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危义春  吕云华 《警犬》2004,(8):32-33
一、概念 “急停返回“这是军(警)犬在实际使用中,为了避免犬伤害到无辜群众,在对犬已下达扑咬命令的情况下,要求犬在中途听到“急停返回”命令时,紧急停止扑咬命令的行为,并能迅速返回到训导员的身边。  相似文献   

2.
正在警犬的训练使用中,除了口令之外,手势是训导员与犬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训导员经常会用手来指示犬完成一些动作,比如:追踪、鉴别训练中的嗅嗅源、搜索训练中的指嗅、扑咬训练中的指向等等,有了手势的正确指引,犬就能更好地理解训导员的意图。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如果和犬有一定距离,依靠手势就不能完全达到准确指示犬的目的,影响了警犬训练和使用效能的充分发挥。比如:在搜爆检查中,需远距  相似文献   

3.
警犬扑咬助训员是指在警犬扑咬训练中,穿着保护服装和戴上标靶,训练警犬扑咬的助训员.对于习惯右手写字的人来讲一般采用左手靶,右手拿棍子或者响鞭.助训员需要协助训导员培养犬在扑咬训练中所需要的心理状态、咬靶能力和搏斗技术,教会犬何时进攻、对何目标进攻,并且不断提高犬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警犬训练过程中,必须对犬进行奖励,使其对训导员作出的指令得以服从,达成条件反射,对固定的科目作出相应的反射,吠叫训练即是一种服从科目,又是使用科目中的扑咬、报警等能力的基础,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又是提高其兴奋性的方法和奖励犬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5.
守候,就是我们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作案的地点进行隐蔽活动,伺机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行动。因为警犬具有听觉灵敏、扑咬凶猛等特点,我们在那些人迹罕至、地形复杂、犯罪嫌疑人易于逃跑的地点进行守候,为了及时发现并顺利抓捕犯罪嫌疑人,避免我方伤亡,往往使用警犬参加行动。训导员在接到守候任务后,往往是在指定时间、地点,直接携犬进入现场进行守候,而事前训导员没有对该现场进行熟悉。  相似文献   

6.
阳丽萍  梁朝锋 《警犬》2013,(8):28-29
一、在训练犬扑咬前要培养好训导员与犬的"亲和关系"。警犬在初与主人接触时,对人和周边事物十分警惕,在建立"亲和关系"时要坚持"特别关爱,耐心引导"的原则。切不可有对犬大声训斥,胡乱刺激的行为发生。一般要经过二三个月与犬朝夕相处,对犬细心呵护后,才能逐渐使犬感觉到训导员是其最可信赖的"伙伴",这时方可进行扑咬训练。  相似文献   

7.
一、在训练犬扑咬前要培养好训导员与犬的"亲和关系"。警犬在初与主人接触时,对人和周边事物十分警惕,在建立"亲和关系"时要坚持"特别关爱,耐心引导"的原则。切不可有对犬大声训斥,胡乱刺激的行为发生。一般要经过二三个月与犬朝夕相处,对犬细心呵护后,才能逐渐使犬感觉到训导员是其最可信赖的"伙伴",这时方可进行扑咬训练。这个阶  相似文献   

8.
《养犬》2017,(4)
遥控式犬用拴扣可实现瞬间及时放犬,能为我国目前的"犬防"和警犬训练提供有利的帮助,适合我国警犬发展现状。可用于服从、扑咬、追踪、搜捕和亲和关系等科目的训练,便于弥补训练信息的流失。在训犬人员少的情况下,有利于训导员一人完成更多科目的训练,有利于训导员及时掌控犬的工作状态。此放犬栓扣制作简单,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9.
《养犬》2017,(2)
可遥控开启的放犬拴扣可实现瞬间及时放犬,可以为我国目前的"犬防"和警犬训练提供有利的帮助,适合我国警犬发展现状。可用于服从、扑咬、追踪、搜捕和亲和关系等科目的训练,便于弥补训练信息的流失。在训犬人员少的情况下,有利于训导员一人完成更多科目的训练,有利于训导员及时掌控犬的工作状态。此放犬栓扣制作简单,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0.
<正>军犬跳背扑咬是军犬跳窗、跳车等高难度训练科目的基础,对人犬协同执行特战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军犬跳背扑咬也是训导员与军犬体能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掌握军犬跳背扑咬的训练方法,对军犬后期能力形成和提升、充分发挥人犬战斗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锁定目标是指在犬能够根据训犬员的指挥迅速确定攻击目标,或当攻击目标突然出现时,自行迅速确定目标的过程.锁定目标扑咬在实战中能及时捕获嫌疑人,同时能保护带犬民警的安全,进一步提高工作犬的实战能力,增强工作犬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2.
警犬助训员是在训练过程中对警犬训导员的训练提供配合和关键技术支撑的人员,与警犬训导员一样也是犬的复杂综合刺激者.助训工作是整个训练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在进行气味搜索训练及扑咬类科目训练时,若没有警犬助训员的参与,就不可能有效地进行警犬训练.  相似文献   

13.
警犬的训练和使用是一项要求人与犬密切结合的复杂而系统的工作过程。这一过程中,作为训练主体的人能否准确判断犬的行为所代表的含义,并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采取正确的措施,共同完成训练使用任务,是一名训导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否则,即便犬通过自己的行为表达出了某种含义,如果训导员无动于衷或不能正确引导犬,犬的作业能力将无法很好地培养起来,使用任务也无法完成。  相似文献   

14.
正在警犬凶猛性激发以及扑咬形成的常规训练中,常常因为训导员错过了犬最佳的心理和生理周期,导致最终在警犬凶猛性激发训练上大多通过激发犬被动防御来激发凶猛性,而有时错误的引入护袖又会导致犬出现一通乱咬、只咬护袖、只咬不吐等不良习惯,本文从警犬幼训、动力转化以及扑咬3个方面来探讨相关的训练系统构建。一、科学幼训由于犬在4个月左右开始换牙,6个月左右牙才换好,那么犬在4~6个月时最好不要进行咬毛巾卷之类的  相似文献   

15.
蒋志新  陈飞 《警犬》2002,(1):13-14
一、护卫犬具备扑咬、守候、警戒、巡逻四种能力。根据实际训练情况可归纳为两大功能:第一,能根据训导员的指挥进行扑咬、袭击:第二,能够安静的同主人一起长时间守侯地形。只要具备以上两种功能就可以完成护卫任务,以满足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训练扑咬科目的目的是培养犬根据主人的指挥,迅速、凶猛地对设定目标进行扑咬,并将假设敌制服。在训练初期,为培养犬的仇视性和主动攻击的能力,需要助训员不断地挑逗犬,使犬的扑咬欲、兴奋性达到最高点,最终完成扑咬任务。但是,在训练过程中,由于训犬员对一些细节不注意,造成犬反向对主人进行攻击,误伤主人。本文重点论述训练扑咬科目时,犬易伤主人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警犬的训练和使用是一项要求人与犬密切结合的复杂而系统的工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训练主体的人能否准确判断犬的行为所代表的含义,并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采取正确的措施,共同完成训练使用任务,是一名训导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否则,即便犬通过自己的行为表达出了某种含义,如果训导员无动于衷或不能正确引导犬,犬的作业能力将无法很好地培养起来,使用任务也无法完成.所以,正确理解并判断犬在训练使用中的行为含义,显得至关重要.为了能正确地理解犬在训练使用中的行为含义,我们必须了解和熟悉犬身体主要部位行为变化所表达的丰富信息.  相似文献   

18.
犬的搜捕科目就是利用犬特有的灵敏嗅觉、凶猛的攻击力、敏捷的反应力来打击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这一科目‘要求犬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服从性,以保证打击犯罪的可行性。搜捕训练不仅要培养犬的凶猛性,还要培养犬的服从性,只有不断贴近实战,才能更好地发挥犬的作用。而目前,由于多数训犬员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扑咬训练方法,使犬对扑咬的理解“走上了弯路”,出现了训练中犬只咬护袖、不咬目标的现象,使扑咬走入了误区,怎样才能及时有效地指挥犬准确地攻击目标,使犬在扑咬中从对护袖兴奋转移到对特定目标(人)兴奋上来呢?  相似文献   

19.
犬的扑咬训练过程,具体包括神经活动类型的转换、扑咬过程中犬的奔跑速度、扑咬凶猛性和仇视性的培养。而警犬在追捕、搜捕以及治安防范中,又是利用其灵敏的嗅觉、凶猛的攻击力以及敏捷的反应能力,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打击的一种活动,这其中就要求受训犬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仇视能力,以保证打击罪犯的可行性。目前,由于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扑咬训练实践性资料,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使犬对扑咬的理解“走上了弯路”,往往出现在训练中犬无视“挑逗人”(助训员)的存在,使扑咬训练走入了误区,给训犬员带来了困惑。通过近一年的扑咬训练实践,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警用犬使用范围的扩大,其在巡逻、看守、护卫、追捕等方面的作用正在凸现。这些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犬的扑咬能力。实践证明,犬的这种能力是预防和直接制止犯罪行为、外界袭击的最直接、有效措施。扑咬是犬类保护自身、排挤它者的本能之一,但这只是狭义的扑咬。警用犬的扑咬是指经过人对犬的有目的、有步骤的训练,使其在只有狭义本能扑咬的基础上,形成全方位的扑咬能力,从而实现对各类指令性扑咬的凶猛、迅捷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