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种一日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蚁蚕体健康度进而影响到蚕茧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目前已成为蚕农判断蚕种品质优劣的直观标准,也是衡量蚕桑技术服务推广部门工作的重要方面。文章介绍了蚕种一日孵化率的影响因素,希望能够增强蚕农植桑、养蚕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增加广大蚕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柞蚕卵孵化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良种是柞蚕丰收的基础,蚕种(卵)孵化率的高低是蚕种质量是否达标的关键指标.蚕种(卵)孵化率低,不仅直接影响蚕农的养蚕收入,而且影响蚕种场的质量信誉和经济效益.近几年一些蚕种场因蚕种(卵)孵化率低,使得蚕农与其经济纠纷不断发生.因此,提高蚕种(卵)孵化率是蚕种场制种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蚕种催青及收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云南蚕桑产业的逐渐扩大,蚕种需求量逐年增加,由于许多相关技术部门技术力量薄弱,没有掌握好蚕种催青及收蚁技术,致使蚕种孵化不齐,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影响蚕农经济收入。因此,各蚕桑技术部门必须熟练掌握蚕种催青及收蚁技术,努力提高蚕农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蚕体发育不齐,将直接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蚕农的经济效益.部分蚕农发现蚕体发育不齐、开差较大,造成产茧量降低,经常把原因归结到蚕种质量上,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蚕体发育不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蚕农技术处理不当,造成蚕体营养不良而引起的,现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的蚕种是制种单位和广大蚕农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问题,秋用蚕种的冷藏浸酸,是秋用种孵化齐一的关键处理措施之一.而搞好冷藏浸酸工作是生产高质量蚕种的一个关键环节.蚕种的冷藏浸酸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工序复杂、环节多、时间紧、风险较大、要求较严的技术工作,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谨慎操作,稍有疏忽,轻者蚕种死卵增加,孵化不齐,重者蚕种报废,给种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直接关系到蚕农饲养成绩与操作方便的程度,本文从4个方面总结提示了如何做好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的方法和措施,对养蚕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桑园多种经营 提高蚕桑综合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斯文 《新农村》2013,(7):28-28
近几年来,浙江省海盐县蚕桑生产由于蚕茧价格不稳,挫伤了蚕农生产积极性,影响蚕业经济的发展和蚕农经济收入,蚕桑生产严重萎缩。全县蚕种发种量,从1993、1994年的16万余张,降至2011年的7万张左右。蚕种场的蚕种制种从1999—2002年的18万余张,降至2011年的2万余张。为此,对如何综合利用桑园土地资源,开展多种经营提高蚕桑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蚕种在生产过程中因技术处理不当,会导致蚕种在催青阶段转青慢、孵化不齐,这样的蚕种收蚁饲养后,会发生小蚕体色转青慢、食桑不活泼、个体发育开差大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影响到蚕茧单产及经济效益,挫伤蚕农的养蚕积极性。下面就家蚕一代孵化不齐的发生原因及补救措施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桑蚕杂交种无论秋用蚕种还是春用蚕种,在省质检部门进行微粒子毒率检测后都需入冷库作进一步技术处理与检测,良卵率和孵化率都合格的蚕种才能最终成为商品,待生产季节到来时发放给蚕农。所以蚕种冷库成为配合质量检查与监测的最后单位。一些蚕种质量问题与异常情况在入库后才得以暴露。在不影响蚕农生产应用的前提下,在冷库管理的角度上如何对异常蚕卵采取措施,以及在养蚕制种环节如何进行预防,本文试作探讨。1生种问题2002年6月,某场在春制秋用种入库时有2批种在48小时后有大量蚕卵不转色,连续3日入库的不转色卵分别占入库种的80%、60%、50…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蚕农蚕种要催青第11天发种,第12天收蚁的需求,特做了此对比实验,得出了催青过程中采用戊3胚子继续低温催至蚕种孵化,对于发育整齐的蚕种完全不影响孵化率,并且能避免转青种运输的不安全问题,同时也能满足蚕农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蚕农蚕种催青第11天发种、第12天收蚁的需求,开展了低温催青和高温催青2种技术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催青过程中到戊3胚子阶段后继续采用低温催至蚕种孵化的方法能满足蚕农需求,对发育整齐蚕种的孵化率无影响,并且能避免转青种运输的不安全问题,也是春季推迟收蚁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2017年,刘女士在某县城设立一个营业部,该营业部营业执照上有蚕种销售的内容。同年7月,刘女士向该县蚕农陈某等提供蚕种94张,未签订蚕种购销协议,口头约定每张蚕种60元(合计5640元),该批蚕种生产的蚕茧由刘女士收购,等蚕农销售蚕茧时,再扣除蚕种款。此时刘女士还没有取得蚕种经  相似文献   

13.
蚕种催青工作是养蚕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催青工作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蚕种一日孵化率的高低,进而影响着养蚕者的经济效益。本文研究了蚕种催青的关键技术,通过各项关键技术的实施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并就此阐述相关体会。  相似文献   

14.
桑蚕杂交种无论秋用蚕种还是春用蚕种,在省质检部门进行微粒子毒率检测后都需入冷库作进一步技术处理与检测,良卵率和孵化率都合格的蚕种才能最终成为商品,待生产季节到来时发放给蚕农.所以蚕种冷库成为配合质量检查与监测的最后单位.一些蚕种质量问题与异常情况在入库后才得以暴露.在不影响蚕农生产应用的前提下,在冷库管理的角度上如何对异常蚕卵采取措施,以及在养蚕制种环节如何进行预防,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蚕种催青是养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蚁体的整齐度和强健度,以致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实行,广大蚕农对蚕茧的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日益增强,因此,农户对蚕种质量的要求更高,他们都希望既要蚁量足、蚁体强,又要1日孵化率高的蚕种.通过多年的催青实践,认为加强催青技术管理,是提高蚕种催青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蚕种催青是养蚕过程中的一个首要基础环节,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蚁体的整齐度、强健度,以至影响蚕茧的产量质量.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实行,广大蚕农对蚕茧的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日益增加.因此,蚕农对蚕种质量的要求更高,他们都希望蚕种既要蚁量足、蚁体强健,又要实用孵化率高.作为蚕种生产和推广人员来说,如何提高蚕种实用孵化率就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蚕种实用孵化率的高低与催青中的温度、湿度、光线、空气等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温度对胚胎发育快慢、孵化率高低起主导作用.因此加强催青中的技术处理,是提高蚕种实用孵化率的关键.其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7.
蚕种催青是养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蚁体的整齐度、强健度,蚕茧的产量和质量。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全面实行,广大蚕农对蚕茧的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日益增加,因此,农户对蚕种质量的要求更高,他们都希望既要蚁量足、蚁体强,又要一日孵化率高的蚕种。通过多年的催青实践,认为加强催青技术管理,是提高蚕种催青质量的关键。其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8.
按照《四川省蚕种管理条例》第31条的规定:蚕种的检验必须按照蚕种质量标准和蚕种检验规程进行。检验不合格的蚕种,蚕种生产供应单位必须在蚕种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监督下就地销毁,不得调运、入库、出库、供应和使用。为确保蚕种检验公正性、准确性,确实维护蚕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四川农业科技》2011,(8):59-59
2011年上半年,四川省蚕业工作克服了前期低温寡照天气的影响,抓住茧丝市场回暖,价格上扬的有利时机,动员组织蚕农增发蚕种,取得了养蚕数量稳中略增,单产、质量明显上升,蚕农收入显著增加,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作为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的重点省份,近几年蚕桑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蚕种是蚕桑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是茧丝绸行业的基础,提供优质蚕种是发展蚕茧生产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它直接关系到蚕农的收入与蚕茧的质量,而优质蚕种的生产又要有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作保障,它是实现蚕种生产与销售经营规范化的需要,也是提高蚕桑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保证.蚕种生产及经营的全过程就是蚕种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要保证蚕种质量,就必须对与生产及经营有关的一切内外因素及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督管理.作为蚕种检疫对象的家蚕微粒子病,由于其传染途径的特殊性和危害性,更要求检验检疫工作必须始于蚕种生产之前,贯穿于蚕种生产之中,继续于蚕种生产之后.提高蚕种的综合质量,是蚕种生产行业和经营部门面临的首要任务,因此,加强蚕种生产行业及经营部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