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小豆富硒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小豆的富硒能力,提升红小豆的品质。[方法]对红小豆进行富硒栽培试验,对比红小豆的经济性状、植株免疫力、产量、产品总含硒量等。[结果]随着外源硒肥施用量的增加,红小豆的含硒量升高;硒肥对红小豆经济性状、免疫力无明显影响;随着硒肥用量增加,红小豆产量呈现递减的趋势。[结论]红小豆具有吸收和转化硒元素的功能,适量的硒肥能促进红小豆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垦区红小豆综合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方式、密度和播期对红小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较大,本文初步研究了佳木斯地区红小豆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双条播种植方式产量较高,适时早播有助于红小豆产量的提高,1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红小豆小区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吉林省中部黑钙土区绿豆和红小豆产量与施肥量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绿豆和红小豆N、P、K适宜用量,为提高绿豆和红小豆产量,降低施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红小豆栽培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结合实际种植情况,就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该次研究对更好地促进红小豆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铜胁迫对红小豆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浓度的铜溶液对红小豆种子进行处理,观察红小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状况,研究不同铜浓度营养液(0.1、0.3、0.5、1.0 g/L Cu2+)对红小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铜浓度的增加,红小豆种子的发芽率、幼苗株高和根长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红小豆在国内的相关研究进展,基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探讨国内红小豆的研究现状。以“红小豆”为主题词,检索CNKI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章的年度发文量、研究作者及机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出评价。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递增趋势。从研究实力上来看,北京农学院发文量最多。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植物生理特性等方面,未来的研究可能会侧重利用植物根际微生物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从而促进增收。国内的红小豆研究已相对成熟,未来将推进新技术在红小豆生长和生产方面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2个红小豆品种珍珠红和宝清红为试材,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配比组合,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肥配比对红小豆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配对红小豆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显著,适合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红小豆的最佳种植密度是21万株/hm~2,与之配比的施肥组合是尿素60.3kg/hm~2、二铵154.2kg/hm~2、硫酸钾61.8kg/hm~2。  相似文献   

8.
红小豆的品质特性及加工利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小豆是我国的优势杂粮作物,其营养与品质特性是决定其食用价值的重要因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红小豆的物理、化学、营养品质以及加工特性的研究,并在对国内红小豆的加工利用及研究开发现状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红小豆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指导秸秆还田,以小丰2号为供试品种,分别在垄作和免耕条件下设置不同秸秆覆盖量处理,研究了垄作和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对红小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干旱条件下免耕和秸秆还田有助于土壤保持较高含水量,进而提高红小豆种子萌发率,并且适量秸秆还田可促进红小豆生长发育,最终提高红小豆产量。  相似文献   

10.
栽培因子对红小豆产量及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以红小豆TH37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播种期和钾肥施用量对红小豆产量及籽粒色泽的影响,以确定适宜播种期和钾肥施用量。结果表明:红小豆TH37的适宜播种期为6月25日.钾肥施用量为氯化钾150kg/hm^2。播种期对红小豆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钾肥的作用不显著,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不明显,但钾肥有利于改善红小豆的色泽,在一定范围内,红小豆的亮度值、红度值和黄度值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过量施用钾肥反而对小豆的色泽起负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红小豆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几年红小豆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红小豆是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人们喜食的一种豆类。红小豆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酚、单宁、植酸、皂甙等。现代研究表明,红小豆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如抗氧化活性、对糖尿病的有益作用、护肝作用、助肾作用、抗癌、抗菌和抗病毒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红小豆根瘤菌在大田中的结瘤数特性,发现不同生态类型红小豆根瘤菌结瘤数之间的差异,研究以65份不同生态类型的红小豆种质资源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农艺性状及根瘤菌结瘤数大田采集,计算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性状的红小豆之间结瘤数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匍匐类型红小豆结瘤数均值高出直立类型23.97;极差高出值为32.3。通过各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瘤数和红小豆的株高、主茎分枝、单株结荚数,单株荚粒数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325、0.410746、0.438036、0.283786;和主茎节数表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37257;与单荚长、百粒重表现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8542、-0.3913和百粒重相关达极显著水平。通过试验研究得出由于不同生态类型的红小豆根瘤菌结瘤数存在的差异,育种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些差异达到创新种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即食红小豆粉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对即食红小豆粉的两种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浸泡条件、水煮时间、增稠剂用量等几个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并确定了即食红小豆粉的工艺流程和配方。即食红小豆粉的最佳配方为:红豆沙80g,糯米汁35g,白砂糖45g  相似文献   

14.
赵秋  徐敏 《农学学报》2013,3(12):1-5
为了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红小豆品种‘辽红小豆8号’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进行播期和密度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辽红小豆8号’的产量和主要性状有较大影响。‘辽红小豆8号’在辽阳地区的适宜播期为6月20日—30日,适宜密度19.5万株/hm2~21万株/hm2。  相似文献   

15.
邢台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种植红小豆。本文通过分析红小豆的潜在社会需求和经济价值,剖析邢台市在发展红小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尽快确立邢台市的名牌红小豆战略计划,把红小豆作为建始小杂粮产业的主导产业,打好红小豆优势品牌;抓住国内外红小豆需求市场,在优化品质、加工技术、产业开发、信息服务等方面促进红小豆产业化发展,实现增收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适合于红小豆田的化学除草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收乐通作为茎叶处理剂,对红小豆田禾本科杂草防效达100%,且对红小豆安全,另外,高效盖草能、拿捕净、威霸、精稳杀得对红小豆也安全并且防效都在90%以上,是红小豆田安全有效的除草剂。本试验中尚未发现茎叶处理剂中对红小豆安全且对阔叶杂草防效较高的除草剂。在除草剂的土壤处理中,禾耐斯(1 500 mL)+赛克(750 g)+水(750 g)是一种理想配方,对红小豆安全,且对阔叶杂草的防效也好(>80%);对红小豆安全且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好(>77%)的处理为90%禾耐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pH条件下红小豆分离蛋白的加工特性。[方法]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对照,设定不同pH条件,分析红小豆和大豆蛋白主要的加工特性。[结果]在较低pH下,红小豆分离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其乳化性、起泡性和吸油性与大豆分离蛋白大致相同,其乳化稳定性和起泡稳定性比大豆蛋白更优;当浓度为10%时,红小豆蛋白显示出凝胶性。[结论]该研究可为红小豆的综合开发应用提供新的加工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红小豆在北部高寒地区的适宜播期,该试验以"珍珠红"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播期与气象因子对红小豆生育进程、生长指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红小豆各生育阶段相应推迟,全生育期缩短.5月30日播种红小豆产量达到2264.02 kg/hm2,百粒重为8.78 g,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也为最高.通过气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明确从野生红小豆种群中筛选出来的红小豆品系"JH01"的高温胁迫响应。[方法]以红小豆品系"JH01"为试验材料,利用40℃进行胁迫处理,检测高温下红小豆品系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质膜的相对透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经高温处理,红小豆品系叶片膜透性升高,SOD、CAT、MDA的活性增强,POD活性降低,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该研究为野生红小豆逆境生理研究与耐高温品系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红小豆常发锈病及根腐病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东北红小豆主要生产省份之一。危害该省红小豆常发病害为红小豆锈病和根腐病。介绍了两种病害的危害症状,及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方法,为红小豆种植户提供病害识别和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