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石斧是新石器时代最普遍的石器类型,传统观点认为其来自于手斧或砍砸器的演化,但它们之间的时空跨度过大,演化模式和路径还需进一步探讨。通过对石斧的形制、加工技术、器物组合和功能的分析,结合时空背景,试图建立其演化发展序列,结果显示其大体应经历由薄刃斧-斧锛形器-石斧锛-石斧的逐步分化过程,其演化关系并非单线对应,往往呈现树状演化,在时代上存在交叉重叠,空间上存在交流传播。  相似文献   

2.
李聪 《农业考古》2016,(4):129-134
青铜斧、锛、凿作为商周时期常见的青铜器物之一,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20世纪初就有学者开始提出这类器物的重要性,随考古学的不断发展,对其研究亦不断深入。本文纵观整个青铜工具研究的大背景,对学界关于青铜斧、锛、凿的定名、形制、用途、组合等问题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为其深入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福建农业考古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福建地处东南,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青山绿水,适于耕作。早在几千年以前,原始人类就已经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农业耕作的痕迹。近几十年来,全省各地陆续发现出土的许多文物,展示了几千年来福建地区古代农业的一些状况。位于闽江中下游流域的闽侯县昙石山新石器晚期遗址是本省中部地区最有代表性的遗址之一。这里的出土物下层以小型石器如锛、斧等为主,中层则明显增加了石镰、石(蚌)刀、石钺等有关农业生产的工具(图一、1、2、3),都反映了当时该地区农耕的一些情况。与福州毗邻的福清县东张新石器晚期遗址则在石研磨器及烧土中发现了稻草的痕迹,这为闽中地区原始  相似文献   

4.
拾年山遗址位于新余市水北镇境内。遗址为一山岗台地,袁水支流——蒙河水自北向南流经遗址边缘。1986年至1987年,江西考古工作者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师生先后两次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计700平方米,出土了3千余件文物,其中石器达5百余件。石器种类繁多,形制颇具特色,现将石器中有关农业、渔猎工具作一介绍。农业工具均磨制。见有斧、锛、钁、锄、铲、刀、磨盘、磨棒等。斧有的通体磨光,也有的仅磨刃部。分四式。Ⅰ式:长椭体,顶、刃均弧,刃部稍宽,体较厚,仅磨中部及刃部,边缘保留打制面。长9、中厚2.4厘米。Ⅱ式:近长方体,平顶、弧刃,体上薄下厚,仅磨刃部。长10.1、中厚2.1厘米。  相似文献   

5.
说明一、我省所发现的古文化遗址中,除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较多骨、角、蚌工具外,其他遗址出土的多是石质工具。其中与农业有关的锛、斧、刀等,数量较多,形制大致相同,故只将重要遗址出土的农具列出、标明数量、略加说明,并将已发表的资料出处列于目录之后,以供查阅。二、石锛,石斧的用途较广,考古界历来也有争议,尚无定论。我们认为它和原始的“火耕”农业有密切关系(而且其中有一部分是过去定名不妥,实际上是耜锄之类的农具),  相似文献   

6.
肖宇 《农业考古》2016,(4):123-128
史前带柄石锛的出土为讨论石锛的安柄与使用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探索石锛背后的人类行为提供了契机。研究表明,石锛存在多种安柄形态、缚柄技术,并通过安柄形态的变化实现其功能的多元化。石锛包涵一套使用方式各异的精细木加工工具,分别类似于锛子、偏刃斧、扁铲、凿子和刨子。史前木加工工具和木加工技术的发展,源于人类对木资源开发利用的诉求,尤其是木结构建筑的资源需求,这也是石锛的功能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凸形石器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凸形石器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吉怀凸形石器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是经常见到的一种原始的生产工具。所谓凸形石器,这里主要指的是有肩石铲和有肩石斧两种,有人称的石镐、石铖、石锄、石犁,也属于凸形石器范畴,通常又把这种石器叫做梯形石器或双肩石器。实际上,...  相似文献   

8.
对已公布的关于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材料和数据进行综合梳理,可以发现:一方面,诸多材料指向这一时期以渔猎采集而获得的野生动植物是原始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而栽培植物与家养动物在先民食谱中的比重则较低,揭示出农业生产出量较少;然而另一方面,在各遗址出土的遗存中用于农业生产、收获、加工的石器农具又占据很大比重,揭示出先民对农业较多的劳动量投入。本文参考聚落考古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上述投入与产出的矛盾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人类生理性特征要求其追求定居的生活方式,在可利用资源短缺的条件下,以对农业投入更多的劳动量获取较少产出,以弥补渔猎采集的食物不足,并换取迁徙行为带来的巨大社会成本,是原始人类斟酌权衡后的一种理性选择。同时,这一理性选择对原始人类的文明化进程产生了极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侯起秀  张华民 《农业考古》2000,(1):212-214,219
一、原始提水技术的发展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远古时期,人类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因此,取水的历史和人类生存的历史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取水能力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标志。 1.濒河而居时代 远古时期,古人濒河而居,地表水是人类的主要水源。最原始的取水工具是人自身的手、嘴等人体器官,取水的能量来自人体,取水的高度可看作0米。总之,这一时期,从取用水的角度看,人类与其他动物没有什么差别。 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开始使用原始的取水工具。起初是自然的没有加工的凹形石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石斧初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引言生产工具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石器是原始社会的主要生产工具,是人类劳动手段的遗物。石斧是石器生产工具的大宗,它在史前时期的社会经济、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指出:“要认识已经灭亡的动物的身体组织,必须研究遗骨的构造;要判别已经灭亡的社会经济形态,研究劳动手段的遗物,有相同的重要性。”考古界对石刀、石锛和石器制作工艺等已有很好的研究,对石斧虽有所论述,但没有进行系统研究,对它的定名、  相似文献   

11.
小河西文化是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较早阶段的文化遗存。通过对小河西文化的气候与环境、聚落、生产生活工具、动植物遗存和原始农业的分析来看,小河西文化的生业模式以渔猎采集为主,辅之以简单的农业为补充,其原始农业已经处于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是史前海岱地区最早进入农业社会的地区,新石器时代黄河三角洲先民获取食物的方式主要有农作物种植、采集、家畜饲养、渔猎等。自后李文化至北辛文化时期,采集、渔猎经济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至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和以猪为主的家畜饲养业在生业方式中的重要地位才真正确立起来,采集、渔猎退居次要地位。这种生业模式是受史前黄河三角洲资源丰富但承载力有限的自然环境决定的,这种状况也使得史前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城和文字等因之产生,催生了海岱地区最早的文明。  相似文献   

13.
以珠江三角洲文化历史与社会现实为背景,考察了珠三角地区休闲体育文化的形态结构,分析了珠 三角地区休闲体育文化的时代性与先导性、多元性与世俗性、继承性与开放性、消费性与商业性、地域性 与民俗性等特点。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休闲体育文化发展创新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路径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珠三角地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珠江三角洲农田植被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动态,为区域的碳循环研究和农田生态健康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珠三角农作物产量及其经济系数、平均含碳量与果实含水率等数据,运用碳储量模型估算1993-2010年珠江三角洲农作物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变化。【结果】珠江三角洲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从1993年的5.71×10^6和5.70t/ha,下降到2010年的2.83×10^6t和4.00t/ha。在珠三角洲各市中,佛山和中山的碳储量下降趋势最显著,而广州和佛山的碳密度下降趋势最明显。2010年,肇庆的碳密度(3.09t/ha)最高,珠海(2.86t/ha)次之,深圳(0.49t/ha)最低,其余7个城市的碳密度为0.80~3.00t/ha。水稻、甘蔗和蔬菜是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储量构成中占比例最大的农作物,甘蔗(13.92t/ha)的平均碳密度最高,水稻(3.76t/ha)次之,蔬菜(0.63t/ha)最低。近年来珠三角农田植被中蔬菜所占比例增大,故与邻近区域相比其碳密度较低。【结论】珠江三角洲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面积下降和种植结构变化是导致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密度的下降则与种植结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计算和分析2009年珠三角城市群生态足迹。[方法]以珠三角9个市为研究区,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2009年珠三角市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进行计算,定量分析珠三角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珠三角城市群除了建筑用地和林地稍显生态盈余外,其他4种土地类型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特别是可耕地和化石燃料用地,存在明显的生态赤字。[结论]珠三角生物资源消费水平和能源消费水平较高,应采取多种措施减少生态赤字,以使得发展方式向更加可持续性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6.
在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模式的基础上.于2010年3-6月对比研究了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主养对象的低盐度土池混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A(Carassius aurat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  相似文献   

17.
王成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54-19156
在介绍珠三角地区概况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其中,从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技术政策优势3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从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产业规模和从业人员文化素质4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劣势;从潜在客户市场、政策环境和市场支持3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机遇;从理念因素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威胁。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珠三角地区电镀厂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珠三角地区电镀厂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风险情况。[方法]采集珠三角地区不同电镀厂的土壤样品,采用BCR提取法测定土壤样品中Pb、Zn、Cu、Cr、Ni等重金属元素4种形态的含量,评估珠三角地区电镀厂重金属的浸出风险。[结果]珠三角地区电镀厂土壤污染的主要重金属类型为Cr、Zn、Cu,Pb和Ni的污染较小。珠三角地区电镀厂土壤中Zn、Cu、Cr的风险非常高,土壤条件若有改变就会带来重金属的浸出。场地1土壤样品中Zn、Cu、Cr严重超标;场地2土壤样品中Cu和Cr严重超标;场地4土壤样品中Zn严重超标;场地5土壤样品中Zn、Cu、Cr属于重污染;场地6土壤样品中Zn、Cu、Cr、Ni严重超标。[结论]该研究可为珠三角地区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比较珠三角与“9 2”省区优势农产品的发展优势及区域布局特点,从比较优势理论上阐述珠三角优势农产品发展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9 2”省区优势农产品合作发展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对1986—2009年间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发现在不考虑结构变化的情况下三个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与实际生产总值之间都不存在线性协整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存在能源消费总量与实际生产总值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将会影响经济增长,而珠三角只存在实际生产总值到能源消费总量的单向因果关系,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不会影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