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缢蛏 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marck)养殖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缢蛏是海水养殖的重要对象。本文围绕缢蛏养殖场地的选择和整建、苗种选择和运输、蛏苗播放、养成期管理及成蛏收获作扼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一、苗种运输 我们每年要从浙江玉环、乐清地区组织大批蛏苗,长途运输蛏苗对运输技术的要求很高。运输蛏苗一般选择3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蛏苗长度1.5厘米以上,在苗种运输之前我们用海水将蛏苗洗清,去除泥土和杂质,装入箩筐内,以保持蛏苗清洁。运输时  相似文献   

3.
徐宗平 《齐鲁渔业》2007,24(1):23-24
缢蛏是广温性生物,栖息于泥沙底质的海滩,在滩面稳定的泥沙、沙泥、软泥质的滩涂上均能生活,以食浮游硅藻为主。缢蛏作为沿海滩涂养殖的主要经济贝类,近年来在我市发展迅速,养殖面积达567hm~2(8500亩)。它具有生长快,易管理,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现将我市缢蛏养殖中苗种运输技术、养殖场地的选择、蛏苗的播放和密度控制、养殖期的管理、敌害防治等5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标武  黄瑞 《水产养殖》2012,33(5):35-37
近江蛏(Sinonovacula rivularis sp.nov.)为一种河口埋栖型双壳贝类,隶属于双壳纲,灯塔蛤科,缢蛏属,为缢蛏属中的一新种.该蛏形似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at),但壳长与壳高之比大于缢蛏,在精子形态[1]、遗传基因[2]上与缢蛏有显著的差异,2006年定名为近江蛏[1].近江蛏具有肉味美、适应低比重,生长比缢蛏快、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其生产性人工育苗已获成功,并在福建省沿海地区推广养殖,具有良好的养殖前景.本文对近年来近江蛏的池塘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推广近江蛏的人工养殖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海门市从 1996年开始大力推广缢蛏养殖技术,近几年发展迅猛,养殖面积从 1996年的 400亩,发展到 1999年的 5 380亩,单产从 1996年的平均 150千克提高到 1999年的 750千克,在沿海地区掀起了养殖缢蛏的高潮。随着养殖生产的发展,单纯依靠采捕野生苗获得苗种的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此,我市从 1998年开始采用半人工采苗技术生产缢蛏苗,亩产蛏苗达到 0.27吨, 1999年 250亩滩涂生产蛏苗 87.8吨,部分缓解了蛏苗短缺的矛盾。本文总结了我市近年来进行的缢蛏半人工采苗技术,供参考。1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略为倾斜的高中潮区…  相似文献   

6.
为了恢复和增殖杂色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资源,2006-2007年江苏省海门市盛洋渔业者限公司组织实施了20hm^2(300亩)杂色蛤滩涂高效养殖项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全市推广滩涂杂色蛤800hm^2(12000亩)。在推广平涂杂色蛤养殖技术过程中,我们着重抓了养殖场地的选择、苗种运输技术、蛏苗的播放和密度控制、  相似文献   

7.
缢蛏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价格适中、人工养殖历史悠久的海产贝类。缢蛏养殖所需苗种大多依赖海区天然苗种,蛏苗资源量日趋紧张。位于晋江入海口南岸的陈埭滩涂历来盛产缢蛏,但近年来受近海水域环境质量下降、气候异常等多种因素影响,蛏苗产量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缢蛏 (Sinonovaculaconstricta)为海产经济软体动物 ,俗称“毛蛏”(本地 )、亦称蛏 (福建 )、蜻 (浙江 )。其肉味鲜美 ,营养丰富 ,除供鲜食外 ,还可加工成蛏干和蛏油 ,畅销国内外。缢蛏在我市沿海滩涂虽也有自然分布 ,但面狭量少。在 60、70年代曾形成过一定的生产能力 ,以后由于长期的只捕不养等原因 ,自然资源日益衰竭 ,基本上形不成产量。为了恢复和增殖缢蛏资源 ,我局组织实施了缢蛏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近 3年的推广 ,到 2 0 0 2年全市 550 0亩适宜缢蛏养殖的淤泥质滩涂基本开发利用。项目完成后 ,年新增缢蛏产量 1 82万kg。我…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沿海地区适宜于养殖缢蛏的滩涂面积广阔,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从浙江调苗到北方养殖,并获得成功。缢蛏的养殖面积逐年增加,苗种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但是由于许多养殖户在长途运苗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运输管理技术和经验,往往运输回来的缢蛏苗种经常出现死亡和养殖成活率比较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缢蛏是我国主要养殖贝类,闽、浙各地仍靠天然苗种养殖,蛏苗的丰歉严重影响了缢蛏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