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透翅蛾大田性诱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1993年作者在上海市松江县苗圃用性引诱剂诱捕葡萄透翅蛾,苗圃葡萄种植面积约2.8ha,设置粘胶诱捕器53-55只,每只用一含E3,Z13-18:OH300-500μg的硅橡胶塞作诱芯,6年依次诱杀雄蛾457、579、551、541、881和768头。试验期间,用雌蛾缚翅拴放法检测,雌蛾田间交配率高于47.6%;用雄蛾标记释放法检测,诱捕器的田间诱蛾率为30.6%。试验证明,此种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葡萄透翅蛾的习性与防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葡萄透翅蛾足1年发生1代,一生只交配1次。其羽化、求偶、交配、产卵、孵化等生理活动都在白昼进行。初孵幼虫在孵化后2小时左右蛀入葡萄嫩茎,此后在茎内生长、越冬、化蛹直至羽化,防治困难,是葡萄生产的大患。本文根据葡萄透翅蛾习性特点,提出运用性引诱剂测报蛾情、抑制交配,把幼虫消灭在发生或为害之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葡萄透翅蛾的发生与防治何传相,陈通翘,陈满根,刘传敬,贾传恕(四川省内江市农业局植保站641000)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regaleButler属鳞翅目透羽蛾科,是葡萄栽培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市威远县,多数家庭葡萄园被其蛀食后造成严重...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梨小食心虫雄蛾的交配能力等生物学特性, 正确评价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杀雄蛾的田间应用效果, 本研究借助监控设备观察了梨小食心虫雄蛾与雌蛾的交配时间段、交配持续时间、雄蛾交配次数、雄蛾首次交配及末次交配日龄, 研究了雄蛾日龄对交配率的影响, 雄蛾交配次数对雌蛾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梨小食心虫雄蛾能与多头雌蛾交配, 且从1日龄至19日龄期间均能与雌蛾交配。随着雄蛾日龄的增加, 其与雌蛾交配率降低, 雄蛾交配次数的增加对雌蛾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田间使用性信息素诱杀一定数量的雄蛾对降低后代种群数量有一定的作用, 但只有在短时间内将雄蛾数量减少到一定范围内才可起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5.
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regalisButler)属鳞翅目巢蛾总科透翅蛾科。国内广泛分布于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吉林、山东、安徽、四川、江苏、浙江等省、自治区。寄主主要是葡萄,其次为苹果、梨、桃、杏、樱桃等(朱承美等,1995)。葡萄透翅蛾是葡萄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蛀食一二年生枝蔓髓部及木质部,轻者造成嫩梢、果穗枯萎,产量和品质下降,树势衰弱;重者致使大部枝蔓干枯,甚至全株死亡,对庭园葡萄发展造成严重损失。近10a来研究报道较多,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生物学特性1.1生活史葡萄透翅蛾在我国的生活史…  相似文献   

6.
葡萄花翅小卷蛾Lobesiabotrana(Denis&Schiffermüller)是新入侵我国吐鲁番的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为揭示葡萄果实表面多发的霉菌对葡萄花翅小卷蛾生长发育的响应,将霉烂葡萄中的霉菌分离培养,接种至新鲜葡萄上,待其长出霉层后单头饲养葡萄花翅小卷蛾,测定幼虫、蛹的生长指标、各虫态发育历期、成虫产卵量等。灰霉和黑曲霉对葡萄花翅小卷蛾幼虫生长指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龄和5龄;不论雌蛹还是雄蛹,取食灰霉和黑曲霉的葡萄花翅小卷蛾的蛹的各项生长指标都显著高于健康葡萄上的,且前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灰霉和黑曲霉饲养的葡萄花翅小卷蛾幼虫的发育历期显著短于健康葡萄饲养的个体,但成虫历期和雌雄成虫寿命的结果则与之相反,雌雄性比方面则不存在显著差异;用灰霉饲养的葡萄花翅小卷蛾单雌产卵量(32.40粒)显著高于用黑曲霉(24.15粒)和健康葡萄(27.3粒)饲养的个体;并且3龄和5龄幼虫对灰霉感染的葡萄趋性更强。灰霉和黑曲霉都可以促进葡萄花翅小卷蛾幼虫的生长,但只有灰霉的存在会促进成虫产卵量的增加,并且幼虫对灰霉的趋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周祖琳 《植物保护》1993,19(6):45-46
1988年前,为调查葡萄透翅蛾对葡萄的危害情况,从受害葡萄枝蔓中曾剥查到形态与透翅蛾不同的钻蛀性幼虫。 1989年6月,在检查葡萄透翅蛾化蛹率和羽化率时发现有一个形态与透翅蛾稍异、还没羽化的活蛹,7月14日羽化成蛾。蛾体长18毫米,灰白色,胸背有3对蓝黑斑点,腹部有规律的排列蓝黑色斑块,前后翅上密布着蓝黑色点纹,此蛾形态与葡萄透翅蛾大不  相似文献   

8.
葡萄透翅蛾的发生与防治邓余良(安徽霍山城关农技站237200)葡萄透翅蛾(ParathreneregalisButler)是安徽霍山城关庭院及园栽葡萄上的主要害虫,为害严重。为害1~2年生枝蔓及嫩梢造成嫩梢枯萎,枝梢和侧蔓生长停滞甚至枯死,落果、落叶...  相似文献   

9.
刘德全  唐洪 《植物医生》2002,15(1):41-41
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regalisButlev)是葡萄上重要虫害之一。近几年随着岳池县葡萄栽植面积逐年增加 ,葡萄透翅蛾的危害也有逐年加重趋势 ,严重影响着葡萄的产量和质量。为此 ,通过近两年的观察 ,对葡萄透翅蛾在全县的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有了初步认识 ,现归纳如下 :1为害特点该虫仅危害葡萄 ,幼虫蛀食嫩梢及1~2年生枝蔓。初孵幼虫从新梢叶芽或前顶的叶梗腋处钻入 ,蛀食嫩梢的髓部 ,致使嫩梢枯萎 ;幼虫成长后转移到较粗壮的枝蔓中危害 ,被害部增粗肿大 ,呈瘤状 ,叶片枯黄 ,果实脱落 ,枝条易折断枯死 ,并且从…  相似文献   

10.
室内研究了甲基丁香酚(methyl eugenol)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雄虫寿命、一生交配次数及交配后雌虫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桔小实蝇雄虫可连续、多次交配,喂食过甲基丁香酚的处理组和没有喂食过甲基丁香酚的对照组平均交配次数分别为6.15次和7.43次,最多分别可达13次和15次;雄虫的交配次数与寿命呈直线正相关关系;甲基丁香酚对雄虫寿命、一生交配次数、交配后雌虫的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无显著影响。本文还对利用甲基丁香酚诱杀雄虫作为一项防控措施的科学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斜纹夜蛾和葡萄透翅蛾是我国葡萄种植中的重要害虫,为了探究诱虫灯和性诱剂对这2种害虫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田间诱捕试验分析了诱虫灯和性诱剂单独及联合使用对斜纹夜蛾和葡萄透翅蛾的诱捕效果。结果显示,斜纹夜蛾具有明显的正趋光性,诱虫灯和性诱剂联合使用对斜纹夜蛾的诱捕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而葡萄透翅蛾却不表现正趋光性,单独使用性诱剂时诱捕量最高。因此,在葡萄种植过程中,应该根据葡萄园内害虫实际发生情况,选用适当的灯诱或性诱使用方法,以达到害虫防治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regaleButler)又称葡萄透羽蛾。近几年,已在内黄县上升为葡萄的主要害虫。据调查,2002年葡萄因此虫为害造成落果率50%以上,1~2年生枝蔓被害率70%以上。由于2002年枝蔓被害死亡,致使2003年减产60%以上,严重的达80%。由于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2003年落果率下降到28%,枝蔓被害率为30%。2004年落果率下降到25%。根据近3年对此虫的系统观察,对其生活习性有了进一步了解,并据此总结提出了人工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有效防治措施。1生活习性及为害特点葡萄透翅蛾在本县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蔓内越冬。翌年5…  相似文献   

13.
白杨透翅蛾的生物学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 tabaniformis Rottenburg)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又名杨树透翅蛾.近几年来,辽宁丹东市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速生杨树丰产林,随着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此虫在丹东市普遍发生,现已成为当地速生杨树上的重要害虫.1999~2001年对此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技术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近年入侵我国的重大迁飞性害虫。本研究通过解剖观察不同日龄和交配状态的草地贪夜蛾雄蛾内生殖系统,确定其内含物分级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性诱剂田间诱捕雄蛾的交配状态。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精巢体积随日龄增加而减小,发育后期已交配的精巢皱缩扁平,日龄对未交配雄蛾单射精管非角质化区(PS)末端内含物无显著影响。根据PS末端内含物的颜色和紧密程度将雄蛾交配状态分为5级(Ⅰ~Ⅴ级)。未交配雄蛾PS末端内含物为褐色且均匀(Ⅴ级),交配后0 h呈透明(Ⅰ级),之后内含物会逐渐回填(Ⅱ~Ⅳ)。田间诱捕雄蛾共921头,其中647头已交配(Ⅰ~Ⅳ级)。不同性诱剂诱捕雄蛾的交配状态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和性诱剂防控实际控害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昆虫性诱剂是仿生高科技产品,通过诱芯释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别称性诱剂),诱杀雄成虫,减少成虫数量和为害程度,阻碍成虫交配,减少下一代的虫口数量。国槐小卷蛾属于钻蛀性害虫,化学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药剂的渗透能力常达不到枝条内部,影响杀虫效果,为此选用性诱剂防治国槐小卷蛾,取得了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6.
沈百炎 《植物保护》1988,14(3):23-25
南京地区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Wangenh.)K.Koch.的树干遭受一种透翅蛾幼虫的严重危害。根据其形态初步鉴定为赤腰透翅蛾Aegeria molybdo-ceps Hampson,该虫亦危害欧洲栓皮栎Quercus suber L.,栓皮栎Q.variabilis  相似文献   

17.
檫树透翅蛾 Synanthedon sp.属鳞翅目透翅蛾科,是檫树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危害树干,蛀食韧皮部和木质部。据我县初步调查,危害轻者影响材积的生长和品质,重者造成全株死亡。为了能有效地控制此虫,我们于1978—1981年在铜鼓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无公害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毅民 《植物医生》2007,20(2):19-19
兴化市葡萄无公害生产基地,主要有巨蜂、藤稔等品种,生产中有许多病虫如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透翅蛾、天蛾、介壳虫等为害葡萄植株,影响优质葡萄的生产。为了生产无公害葡萄果品,生产基地积极采用生物、人工、化学等多种防治方法防治病虫为害,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在介绍兴化市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主要病虫害防治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白杨透翅蛾防治技术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tabaniformisRott.)为害杨树苗木及成年树1-2年生枝条,十分严重防治技术急待解决1988-1993年作者在山东沂水县进行试验提出以下方法供选用:1 成虫羽化期喷药 苗圃以40%氧乐果...  相似文献   

20.
钱开胜 《植物医生》2004,17(2):20-20
近年来,南方板栗产区的板栗透翅蛾为害逐年加重,一些果园经济损失惨重.板栗透翅蛾成虫很象黄蜂,又称为"串皮蜂".该虫主要危害板栗,以幼虫在树干或枝干韧皮部内取食为害,主干嫁接口附近为害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