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用5个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大田种植,研究其生长发育和灌浆特性对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麦2号、宁春50号和宁春4号保持了较高的灌浆速率和持续时间,而龙麦33和青春38灌浆峰值出现时间较宁春4号晚,灌浆持续时间短,后期衰减较快,各品种间灌浆速率差异明显;产量方面,农麦2号产量最高,较宁春4号增产11.4%,与龙麦33及青春38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在小麦新品种选育方面宜筛选全生育期适中,灌浆速率较快、灌浆稳定及持续时间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对宁夏春小麦三种不同产量结构类型品种(系)的产量构成因素,分别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并对各品种的光合速率和灌浆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多穗型(96H98)、中间型(宁春4号)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关联度排序为667m2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并且光合速率和灌浆速率高,籽粒饱满,产量高.大穗型(宁作19号)品系产量构成因素的关联度为穗粒数>千粒重>667m2穗数,并且穗粒数多,穗数少,光合速率和灌浆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白小军  李红霞  白冰  魏亦勤  樊明  方亮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49-12451
[目的]研究"清旺"富硒植物营养素对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产量构成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明确"清旺"在小麦上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选取5个宁夏选育小麦品种(系)为宁春50号、CB037、宁春4号、N2038、宁春47号为材料,2011年为宁春50号、N618、宁春4号、N2038、宁春47号。小麦灌浆初期叶面喷施"清旺"富硒植物营养素,每品种设计喷施和未喷施(对照)2种处理。室内考种测试小麦穗长、结实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饱满度、小区产量等。取成熟籽粒250 g寄送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测试硒含量。[结果]2010、2011年喷施处理产量比没喷施对照平均增产2.60%,穗粒数平均增加1.52粒,穗粒重平均增加0.09 g,千粒重平均降低0.21 g,说明喷施硒肥对小麦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增产效果不明显;喷施处理对小麦穗部穗长、结实小穗、不结实小穗影响不大;喷施处理中籽粒硒含量均明显增加,高于对照8倍以上。[结论]通过喷施硒肥提高小麦籽粒硒含量,提高食品中的硒含量是可行的,通过合理安全适宜的叶面喷施硒肥技术,可以达到提高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花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光合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花后高温对春小麦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影响显著.高温胁迫下,宁春4号与宁春47号旗叶光合速率较对照平均下降15.7%~44.7%,蒸腾速率有所降低,气孔导度下降显著,下降幅度达19.5%~43.6%.说明高温胁迫使春小麦叶片气孔关闭,光合速率降低;花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水分利用率也有显著影响,宁春4号与宁春47号的水分利用率较对照下降13.26%~23.4%,影响小麦籽粒灌浆;宁春4号千粒质量下降19.91%,宁春47号千粒质量下降25.09%,产量明显降低.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来缓解小麦花后高温对籽粒灌浆的影响,以提高春麦区的小麦单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的调控效应,分析滴灌条件下春小麦产量的提升潜力,为确定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适宜施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个新疆审定的春小麦常规品种和1个现阶段正在培育的品系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处理,研究施氮量对不同春小麦品种(系)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籽粒灌浆趋势均呈现为“S”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籽粒的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高籽粒千粒重后,积累的有效籽粒干物质重不增反降,但下降程度有所减缓。新春6号、新春37号、核春137表现为灌浆强势品种,新春11号、新春21号、新春29号表现为灌浆弱势品种。100 kg/hm2低氮水平下,新春17号和核春615产量达最高水平;200 kg/hm2中氮水平下,新春6号、新春11号、新春26号、新春29号、新春37号、新春39号、核春121和核春514共8个春小麦品种产量达最高水平;300 kg/hm2高氮水平下,核春137和新春21号产量达最高水平。【结论】4个施氮水平下,最大灌浆速率Vmax与平...  相似文献   

6.
探明贵州薏苡品种的籽粒灌浆特征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为挖掘薏苡高产潜力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薏苡品种兴仁白壳、黔薏苡1号和黔薏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分别采用Logistic和Richards方程对着粒层上、中、下部籽粒的生长动态进行拟合,比较2种方程的适用性及不同品种的灌浆特征差异。结果表明:黔薏苡1号与黔薏2号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P0.05)高于兴仁白壳;薏苡籽粒生长符合"S"曲线增长,Richards方程比Logistic方程更能精确描述薏苡籽粒的生长进程,其中兴仁白壳灌浆启动慢、灌浆速率小,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推迟,活跃灌浆期延长;黔薏苡1号和黔薏2号灌浆启动快、速率大、籽粒充实迅速,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提前、活跃灌浆期缩短。灌浆启动快、速率大、籽粒快速充实的薏苡品种增产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不同灌浆特性的 3个小麦品种 (系 )为材料 ,研究了小麦颖果合点细胞的超微结构与灌浆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 ,合点细胞液泡中沉积的脂类和多糖对籽粒灌浆过程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合点细胞内壁上脂类和木栓质积累的多少、出现的时间与灌浆进程、灌浆结束时间有直接关系。灌浆速率大小与品种特性有关。大粒型品种 (系 )鄂恩 1号和 95A 10的合点细胞内壁脂类和木栓质出现迟 ,数量少 ;而小粒型品种华麦 8号出现早 ,数量多。颖果发育慢和灌浆速率小是 95A 10籽粒不饱满的主要原因。合点细胞主要以质外体和共质体并存的方式运输养分 ,开花后 2 4d以共质体运输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8.
华北平原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灌浆特性对水分亏缺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华北平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代表品种碧蚂1号、济南2号、泰山1号、冀麦26、冀麦38和济麦22,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灌溉和雨养条件下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籽粒千粒重和灌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灌溉和雨养条件下,小麦籽粒千粒重随品种的更替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灌浆期天数和平均灌浆速率逐渐增加,其中速增期天数和灌浆速率的增加是当前小麦品种济麦22籽粒千粒重较高的主要原因;2)与灌溉条件相比,在雨养条件下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的籽粒千粒重、灌浆期天数和平均灌浆速率、速增期天数和灌浆速率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存在差异,当前品种济麦22的下降幅度高于以前品种,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较强.因此,在未来的小麦育种中,应更多地选育速增期天数多和灌浆速率高的品种,并提高其对水分亏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超高产小麦品种籽粒灌浆速率及其品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超高产小麦的灌浆特性及品质形成规律,通过17个品种试验,分析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和品质特性。结果表明,籽粒灌浆早期,超高产小麦品种灌浆速率较常规品种低,但在成熟前10 d内,其灌浆速率较高,成熟前10 d两者灌浆速率分别为1.74,1.15 g·d-1(千粒)。年份间品种特性对小麦籽粒品质影响不尽一致,小麦产量与面粉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关性,参试超高产品种与常规品种粉质仪质量数平均为99.0和99.8。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三次多项式对黑小麦灌浆过程中籽粒体积、鲜重和干重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黑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黑小麦材料蓝粒58和紫选1号小麦的有效灌浆期较对照小麦品种京冬8号长。参试的3个小麦材料除籽粒体积动态变化差异较大外,鲜重和干重的动态变化差异较小。蓝粒58和紫选1号的百粒体积的平均增长速率、最大增长速率和籽粒干重的增长均低于对照小麦京冬8号。蓝粒58和紫选1号小麦快速增长期期间有相似的变化曲线。通过育种改良或采取有效栽培措施以提高黑小麦灌浆速度,缩短持续时间,是今后在育种和栽培上能更好的发挥黑小麦的产量潜力和优势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选用黑龙江省春小麦育种史上有典型代表性的8个春小麦品种,结合高产、超高产小麦育种目标,分析了不同春小麦品种的产量特点及灌浆特性。结果表明:春小麦克丰4号、克旱16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明显增加,达到超高产的水平。8个春小麦品种的主穗籽粒干重变化可以用logistic方程拟合,均呈“S”曲线,其灌浆速率均呈单峰曲线,但峰值的大小与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不同。克旱16的灌浆速率为最高,可达0.1195 mg·d^-1;而克丰4号是早熟、小粒、密植型品种,其特点是籽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提早,开花后12.6 d时达到最大灌浆速率,保证有效灌浆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种植密度与匀播种植冬小麦籽粒灌浆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匀播条件下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适宜种植密度。【方法】 以不同穗型品种新冬22号和新冬50号为材料,匀播(株距行距相等)条件下设置123×104、156×104、204×104、278×104和400×104株/hm2等5个种植密度,用Logistic方程模拟籽粒灌浆过程,分析冬小麦籽粒灌浆相关参数。【结果】 匀播条件下不同穗型品种Logistic方程拟合决定系数均在0.996以上,能准确反映灌浆过程;不同穗型品种灌浆期千粒重、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阶段籽粒产量、阶段灌浆速率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行距缩小呈下降趋势;小麦千粒重与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呈正相关;阶段籽粒产量与阶段灌浆速率呈正相关,与阶段灌浆持续时间关系不大。【结论】 匀播条件下,多穗型品种新冬22号适宜种植密度为156×104株/hm2,大穗型品种新冬50号适宜种植密度为278×104株/hm2。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形成,以期为黄淮海夏玉米机械化收获籽粒和高产高效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以先玉335、郑单958和桥玉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每公顷种植密度52 500株(D1)、67 500株(D2)和82 500株(D3) 3个处理,研究不同密度处理玉米籽粒形成过程中的鲜重、体积和干重变化,并分析各阶段的灌浆速率和产量高低。结果表明,随着灌浆进程推进,籽粒鲜重、体积和干重均呈现"慢-快-慢"的增加趋势,随密度增加3个品种的百粒籽粒鲜重、体积和干重均呈下降趋势,3个品种比较以先玉335各密度下灌浆特性较优。灌浆1个月左右,郑单958和桥玉8号的灌浆速率较高,之后先玉335灌浆速率较高。3个品种最终产量以先玉335较高;不同密度比较,3个品种均为中低密度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以宁夏主栽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和宁春47号为供试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人工控制温度,设高温(35±2) ℃和常温(27±2) ℃ 2个温度处理,以常温为对照,在花后3~25 d对春小麦进行高温处理,测定籽粒幼苗长势和籽粒活力。结果表明,花后不同时段高温显著降低了春小麦幼苗生长势和籽粒活力,花后高温越早对春小麦籽粒活力的影响越大,其中花后3 d高温的影响最大,宁春4号的籽粒活力指数1下降了10.82%;使宁春47号的籽粒活力指数1下降12.81%。花后不同高温对春小麦籽粒活力的影响不同,最终会严重影响春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黄淮海北部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差异,为玉米籽粒熟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衡早8号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华美1号和郑单958为对照品种,研究灌浆过程中不同品种籽粒体积、水分含量、籽粒干质量以及灌浆特性的变化,并对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授粉后20 d是3个玉米品种籽粒体积快速增速期,在授粉后45 d左右3个玉米品种籽粒体积达到最大,衡早8号籽粒体积最大,郑单958最小。授粉15 d内3个玉米品种籽粒干质量增长较为缓慢,授粉15~55d是籽粒干质量增长快速期,衡早8号籽粒干质量增长速度最快,郑单958最慢,授粉55 d后籽粒干质量增长速度开始放缓。3个玉米品种灌浆速率均呈单峰曲线,灌浆峰值衡早8号最高,郑单958最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体积与含水量呈正相关,与含水率呈负相关,灌浆速率与含水量呈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籽粒含水率在57%左右时3个玉米品种达到各自灌浆最高峰值。运用Logistic模拟方程拟合不同玉米品种的籽粒质量增加过程,衡早8号最大灌浆速率(Gmax)、平均灌浆速率(Gmean)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衡早8号活跃灌浆期、籽粒质量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均低于其他2个品种。3个玉米品种产量差异显著,千粒质量是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衡早8号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活跃灌浆期则短于其他2个品种,有利于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16.
在鄂尔多斯市井灌小麦区(榆林子村)和黄灌小麦区(二罗圪堵村)分别布置田间大区试验,比较7个春麦品种(6个引进品种和1个对照品种宁春4号)的生育进程和产量差异,为筛选适宜的优良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在两个试验点的生育进程表现一致,农麦5号和对照品种宁春4号生育期相当,平均为94.5天,宁春54较对照晚熟1.0天。宁春50、宁春51、农麦2号和农麦4号4个品种均较对照早熟。井灌小麦区各引进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宁春54增产幅度最大;由于生产条件的差异,黄灌区各品种产量均明显低于井灌区,但对照的产量下降幅度最小,绝对产量高于6个引进品种。综上,在鄂尔多斯市建议分区域进行春小麦品种推荐,井灌区可采用宁春54等高产新品种替代宁春4号,黄灌区可继续沿用宁春4号。  相似文献   

17.
于2016—2017年小麦季,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藁城核心区,选取河北省主推的9个小麦品种,对其籽粒灌浆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小麦在灌浆期间籽粒干质量均呈"S"形曲线增长,灌浆过程可划分为灌浆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3个阶段。但不同品种的灌浆也存在差异,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T_(max))最早的是鲁原502,比最晚出现的济麦22提早3.1 d;石农086和邢麦4号的最大灌浆速率(v_(max))和平均灌浆速率(v_(mean))均高于其他供试品种,而农大399均为最小;在最大灌浆速率上,石农086和邢麦4号比农大399分别高52.0%、43.4%;在平均灌浆速率上,石农086和邢麦4号比农大399分别高40.2%、29.9%。相关分析表明,粒质量与籽粒平均灌浆速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灌浆持续时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籽粒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定量分析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济南17(早熟)和济麦22(中晚熟)为材料,于2012~2013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小麦籽粒千粒质量及灌浆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小麦籽粒灌浆速率模型。经独立试验资料检验,小麦1 000粒籽粒灌浆速率实测值与模拟值的根均方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da)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0.208 g/d、0.162 g/d和0.899。表明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吻合程度较好,所建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不同熟性、不同品种及不同氮素处理的小麦籽粒灌浆速率。  相似文献   

19.
春小麦花后高温胁迫对产量及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主栽品种宁春4号、宁春4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在塑料薄膜覆盖方式人工模拟高温条件下,研究了高温胁迫对灌浆期春小麦保护性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小麦产量也随之降低。在灌浆初期,2个春小麦品种的叶片保护酶活性较高;在灌浆后期,植株老化程度不断增大,保护酶活性又逐渐降低,说明植株衰老后防御系统趋于减弱。而CAT活性随植株老化程度呈下降趋势,随之对植株造成不可逆伤害。在春小麦花后不同时期进行高温处理,对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也不同,主要表现为灌浆前期受高温影响明显大于后期。因此,应在小麦灌浆期注意田间管理,护叶养根,延缓高温对小麦造成的早衰。  相似文献   

20.
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品种间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黄淮海北部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差异,为玉米籽粒熟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衡早8号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华美1号和郑单958为对照品种,研究灌浆过程中不同品种籽粒体积、水分含量、籽粒干质量以及灌浆特性的变化,并对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授粉后20 d是3个玉米品种籽粒体积快速增速期,在授粉后45 d左右3个玉米品种籽粒体积达到最大,衡早8号籽粒体积最大,郑单958最小。授粉15 d内3个玉米品种籽粒干质量增长较为缓慢,授粉15~55 d是籽粒干质量增长快速期,衡早8号籽粒干质量增长速度最快,郑单958最慢,授粉55 d后籽粒干质量增长速度开始放缓。3个玉米品种灌浆速率均呈单峰曲线,灌浆峰值衡早8号最高,郑单958最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体积与含水量呈正相关,与含水率呈负相关,灌浆速率与含水量呈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籽粒含水率在57%左右时3个玉米品种达到各自灌浆最高峰值。运用Logistic模拟方程拟合不同玉米品种的籽粒质量增加过程,衡早8号最大灌浆速率(G_(max))、平均灌浆速率(G_(mean))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衡早8号活跃灌浆期、籽粒质量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均低于其他2个品种。3个玉米品种产量差异显著,千粒质量是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衡早8号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活跃灌浆期则短于其他2个品种,有利于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