在北方又称腊头、河,是名贵高档鱼类,经济价值高,肉味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红鳍东方食性杂,生长快,对温度、盐度、溶解氧等环境条件适应能力强,适合高密度养殖。但是,红鳍东方苗种供应困难。我们通过几年在丰南渤海水产资源增殖站进行实验研究,基本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将经验总结如下。1鱼卵孵化1.1鱼卵选择优质卵卵粒晶莹透明,略带粘性,但卵不互相粘连,在水中呈分离状,劣质卵卵粒暗淡发白,不规则,无粘性,卵在水中以结块形式存在。1.2水质要求采用盐度为25‰~33‰自然海水经过滤,水温18~22℃。1.3孵化工具选用择圆形玻璃缸或…  相似文献   

16.
红鳍东方■人工养殖在我国从 1991年开始试养,到现在已有 9年历史。养殖年产量已达 400吨,预计再过 2~ 3年,养殖年产量可达 1000吨以上,与日本年产量相当。红鳍东方■人工育苗、养殖技术已经成熟,人工养殖在我国已进入商业化阶段,现将人工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红鳍东方■在北方人工养殖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当年 (全长 30毫米以上的幼鱼苗 )6~ 7月份至 10~ 11月份越冬前;第二阶段,从 11月份至翌年 4月份的越冬期;第三阶段,从 4月份至 10~ 11月份的养成期。  一、第一阶段  从当年 (全长 30毫米以上的幼鱼苗 )6~ 7…  相似文献   

17.
暗纹东方(鱼屯)(Fgugu obscurcs)俗称河豚,为江海洄游性鱼类,历誉“鱼中之王”,驰名中外,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随着暗纹东方(鱼屯)在国内养殖的迅猛发展,苗种的运输已成为首要制约其养殖的重要环节。笔者在进行暗纹东方(鱼屯)的研究和开发期间,分别在冬季(1月)和夏季(5月-8月)从江苏与上海11次运输暗纹东方(鱼屯)苗种90310尾到江西省九江市,历经10小时-17小时,成活率57.82%~100%。现将运输结果报告如下,以进一步提高苗种运输成活率及为成鱼的运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红鳍东方鲀是我省沿海常见鱼类,其肉质鲜美。为了扩大海水养殖途径,1991年7月下旬,我们进行了生产性红鳍东方鲀人工养殖试验。一、池塘条件试验地点在丰南县水产资源增殖站对虾  相似文献   

19.
<正> 对鱼类早期发育进行研究,了解其受精率、成活率,为有计划地培育亲鱼和生产苗种均属重要。姜言伟对红鳍东方鲀鱼卵和仔鱼作了细致的观察,但对稚鱼和形态、分类特征尚未报导;柳学周对假睛东方鲀的胚胎仔稚鱼早期发育作过观察,但过于简单。在此基础上,笔者对红鳍东方鲀的早期发育作了较系统的观察。 1 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取自1991年5月22~24日人工授精卵。授精结束,从开始洗卵时起作为胚胎发育的开始时间。将洗干净的卵取少量(约500  相似文献   

20.
<正> 为提高一龄红鳍东方飩的养殖效益,我们在1995年红鳍东方鲀越冬成功的基础上,在1996年的越冬期间,采取了节能控温、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