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提起松树盆景造型,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松取奇态”、“搜尽奇姿打草稿”的松树盆景造型理论。表现松树盆景的姿态,一般也用“老、绿、劲、奇”四个字来形容。可见,松树盆景和杂木盆景不一样,一个“奇”字,在松树盆景的表现形式中占有相当比重。  相似文献   

4.
5.
鉏金榜 《花木盆景》2014,(10):97-97
与《花木盆景》杂志结缘始于一次在朋友处的借阅,爱花、爱盆景的我立即被这份杂志深深吸引。那是2005年或更早,当时囊中羞涩的我,鼓动堂兄订阅,并且帮忙收转。"书非借不能读也",就在这一收一转的短暂时间里,我如痴如醉地阅读,贪婪地汲取知识和营养……后来,因一些养植花木及写作等问题写信给编辑老师,不久就收到热情洋溢的回信,为我解决了不少难题。以杂志为媒介,我积极参与盆景交流活动,加入各级盆协组织,并作为中国岭南盆景雅石艺术网管理团队中的一员,与海内外盆景艺术爱好者广泛交流,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6.
7.
沧桑之歌     
荒原之上,天宇之下,有这样一颗树——身干枯裂,筋骨扭转,枝叶斑驳,沧桑满布。是因雷霆劈裂,是野火焚烧,还是风雪侵蚀?我们已经无从找寻答案,一如无法洞悉大自然所隐藏的奥秘。  相似文献   

8.
9.
10.
我国树之最     
熊庆荣 《花卉》2012,(6):44-44
最贵的树 是产于云南两双版纳的柚木树.由于柚木树具有不生虫、不变质、不干裂的优点.所以出售时是以斤论价的,每株柚木树价值一般在万元以上,有的则高达10万元之多。  相似文献   

11.
李宜仁 《花木盆景》2001,(10):32-32
  相似文献   

12.
柯孝仁 《花木盆景》2005,(11):20-20
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上有一件题名为《瑞气祥云》的榕树盆景,让我们喜出望外——人们见到了盆景盎上一棵自然树,一棵自然率真、野趣地道的树,此树高不过1.2m,胸径可有40cm多,  相似文献   

13.
“榕”与闽南语的“情”谐音,因此深受闽台两地乡亲的喜爱。福建省会福州,因满街都是榕树而称“榕城”,泉州盆景也因榕树盆景而独步海内外。  相似文献   

14.
盆景之秋研讨会(Bonsai Autumn)是瑞士国内最重要的盆景活动,于每年的10月上旬在奥尔滕召开。今年10月4至5日举办的盆景之秋研讨会已经是第4届了。此次研讨会邀请了德国著名盆景艺术家沃尔特·坡尔(Walter Pall)作主持人,意大利的Marco Invernizzi、Sandro Segneri,瑞士的Serge Clemence和德国的Roman Bona等优秀盆景艺术家作盆景示范表演。  相似文献   

15.
山水盆景《长江之水天上来》是在《过尽千帆尽西陵》(原载《花木盆景》2000年第3期,见图1)基础上修改得来的作品。《过尽干帆尽西陵》是本人的前期山水盆景作品,石材采用丹阳石。由于受当时文化底蕴、制作思路、制作技艺的制约,此作品还是很不成熟的。近年来,本人认真阅读了一些绘画专著,观摩中国古代山水画名家所创作的作品,很有收获。2007年下半年,对此作品重新审视,觉得此作品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按题名,此盆景应表现的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长江山峡风光,盆景画面左上方虽有群山绵延,逶迤起伏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盆景是以树木、山石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神貌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通过造型来表现自然,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品。何谓艺术,《新华字典》“艺术”条目一解:“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术”条目中解:“技艺”。也就是说,盆景艺术是通过种种技艺进行造型,依自然天趣,创自然情趣,又还其自然天趣(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7.
孙美娟 《花卉》2012,(7):44-44
那一年,我到日本去看望交流学习的丈夫。到了没几天,丈夫就说.有个叫铃木的同事要来拜访,他打算留铃本在家中吃饭。  相似文献   

18.
古月 《花木盆景》2010,(8):34-36
<正>识别与成因【一、葱兰夜蛾】进入6~7月后,葱兰夜蛾(又名石蒜夜蛾)的幼虫,大量啃食君子兰、朱顶红、石蒜、葱兰、韭兰等花卉的叶片和鳞茎。幼虫虫体的颜色黑白相间非常醒目,头部伪足及尾节为红褐色;头部有4个黑斑,两侧有隐约白斑3~4个,前、中、后胸各节两侧有黄白色斑3个,接近胸足2个相连,第3~8腹节每节两侧各有黄白斑4个,近背面2个前大后小,近腹足2个相连,第9节仅有1个黄白斑。蛹刚羽化时为黄褐色,后变为褐色,近羽化前呈黑褐色。  相似文献   

19.
20.
人物名片范义成,男,汉族。1962年生,山东省新泰市人。中国盆景艺术大师、BCI国际盆景大师、琅琊园总规划设计师和工程项目负责人,现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盆景赏石分会副秘书长,山东省盆景协会联盟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很久以前就想写一篇关于范义成先生的文章,但迟迟未能述诸笔端。直到与摄影界朋友一道赴琅琊园采风,漫步在这座充满时代气息而又不悖传统文化底蕴的园林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