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家兔败血病又叫巴氏杆菌病,在冬春两季最易发生和流行。一旦发生,如不及时隔离消毒,就会迅速传播,造成家兔大量死亡。 此病的病原菌是家兔巴氏杆菌。这种杆菌通常是从家兔鼻腔粘膜侵入,并在其中潜伏。当鼻腔粘膜脆弱时,便会乘虚而入,一旦通过粘膜进入体内,便会导致家兔发病。总之,身体虚弱是家兔发生败血病的因素,呼吸器官和皮肤破损是此病传播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3.
浙江余姚县食品公司试制成功一种防治家兔败血病新药“兔鼻灵”。经临床验证,治愈率达到98%以上。家兔出血性败血病,又叫传染性鼻炎,是兔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是当前直接危害长毛兔生长的一种多发病。使用“兔鼻灵”治疗本病,疗效高,成本低。按兔体重每市斤肌注1~2毫升,隔日一次,连续注射2~3次;幼兔可用来滴鼻,每次滴0.5~1毫升,日滴1次。成年兔每次滴2~3毫升,连续滴2~3次;也可按上述滴鼻剂量,拌入兔饲料内,日喂一次;对未发病的家兔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本药剂一般不受温度影响,易于保存和运输。密封避光干燥保存,时间较长,不影  相似文献   

4.
冬春两季最易发生和流行的兔病是出血性败血病,也叫巴氏杆菌病.这种病传播快,一经发生,如不及时隔离消毒,将会传播整个兔群,造成家兔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5.
6.
1 病因 牛出血性败血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有些是因气温变化大,阴湿寒冷等环境影响而发病.有些是因长途运输或过度劳累而生病,有些甚至是因过度饥饿而致病,所以此病是无季节性的常年常发性的流行病.  相似文献   

7.
牦牛出血性败血病因感染巴氏杆菌而诱发,民间称此病为牛肿脖子病、牛响脖子病等等。根据典型症状不同,可细分为败血型、水肿型、肺炎型。根据笔者多年的诊治经验,牦牛血性败血病很少单独以某一病型出现,多数情况下,牦牛血性败血病以混合型感染病例出现。文章介绍发病基本情况,阐述诊断要点,同时就预防和治疗两个层面就综合防治此病做汇总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9.
正牛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牛出败,又称牛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喉风。属多杀性急性传染病,秋、冬、春季节多见,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它种畜禽偶尔可同时发病。通常,健康牛只的体内也会存在巴氏杆菌,且不会引起发病,但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能够导致牛只抵抗力降低,此时病菌就会在体内快速繁殖,且能够通过血液循环侵入到各个组织器官,从而导致发病。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是由致病菌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蚊蝇叮咬及伤口侵入健康牛只体内而引起。另外,病牛的唾液和采食过的草料,以及排  相似文献   

10.
牛出血性败血病又称牛巴氏杆菌病或牛出败,其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会急速发病,病牛体温迅速升高,出现呼吸困难,病程较短,不及时防治,极易引起死亡,使养殖户遭受严重经济损害。1发病原因多杀性巴氏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在健康动物的上呼吸道黏膜内大量存在,通常不会发病。如果饲养环境卫生条件较差,气候骤变,阴雨连绵,圈舍内过于寒冷、闷热、潮湿或者处于通风不良的状态,牛只过度拥挤,营养不良,突然更换饲料,处于长途运输或严重疲劳状态时会导致其自身抵抗力降低而导致发病。  相似文献   

11.
细菌性败血病的防治技术王晓霓江西省九江市农牧局蚕细菌性败血病是细菌病之一,我市夏秋蚕期时有发生,随着杂交渠大面积夏代改为迟夏伐后,夏秋蚕饲养量相应增多,在蚕室蚕具不足的蚕区,更应防止该病的危害,本病不仅危害蚕,还会危害蚕蛹和蚕蛾,因此,不但对丝蚕育是...  相似文献   

12.
随着集约化养牛业的快速发展,牛出血性败血病频频发生,给养牛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出血性败血病(又名巴氏杆菌病)四季均可能发病,而当气温变化大、阴湿寒冷时最易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情况1987年8月28日,我县在同安发生牛出血性败血病。至10月10日历时43天,全县共发生病牛46头,其中水牛34头,黄牛12头。死亡24头,其中水牛17头,  相似文献   

14.
牛出血性败血病(又称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牛和水牛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疾病.其特征为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本病多见于犊牛.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相似文献   

15.
牛出血性败血病(又称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牛和水牛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疾病。其特征为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本病多见于犊牛。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相似文献   

16.
1病因牛出血性败血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有些是因气温变化大,阴湿寒冷等环境影响而发病,有些是因长途运输或过度劳累而生病,有些甚至是因过度饥饿而致病,所以此病是无季节性的常年常发性的流行病。  相似文献   

17.
<正>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条件致病性传染病,对牦牛养殖的危害较大。牦牛一旦发生本病死亡率较高,所以必须重视该病的有效防治。1病原该病的致病原为多杀型巴氏杆菌,巴氏杆菌为两端钝圆的短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该菌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在动物体内也有寄生。巴氏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差,阳  相似文献   

18.
幼兔出血性败血病,又称巴氏杆菌病。主要特征为鼻腔内发生浆液性化脓性炎症。各种品种、年龄的兔子都能发病,尤其是25~50日龄的幼兔最容易感染,多在春冬两季流行。患兔表现食欲不振或不食,精神萎顿,呼吸困难、体温高达41.5℃左右。有的兔子出现拉稀。病程1~2天左右。死前大多尖叫、突然倒地,口腔内流出泡沫样的血液。剖检病死兔可视粘膜充血,少数呈紫色。有些兔子口腔、鼻孔内粘膜附有鲜红色泡沫样的血液。肺部充血、淤血,肺切面溢出多量的红  相似文献   

19.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病,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畜禽及野生动物以急性败血及组织和器官的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 2007年11月21日,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赛尔龙乡尖克村三队牧户果多牦牛群中突然出现以咽喉水肿、呼吸困难和肠道黏膜脱落、拉稀为特征的病畜.据现场调查,该村4户牦牛群共有牦牛350头,发病26头,发病率占7.4%;其中死亡16头,占发病数的4.6%.  相似文献   

20.
2007年6月20日,久治县白玉乡牧羊牧委会发生一起牦牛出血性败血病,久治县动物防疫监督所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力量,深入实地开展疫情调查,并采取紧急防治措施,使疫情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疫情调查及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