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魔芋是一种集食用、药用为一体的高产作物,其经济价值高。大关县魔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为野生、隔生的零星种植,买卖的很少,90年代后逐渐转入大田种植分散种植。1998年,连片种植了2万m~2白魔芋,进行了魔芋加工销售。由于市场不稳,价格波动大,所以未稳定发展。2005年,大关县开始小规模连片生产,并成为了农业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2.
魔芋是大关县6大优势产业之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魔芋产业的发展,农业部门加大宣传和扶持力度,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品种布局不断优化,种植技术水平不断完善。根据规划,大关县适宜魔芋种植面积约0.8万hm2,抓好这一特色产业发展,将成为大关县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应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魔芋高产优质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是一种适应性强、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集食用、药用、工业用于一身的重要经济作物,正在被人们逐步认识和开发。楚雄州种植魔芋的历史较为悠久,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魔芋种植面积常年已达2000hm2左右。由于魔芋种植已从传统的挖大留小的自然栽培模式逐步转变为集中连片的大面积栽培模式,导致各种病虫草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魔芋的产量和品质。据统计,在楚雄州广大魔芋……  相似文献   

4.
根据大关县基本情况,分析了魔芋产业在大关县发展的有利条件,提出了魔芋产业在大关县发展的思路及实施策略,从领导重视、部门协作、技术指导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魔芋在我县已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品种多,单株种植宿根性好,产量高。1994年以来,我县把魔芋作为“星火计划”产业,但由于夏季阴雨多,气候条件异常,魔芋连片种植病害十分严重,产量不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加之,魔芋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品种抗病性差,农民耕作水平不高等很多因素,严重制约着我县魔芋产业的发展。为此我县农技推广中心2003年与云南农大魔芋组联系,引进魔芋脱毒组培苗在大棚栽培试验,以探索良种繁育和引进良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魔芋作为大关县的一大优势产业,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魔芋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尽管魔芋产业发展为大关县广大种植户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农业部门应加大产业的宣传与扶持力度,持续扩大基地实际规模,有针对性的完善品种布局,逐渐提升作物栽种技术,为了促进魔芋这一特色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应积极分析大关县魔芋产业发展现状,解读产业内存在的问题,摸索其未来发展思路与策略,以供同行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7.
随着魔芋的大规模连片种植,加之魔芋种性的退化,给魔芋软腐病等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严重危害着魔芋的生长,制约着魔芋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魔芋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添加剂等,同时也在印染、钻探等轻化工业上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我国的魔芋种植面分布在云南、四川、湖北(西部)和陕西(南部),四川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种植技术和加工水平较为成熟。凉山州的金沙江流域和安宁河流域都是魔芋种植的适宜区,广大农户一直都有房前屋后种植魔芋的习惯。经过几年魔芋产业的发展,凉山州魔芋年种植面积已从当初的1000hm^2发展到现在的3000hm^2左右,同时,确立了州内金沙江流域以种植白魔芋为主,安宁河流域以大力发展花魔芋为主的发展方向,魔芋种植布局更趋合理,农民种植魔芋的效益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安康市魔芋种植模式形成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魔芋产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安康市的魔芋产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康市针对我国魔芋种植和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国内率先开展相应配套技术研究与开发,先后探索出魔芋玉米立体种植、魔芋林下高效种植、魔芋生态种植"三大"种植模式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魔芋基地建设模式,有效推动了安康魔芋种植基地建设步伐,促进了以安康为主的陕南山区成为全国四大魔芋种植区之一,实现了安康魔芋产业建设引领全国魔芋产业的发展。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先后3次在安康召开全国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安康被誉为"中国魔芋产业建设第一市"。  相似文献   

10.
<正>魔芋是一种适应性强、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集食用、药用、工业用于一身的重要经济作物,正在被人们逐步认识和开发。永胜县种植魔芋的历史较为悠久,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魔芋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魔芋种植也从传统的"挖大留小"的自然栽培模式逐步向集中连片的大面积规范化栽培模式转变。但在魔芋种植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缺乏适宜的品种和相关的栽培技术造成产量低和产量不稳定。魔芋种植只有从种子选择处理、种子贮  相似文献   

11.
云南魔芋高产优质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产品器官为球茎,内含丰富的葡萄甘露聚糖(40%~50%)、灰分3%~4%、果胶、生物碱、淀粉及17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在食用、医药及工业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云南省种植魔芋历史悠久,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十分适宜于魔芋的生长发育,具有丰富的魔芋种质资源。全省魔芋种植面积已由90年代初的不足五万亩发展到2000年的十五万亩左右,已连续两年被省政府作为重点农业推广项目加以推广。发展魔芋生产对实施生物资源创新工……  相似文献   

12.
乐山地区种植魔芋的历史悠久,“峨眉花魔芋”为乐山地区发育形成的地方栽培品种。近年来,魔芋种植由传统零星种植模式向集中化规模化种植转变,存在魔芋品种退化,产量降低,病害日益严重等问题。为助推乐山地区魔芋产业良种迭代升级,2021年引进了3个魔芋品种,分别为“白魔芋”“楚魔花1号”“鄂魔芋1号”,以地方品种“峨眉花魔芋”为对照,在乐山市峨眉山市龙门乡山河村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白魔芋”在乐山地区抗病能力强,种芋繁殖系数高,产块茎1330.3kg/667m2,较对照增产63.18%,为适宜乐山地区推广种植的魔芋优良品种。“鄂魔芋1号”抗病能力强,商品芋、种芋产量高,分别为1019kg/667m2和378kg/667m2,综合产量块茎1397kg/667m2,较对照增产71.37%,宜在乐山地区海拔800m及以上区域推广种植。“楚魔花1号”在乐山地区发病率较高,暂不宜规模化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魔芋在食用、医用及工业上的需求日益增长,各地都在大力推广魔芋种植。禄丰县金山镇于2010年开始人工大范围大面积种植魔芋,相继成立了2家魔芋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彝龙魔芋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源森魔芋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建立基地2个33.33 hm~2,到2015年末辐射周边群众种植面积58.67 hm~2,年产值达924万元。随着魔芋人工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年限的增加,软腐病、白菌病、地老虎、根蛆等病虫害不断发生且逐年加重,轻者减产,重者绝收,严重影响了魔芋产  相似文献   

14.
比较分析了富源县2013年魔芋、烤烟和玉米3种作物及魔芋2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情况。结果表明,种植魔芋的经济收益远高于烤烟和玉米,属高投入高产出产业。但玉米为富源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不可替代性。遵循魔芋的生长特性,大力推广玉米与魔芋套种、轮作和2年制魔芋种植模式,有利于富源县魔芋产业持续发展和保障玉米粮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魔芋产业在楚雄市得到迅速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到2016年全市统计种植面积达5333.33hm~2。大过口乡种植面积833.33hm~2,产值达1亿元,是除烤烟、核桃产业之外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魔芋产业的发展,给农民增产增收找到了新途径,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传统种植模式魔芋产量和品质得不到提高,特别是魔芋病害严重,直接影响魔芋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广魔芋套种玉米技术是一项改善魔芋生长环境条件、减轻魔芋病害发生、提高单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魔芋产业发展的新措施,符合当前魔芋产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1生产现状永胜县魔芋种植历史悠久,在海拔1 600~2 700 m的山区均有魔芋种植。永胜县幅员面积4 950 km~2,耕地面积26 454 hm~2,山区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1%,土地面积广,适宜种植魔芋。近几年魔芋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上升,特别是种植本地品种花魔芋,产量更高,全县2016年种植面积26 000亩,产量65 000 t。但本地没有规模加工企业,产出的魔芋大多销往四川、昆明、大  相似文献   

17.
魔芋是一种尚未被深入开发的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经济作物,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工业价值都很高.魔芋原产于热带亚洲雨林和亚热带季风林地区,属兰荫性植物,对环境的要求高,人工大面积种植后,打破了原有的原始生境,特别是连作等因素,造成魔芋从苗期到块茎膨大期,都会出现倒伏现象,严重的连片倒伏,影响了魔芋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两病"重发原因1.1 感病寄主面积不断扩大魔芋过去多为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作为一个产业已由传统的半野生栽培转变为适当集中栽培的商品生产模式.目前,全国种植面积约2~2.67万hm2,这就为"两病"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温床.加之我国的栽培种白魔芋、花魔芋、黄魔芋多是原始种,很少有抗病的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是我国魔芋适宜种植区。2003年全州魔芋种植面积达26.4万亩(1亩=1/15公顷),产魔芋精粉5000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8%和25%,堪称全国魔芋第一州。然而,随着魔芋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当地栽培的传统魔芋农家种表现出品质下降、抗病性减弱(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等病害逐年加重)的趋势,轻者减产,重则绝收.严重影响了魔芋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白魔芋种植管理水平.推动白魔芋产业发展.促进种植户增产增收。2014年1月18日.鲁甸县农业局在梭山镇密所村召开白魔芋样板种植现场培训会.向广大白魔芋种植户进行白魔芋样板科学种植相关技术的讲解和示范.这也标志着鲁甸500hm^2白魔芋种植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