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保存的47株菌中,根据解磷和解钾能力强、菌株间无拮抗性的原则,确定了3株菌作为菌肥生产菌,分别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以3株菌作为生物菌肥生产菌株,对其进行发酵培养,将发酵液施于吊兰土壤进行植株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的植株在根长、株高、叶长、鲜重等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聂凌鸿  樊璐  季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2,(2):1036-1038,1122
[目的]初步探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在大曲细菌、酵母菌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法,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分别对单粮型大曲样品中的细菌和酵母菌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纯化的细菌和酵母菌,经菌落观察和镜检后,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从大曲单个菌落样品中分别分离出7株纯化的细菌菌株和4株纯化的酵母菌株,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确定其中5株细菌分别为:M1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M2为青岛芽孢杆菌(Bacillus qingdaonen-sis)、M3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M4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M5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确定其中2株酵母菌分别为:N1为产香酵母(Zygosaccharomyces cidri);N2为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结论]该研究为大曲中的微生物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在大曲细菌、酵母菌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法,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分别对单粮型大曲样品中的细菌和酵母菌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纯化的细菌和酵母菌,经菌落观察和镜检后,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从大曲单个菌落样品中分别分离出7株纯化的细菌菌株和4株纯化的酵母菌株,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确定其中5株细菌分别为:M1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M2为青岛芽孢杆菌(Bacillus qingdaonensis)、M3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M4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M5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确定其中2株酵母菌分别为:N1为产香酵母(Zygosaccharomyces cidri);N2为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结论]该研究为大曲中的微生物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旨在筛选可应用于发酵食品的快速产酸芽孢杆菌,从本院实验室保存的300株芽孢杆菌中,以加有溴甲酚紫指示剂的培养基,筛选出在2 h内变色的快速产酸菌株9株,将其在37℃下140 r.min-1摇床培养24 h,筛选出pH值低、活菌数高的菌株L-1。从形态、生理生化反应、全细胞蛋白电泳以及16SrDNA序列比对方面进行分析,最终确定L-1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5.
纳豆芽孢杆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纳豆芽孢杆菌耐热耐盐的特征分离纳豆芽孢杆菌菌株.由纳豆粉中分离纯化出1株纳豆菌株,由家庭自制纳豆中分离纯化出5株纳豆菌株,并对这6株纳豆芽孢杆菌的细胞、菌落形态及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6株纳豆菌均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6.
从药用植物富贵子植株中分离出内生真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为指示菌,采用内生真菌发酵液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并通过ITS-rRNA测序的方法进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从富贵子中分离纯化得到的43株内生真菌中,有63%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有3株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均有抗性,分别命名为FGZ5、FGZ8、FGZ13,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FGZ5属镰刀菌属,与NCBI数据库中尖孢镰刀菌相似性为100%,FGZ8、FGZ13属毛壳菌属,FGZ 8与NCBI数据库中金黄毛壳菌相似性为99%,FGZ13与NCBI数据库中角毛壳菌相似性为100%。其中,毛壳菌已有报道对多种植物病害有生防作用,可作为农业生防菌株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筛选、检测,得到氯苯类化合物的降解菌,对其降解率进行研究,并通过16S rRNA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共筛选出4株具有降解活性的菌株,在18℃、pH 7.2时降解率较高。初步鉴定4株菌株分别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炭疽杆菌(B.anthraci)、同温层芽孢杆菌(B.stratosphericus)。  相似文献   

8.
从草莓健康植株中分离得到9株内生细菌,与灰葡萄孢菌和腐皮镰刀菌进行对峙试验,选出对这2种病原真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2种菌株BS-CM511-2和BA-CM11-1。通过形态及16S rRNA序列鉴定可知,菌株BS-CM511-2为枯草芽孢杆(Bacillus subtilis),菌株BA-CM11-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BA-CM11-1和BS-CM511-2这2株内生拮抗菌能够显著抑制灰葡萄孢菌和腐皮镰刀菌的生长,抑菌半径分别为36.0、27.0、30.3、24.3 mm。这2株拮抗内生菌无菌发酵液稀释10倍下对灰葡萄孢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1.75%和88.80%,稀释5倍下对腐皮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0.80%和69.20%,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稀释10倍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稀释5倍对腐皮镰刀菌抑制效果较好,这2株内生菌可作为生防资源应用于草莓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筛选厨余垃圾高效腐熟降解菌.采用秸秆平板培养基、刚果红培养基进行菌株的初筛,利用秸秆降解试验、滤纸崩解试验以及酶活性的指标进行复筛.结果表明,通过初筛获得了5株降解菌,其中菌株Y 1、Y3的水解圈直径(H)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H/D)较大,分别为4.4、3.8,秸秆降解率分别达到42.50%、40.94%,而且2株菌株纤维素酶活性协同性较高.通过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株种属的鉴定,菌株Y1、Y3均属于芽孢杆菌菌属(Bacillus),其中菌株Y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Y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自然状态下的油茶壳堆肥产品中筛选功能芽孢杆菌,为油茶壳堆肥高效生产、饲料发酵等应用提供菌剂。【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广西某油茶壳堆肥中微生物群落分布,筛选适宜堆肥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以获得多样性较丰富的堆肥芽孢杆菌菌群,经平板稀释涂布法分离纯化菌株,使用水解圈法和酶活测定方法进行水解酶功能分析,利用菌株形态特征观察、16S rDNA分子鉴定法明确菌株的种属,并运用分子生物学软件MEGAX构建系统发育树。使用重铬酸钾法测定腐殖酸含量。【结果】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是优势菌科,占比达55.58%;分离到15株芽孢杆菌,同时具有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3种水解酶活性的菌株有6株;同时具有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有1株;仅具有蛋白酶或纤维素酶一种酶活性的有2株。其中菌株Bacillus sp. YX11的蛋白酶活力达到27.07±3.28 U·mL~(-1),淀粉酶活力达123.97±3.19 U·mL~(-1),纤维素酶活力达15.75±0.23 U·mL~(-1)。含有这15株菌的复合菌制剂有利于腐殖酸的生成,提高了堆肥品质。【结论】鉴定出的Bacillus cereus YX02和Bacillus flexus FYF01等菌株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可用于开发油茶壳堆肥微生物菌制剂。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蔬菜中分离纯化出72株乳酸菌,从中筛选出30株亚硝酸盐降解率在85%以上的乳酸菌,并将其进行耐酸耐胆盐试验,获得5株对胃酸和胆盐有较好耐受力的菌株.通过形态学以及16S rDNA测序鉴定,5株乳酸菌均为植物乳杆菌.对这5株菌进行发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JLSC2-6生长繁殖旺盛,产酸能力强,耐盐性能好...  相似文献   

12.
为缩短发酵周期,使人工接种发酵的水豆豉产品风味与自然发酵的风味相同,筛选出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发酵菌粉,确定不同菌种发酵对水豆豉产品中多肽及风味肽的影响,采用LC-MS/MS(液质联用)技术检测3种发酵工艺生产的水豆豉产品中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对比多肽序列及所属蛋白的类别。结果表明:A_3菌粉人工接种发酵、自然发酵和纳豆菌粉发酵的3个样品中分别检测出186、176和445条多肽,分别分解自23种、21种和31种蛋白。3种不同菌株发酵的产品中鉴定出47条相同的主体风味肽,其中A_3菌粉发酵产品中共检测到88条主体风味肽与自然发酵的风味肽相同,其多肽含量和种类更接近,风味也更接近。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枸杞汁经过不同菌株发酵后品质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采用酵素食品中分离的4株菌分别发酵枸杞汁,比较不同发酵枸杞汁的黄酮、蛋白质、总酚和挥发性成分等产品特性。结果表明:各菌种发酵液中黄酮含量均有显著增加;蛋白质和总酚含量差异显著,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发酵液蛋白质含量最高,为(599.50±1.53)μg·mL-1,巴达维亚芽孢杆菌(Bacillus bataviensis)发酵液含量最低,为(168.11±1.00)μg·mL-1;总酚含量最高的是巴达维亚芽孢杆菌(Bacillus bataviensis)发酵液,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发酵液总酚含量的1.10~3.01倍。各菌种发酵液共检测到挥发性成分52个,其中共有成分24个,但含量在各菌种发酵液中存在显著差异,酸类物质对发酵后的枸杞汁风味影响较大。综合各个指标,4种菌株中的Bacillus bataviensis最适宜用于枸杞汁发酵,其发酵的枸杞汁风味柔和,且品质指标和感官评价均优于其他菌株发酵的枸杞汁。  相似文献   

14.
选用从健康动物肠道中分离的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按照益生菌的特定要求,模拟体内胆盐环境(胆盐含量0.3%w/v),来监测菌株的耐受能力;测定在人工胃液、肠液环境中作用不同时间后的存活率,初步筛选能够作为益生菌的芽孢杆菌。试验结果表明,有3株芽孢杆菌分别为:B5329、B22、B544,在胆酸盐、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表现出了很强的耐受能力,其中B544还具有很强的产淀粉酶、蛋白酶和木聚糖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纳豆芽孢杆菌益生菌株B2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纳豆芽孢杆菌水解淀粉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中国传统食品豆豉中筛选出2株纳豆芽孢杆菌优势益生菌株。通过比较这2个分离菌株与实验室保存的纳豆芽孢杆菌菌株的耐受性和抑菌能力,从中选出1株最优菌株B2。  相似文献   

16.
王敏  魏文玲  刘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38-3640,3643
[目的]研制益生菌复合制剂。[方法]分离、筛选纳豆芽孢杆菌xw1、乳酸菌xw2、酵母菌xw3,进行动物灌胃试验与肠道菌群检测试验。[结果]通过饲喂益生菌复合制剂,小鼠肠道厌氧菌菌群有不同程度地增多,且一些致病肠杆菌受到抑制。综合分析,得到1个益生菌复合制剂的适宜配方(108 cfu/m l):纳豆芽孢杆菌xw1:乳酸菌xw2:酵母菌xw3为2∶1∶1。[结论]益生菌复合制剂有促进动物生长,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对酱腌菜中的戊糖乳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后研究其在蔬菜汁培养基中生长特性,并利用优良戊糖乳杆菌菌株发酵泡菜。结果分离得到11株乳酸杆菌,5株为戊糖乳杆菌,其中2株戊糖乳杆菌在蔬菜汁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分别为戊糖乳杆菌Mao62和戊糖乳杆菌Tang32。利用这两株菌分别接种发酵泡菜,结果表明,发酵时间较自然发酵泡菜短,且产品感官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8.
酸牛奶是采用纯鲜牛奶经高温杀菌后接入乳酸菌发酵后制成的一种发酵型乳制品。饮用酸奶对人体健康有益,但酸奶需要冷藏储存、保质期短且在货架期内益生菌含量会逐渐下降,给消费者食用带来不便。酸奶粉具有制作方便、营养健康和储存方便等特点,产品销售过程无需严格的冷藏条件,复原后也可以保有酸奶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酸奶粉的研制开发填补了我国乳制品的空白。介绍了我国酸奶粉的生产工艺及贮存条件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目前还存在的生产问题及应用难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藏灵菇发酵乳中分离益生乳杆菌,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为功能性乳制品的开发提供优良菌种.先用乳酸菌分离培养基MRS从藏灵菇发酵牛乳中分离得到乳酸菌,再分离纯化出乳杆菌,并对分离的乳杆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研究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用MRS培养基从藏灵菇发酵牛乳中共分离出乳杆菌菌株6株,通过生理生化试验确定这6抹分别为:2株发酵乳杆菌、2株嗜酸乳杆菌和2株短乳杆菌.将分离出的菌发酵鲜牛乳,在品尝过程中发现口感较酸,推断其有很强的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20.
固氮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氮培养基富集、加热筛选固氮芽孢杆菌。筛选到了2株固氮芽孢杆菌,编号为JZ4和JZ5。采用固氮芽孢杆菌对唯一碳源、唯一氮源的利用和其对抗生素抗性的测定分析,探讨JZ4和JZ5对逆境的适应能力。试验结果显示:固氮芽孢杆菌JZ4、JZ5的竞争适应能力较强,而JZ5的竞争能力较JZ4强,可望进一步研发成为优良的固氮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