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杏丽 《蚕桑通报》2012,43(3):35+37-35,37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蚕桑生产比较效益和产业风险等要素制约越来越明显。德清县近几年蚕桑生产逐步萎缩,2011年饲养蚕种7.6万张,蚕农茧款收入1.4亿。我县中东部蚕区目前在没有更好的经济作物替代蚕桑产业的情况下,有3.4万户蚕农养蚕,桑园面积4200hm2,蚕桑生产仍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传统饲养模式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只有转变蚕桑生产方式,推行小蚕规模饲养模式,在重点蚕区建立一定规模的小蚕共育基地,缩短农民生产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比较效益,才能实现我县蚕桑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陆琴 《江苏蚕业》2010,(3):39-40
蚕桑生产是如皋的四大高效特色产业之一,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0万亩,其中投产桑园8.49万亩,全年发种25万张,蚕桑综合产出近4亿元,生产规模与效益位居江苏省第三位。为了实现蚕桑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充分发掘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加快推进蚕桑产业高效规模化发展进程,蚕农栽桑养蚕技术水平必须进一步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蚕业信息化,构建蚕业信息技术平台,让广大蚕农足不出户了解掌握市场信息、技术,加速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提升了蚕业产业化水平,加速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传变。  相似文献   

3.
桑园养鸡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嘉兴市秀洲区是浙江省重点蚕区,现有2300 hm2左右的桑园,有1.5万户左右从事种桑养蚕,蚕桑产业是当地的一项传统产业。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不断加快,蚕桑产业比较效益差,缺乏竞争力,蚕桑产业逐渐萎缩,全区蚕种饲养量逐年下降。为了进一步加快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促进优质高效经济发展,提高桑园经济效益,增加蚕农收入,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优质高效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过水镇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农业镇,全镇耕地面积1731.47hm2,其中,土927.67hm2。2013年全镇有桑园320hm2,养蚕10800盒,产鲜茧42.6万kg,蚕农茧款收入达1480万元。蚕桑生产规模与效益在荣县各乡镇中排名第一,蚕桑生产在我镇农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镇农户增产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1小蚕共育的重要性在蚕桑生产上,现行饲养的家蚕品种,从孵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射阳县洋马镇现有桑园220hm2,年饲养蚕种近万张 ,是该县重点蚕桑基地乡镇之一。2001年10月20日 ,正值晚秋蚕5龄期 ,该镇港中村近6000张蚕种出现不结茧蚕 ,约占洋马镇饲养总量的15% ,其发生规模及损失严重程度为历史所罕见 ,一时蚕农反映强烈 ,不少业内人士也感愕然。鉴此 ,我站迅即派员会同盐城市蚕桑站赶赴洋马镇实地调查 ,为切实保护蚕农利益和慎重行事 ,并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省蚕种产品质量鉴定委员会的专家组成调查鉴定小组 ,展开细致缜密的调查 ,最终确认发生大量不结茧蚕和薄皮茧 ,是由多种因…  相似文献   

6.
毛业炀 《四川蚕业》2011,39(2):10-10,31
<正>我市按照"政府引导、能人牵头、农民参与"和"三民"、"四自"的原则,大力发展蚕桑专合组织,走出了一条"专合组织+农户"、"公司+专合组织+农户"的道路,实现了蚕桑发展、蚕农增收、企业增效。目前,我市已发展蚕桑专合组织96个,覆盖全市50个基地乡镇,吸纳5万余户蚕农入社,辐射带动农户8万余户。2010年,入社农户发种20万盒、产茧700万kg(入社农户占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蚕桑产业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新世纪农村养蚕对“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八字方针有了正确的定位和认识。“养蚕要高产,防病是关键,蚕药是首选”已成为当今蚕农蚕好养、产量高、质量优、效益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育好小蚕一半收”,“小蚕育不壮,大蚕没指望”。多年实践证明,抓好小蚕共育是促进蚕作安全、提高养蚕效益、稳定蚕桑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前几年,我县蚕桑由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出现较大滑坡,蚕区的小蚕共育体系随着蚕农积极性下降和桑园面积的减少土崩瓦解,散发蚕种现象日趋严重,如不及时纠正,必然对蚕桑生产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程淑红 《四川蚕业》2007,35(1):62-62
我镇蚕桑生产自9 0年代的大发展,到近几年的逐渐萎缩,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史。由于近几年茧丝行情时高时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蚕桑生产的发展,从05年始,茧丝价格稳步上涨,但相对来说蚕桑生产比较效益仍然很低,并未调动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1制约我镇蚕桑生产发展主要因素1·1比较  相似文献   

10.
吴江市蚕桑产业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引根 《中国蚕业》2009,30(3):43-47
通过吴江蚕业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针对产业基础弱、从业者素质低、效益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等问题,提出夯实蚕桑基础、提高蚕农素质、降低市场风险、加强综合利用、减轻环境影响和开发蚕桑旅游业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蚕农收入,是稳定和发展蚕桑生产的关键。开发利用蚕桑生产的副产品,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桑枝和蚕粪,是掌握在蚕农手中的两宗主要副产品,一亩桑园春伐可得鲜枝条400~600kg,夏伐可得鲜枝条500~700kg,一盒蚕种在饲养中可产生鲜粪140kg左右。我省现有桑园125万亩,年发种量290多万盒,每年生产中产生的数量可观的桑枝和蚕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技术业务人员的努力,广大蚕农的辛勤劳动,我县蚕桑生产已初具规模,年产茧量已近6万担,属全市第三位,全省第15位,蚕农收入茧款2700多万元,工业产值达3260万元,成为农村中农民日常生活开支和维持农业再生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成为我县财政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养蚕效益的差距,发展蚕桑费力的现状,困扰着蚕农和蚕桑技术人员,同样也使各级领导大伤脑筋,在蚕桑生产逐步走向质量竞争、效益竞  相似文献   

13.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宾区今年蚕桑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区发种24801张,比去年增长45.89%;产茧10127担,比去年增长68.5%,成为黔江地区第一个“万担区”,养蚕收入455.7万元,比去年增长67.3%。其主要抓法是:一、靠效益调动蚕农的养蚕积极性。一是瞄准市场,因地制宜,选准项目,制定致富计划;二是用比较效益的观点,让蚕农自觉认识蚕桑生产的效益;三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梁平县蚕桑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桑树资源利用率、桑园土地产出率、蚕农劳动生产率、养蚕科技贡献率和组织经营率等五个方面的措施,促使梁平县建成渝东北特色效益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5.
千阳县蚕桑工作站立足“打造丝绸之路蚕业航母,建设东桑西移工程基地”,紧扣建设蚕桑之乡、促进蚕农增收主题,认真落实蚕桑科技入户工程任务,以蚕农土专家和高级蚕农培训班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优化蚕农劳动技能“手拉手”培训的新路子,为做大蚕桑产业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型农民。1营  相似文献   

16.
如何确保蚕作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作安全是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蚕桑主产区每年都有5%以上的蚕中毒损失,笔以为,农药中毒不仅造成蚕农减产、减收,还直接影响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而且成为制约新蚕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至于如何确保蚕作安全,生产上应抓住这样六点:  相似文献   

17.
谷成易 《蚕学通讯》2010,30(3):34-36
蚕桑是潼南县农民增收的传统优势产业。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县蚕桑生产一落千丈,全年养蚕由历史最高峰13万张降至2009年全年养蚕不足1000张。其主要原因是:丝绸行业形势不断变化,起伏不定,蚕茧价格时涨时跌,亩桑收入低,造成蚕业生产不稳定。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拓展产业面,挖掘桑树自身多种用途的潜力,千方百计提高亩桑经济效益,为蚕农增收创造途径。其中之一,就是发展果桑产业,使蚕农获得养蚕和桑果双重收入,以提高蚕桑的综合效益,推动蚕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杜英武  郑琳 《中国蚕业》2011,32(4):41-44
通过对重庆市蚕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认为,重庆市蚕业要稳定发展,必须从提高养蚕效益、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入手,整合撂荒土地,集中蚕桑资源,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之路;充分利用和发挥蚕桑资源的作用,走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之路,大力发展桑—菜、桑—菇、桑—鸡等经济多元化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的经济效益;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走合作社收烘蚕茧经营之路,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一村一品,一社一业的蚕桑生产发展利益共同体,让蚕农分享在蚕茧生产、加工和经营环节中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即,蚕桑业在绍兴市是一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传统特色农业产业。稳定蚕桑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经济,平衡我市的农产品贸易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当前农民种桑养蚕效益下降的情况下,如何稳定蚕桑生产基础,提高经济效益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1 绍兴市蚕业的现状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种桑养蚕比较效益逐步下降,绍兴蚕桑业逐年滑坡。尤其是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市场丝价下跌,国家蚕茧收购价的下调,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挫伤。1999年,我市全年饲养蚕种仅17.24万张,比1998年减11.59%…  相似文献   

20.
浅论中秋蚕大面积中毒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秋蚕生产大面积农药中毒事件发生频繁,对蚕桑生产特别蚕农养蚕积极性影响很大。 2005年中秋蚕在桐乡、海宁等地发生了大面积农药中毒事件,估计损失蚕种2万多张,蚕农茧款减收约 1200万元以上。为此,有必要对中秋蚕生产大面积农药中毒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预防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