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征(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不断增多,农村劳动力中有1.5亿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为了实现农村经济有效发展;农村经济及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必然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业经济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而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农村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到有限剩余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凤慧  周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1020-1021,102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都趋于缓慢,逐步由“无限供给”转变为“有限剩余”。从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状况转变的原因入手,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情况,探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跳跃转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慧蓉  钟涨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79-6680,6682
依托第三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被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所证实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与先行工业化国家一般经历的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不同的是,后起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面临的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呈现出跳跃转移的显著特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跳跃转移特征,而且追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进一步加强这一特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跳跃转移是我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文 《农技服务》2010,27(6):798-79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得知,一方面通过就地转移的方式大量转移剩余劳动力很困难;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往大中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大、中城市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地降低。因此通过农村城镇化建设,把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小城镇转移模式在吸收剩余劳动力上具有独特优势,建议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8.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现象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中剩余劳动力数量急剧增多,据调查,我国农村常年剩余劳动力大约可占农业总劳动力的45%左右。当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要顺利完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针对我国存在的特殊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及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有下降的趋势。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内在联系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回顾,着重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5具双峰驼后肢骨骼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与单峰驼、马、牛的后肢骨骼做了比较,发现双峰驼后肢骨骼的特征如下:髋结节薄而窄小,荐结节厚而宽大;坐骨结节粗大,坐骨弓呈深“V”字形;转子窝很深,约3.5cm,无第三转子;膝盖骨呈上下行的椭圆球形;胫骨很发达,其骨干的外侧部较内侧部锐利;腓骨退化,近端只残留一痕迹,远端退化成胫骨远端外侧部下伸的踝突,无骨干;跗骨有6块排成3列。后肢其余的脚骨(跖骨、近趾节骨、中趾节骨和籽骨)较前肢相应的脚骨细、长,亦无远籽骨。  相似文献   

12.
梁冠豪  范秀萍  江敏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937-5939,5965
[目的]研究菲律宾蛤仔全脏器提取物体外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为其综合利用提供基础。[方法]分别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DPPH反应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菲律宾蛤仔提取物体外对羟自由基(HO.)、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结果]以0.1 mol/L NaCl溶液为浸提液,料液比为1∶8,75℃水浴浸提100 min,提取液经透析浓缩,再以70%乙醇终浓度沉淀,提取物(RPS-0)的得率达到3.30%,总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42.40%和14.40%。RPS-0对HO.和DPPH.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3.100、3.500 mg/ml,对O 2-.的清除率可达到39.4%。[结论]菲律宾蛤仔盐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刺五加种胚生长发育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刺五加种子休眠难以打破,一般情况下种子出苗率很低的难题,对当年生刺五加种胚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胚生长发育表现出S形生长曲线,即前期缓慢生长期,中期快速生长期,及再次缓慢生长的生理后熟期.各个时期所需要的适宜温度和时间各不相同,在种子处理的各个阶段及时调整好适宜温度时,裂口率可达70%以上,裂口籽发芽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桉树取代马尾松后土壤肥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秋香  邹杰  黄芳英  丁晖  徐海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74-10876
[目的]了解桉树取代马尾松林后土壤肥力的变化。[方法]采集广西柳州马尾松林及马尾松砍伐后种植桉树林下土壤,通过室内分析和比较,研究桉树取代马尾松后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桉树取代马尾松林后,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和速效K含量保持不变,碱解N和速效P含量有所提高,土壤pH有所改善。桉树林下土壤综合肥力没有降低,桉树生长后期土壤综合肥力反而有所提高。[结论]桉树取代马尾松后,土壤肥力没有发生退化,桉树生长后期土壤综合肥力反而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小麦株高构成因素与产量及其他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小麦株高构成因素与产量及其他性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株高构成因素与产量及其他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株高与倒二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部三节长,倒二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基部一节长与倒三叶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倒三叶面积,公顷穗数呈不显著正向相关。基部二节长与基部三节长,倒三叶长,倒三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二叶长呈显著正相关,基部三节长与倒二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基部四节长与倒二叶宽,倒二叶面积,倒三叶宽,旗叶宽,旗叶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穗重呈显著正相关,穗茎节长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穗长与千粒重,倒三叶面积呈不显著负相关,与其他性状均无相关或相关系数很小。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分析了田面微地形对滴头实际工作压力的影响,田面越不平整,滴头实际工作压力与设计工作压力的差值越大,当田面局部高差大于滴头设计工作压力时,滴头流量等于零;然后提出了田面微地形产生的流量偏差率公式,并用泰勒级数展开;最后利用描述统计方法和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余项进行分析,置信度为99%的余项取值区间为0.001 ̄0.002,说明余项能够被忽略,田面微地形产生的流量偏差率公式可以用简单的形式来表示。  相似文献   

17.
应用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对应用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有效防治率达61.97%,赤眼蜂防治区的被害籽粒和被害率较对照区差异显著。赤眼蜂防治区较对照区增产8.33%,投入产出比为1∶41。  相似文献   

18.
谢俊彪  龙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83-13084
[目的]研究棉粕浸提棉籽油来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方法]以棉粕浸取棉籽油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溶剂、浸提时间、提取温度、浸提溶剂与棉粕质量比对提取率的影响,以及反应时间、醇油物质的量比和催化剂用量对酯交换的影响。[结果]浸提棉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环己烷:甲醇(3:1)混合液为溶剂,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4h,溶剂与棉粕质量比为4:1(ml:g),此时棉粕油的提取率为99.6%。最佳酯交换反应条件为:以KOH为催化剂,反应时间60min,醇油物质的量比7:1,催化剂用量1.2%,此条件下的生物柴油收率可达96.9%。[结论]为棉粕的综合利用以及生物柴油的制备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子微区模拟装置测量旱地玉米农田棵间蒸发的结果表明,本实验装置实用可行。晋西棵间蒸发量占降水量(510mm)的55%以上;棵间蒸发与蒸散的比值同叶面积指数呈负相关,玉米产量与作物蒸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以黄豆为主要原料,采用厚层通风制曲,固态低盐发酵,研究酿酒酵母对豆酱发酵参数及品质影响。以接种量、酵母接入时刻、温度和发酵时间为单因素进行试验,以豆酱氨基酸态氮、pH和总酯含量为指标确定豆酱的发酵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豆酱发酵的最优时间为28d,发酵温度35~40℃,接种量1×106个·g-1,酵母接入时间为发酵开始第7d,其感官和理化指标优于自然发酵豆酱。结果表明酿酒酵母能够提升豆酱品质,并符合豆酱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