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桑黄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和优化提取,并对提取物中的酚类、黄酮和萜类物质进行了靶向鉴定。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对提取物的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桑黄60%乙醇体积分数提取物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优化提取的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3 h,料液比1:30,提取2次,黄酮提取率达到159.3 mg·g-1。液质联用共鉴定出45种成分,其中酚类物质种类最多。通过优化工艺得到含量较高的具有较强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提取物,液质联用靶向分析表明该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葱属植物代谢产生的蒜氨酸具有重要的药学价值,γ-谷氨酰转肽酶是蒜氨酸合成中作为脱谷氨酰化步骤的关键酶。研究洋葱γ-谷氨酰转肽酶基因的功能,揭示γ-谷氨酰转肽酶在洋葱蒜氨酸合成途径中的作用,为体外合成蒜氨酸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洋葱蒜氨酸合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洋葱为材料,依据洋葱RNA-seq数据库设计引物,利用RT-PCR从洋葱中克隆γ-谷氨酰转肽酶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CaMV 35S-AcGGT-GFP载体,利用微粒轰击技术,以金粉-质粒微载体轰击洋葱内表皮细胞,构建带有AcGGT的酿酒酵母表达载体,转化并诱导表达AcGGT,利用γ-谷氨酰转肽酶催化谷氨酰对硝基苯胺生成对硝基苯胺的方法测定转入AcGGT的酿酒酵母总蛋白的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洋葱组织间差异表达模式;利用γ-谷氨酰转肽酶催化谷氨酰对硝基苯胺生成对硝基苯胺的方法测定组织间内源性转肽酶酶活性。【结果】克隆获得AcGGT,长度为1 869 bp;生物学信息学分析显示,洋葱AcGGT编码622个氨基酸,蛋白保守结构域预测显示具有谷氨酰转肽酶结构域,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为主,跨膜区分析推测GGT蛋白具有跨膜区,氨基酸多重比对结果显示植物中的GGT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进化分析表明AcGGT与大蒜AsGGT2亲缘关系最接近。CaMV 35S-AcGGT-GFP融合蛋白的荧光信号位于液泡中,表明该基因编码蛋白位于液泡。外源表达AcGGT蛋白的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转入AcGGT的酵母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表明AcGGT编码的蛋白具有转肽酶活性。AcGGT组织差异表达结果分析显示,该基因的表达主要在叶鞘,鳞茎和叶鞘次之;不同组织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显示,在叶中活性最高,叶鞘次之。相关性分析显示组织间谷氨酰转肽酶活性与AcGGT表达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克隆了洋葱AcGGT。洋葱蒜氨酸合成途径中脱谷氨酰化先于S-加氧。AcGGT的表达与洋葱内源性的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洋葱中可能存在多个谷氨酰转肽酶基因。  相似文献   

3.
黄楠  郦千喜  闫道良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1):2165-2168
碳是植物必需的首要营养元素,主要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获取,植物常处于碳饥饿状态,施加有机碳肥能有效补充植物所需的碳元素。铁皮石斛是珍稀药用植物,为揭示有机碳肥α-酮戊二酸对铁皮石斛品质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对2 a生铁皮石斛进行叶面喷施试验,并测定叶面喷施2个月后茎中可溶性总糖、水浸出物、水溶性氮、总氮、总磷、总钾和微量元素铁、锌含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α-酮戊二酸能明显提高铁皮石斛可溶性总糖含量,施用50~100 mg·L-1 α-酮戊二酸显著增加了总氮含量,水溶性氮随着α-酮戊二酸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在α-酮戊二酸的施用浓度为50~100 mg·L-1时,处理组的水溶性氮/总氮显著低于对照,说明氮合成代谢显著增强。叶面喷施α-酮戊二酸并没有明显影响磷、钾含量,10~50 mg·L-1 α-酮戊二酸显著提高了铁、锌含量。以上研究结果说明了外施α-酮戊二酸能显著提高铁皮石斛可溶性总糖、铁和锌含量,增强其氮合成代谢,稳定磷、钾平衡。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α-苦瓜素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从苦瓜种质Y5中克隆了α-苦瓜素基因上游包括起始密码子在内的1 620 bp序列,选取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 500 bp序列,利用Plant CARE在线启动子预测工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α-苦瓜素启动子除了含有TATA-box和CAAT-box等核心元件外,还含有光响应元件、赤霉素响应元件、热胁迫响应元件、干旱应答元件、水杨酸应答元件、茉莉酸应答元件等。以28份苦瓜种质为材料,分析了α-苦瓜素启动子区域SNP和In Del分布情况,共发现24个SNP位点和1个In Del,28份苦瓜种质资源共存在4种单倍型。3个SNP位于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可能对α-苦瓜素基因的表达调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系统检测猪抗酶1(AZ1)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分析蓝塘和长白猪群体AZ1基因启动子SNP及单倍型,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单倍型转录活性。结果表明:-453/+79为核心启动子区;在2个群体中检测到AZ1基因启动子8个SNPs,分别为-713 TC、-584 AC、-476 GA、-365 TC、-348 CT、-294 GC、-288 TG和-234 TC,蓝塘猪群体具有更丰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而长白猪群体仅在-288座位存在GG和GT 2种基因型,其他7个SNPs均为纯合状态;蓝塘猪群体LTH1单倍型(TAGCCGTC,-713/-234)频率为0.526,为蓝塘猪优势单倍型,其次为LTH2(TAGCCGTT),频率为0.166;长白猪群体优势单倍型为Landrace-H(TAGTCGGT),频率为0.939。LTH1转录活性高于LTH2和Landrace-H,推测-234 TC、-365 TC和-288 TG座位是造成不同单倍型转录活性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ate,BHBA)除了能作为一种能源物质外,还可作为信号分子诱导肝细胞、子宫内膜细胞发生炎症反应,但其是否也能促使牛肺泡巨噬细胞(bovine alveolar macrophages, BAMs)发生炎症反应尚不清楚。利用不同浓度BHBA分别与 BAMs作用12、24 h,CCK-8法检测BAMs的存活率;用终浓度为4 mmol·L-1 BHBA与 BAMs作用0、3、6、12、24 h,以及用0、1、2、4 mmol·L-1 BHBA分别与 BAMs作用 12 h,qRT-PCR检测GPR109Ap38MAPKNF-κBPPARγ mRNA表达量,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1L-1β、IL-6、TNF-α等的浓度。结果表明,1、2、4 mmol·L-1 BHBA作用对BAMs 的存活率没有不良影响;在一定时间浓度范围内,GPR109Ap38MAPKNF-κB mRNA表达量,1L-1β、IL-6、TNF-α等浓度随时间-剂量依赖变化(P<0.01),PPARγ mRNA表达量在3、6 h极显著上调(P<0.01),随后下调,PPARγ mRNA表达量只有2 mmol·L-1组有显著变化(P<0.05)。综上,BHBA能促进BAMs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和释放,导致其发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苯并芘诱导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因此,期望在苯并芘暴露阶段通过阻断TNF-α来改善肺部炎症微环境从而延缓甚至预防肺癌发生发展。通过组织病理学分析小鼠肺部病理改变与炎症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部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及其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研究发现,与正常小鼠相比,苯并芘暴露小鼠肺部巨噬细胞浸润增加,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与MHCⅡ水平增高;经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后,巨噬细胞浸润减少,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降低。研究结果表明,阻断TNF-α的表达可改善苯并芘诱导的肺慢性炎症状况,延缓肺组织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8.
从四川省15个肉牛养殖场采集222份鼻腔拭子样本,采用CHROMagar ESBL显色培养基,利用16S rRNA进行细菌鉴定,并通过双纸片协同验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利用PCR检测产ESBLs耐药基因、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并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从222份样本中共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6株(7.21%)。16株分离株均表现出多重耐药特征,主要对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四环素、链霉素耐药,耐药率在62.50%~93.75%,对亚胺培南敏感。16株分离株全部携带氨基糖苷类aac(3)-Ⅱ、aac(6')-Ⅰb、四环素类tetA、链霉素strA、磺胺类sul1、sul2基因,14株(87.50%)携带aph(3')-Ⅰa基因,11株(68.75%)携带strB基因,仅一株携带aac(3)-Ⅰ基因。16株分离株中,荚膜血清型检出5株(31.25%),包括3株K5、1株K1、1株K20。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16株分离株均有较强的致病性,观察病理组织发现,肺炎克雷伯菌对小鼠肺损害严重。综上,从四川地区分离的16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多重耐药特征,强毒力菌株以K5荚膜型为主,提示临床应进一步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多重耐药菌株和强毒力菌株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9.
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不同浓度7S(β-伴大豆球蛋白)对IPEC-J2(猪小肠上皮细胞)的影响。实验分为6组,A(对照组)、B(1 mg·mL-1 7S)、C(5 mg·mL-1 7S)、D(10 mg·mL-1 7S)、E(5 mg·mL-1 7S+1 μmol·L-1 SP600125)、F(5 mg·mL-1 7S+1 μmol·L-1 SB202190),24 h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收集细胞用ELISA法检测NO、5-HT、IL-6和IL-10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JNK、p-p38、Bcl-2蛋白表达量,用PCR法检测BadBaxBcl-2、Bcl-xL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C组和D组的IPEC-J2细胞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E组和F组的细胞活性显著高于C组(P<0.05),说明7S促进炎性细胞因子NO、5-HT和IL-6的分泌,降低IL-10的分泌,添加抑制剂使细胞因子NO、5-HT和IL-6分泌减少,IL-10的分泌增多;同时7S促进p-JNK、p-p38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添加抑制剂可抑制p-JNK、p-p38蛋白表达,使Bcl-2蛋白表达增高。Bcl-2/Bax mRNA比值随7S浓度增加而降低,Bax/Bcl-xl比值随7S浓度增加而升高,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随7S浓度增加而升高。添加抑制剂后Bcl-2/Bax比值增高,Bax/Bcl-xl比值降低,Caspase-3 mRNA降低。结果表明,7S通过p38/JNK MAPK信号通路引起仔猪肠上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0.
利用巢式PCR技术分离获得CaTIP1-1基因上游1749 bp的片段.利用PlantCARE软件预测发现该序列含有启动子典型的基本元件TATA-box、CAAT-box及非生物胁迫相关的元件和光应答元件.以PBI121载体为基础,构建CaTIP1-1启动子驱动下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叶盘法转化烟草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荧光显微镜能够检测到T1代烟草悬浮细胞系能够稳定表达荧光.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具有驱动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活性.该研究为今后CaTIP1-1启动子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利用ISSR分子标记鉴定苦瓜杂交种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苦瓜杂交一代品种秀玉1号纯度进行鉴定,为生产上提高苦瓜新品种纯度鉴定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SSR技术和91条引物,对苦瓜品种秀玉1号及其亲本的DNA指纹进行分析。【结果】从91条引物中筛选出两条特征引物ISSR-845和ISSR-891,能同时扩增出F1代及其父母本的多态性条带510 和300 bp。其中,ISSR-845能够区分父本机械性混杂,ISSR-891能够准确区分母本自交系与杂种F1代;经群体验证,该标记与田间鉴定结果高度一致。【结论】ISSR技术具有准确、简便、高效、实用性强等优点,可用于生产上苦瓜种子纯度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2.
苦瓜新品种桂农科一号和桂农科二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华南地区对苦瓜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的需求选育出2个早熟、耐冷凉气候的苦瓜新品种,分别命名为桂农科一号和桂农科二号。2个品种表现为早熟,强雌性,第1雌花节位低,连续结瓜能力强,主侧蔓均可结瓜;在气温为12-23℃条件下,能正常开花结果;瓜皮油绿色;瓜型圆筒形,肩平蒂圆,大直瘤,商品性好。桂农科一号瓜长约35.0cm,横径8.0-9.0cm,肉厚1.2-1.4cm,平均单瓜重380g,产量约49500kg·ha^-1;桂农科二号瓜长约30.0cm,横径8.0-10.0cm,肉厚1.3-1.5cm,平均单瓜重450g,味甘微苦,产量约52500kg·ha^-1。2个品种均适宜在华南地区春秋露地和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13.
莞研油绿长身苦瓜是以油绿1号-511为母本、鸦岗油瓜-123为父本配制的苦瓜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和分枝性强,瓜长圆锥形,表皮油绿有亮泽,条瘤光滑顺直,瓜长26.6~26.9 cm、横径5.85~6.09 cm,肉厚0.99~1.03 cm;单瓜重350.8~368.7g,一般每667 m2产量约1 800 kg,品质优,中抗白粉病和枯萎病;适宜广东省苦瓜产区春、秋季种植。该品种于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不同采收阶段苦瓜产量的影响,以期提高苦瓜品质和产量,进而增加农民收益.[方法]以翠中翠苦瓜为材料,采用416-B最优混合设计,探讨氮、磷、钾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苦瓜果实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氮与苦瓜前期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氮、磷、钾对苦瓜产量影响力大小依次为:氮>钾>磷;15 d内苦瓜累积产量(y1)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15 d内苦瓜累积产量的最优氮磷钾配方为:N 304.80 kg/ha、P 148.65kg/ha、K 351.75 kg/ha,种植密度29010株/ha.[结论]氮肥和种植密度是影响苦瓜前期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禽源奇异变形杆菌携带ampC基因的分型和blaCMY-2阳性接合质粒pC12的序列结构,为防控多重耐药禽源奇异变形杆菌的传播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和PCR方法对21株奇异变形杆菌进行AmpC酶的检测和基因分型研究;对blaCMY-2阳性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和接合试验;利...  相似文献   

16.
苦瓜枯萎病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浙江省金华市苦瓜种植田采集到10株苦瓜的枯萎病病株,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23株病原菌菌株;根据培养性状、形态特征以及分子特征,鉴定为由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侵染引起。对该尖孢镰孢菌(F. oxysporum)进行了致病性及寄主专化型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对苦瓜有明显致病性,不侵染其他测试的瓜类,证明苦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omodicae Sun & Huang)引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棱丝瓜砧木对嫁接苦瓜果实品质和光合生理的影响,为筛选苦瓜嫁接优良砧木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台湾双依丝瓜(IL1)和广西本地野生无棱丝瓜高代自交系材料IL6、IL9、IL16为砧木,以桂农科二号苦瓜为接穗,研究不同无棱丝瓜砧木对苦瓜果实品质、各时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嫁接能提高苦瓜的果实品质,其中以IL16为砧木的苦瓜果实的营养品质所受影响较大;各砧木均显著提高了苦瓜嫁接苗幼叶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了成叶叶绿素含量,其中以IL9为砧木对苦瓜嫁接苗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所有参试砧木嫁接的苦瓜植株叶片光合速率均极显著高于自根植株,其中以砧木IL9的接穗植株叶片光合速率最大,而砧木IL16显著提高了植株的表观量子效率;嫁接明显降低了苦瓜植株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论】砧木IL9和IL16对苦瓜果实品质、光合利用等性状的影响优于其他供试砧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