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寄生虫病是由体内或体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有些寄生虫病的宿主是一种动物,有些寄生虫病的宿主是多种动物,有些寄生虫病还可感染人,即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一、寄生虫病的危害1.损伤宿主的器官和组织。寄生虫在动物体内或体外寄生时,均会对相应器官、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并使其功能降低。一般体外寄生虫损害动物皮毛,体内寄生虫损害机体内部脏器。  相似文献   

2.
正1寄生虫病分类按寄生虫的寄生部位可分为内寄生虫病(如肠道线虫病、肺线虫病)和外寄生虫病。按感染途径可分为土源性寄生虫病,这种寄生虫不需要中间宿主,动物源性寄生虫病,这种寄生虫往往需要中间宿主。按生物分类将寄生虫病分为蠕虫性、原虫性、蜘蛛昆虫性寄生虫病。2流行方式2.1感染途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患病或带虫畜禽进行传播,它们的血液、粪便及其他分泌物带有虫卵或幼虫,排到外界的寄生虫虫卵、幼虫通过一定的途径侵入新的宿主,动物与动物的直  相似文献   

3.
<正>在现代养猪产业中,猪的寄生虫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寄生虫病一般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种,寄生虫对于猪的发育和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本文,将着重对猪的体外寄生虫病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1猪体外常见寄生虫病在猪体外常见的寄生虫有跳蚤、蚊子、猪虱和苍蝇等。一般来说,猪寄生虫病与季节有一定的关联,在夏季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蚊虫和苍蝇大量繁殖,所以在夏季一般是猪寄生虫病爆发  相似文献   

4.
<正>牛羊感染寄生虫多数与养殖环境有关系,养殖环境是寄生虫传播的中介,某些吸血昆虫是寄生虫病的传播媒介。寄生虫病感染不利于牛羊的健康生长,还会给养殖人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养殖人员要重视寄生虫病的防治。在科学制定寄生虫病防治对策之前,需要对牛羊寄生虫病有个基本了解。牛羊常见的寄生虫病类型较多,如蠕虫病、焦虫病、外寄生虫病等,这些寄生虫病会给牛羊的生长造成较大影响。寄生虫属于一种动物,会暂时或永久寄生在宿主体内或体外,通过寄生达到获取营养的目的,寄生虫可直接吸取牛羊生长所需的营养,使牛羊生长因所需的营养减少而消瘦。  相似文献   

5.
<正>猪寄生虫病是最常见的疾病,对于养殖业危害最大,寄生虫会严重影响猪的身体健康,导致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甚至出现死亡,同时也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对于养猪业而言,加强对常见的寄生虫病的防治至关重要。1常见的寄生虫病猪常见的寄生虫主要有4种,不同寄生虫导致病情各不相同,其患病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对于猪寄生虫病的防治,要充分了解不同寄生虫病情的状况。棘头虫病。这类寄生虫的经常出现的部位是猪  相似文献   

6.
猪寄生虫病大体分为体表寄生虫病和体内寄生虫病,不论体表寄生虫还是体内寄生虫对猪都有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生产性能下降、痒、脱毛、异食等临床表现,常给养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寄生虫对动物造成危害,对动物寄生虫驱虫时机的选择及用药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本人谈几点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羊寄生虫病是由寄生于羊体的各种寄生虫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患羊多瘦弱,偶见死亡。感染寄生虫的羊只体质下降,抵抗力低,易继发感染或并发感染传染病。随着气候转暖、湿度增大,羊寄生虫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生产中应引起高度重视。1寄生虫防治分类根据羊场寄生虫病发生情况,可将羊场寄生虫病防治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寄生虫病防治模式,另一种是寄生虫病程序化防治模式。养羊场可根据这些防治模式制订适合自身的防  相似文献   

8.
正寄生虫病是各类家畜的常见病,牛羊感染寄生虫病影响生长发育,降低饲草料的利用转化率,寄生虫病在牲畜间寄生传播各类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造成牲畜消瘦和死亡,影响养殖收入。1寄生虫分类牲畜寄生虫按寄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大类。体内寄生虫主要指寄生在家畜体内脏器的肝片吸虫、肺丝虫,胃肠道的线虫以及寄生在血液的牛焦虫原虫等代表性寄生虫。体外寄生虫:寄生在家畜体外的寄生虫主要指,疥癣病、疥螨、牛皮蝇、硬蜱、羊虱、蛆虫等。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对家养畜禽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展开,兽医寄生虫学,或称兽医寄生虫病学,或称兽医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学方面的研究及其应用,在四十多年中,进行了大量工作。(许绶泰、吕文顺:《家畜寄生虫病》,见《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四十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主编,1990年,253~266页)最  相似文献   

10.
寄生虫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全国人体寄生虫的调查,我国人群寄生虫总感染率高达62.6%。近10年来,防治规划外人体较为罕见的寄生虫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由于一些临床医师对动物寄生虫不熟悉和接触罕见寄生虫病也较少,故临床上误诊病例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对已经报道的6种动物寄生虫侵入人体所致的误诊病例进行剖析,为同道正确诊断寄生虫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山西黄土高原地区羊消化道主要寄生虫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该地区,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可达100%,且常为数种寄生虫混合感染,有的虫种感染强度最高达8 000条/只。依据此次寄生虫病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寄生虫病流行特点和防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羊群寄生虫病控制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多数寄生虫病常为慢性疾病,不像传染病那样传染迅速和发病明显,造成的损害不如传染病表现剧烈,往往被人们忽视或重视不够,而疏于防治,从而造成较大的损失。猪寄生虫病是猪三大类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之一,常见的寄生虫按照寄生部位不同分为外寄生虫和内寄生虫;按照  相似文献   

13.
1寄生虫病种类教科书中对寄生虫病的划分大多按照寄生虫的种属进行分类,但生产中限于养猪人员的专业层次及经验水平,大多以体内和体外两种方式进行寄生虫病的划分。为了便于一线人员参考,本文将其分为体内和体外寄生虫两种类群。1.1体外寄生虫体外寄生虫是与体内相对的一种概念,此类寄生虫存在于猪只皮肤层(含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并引起相应部位的病变,如溃疡、剧痒、脱屑等症状。目前来说对猪危害较大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是  相似文献   

14.
猪寄生虫病大体分为体表寄生虫病和体内寄生虫病,不论体表寄生虫还是体内寄生虫对猪都有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生产性能下降、痒、脱毛、异食等临床表现,常给养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寄生虫对动物造成危害,对动物寄生虫驱虫时机的选择及用药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本人谈几点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寄生虫病是动物的重要疾病之一,它严重危害动物健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妨碍畜牧业发展,并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危害。文章介绍了抗寄生虫中药的起源,归纳了几种常见寄生虫病如畜禽吸虫病、球虫病和疥螨病及水产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病的中药治疗方法,搜集了用于体内寄生虫引起的腹痛、胀满、贪食消瘦、口色淡白等虫积证和疥螨、虱等外寄生虫病的中药抗寄生虫常用方剂,总结了中药的抗虫机理,旨在为中药在动物寄生虫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家畜家禽寄生虫与寄生虫病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供我国家畜家禽寄生虫和寄生虫病总的概况,综合分析了相关资料,归纳出了我国畜禽寄生虫种类构成、分布范围、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虫种、我国南北两方寄生虫种类的异同、多宿主寄生虫虫种和家畜家禽寄生虫病概况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并作了评述讨论。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寄生虫病的发病率约占家畜发病率的8%左右,许多养猪场往往存在猪体内外寄生虫同时感染,以及数种寄生虫的混合感染现象,本文主要阐述猪场寄生虫病的危害与防控.而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减少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发生的机会与防治结合,减少猪寄生虫病造成的损失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11,(1):F0002-F0002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上海国家动物医学研究中心)动物寄生虫病研究室主要从事新时期动物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和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动物寄生虫病原生物学和资源保存技术研究,动物寄生虫的致病机理与免疫学研究,动物寄生虫病的诊断检测与免疫预防新技术研究,动物寄生虫病与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9.
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由于寄生虫病的发生和外界环境联系密切 ,故防治工作必须以流行病学研究为基础 ,实施综合防治措施 ,才能有效控制或消灭可造成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 ,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保护人民健康。动物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感染寄生虫动物的驱虫 ,二是搞好饲养动物的环境卫生。1 感染寄生虫动物的驱虫1 .1 治疗性驱虫 采用抗寄生虫药物治疗正在患寄生虫病的动物 ,使之恢复健康。驱虫以后 ,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排出体外的寄生虫的繁殖和病原的散布 ,起到积极的预防 ,故驱虫并非单纯…  相似文献   

20.
<正>家畜寄生虫学是动物医学学院预防兽医学系4个学科之一,是防治动物寄生虫病及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专业骨干学科。学习该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及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熟悉其诊断、流行及防治原则,为从事兽医临床工作、畜牧养殖生产与管理及肉品卫生检验与技术监督等工作奠定基础[1]。现就目前寄生虫学教学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和建议。1利用寄生虫标本室进行形态学教学寄生虫的形态学教学是家畜寄生虫学教学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