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盆栽法进行了烯酰吗啉、嘧菌酯复配产品对葡萄霜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嘧菌酯(20∶20)复配对葡萄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EC50为10.225 9μg/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嘧菌酯40%悬浮剂2 000倍-3 000倍使用浓度下,防治效果达81%~87%,而且持效期长,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嘧菌酯与烯酰吗啉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化学药剂长期连续使用会使葡萄霜霉病菌对部分药剂产生抗药性。通过采用离体叶盘法,测定嘧菌酯和烯酰吗啉及两者的混用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95%嘧菌酯、98%烯酰吗啉及两者的5 个配比(1:1、1:2、2:1、1:4、4:1)对葡萄霜霉病菌的EC50 值分别为7.9003、1.7656、1.454、1.685、1.0117、1.9688、3.2009 μg/mL。其中嘧菌酯:烯酰吗啉为2:1 时对葡萄霜霉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可以用于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3.
5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同田对比试验,研究了烯酰吗啉、安泰生、嘧菌酯、氟菌·霜霉威、霜脲氰·锰锌5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田间小区试验表明:50%烯酰吗啉SC 3 000倍液和70%安泰生WP 7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极显著,且持效期长,药后5、10、20 d的防效分别为91.98%、88.41%、67.15%和...  相似文献   

4.
采用黄瓜苗盆栽方法,进行了6种常用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为田间防治黄瓜霜霉病选择药剂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5%嘧菌酯悬浮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的EC50值分别为5.943 9、6.237 9、9.382 8、12.736 4、13.108 8、16.413 7 mg/L。黄瓜霜霉病菌对6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最强,其次为25%嘧菌酯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5.
《天津农业科学》2015,(12):114-117
为了给生产上防治黄瓜霜霉病提供参考,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当前生产上使用的主要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毒力和药效。结果表明:25%嘧菌酯悬浮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和一定的防效,其中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25%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最强,田间药效最好,其次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6.
新疆葡萄霜霉病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葡萄霜霉病菌对4种药剂烯酰吗啉、嘧菌酯、甲霜灵、乙蒜素的敏感性,旨在为合理施药及对该病的抗药性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叶盘保湿法测定来自新疆不同地区和单位的11个葡萄霜霉病代表性菌株对烯酰吗啉、嘧菌酯、甲霜灵、乙蒜素的敏感性.[结果]葡萄霜霉病菌对烯酰吗啉、嘧菌酯、甲霜灵和乙蒜素的敏感基线分别为0.197 1、0.167 9、0.936 7和0.575 1μg/mL.[结论]目前烯酰吗啉、嘧菌酯可以作为新疆葡萄生产中霜霉病发生期的主要治疗剂,但不要连续使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明确烯酰吗啉、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分别与嘧菌酯混配对葡萄霜霉病的联合作用类型,采用离体叶盘法测定3种单剂及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与嘧菌酯6个配比、烯酰吗啉与嘧菌酯5个配比对葡萄霜霉病的毒力。结果表明:嘧菌酯、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烯酰吗啉对葡萄霜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2.010、64.961、2.722 mg·L-1;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与嘧菌酯15∶1、12∶1、9∶1、6∶1、3∶1、1∶1混配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6~9)∶1配比的SR值较大、增效作用较明显;烯酰吗啉与嘧菌酯4∶6、5∶5、6∶4、7∶3、8∶2混配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6∶4配比的SR值为1.82,增效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生物农药与化学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联合作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田间测定了几种生物农药与烯酰吗啉联合应用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阿泰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与40%烯酰吗啉悬浮剂1 000倍液联合应用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82.5%;0.5%氨基寡糖素水剂500倍液与40%烯酰吗啉悬浮剂1 000倍液联合应用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次之,防效为80.2%。阿泰灵、氨基寡糖素与化学农药烯酰吗啉联合应用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虽低于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与烯酰吗啉联合使用的效果(94.4%),但减少了化学农药代森锰锌的使用次数,可供葡萄霜霉病化学农药减量化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表明,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可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有效成分使用量为250--300毫克/千克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葡萄霜霉病给葡萄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是影响葡萄生产及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筛选绿色高效的新型防病药剂,对丁子香酚等8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葡萄霜霉病发生初期,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600倍、250g/L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和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500倍3种药液交替使用,可有效控制葡萄霜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葡萄品种夏黑为材料,研究不同生物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及适宜使用剂量,试验比较了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00、300、400倍液和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几种药剂处理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较好,适宜使用浓度为300倍液,生产上连续喷施3次为宜,并配以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2.
10种生物和化学杀菌剂防治葡萄霜霉病的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筛选生物与化学新药剂或新剂型用于科学防控葡萄霜霉病。采用室内孢子萌发法和田间预防及治疗试验,分别比较5种生物药剂和5种化学药剂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田间防治效果。5种生物药剂对孢子的萌发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田间预防试验中,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AS1000倍液和3×10~8CFU/g哈茨木霉菌WP 200倍液施药3次后防效均超过50%,但治疗效果均低于50%;5种化学药剂10%氟噻唑吡乙酮OD 3000倍液、80%烯酰吗啉WDG 2000倍液、23.4%双炔菌酰胺SC1500倍液和250 g/L吡唑醚菌酯EC 2000倍液对孢子萌发有较好抑制作用,且在田间预防和治疗试验中均具有较好防效,但250 g/L嘧菌酯SC 2000倍液田间防效偏低。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和哈茨木霉菌应在发病前用药;除嘧菌酯外的4种化学新药剂或新剂型对葡萄霜霉病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且氟噻唑吡乙酮持效期较长,具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来源葡萄霜霉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离体叶盘法测定了不同来源葡萄霜霉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采自宁夏金沙林场的霜霉菌EC50由大到小依次为96%霜脲氰、96.4%甲霜灵、97.5%烯酰吗啉、95%醚菌酯;采自天水市麦积区社棠镇霜霉菌的EC50由大到小依次是96%霜脲氰、96.4%甲霜灵、95%醚菌酯、97.5烯酰吗啉;采自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葡萄园的霜霉菌(兰州菌株)EC50由大到小依次是96%霜脲氰、95%醚菌酯、97.5%烯酰吗啉、96.4%甲霜灵。各地菌株对96%霜脲氰均不敏感,对95%醚菌酯和97.5%烯酰吗啉较敏感。兰州菌株对96.4%甲霜灵很敏感,这可能与菌株采集地使用该类药剂较少有关。  相似文献   

14.
筛选生物与化学新药剂或新剂型用于科学防控葡萄霜霉病。采用室内孢子萌发法和田间预防及治疗试验,分别比较5 种生物药剂和5 种化学药剂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田间防治 效果。5 种生物药剂对孢子的萌发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田间预防试验中,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AS1000 倍液和3×108 CFU/g 哈茨木霉菌WP 200 倍液施药3 次后防效均超过50%,但治疗效果均低于50%;5 种化学药剂10%氟噻唑吡乙酮OD 3000 倍液、80%烯酰吗啉WDG 2000 倍液、23.4%双炔菌酰胺SC1500 倍液和250 g/L 吡唑醚菌酯EC 2000 倍液对孢子萌发有较好抑制作用,且在田间预防和治疗试验中均具有较好防效,但250 g/L 嘧菌酯SC 2000 倍液田间防效偏低。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和哈茨木霉菌应在发病前用药;除嘧菌酯外的4 种化学新药剂或新剂型对葡萄霜霉病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且氟噻唑吡乙酮持效期较长,具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400 g·L-1克菌·戊唑醇悬浮剂1 000倍液,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 200倍液,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40%烯酰吗啉悬浮剂2 000倍液,其中以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供试药剂均对葡萄生长发育安全、无药害,建议可在葡萄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DJ-6对葡萄霜霉病的生防活性,采用叶盘法分别测定了黄麻链霉菌NF0919发酵上清液、1.0×1011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代森锰锌和烯酰吗啉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F0919菌株发酵上清液、1.0×1011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代森锰锌和烯酰吗啉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96.2859、86.6038、69.9472和7.2636μg/mL。NF0919菌株发酵20倍液和1.0×1011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10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做预防性施药时,2次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71.55%和70.71%,2次药后14d的防效分别为67.54%和68.19%;当做治疗性施药时,2次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59.72%和56.07%,2次药后14d的防效分别为56.88%和57.46%。两种供试生防菌剂的防效相当,且保护效果与50%代森锰锌WP 300倍液均差异不显著,而治疗效果与40%烯酰吗啉SC 200倍液均差异显著。可见,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DJ-6 WP对葡萄霜霉病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与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对葡萄霜霉病高效、速效且环境相容性好的杀菌剂,选取16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2.5%啶氧菌酯SC、40%噁唑菌酮SC、60%唑嘧菌胺WG、20%氟吡菌胺SC、40%烯酰吗啉SC的防治效果好,在推荐用量下防治效果分别为85.16%、84.48%、84.43%、80.82%和80.07%,均在80%以上,建议对其进行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DJ-6对葡萄霜霉病的生防活性。[方法]采用叶盘法分别测定了黄麻链霉菌NF0919发酵上清液、1.0×10~(11) 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代森锰锌和烯酰吗啉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NF0919菌株发酵上清液、1.0×10~(11)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代森锰锌和烯酰吗啉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96.285 9、86.603 8、69.947 2和7.263 6μg/ml。NF0919菌株发酵20倍液和1.0×10~(11)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 1 0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做预防性施药时,2次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71.55%和70.71%,2次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67.54%和68.19%;当做治疗性施药时,2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59.72%和56.07%,2次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56.88%和57.46%。两种供试生防菌剂的防效相当,且保护效果与50%代森锰锌WP 300倍液均差异不显著,而治疗效果与40%烯酰吗啉SC 200倍液均差异显著。[结论]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DJ-6 WP对葡萄霜霉病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与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产品性能该产品由嘧菌酯和烯酰吗啉复配而成,烯酰吗啉是专一杀真菌杀菌剂,其作用特点是破坏细胞壁膜的形成,对卵菌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作用,在孢子囊梗和卵孢子的形成阶段尤为敏感,在极低浓度下即受到抑制。嘧菌酯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铲除、渗透、内吸活性,抑制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并抑制产孢。该产品防治黄瓜霜霉病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20.
以三年生葡萄品种"巨峰"为试材,研究6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持效期较50%安克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更长,对作物安全,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