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箱的摆放方位对设施草莓蜜蜂授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蜂业》2015,(12):14-16
蜜蜂授粉是设施草莓生产配套技术,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是设施草莓的主要授粉蜂种。在设施环境中,蜂群的摆放位置对蜜蜂活动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比较设施草莓园内不同摆放方位的蜂群活动规律及群势下降情况,结果表明,蜜蜂蜂群在设施草莓园内的摆放方位对于蜜蜂访花密度有显著影响(p0.01),其中蜜蜂蜂箱坐东朝西摆放时,蜜蜂访花密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摆放方式;在草莓整个花期授粉过程中,蜜蜂蜂群群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然而,蜜蜂蜂群在设施草莓园内的摆放方位对群势下降程度无显著影响(p0.05);蜜蜂访花密度与蜂群群势呈正相关,与草莓开花数量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明确了设施草莓园内授粉蜂群的放置方位对蜜蜂访花行为及蜂群群势的影响,为设施草莓内蜜蜂科学授粉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蜜蜂螨病是由大蜂螨和小蜂螨引起的一种蜂的常见寄生虫疾病。大、小蜂螨对蜂群危害很大,常给养蜂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引起蜂群崩溃综合征[1-2]。西方蜜蜂和部分杂交蜂对蜂螨的易感性远高于东方蜜蜂(中华蜜蜂)。同时蜂螨在蜜蜂个体和蜂群间的传播和对蜜蜂几丁质外壳的侵蚀,可导致多种病原的入侵使蜜蜂染病,造成蜂群大面积感  相似文献   

3.
培育强大蜂群是增产的基础。在蜂群管理工作中,设法延长蜜蜂的寿命,是培养强大蜂群的关键措施之一。影响蜜蜂寿命长短的因素很多,本文只是从蜂群管理的角度出发,对蜜蜂的活动与寿命长短的关系,提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与看法,对改进并加强蜂群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蜂群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蜜蜂的进出量,即蜜蜂流量,蜜蜂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蜜蜂的群势强弱,生产力等情况。经过人们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总结,蜂箱的重量、蜂群的声音、蜂箱内的温度和蜜蜂流量四个特征与蜂群活动高度关联同时又具有不可替代性。关于蜜蜂流量这个特征很少有总结性的分析,文章对蜜蜂流量进行分析总结,对不同的蜜蜂流量自动监测技术作出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蜂群从冬未排泄到外界出现对蜜蜂繁殖有影响蜜源的一段时间为春季阶段。这一阶段是一年中蜂群最弱的时期.也是蜂群个体增殖的起点.抓好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可以增强蜂群对不利气候的抵抗力.发挥越冬蜂有限哺育能力、尽快繁殖出第一代新蜂.进而把蜂群从恢复期推进到增殖期.夺取高产高效。1.观察飞翔。惊蛰后的暖和晴天.蜜蜂出巢排泄腹中积粪、朝蜂箱和蜂场上空绕飞.这时要仔细观察蜂群飞翔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有力.飞出的蜜蜂也多。因某种原因越冬不顺利的蜂群.蜜蜂出巢时可以看出一些异常观象:如有的蜜蜂肚子膨胀.爬…  相似文献   

6.
蜜蜂采集油茶蜜粉时蜂群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油茶花期蜜蜂中毒问题,研究蜜蜂采集油茶花时蜂群的生态变化,在油茶花期,将中华蜜蜂放置于油茶基地饲养,观察蜜蜂采集油茶蜜粉时蜂群状况。结果表明:油茶花期,中华蜜蜂会积极采集油茶花蜜,但蜂群出现花子现象,不同幼虫个体对油茶花粉、花蜜消化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看了《蜜蜂杂志》1997年12期13页的讨论感想颇多。首先我认为这个讨论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蜂群生物学是蜂群管理的理论基础,而蜜蜂行为学是蜂群生物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对蜜蜂行为学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管理蜂群,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蜜蜂在漫长的进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蜂业》2016,(1):16-19
报警信息素是蜂群中遇到外界干扰或危险时蜜蜂个体所释放的提醒或招募其他蜜蜂个体驱避或攻击等防御行为的一种信息素。为了探索报警信息素对蜜蜂采集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蜂毒的主要成分乙酸异戊酯对蜂群或者外出采集的蜜蜂进行干扰,结果表明,经报警信息素干扰后,在蜂群采集过程的信息交流中反映的是作为一个消极信号作用,使得蜂群内部舞蹈蜜蜂的数量和蜜蜂在蜂群与采集地点的往返频次明显减少,具有差异显著性。随着报警信息素的释放,蜂群中的采集蜂会减少采集活动并且会寻求一种较为理想的防御机制来应对外界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蜂群中,有着数万个蜜蜂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根据蜂群中的需要进行不同的工作。当外界气温升高,春天来临的时候,蜂群中的蜜蜂就把蜂巢中心的温度升高到35℃,蜂王就开始产卵,培育蜂儿壮大群体;当飞出箱外的蜜蜂发现蜜源以后,就能迅速而准确地把蜂群中的蜜蜂引去共同采集;当蜂群受到敌害袭击或其它群的蜜蜂来  相似文献   

10.
蜜蜂对接种球囊菌孢子幼虫清除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白垩病抗性蜜蜂蜂群对接种蜜蜂球囊菌孢子幼虫的清除行为。利用微量移液器对未患白垩病的意大利蜜蜂、患白垩病的意大利蜜蜂以及从未报道患病的中华蜜蜂的二日龄幼虫接种蜜蜂球囊菌孢子的水溶液,观察计算患病与否蜂群对接种幼虫的清除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未患病的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对接种蜜蜂幼虫分别有65%和60%的清除率,而患病意大利蜜蜂则只有约22%的清除率。抗性蜂群对接种幼虫的清除主要发生在接种后的2~3天内和化蛹后,而患病蜂群在幼虫期则基本没有清除,只在蛹期有少量的清除。该结果说明,对染病幼虫的及时清除行为是蜜蜂抗白垩病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蜂群越冬期间,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开箱检查,根据蜜蜂的活动,蜂群的声音和蜂尸情况等现象,判断蜂群越冬是否正常。正常情况室外包装越冬的蜂群,蜜蜂停止巢外活动。越冬初期和后期,个别日子气温升高到5—8℃以上,有少量蜜蜂出巢活动。蜂群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油茶花期蜜蜂中毒问题,研究蜜蜂采集油茶花时蜂群的生态变化,在油茶花期,将中华蜜蜂放置于油茶基地饲养,观察蜜蜂采集油荼蜜粉时蜂群状况。结果表明:油茶花期,中华蜜蜂会积极采集油茶花蜜,但蜂群出现花子现象,不同幼虫个体对油茶花粉、花蜜消化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蜜蜂杂志》2021,41(11)
正蜂群饲喂在蜜蜂定地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因为在饲养蜜蜂的周年中,外界不可能随时都有主要蜜粉源植物开花流蜜,或者碰到持续阴雨天气,蜜蜂不能正常采集,进一步引起巢内食物缺乏,威胁着蜂群的生存。蜜蜂养殖户在蜂群繁殖期、人工育王和缺蜜期等情况下,需要在傍晚以后对蜂群进行饲喂。常规饲喂的方法有2种:补充饲喂和奖励饲喂。补充饲喂是在蜂群巢内缺蜜而外界无蜜粉源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熊成 《中国蜂业》2010,61(3):27-28
<正>蜜蜂中毒现象在养蜂生产中很常见。引起蜜蜂中毒的原因:一是大面积施用对蜜蜂有剧毒的农药;二是某些植物的花蜜或花粉引起蜜蜂中毒;三是工业污染和烟雾对蜜蜂造成的毒害等。虽然蜜蜂中毒并无传染性,但是蜂群一旦中毒,整场蜂群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蜂业》2011,62(7)
梨树是一种以昆虫授粉为主的植物,大部分品种自花不育,而在授粉昆虫中80%是蜜蜂,蜜蜂是最理想的授粉昆虫。梨树花对蜜蜂不敏感,为了提高蜜蜂为梨树授粉的效果,蜂群管理应采取相应措施。措施一,蜂群内部调控,增加蜂群幼虫量,人为创造蜂群内部的花粉需求,促使蜜蜂采集梨树花粉;措施二,奖励饲喂促进蜜蜂采集,进行梨树授粉;措施三,选择适宜的授粉蜂种,如抗寒、抗逆性能较强的蜂种;措施四,组织强群为梨树授粉,因梨树花期,气温低,天气变化无常,蜂群太弱是完不成授粉任务的;措施五,临界点的调控,一是人为改变蜜蜂对外界环境的敏感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蜂业》2015,(3):19-21
蜜蜂营社会性生活,靠采集花粉和花蜜为生。蜜蜂采集行为是蜂群得以延续的基础,信息传递是蜂群正常生活的纽带。为了解蜜蜂采集行为信息传递机制,分析影响蜜蜂采集行为信息传递的内在因素,我们对已有的蜜蜂行为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张大利 《蜜蜂杂志》2020,40(5):31-33
蜜蜂越冬是蜜蜂生产中的重要一环,蜂群能否安全越冬关系到养蜂的成败。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蜜蜂的生活环境逐渐恶化,暖冬、高温、阴雨等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也打乱了蜜蜂原有的生活规律,加之蜜蜂饲养量逐年增加,蜂病发生率也逐渐增高,蜂群越冬死亡率也显著增加。据加拿大养蜂者协会对2018-2019年蜜蜂越冬损失调查,蜜蜂越冬损失率达25.7%,各省损失率19.8%~54.1%。美国蜜蜂越冬损失率为37.7%,全年蜂群损失率40.7%。  相似文献   

18.
我业余养了几群蜜蜂,每逢冬末春初开箱检查蜂群时,总有少量蜜蜂飞出箱外被冻死。早春,蜂群开始春繁时,往往受阳光刺激或外出采水时,有不少蜜蜂冻僵在箱外,对这些冻僵的蜜蜂,  相似文献   

19.
蜜蜂微孢子虫已被确认为是导致世界性蜜蜂损失的重要病原之一。因商业目的导致不同地区蜂种栖息地扩张与重叠,使两种原寄主分别为东、西方蜜蜂的微孢子虫(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西方蜜蜂微孢子虫)得以在不同蜂种间传播。新病原的入侵在对当地蜜蜂资源造成威胁的同时,外来蜂种成为地区性病害传播的媒介。而迁徙性的蜜蜂饲养模式进一步将这种不利影响放大,进而威胁整个养蜂业的持续发展。研究数据显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在人工饲养蜂群中已取代西方蜜蜂微孢子虫成为优势寄种群,但在自然条件下这两种蜜蜂微孢子虫如何作用饲养蜂群的相关数据缺乏。对东、西方蜜蜂混合饲养蜂场和山区东方蜜蜂隔离蜂场的蜜蜂样本进行两种蜜蜂微孢子虫PCR特异性检测,仅检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且西方蜜蜂蜂群微孢子虫感染率高于东方蜜蜂,混合饲养蜂场东方蜜蜂蜂群微孢子虫感染率高于山区东方蜜蜂隔离蜂场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蜜蜂属群居性昆虫,靠个体的高度密集来抵抗不良环境,即便蜂群内有极少数蜜蜂忠病,也会感染整群蜜蜂.因此,对于蜜蜂疫病而言必须以防为主,对蜜蜂病害常发季节、重点环节要加强预防,对于不慎患病的蜂群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总之,对于蜂病重在于预防,具体应从蜂机具、蜂饲料消毒,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对蜂群进行预防性投药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