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治疗海狸鼠脓肿一例1993年8月14日,绍兴越城区亭山海猩鼠饲养户金××所养的20多对海猩鼠中,一公鼠髻甲部长一拳头大小的脓肿,经手术切开排脓,并获治愈,现报导如下:一、主诉:该批海狸鼠于92年12月从福州引进,生长发育及食欲均很正常,直至8月1...  相似文献   

2.
高原鼠兔昼夜摄食量和饮水量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证高原鼠兔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选择27只高原鼠兔观察其昼夜摄食量和饮水量。高原鼠兔日均摄食量为21g/d.只,饮水量为45.5mL/d.只时可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们设法应用遗传工程技术把外来基因(foreign genes)植入哺乳动物的卵中,然后再移植到子宫内继续生长发育。例如,Richard palmiter等人于1982年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和华盛顿大学,通过把与生长激素有关的基因植入鼠的卵中进行的一项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正> 1980年12月,青海省从荷兰引进毛丝鼠100只(雄鼠26只,雌鼠74只),在湟中县多巴毛丝鼠饲养场试养,1981年4月开始繁殖第1代幼鼠。为了拟定毛丝鼠的营养标准和提高其生产力,我们于1981年7月和12月,对种鼠和第1代幼鼠进行了消化率和同化水平的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繁殖是毛丝鼠饲养的重要环节,产后对幼仔的护理,不仅与成活率及生长发育有关,还影响毛皮的质量及扩大生产的能力。一,防寒消暑防寒消暑是确保初生仔鼠成活并健康发育的重要措施。仔鼠的消化机能和体温调节能力都比铰差,特别对外界环境温度的适应性,远不如成年毛丝鼠,所以必须妥善护理。  相似文献   

6.
有关毛丝鼠能否在我国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方面的研究材料,报导甚少。我们从1981年元月起对参加繁殖的母鼠、公鼠、及本场自己繁殖的仔鼠进行了全面的生长发育测定,借以研究毛丝鼠各个时期生长发育规律,以便为正确饲养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选用本场1981年自繁的100头仔鼠作为对幼鼠个体发育的研究材料。在40日龄之内,每隔5天测量一次,测量的项目有:体重、休长、尾长、耳长、后足长。形  相似文献   

7.
以500,250及125mg/kg体重3个剂量氟甲喹分别对孕鼠灌胃给药,高剂量氟甲喹可显著影响胎鼠生长发育,致使胎鼠发生畸形。  相似文献   

8.
<正>潮水地区某毛丝鼠养殖场于1994年8月份从美国引进种鼠970只,引进后毛丝鼠健康状况良好。4个月后因患毛球梗塞发病7只,发病率为7‰,死亡5只,死亡率为5‰。  相似文献   

9.
<正> 毛丝鼠亦称“绒鼠”,属于啮齿目、豪猪亚目、毛丝鼠科。毛丝鼠皮是世界上上好的毛皮之一.我国于1974年起,先后从丹麦、联邦德国、阿根廷等国引进种鼠,并在上海、广州、锦州、北京等地试养均获成功。由于它具有华丽、柔软和轻便等特点,其制  相似文献   

10.
<正> 1981年初从英国引进一批林肯羊,饲养于江苏海门种羊场。关于林肯羊的风土驯化情况见第一报(刊登于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3年3期)。本文报道林肯羊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羊毛品质。 一、林肯羊的生长发育 引进的林肯羊从1981年1至5月,在检  相似文献   

11.
<正> 有关家养毛丝鼠消化性能和营养需要的研究资料,国内外均少见报道。为了给生产、科研和教学提供线索,我们于1980年11月进行了毛丝鼠的消化试验。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鲁建中  漆可立 《四川草原》1989,(3):38-39,29
<正> 有史以来,鼠类就与人类为敌。鼠类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绝不亚于其他自然灾旱,鼠患危害之烈,已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夏河县草场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 Hodgson)危害面积达43.3万亩,占整个鼠害总面积的37.98%。由于高原鼠兔啃食牧草嫩茎、叶、花、种子及根茎,抑制了优良牧草的生长发育,减少了草场可利用面积。同时,高原鼠兔频繁活动,挖洞形成大片“黑土滩”,造成草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探索高原鼠兔和东北鼢鼠(以下简称鼠兔和鼢鼠)在同一地区气候条件下,对不同草场植被、土壤的危害,以便控制鼠害,保护草场。我们于1980年6~9月有在若尔盖县黑河牧场对鼠兔和鼢鼠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汇报于后。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于1984年3月3日发出紧急通知,由于艾虎皮经多年试销连年严重亏损,毛丝鼠繁殖力低、皮张无销路、没有经济效益,决定全部取皮,停止发展。各地切勿再引种饲养艾虎、毛丝鼠,以免劳民伤财。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县让贤乡某毛皮药用动物饲养专业户,饲养麝鼠146只,毛丝鼠27只,艾虎16只,水貂16只。西德长毛兔40只,以及全蝎、地鳖虫、食用蜗牛等。几年来,生长发育和繁殖都很正常。但是,在1983年10月20日至12月1日的40余天中,先后有133只麝鼠、6只毛丝鼠和3只艾虎发病死亡。经综合诊断确定为巴氏杆菌病。一、发病经过1983年10月20日晨,突然发现1只麝鼠死在笼内,死鼠肛门外翻并常有血迹,笼底有一堆血粪。当时认为是饲料中毒,对可疑麝鼠投服阿托品片,结果仍继续发病死亡,同时还波及到毛丝鼠和艾虎。11月初,要求我站出诊,根据鼠粪严重带血,误为出血性疾患,用维生素K_3及畜用土霉素治疗无效,继续发生死亡。11月下旬,对病死的麝鼠、毛丝鼠和艾虎进行剖检及微生物学诊断,方确认为巴氏杆菌病。立即改用青、链霉素治疗,并以土霉素拌料预防,至12月2日疫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6.
<正> 江苏启东县北新公社启东港大队第一生产队社员范小山等3人1980年9月从外地引进10只毛丝鼠,其中公母鼠各5只。经过半年的刻苦钻研,逐步了解和掌握了毛丝鼠的生理特性和饲养管理技术。在他们的精心饲养下,于81年4月,共产仔16只。其中母鼠7  相似文献   

17.
砷及砷制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运杰 《广东饲料》2010,19(10):23-24
<正>对于公众来说,砷是毒物的"同义词"。不过,与其他一些金属如汞相比,砷的毒性比较低。其毒性主要是导致鼠、鸡、羊和猪的繁殖障碍,引起生长发育不良(NAC,2001)。此外,有研究表明,砷还是人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巴里坤县天然草地动态监测点2001~2010年10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区域与产草量密切相关的温度、降水、天然鼠虫害、载畜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区平均温度逐年升高、降水量的逐年减少,鼠虫害逐年增加;研究表明水分是牧草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在缺水的条件下温度的升高反而不利于牧草的生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该区域人口不断增加,人们生活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草地生产力的掠夺日益增长,载畜量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使原本就等级不高的草地不堪重负,引起草地退化,草地产草量下降。  相似文献   

19.
<正> 毛丝鼠(Chinchilla Lanigera)又名绒鼠,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在动物分类上属于哺乳纲,啮齿目、豪猪亚目,毛丝鼠科。原产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由野生变家养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我国从1973年由丹麦、西德、阿根廷等国引进种鼠。先后在上海、辽宁、江苏、广东、北京等地试养。江苏省从1975年引进于连云港外贸饲养场试养。以后在扬州、常熟、启东、无锡、镇江等地饲养。  相似文献   

20.
<正>毛丝鼠又名美洲栗鼠,又称为绒鼠、绒毛鼠、金丝鼠、龙猫、金耗子,属哺乳纲啮齿目豪猪亚目毛丝鼠科动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分布于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等国家,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引进饲养。毛丝鼠因其被毛丰厚,美观华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由于人工饲养宠物热的兴起,毛丝鼠作为宠物深受人们喜爱,并且在国内逐渐流行。球虫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危害宠物健康的原虫病。国内外关于毛丝鼠肠道球虫感染情况调查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